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学前教育学导论ppt课件.pptx
《绪论学前教育学导论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绪论学前教育学导论ppt课件.pptx(1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导论,Q&A,学前教育重要吗?学前教育是什么?学前教育有哪些形式?学前教育有什么特点?学前教育如何产生与发展?,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教育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广义: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学校教育。指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人的一生,学前教育是指0-6岁儿童的教育。广义:泛指一切形式、一切场合的、有目的的对学前儿童产生影响的活动。包括机构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狭义:主要指机构教育,即在学前教育专门机构中有目的、
2、有计划的对学前儿童产生影响的活动。,学前教育的种类,1、学前家庭教育:一种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悠久的学前教育形式。实施基地:家庭实施者:父母亲人主要特点:时间上的普施性和延续性方式、方法上的个别性和多样性生活性目标上的随意性和差异性,2、学前社区教育由社区组织、在社区中加以实施的,指家庭和专门教育机构以外的非正式教育。是一种重要的补充教育形式主要特点:接纳对象的社会性具有娱乐性教育活动的群体性,学前机构教育由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学前儿童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主要特点:受国家法规、政策的约束和指导有目的有计划有符合标准的房舍、设备、场地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对于
3、人的发展的价值1、学前教育对于人的社会性、人格品质发展的重要性2、学前教育对于人的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价值对于家庭的价值,学前教育的特点,基础性福利性保教并重,学前教育学,定义:专门研究0-6岁儿童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内容:1、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2、学前教育学的基础3、学前儿童与教师4、学前教育的目标5、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6、学前课程7、学前教育活动8、学前儿童游戏9、学前教育环境10、学前教育衔接,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总结我国的学前教育实践,借鉴国外学前教育的先进理论和经验,探讨学前教育的规律和发展趋势。指导学前教育实践,提高学前教育科学水平。为国家制定相关教育政策、
4、进行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第二节 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西方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产生文艺复兴运动重要人物夸美纽斯卢梭欧文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夸美纽斯,1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夸美纽斯肯定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永生做准备;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现实的人生服务,培养具有“学问、德行和虔信”的人。,2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夸美纽斯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根本性指导原则。“教育适应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育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法则;二是教育要适应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即适应儿童的天性、年龄特征。,3.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
5、”思想,认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应当是给人以广泛的知识教育,教育应当“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论述了关于统一学制的设想。普及教育的必要性:人应该成为理性的动物;普及教育的可能性:一切人都能接受共同的教育;普及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设在公立的初等学校里。,4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对近代教育学最大的学制度及贡献之一,就是他所确立的班级教学制度及其理论。直到17世纪,西欧各国仍普遍沿用个别施教制。根据学年制,每年招生一次,学生同时人学,以便使全班学生的学习进度一致,学年结束时,经过考试,同年级学生同时升级:各年级应在同一时间开学和放假;他还强调学校工作要有计划,使
6、每月、每周、每日、每时都按计划进行各项工作。,5论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尽量放到感官跟前”。(2)循序渐进原则。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同时也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3)巩固性原则。夸美纽斯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加以练习和运用。(4)主动性与自觉性原则。“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5)量力性和因材施教原则。夸美纽斯提出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及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6论道德教育夸美纽斯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在他看来,德育比智育更
