第七章吸光光度法ppt课件.ppt
《第七章吸光光度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吸光光度法ppt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吸光光度法,Analytical Chemistry,2,吸光光度法 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分类:红外吸收光谱:分子振动光谱,吸收光波长范围2.51000 m ,主要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紫外吸收光谱:电子跃迁光谱,吸收光波长范围200400 nm(近紫外区) ,可用于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可见吸收光谱:电子跃迁光谱,吸收光波长范围400760 nm ,主要用于有色物质的定量分析。,特点: 灵敏度高,用于测定微量或是痕量组分;准确度高;测定快。,Analytical Chemistry,3,7.1 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7.1.1 溶液的颜色和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2、,1. 光的基本性质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的波动性可用波长、频率、光速c等参数来描述,光的粒子性可由能量E来描述 E = h = h c / (普朗克常数:h=6.626 10-34 J. S ) 光的波长越短(频率越高),其能量越大。,Analytical Chemistry,4,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根据波长或频率排列可得如下电磁波谱,Analytical Chemistry,5,Analytical Chemistry,6,单色光:只具有一种波长的光(由具有相同能量的光子组成); 复合光(白光):由不同波长的光组成的光; 互补色光:将两种适当颜色的单色光按一定强度比例混合,
3、可得白光,将这两种单色光称互补光。,光的互补示意图:,Analytical Chemistry,7,2. 溶液的颜色和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当光照射到物质时,由于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反射、散射、折射、吸收、透射的程度不同,使物质呈现不同的颜色。一般来说,物质所呈现的颜色是其所吸收光的互补色。,物质的颜色与光的关系,完全吸收,完全透过,吸收黄色光,光谱示意,表观现象示意,复合光,Analytical Chemistry,8,3. 吸收光谱曲线(1)物质对光对吸收有选择性,物质吸收黄光,透过蓝光:CuSO4吸收黄光,显蓝色。,(2)吸收光谱 测量某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单色光的吸收程度不同,以波长为横坐标,
4、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可得一条曲线。它描述了物质对光的吸收情况。,Analytical Chemistry,9,吸收曲线的讨论,同一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光度不同。吸光度最大处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max;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其吸收曲线形状相似,max不变。而对于不同物质,它们的吸收曲线形状和max则不同;,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在某一定波长下吸光度 A 有差异,在max处吸光度A 的差异最大;此特性可作为物质定量分析的依据;在max处吸光度随浓度变化的幅度最大,所以测定最灵敏。吸收曲线是定量分析中选择入射光波长的重要依据。,Analytical Chemistry,10,7.1.2 光的吸
5、收定律(The Lambert-Beers law),1、透光度和吸光度 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并通过一均匀的非散色的介质(g、l or s)时,介质对光的吸收程度为吸光度A,而透光度为T,则: A = lg (I0 / It )= - lgT T = It / I0 T越大,介质对光的吸收程度越小,A越小,T 取值为0.0 % 100.0 %,全部吸收,T = 0.0 %,全部透射,T = 100.0 %,Analytical Chemistry,11,实验证明:溶液吸光度A的大小与液层厚度b、溶液的浓度c有关。 A= lg 1/T= lg Io/It=abc-朗伯-比尔定律A-吸光度
6、;T-透光度;I0-入射光强度;It-透射光强度;b-液层厚度;c-溶液浓度;a-吸光系数,与溶液种类和I0有关.,朗伯比尔定律: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并通过一均匀的非散色的溶液时,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A与溶液的浓度c及液层厚度b成正比。,Analytical Chemistry,12,摩尔吸光系数()的讨论,1)吸收物质在一定波长和溶剂条件下的特征常数,可作为定性鉴定的参数;2)不随浓度c和光程长度b的改变而改变。在温度和波长等条件一定时,仅与吸收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与待测物浓度无关;3)同一吸收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值是不同的。在最大吸收波长max处的摩尔吸光系数,常以max表示。max表
