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ppt课件.ppt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ppt课件.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本次宣贯的主要内容静电基础知识;静电危害与减灾;静电安全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静电安全的现状和趋势;国内外静电科研及产业的现状;本标准的制修订原则、依据和适用范围;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详解;标准实施中的有关问题。,静电基础知识,静电的产生及存在条件 主体是非导体或被绝缘的导体; 接触的物料存在相对运动包括机械运动、流动,或表述为摩擦或剥离; 直流电场造成的感应。,静电基础知识,静电危害的种类 静电危害最主要的起因是放电,其次是电磁干扰。 低强度的放电对应的是电器元件的击穿、失效或信号错误。 高强度火花放电对应的结果是引燃、引爆。 大面积的静电聚集会造成
2、强烈的静电干扰。,静电基础知识,静电危害的产生条件 静电危害首先要确定是否存在静电及静电的积聚。事例分析 静电积聚或防范的程度是否同危害对应。 危险场所是否存在引爆燃的化学条件。,静电基础知识,静电的积聚与放电强度 静电非导体表面电荷分布不均匀。 放电强度同静电积聚的数量呈正比。 相同带电量情况下,导体的火花放电要强于静电亚导体和静电非导体。,静电危害与减灾,静电危害的事例:爆炸:80年代,哈尔滨亚麻厂粉尘爆炸事故, 广东新港粮食储仓粉体爆炸事故均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近年可以认定的静电事故也是年年都有。人体电击:在日常生活中静电电击给人的印象最深。事例电器故障:生活中经常有人说某家的电器经常坏,
3、有毛病的电器全让他赶上了,其实分析起来经常是静电在作怪。,静电危害与减灾,由于电击、击穿造成的后果缺乏轰动效应,问题显得不严重。大型事故由于现场破坏严重,找到确凿的放电痕迹很不容易。仅靠分析确定静电事故,容易形成静电是个筐的局面。,静电安全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由于静电放电引发的事故,一般是爆炸或火灾,造成损失巨大,影响很坏。防静电性能的检测和实际的带静电电量或电位存在差异。防静电危害工作应优先面向石油、煤矿、化工等行业。,静电安全的现状和趋势,在生产实际中,防静电事业还有很多工作,防灾、减灾的空白点还有待献身防静电事业的同志去工作。事例静电科研向产业转化过程中,要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国内外静
4、电科研及产业的现状,以上是给大家学习新标准热一下身,把思路统一到防止静电事故上。,目前国内大学和研究所都有静电专业教研室,静电方面的协会、刊物、网站也很活跃。 针对静电应用、民用防静电产品、电子行业防静电产品的研究与生产占的比重约来越大,防止引爆燃事故的研究和应用在萎缩,某些业内人士甚至在回避。,修订目的及来源,静电现象虽然早被人们发现、认识,但对静电的研究目前还是一门比较年轻的科学。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高分子材料、绝缘和易燃物料的广泛应用,静电给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如何防范静电危害、降低静电危害造成的损失,科研人员进行了不断的研究与探索,使静电研究领域在理论与实践上有了新
5、的发展。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1990在实施过程中对生产企业、工业设计部门、政府职能部门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及参考作用。作为基础性标准,不断融入新的内容,加入最新的科研成果,才能保持标准的生命力,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这也正是本次修订的目的。,修订目的及来源,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政策法规司下达的修订任务,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了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的修订任务。2002年起,历时1年半。背景当时加入WTO,必须修订,报批时正值非典,拖期后又遇到标准报批、审订过程的变化。直到2006年6月才批准发布。,修订原则,1.以防止静电放电着火引爆为主线,兼顾其他静电危
6、害方式的防治。 2.搜集资料时以欧、美和 IEC标准为基础,辅以其他国家或组织的标准 。3.可能涉及国际贸易及贸易纠纷的内容,做为标准修订的一个考虑重点 。4.作为基础性的标准,涵盖要准确,同时可执行性不能忽略。,调 研,面向石化系统、大学院校、静电专业协会发函征集意见。在胜利油田安全处的配合下组织了有采油厂、集输公司、测井公司等单位的专题调研会。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安全技术研究所发表了集体意见。,参考标准,根据修订任务,课题组组织了一定范围的调研包括行业主管部门、企业、设计院;通过检索、查询收集了国内外标准及较新的数据。通过检索中国标准情报中心资料库,国内系统引进相关原文的标准有欧盟标准、IEC