7、重要。夸美纽斯把世俗道德的培养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部分。他把智慧、勇敢、节制、公正称为基本的德行,作为自己的道德教育内容,并在德育内容中纳入了一个在当时是崭新的概念劳动教育。他提出的德育方法主要有:尽早开始正面教育;从行动中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榜样;教诲与规则;避免不良社交和惩罚。,7教育管理思想夸美纽斯认为国家具有管理教育的最高权力,不应该将教育事业拱手让给教会和其他社会力量。主张国家设置督学,对全国的教育进行监督,以保证全国的教育得到统一的发展;主张建立统一的学校制度和学年制度,并从理论上阐述了班级授课制的作用和意义;对学校各类人员提出了不同的管理性规定;非常重视纪律和规章
8、制度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母育学校历史上最早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夸美纽斯总结了古代的学前教育经验,第一次以家庭为背景,较为系统的探讨了学前教育规律,为世界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卢梭,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社会契约论:民主、反对君权神授爱弥儿:自然教育,自然教育,一、“自然教育”的目的培养自由、平等、独立的自然人教育的目的只能是培养自由、平等、独立、能适应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自然人”。“生活,这就是我要教他的技能。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他在紧急关头,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尽到做人的本分;命运无法使他改变地位
9、,他始终将处在他的位置上”。,二、“自然教育”的作用保持和发展人的自然本性“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 都是好的, 而一到了人的手里, 就全变坏了。偏见、权威、需要、先例以及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将扼杀他的天性, 而不会给它添加什么东西。他的天性将像一株偶然生长在大路上的树苗, 让行人碰来撞去, 东弯西扭, 不久就弄死了。”“我们生来是软弱的, 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 所以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是愚昧的, 所以需要判断的能力。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 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 全部都要由教育赐与我们。”,三、“自然教育”的基本原理顺应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规律教育的任务
10、就是促进儿童“内在的自然发展”。自然的教育和人的教育要遵循儿童“内在的自然发展”,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应与儿童“内在的自然发展”相一致。,反对压抑儿童个性和束缚儿童自由的封建教育;反对严格的纪律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主张让儿童完全自由地进行活动,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看、去想、去感觉一切事物;要求教育者“应把成人看作成人, 把孩子看作孩子”, 在进行教育之前必须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出教育者的任务:创造一个能促进儿童自由发展的适当的环境, 从旁仔细地观察和适当地诱导, 只是在儿童感到经验上或力量上不足时给予适当的帮助, 而不应强迫儿童接受成年人所特有的方式方法。,“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
11、, 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 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谨慎的人啊, 对大自然多多地探索一下吧, 你必须好好地了解了你的学生之后, 才能对他说第一句话, 先让他的性格的种子自由自在地表现出来, 不要对它有任何束缚, 以便全面地详详细细地观察它。”,四、“自然教育”的阶段第一阶段:婴儿时期的教育(出生到2岁卢梭在第一卷中论述了婴儿时期的教育。他指出, 儿童在母亲怀中的时候, 没有任何心情, 没有任何思想, 几乎连感觉也是没有的;甚至觉察不到其自身的存在。因此, 教育应从出生开始。“我们的教育是同我们的生命一起开始的, 我们的第一个教师便是我们的
12、保姆。”,卢梭强调婴儿时期教育的重点是身心的养护和锻炼 , 以保证儿童具有健康的体魄。卢梭非常重视儿童的身体是否强壮, 主张从出生起,就应对儿童进行体育锻炼, 促进儿童身体的自然发展,增强体质,养成抵抗疾病的能力, 为以后各时期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卢梭也非常重视儿童的心理是否健康,主张帮助儿童发展感官,培养儿童勇敢的精神。卢梭还强调,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相互关联的,只有具备健康的身体才会有健全的精神;虚弱的身体会使精神也跟着衰弱 ,而放纵和刺激欲望也会摧残身体。,裴斯泰洛奇,一、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出生于瑞士苏黎世一个医生家庭。5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和女佣抚养成人。苏黎世大学,阅读了爱弥尔
13、“当我读到这部美梦般的书籍时,我自己的理想倾向也被激发到非凡热情的高度。我把我在家庭、学校所受的教育,同卢梭的爱弥尔作了比较,我便觉得我所受的教育太不充分了。”,裴斯泰洛齐在斯坦兹,他将毕生心血倾注于穷人的教育事业。正如他在72岁的生日庆典时所说,他脑海中萦回的始终是“人的教育,整个人民的教育,尤其是穷人的教育”。,二、主要教育思想,(一)和谐发展教育思想教育原则:教育要适应自然教育目的:发展人的天性和形成完善的人教育内容:体育和劳动教育德育智育,(二)论教育心理学化psychologize instruction,第一,教育为什么要心理学化?他说:“我在寻觅人类智力发展就其真正本性而言所必须
14、服从的那些规律。我认为它们一定跟物质自然的规律一样,并且相信从中能找到一条普遍的心理学化的教学方法的可靠线索。”,“试想这种杀人的恐怖现象多么可怕。儿童在5岁以前享受的自然乐趣突然消失了,他们无拘无束的行动遭到专制的统治,像羔羊一般被关在发出恶臭的屋子里,被迫接受文字教育,过着残酷的生活,这种反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只不过是窒息人类的工具而已。”,第二,什么是教育心理学化?“我们必须十分注意按照符合心理学的方式发展和培养我们的行为能力,也必须十分注意进行心理训练来发展认识能力”。,第三,怎样实现教育心理学化?其一,教育内容心理学化。其二,教学过程心理学化。其三,教学原则和方法心理学化。其四,教学要