7、明了该吸收物质最大限度的吸光能力,也反映了光度法测定该物质可能达到的最大灵敏度。,Analytical Chemistry,13,摩尔吸光系数()的讨论,4)max越大表明该物质的吸光能力越强,用光度法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越高。 105:超高灵敏; =(610)104 :高灵敏; 2104 :不灵敏。5)在数值上等于浓度为1mol/L、液层厚度为1cm时该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6)光吸收定律不仅适用于物质对可见光的吸收,也适用于紫外光和红外光的吸收,不仅适用于均匀的非色散溶液,也适用于气体和均匀物质。,Analytical Chemistry,14,2. 吸光度A的加和性,若溶液中含有不止一
8、种吸光物质,则总吸光度等于各个组分吸光度之和: A=A1+A2+.+An,3.A与T之间的关系:,Analytical Chemistry,15,4.朗伯-比尔定律的适用条件,(1) 单色光 应选用max处或肩峰处测定(2) 吸光质点形式不变 离解、络合、缔合会破坏线性关系 应控制条件(酸度、浓度、介质等)(3) 稀溶液 浓度增大,分子之间作用增强,Analytical Chemistry,16,例7.1 有一浓度为 的有色溶液,在430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 。若液层厚度为1.0cm,计算其吸光度和透光率。,解:,Analytical Chemistry,17,例7.2 用邻二氮菲光度法测定
9、铁.已知 浓度为 ,液层厚度为2.0cm,在波长510nm处测得吸光度为0.38.计算邻二氮菲亚铁的摩尔吸光系数 .,解:,Analytical Chemistry,18,7.2 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种类和型号繁多,但基本部件由下列五部分组成:,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显示记录系统,光源:要求光源有足够的发光强度而且强度稳定。 可见光区:钨丝白炽灯 紫外区: 氘灯,Analytical Chemistry,19,单色器:单色器的作用是从光源发射出的复合光中分出某一波长的高纯度入射单色光。常用的单色器由入射狭缝、准直镜、色散元件(棱镜或光栅)、聚焦透镜和出射狭缝组成,关键部件是色散元件。
10、棱镜(利用光的折射作用):玻璃棱镜(可见光区),石英 棱镜(紫外光区)光栅(利用光的干涉作用):波长范围宽,色散均匀,分 辨性能好,使用方便,Analytical Chemistry,20,吸收池:(比色皿)用于盛待测及参比溶液。 可见光区:玻璃比色皿(吸收UV) 紫外区:石英比色皿(不吸收UV)检测器:利用光电效应,将光强度信号转换成电流讯号。检测器应具有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响应线性范围宽并对不同波长的光有相同的响应等特点。 光电池,光电管,光电倍增管记录显示系统:由检测器产生的光电流的大小常用检流计或微安表反映出来。用检流计或微安表显示时要注意标尺:等刻度标尺是百分透光度,不等分刻度为吸
11、光度,见书上P157图7-6. 低档仪器:刻度显示 中高档仪器:数字显示,自动扫描记录,Analytical Chemistry,21,7.3 吸光度的测定,7.3.1 吸光度的测定分光光度计的检测器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所以记录显示器显示的只是与照射在检测器上的光强度I成正比的光电流的大小。设通过被测溶液的入射单色光强度和透射光强度分别为I0和It,则:i0=KI0;it=KItit/i0=It/I0=T, A=lg(1/T),因此在使用单光束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时,必须首先做空白测定.,由于比色皿、溶剂及与被测成分共存的其他物质对光有吸收、色散等作用,故实际工作中要用参比溶液做空白测
12、定,以减少比色皿、溶剂等因素对测定的影响。,Analytical Chemistry,22,测得溶液吸光度后可用下列方法求算溶液浓度:,1.工作曲线法 (标准曲线法):,配制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标准溶液,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绘制A-c“工作曲线”。再用相同方法测出待测溶液的吸光度Ax,根据Ax可在工作曲线上查出待测液的浓度cx。标准曲线法适于批量试样的分析。,标准工作曲线图,Analytical Chemistry,23,2.标准比较法:,配制合适浓度的标准溶液(cs)和待测溶液(cx), cx与cs应尽量接近以减少读数误差。在相同条件下显色,并且在相同条件下分别测定两溶液的吸光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章吸光 光度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68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