15、考虑儿童年龄特征。,(三)论要素教育,根据教育心理学化的原理,他认为,小学的教育教学应当从最简单最基本的要素开始,逐渐由简入繁。他说:“最复杂的感觉印象是建立在简单要素的基础上的。你对简单的要素完全弄清楚了,那么,最复杂的感觉印象也就变得简单了”。,参考书目: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夏之莲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林哈德和葛笃德(外国教育名著丛书),福禄贝尔,德国教育家,被公认为19世纪欧洲最重要的几个教育家之一,现代学前教育的鼻祖。他不仅创办了第一所称为“幼儿园(kindergarten)”的学前教育机构,他的教育思想迄今仍在主导着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方向。,福禄贝尔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实践
16、,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福禄贝尔认为有必要建立公共的幼儿教育机构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陷。1837年,福禄贝尔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它并不是一所学校,在其中的儿童不是受教育者,而是发展者。”“他把自己的学校称为幼儿的花园(幼儿园),他把幼儿放在生长发芽的种子的地位上,把教师放在细心的有知识的园丁的地位上。”,明确提出了幼儿园的任务。通过直观的方法来培养学前儿童;使他们参加各种必要的活动,发展他们的体格,锻炼他们的外部感官,使他们正确地认识人和自然以及增长知识;使儿童在游戏、娱乐和天真活泼的活动中,做好升入小学的准备。,创制了“恩物”。“恩物”的基本形状是圆球、立方体和圆柱体。“恩物”仿照
17、大自然事物的性质、形状和法则,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统一到多样的原则,客观上有助于扩大幼儿的知识,发展它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恩物”作为幼儿认识万物的初步手段,适合幼儿教育的要求,与幼儿天性的发展相适应,从而在欧洲乃至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流行。,强调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需要和冲动的表现,游戏作为儿童最独特的自发活动,成为幼儿教育过程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园应当是幼儿游戏的乐园。在人的教育一书中,福禄贝尔恳切地呼吁:“母亲啊,鼓励和支持儿童的游戏!父亲啊,保护和指导儿童的游戏!”但是,福禄贝尔指出游戏应当适合于儿童的体力和智力,并使它们认识周围的自然
18、界和社会生活。,强调作业的重要性。作业活动是幼儿的体力、智力和道德和谐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通过作业活动,可以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教育。他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幼儿园作业大纲,要求幼儿的作业活动严格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他指出,在作业活动中,教师应当对幼儿及时地进行指导和帮助,培养幼儿集中注意力和认真制作的习惯,促使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二)发展(近现代),进步主义思潮引领下主要教育家:杜威蒙台梭利弗洛伊德、埃里克森为主的精神分析学派班杜拉皮亚杰维果茨基,杜威,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主要教育著作,我的教育信条 My Pedagogic Creed(1897) 学校与社会 The School an
19、d Society (1899)儿童与课程 The Child and the Curriculum (1902)民主主义与教育 Democracy and Education(1916)经验与教育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1938)等。其中民主主义与教育一般被认为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作。,1937年版封面,杜威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一)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 (二)关于教育目的的观点 (三)关于教学方面的理论,(一)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重组和改造,教育即生长Education as Growth,“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
20、童或青年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教育就是不问年龄大小,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的事业” 。批判内发论、外铄论。,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学校即社会”,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是雏形的社会。因此要着眼于儿童当下的生活经验。,教育是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和改造,教育是一个过程,通过儿童自己活动去体验一切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的过程。做中学,(二)关于教育目的的观点,教育无目的: “教育本身并无目的。 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 (民主主义和教育p114)教育目的要因人而异:“一个教育目的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特定个人的固有活动和需要(包括原始
21、的本能和习惯)(同上 p114)”;如果家长或教师提出他们自己的目的, 作为儿童生长的正当目标,这和农民不顾环境情况提出一个农事理想,同样是荒谬可笑的。(同上 p113)”,教育当然要有社会目的,学校要培养出适合社会生活需要的人,这是教育的归宿点;但是这种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是通过儿童按其有特点的发展(生长)而实现的,教育的目的不应排斥教育的出发点儿童,正如两点成一线那样,要把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统一起来,综合考虑。,(三)关于教学和教师,1、教学论的基本原则:做中学,2、教学过程:教学五步骤(发现法),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在情境中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观察和假设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展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绪论 学前 教育学 导论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67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