7、标准、美国ANSI标准。由于部分标准存在引用、替代关系,所以在搜集标准时考虑以欧盟标准为基础,辅以其他国家或组织的标准。原标准在制订过程中参考了日本厚生劳动省安全研究所著静电安全指南88年版,经查询目前该指南没有修订,因此此次修订未参考该著作。,主要参考标准,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主要参考标准有有害静电控制用实用规程.总设想 (BS5958:Part 1:1991)、控制静电干扰实用规程.特殊工业环境用推荐规程 (BS5958: Part 2:1991)和机械安全R404-1:1999。由于2003年以上标准被PD CLC/TR 、50404:2003取代所以最终确定的主要参考标准为PD CLC/
8、TR 、50404:2003机械安全.避免静电危害的指南和推荐规范、ANSI/ESD-S20.20-1999建立一个静电放电控制大纲。,标准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第五章静电防护管理措施,完善了标准管理方面的内容,使标准从基础理论、管理措施、技术措施、事故分析和参考资料形成体系。 调整了静电防护技术措施的内容,注意按层次论述与集中论述的结合。,修订点的说明-1,扩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延伸到静电干扰、静电损坏电子元件领域。原标准在编制过程中,未考虑电子行业的要求,此次修订把电子行业的静电危害做为一个方面考虑,目前在针对静电在电子行业危害某一方面的标准许多,但综合的还没有,加进相关的部分,可以填补部分
9、空白。相应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基本防护措施条款。,修订点的说明 -2,引用GB/T 15463-1995 本标准的附录A中的静电放电、表面电阻率在GB/T 15463(-1995)中也有定义且完全一样,故本标准取消对静电放电、表面电阻率术语的定义,需要引用时可查询GB/T 15463;在修订过程中使用该标准的术语替换原标准(GB12158)中不规范的字词。因为该标准也面临修订,内容有可能向国际习惯或国内流行术语的靠近,为保持本标准的内容不致引起歧义故规定了引用年号。,修订点的说明 -3,引用GB 12014 防静电工作服、GB 6951 轻质油品装油安全油面电位值、GB 6950 轻质油品安全静止
10、电导率,三个标准。引用三个标准采用了其中的主要数值,经过同国际相关标准核对,主要数值完全一致,今后即使修订,基本内容不致发生大的改变,所以未规定这三个标准的年号。,修订点的说明 -4,4.3增加湿度较低:在EN标准中多处提到湿度对控制静电危害的影响,在实践中湿度对静电积聚、静电放电的影响也十分明显。由于本条款作为提示性的条款,故不做较多的论述。在6)还有论述。,修订点的说明 -5,第五章为增加内容。增加了管理方面的要求,本章的内容参考了ANSI/ESD-S20.20-1999的内容,以往在工作中存在重技术要求,轻管理要求的现象。美国目前把管理的要求提高到可针对每一个要素的程度,技术要求已经成为
11、防静电危害的一个方面。,修订点的说明 -6,条款6.1.2 使静电荷尽快地泄漏,改用使静电荷尽快地消散,规范用语,而且同内容相符。,修订点的说明 -7,条款6.1.2修改论述(局部环境的相对湿度宜增加至50%以上)局部环境的相对湿度宜增加至50%以上。增湿可以防止静电危害的发生,但这种方法不得用在气体爆炸危险场所0区。本条款的修改参考了PD CLC/TR 50404:2003中 4.4.6条款 。其中论述到:假如相对湿度保持在65 %以上时,一些非传导性的固体材料的表面电阻率可以减少到静电耗散材料的水平。增加相对湿度不是适用在所有场合,它不应该被当作基本保护措施, 尤其不在区域 0 中。增湿在
12、一定场合是一种廉价的静电防护措施。,修订点的说明 -8,增加条款6.1.6,参考了PD CLC/TR 50404:2003中4.4.3条款,限制静电非导体材料制品的暴露面积,特别是形成狭长的形状,避免静电的积聚及可能的放电 。,修订点的说明 -9,增加条款6.1.7参考了PD CLC/TR 50404:2003中4.4.4条款,在遇到分层或套叠的结构时避免使用静电非导体材料 。,修订点的说明 -10,增加条款6.1.7,参考了PD CLC/TR 50404:2003中4.4.4条款,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金属网,减少静电的积聚及感应。,修订点的说明 -11,增加6.1.9在静电危险场所使用的软管及
13、绳索的单位长度电阻值不得超过1 106/m。经查询国内交通部近年发布了油船防静电缆绳技术条件(JT/T 407-1999)标准,其中规定了系泊防静电缆绳单位长度电阻11055106/m;在PD CLC/TR 50404:200中5.5 条款也有近似的描述5.5.5中分别对静电导体、静电不完全导体、静电非导体材料制造的软管规定了界限具体为导体不大于103/m;静电不完全导体介于11031106/m;静电非导体不推荐使用。顾及到国内绳缆、软管的制造能力很强,涉及出口的产品也不少,所以综合考虑采用只规定上限为1106/m。 本条款的制定要求来源于调研时部分单位提出的希望。较长的软管及绳缆在使用上存在
14、一定的相似处,静电的来源一方面是液体流经管内时产生;一方面是移动过程同地面产生磨擦或剥离产生,放电形式为刷形放电,在现场确实存在较大的危险。,修订点的说明 -12,增加6.1.10在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禁止使用金属链。本条款的制定参考了PD CLC/TR 50404:2000:5.4.9.2,虽然EN标准中提到本条款内容是在取样及测温等章节,但这项内容具有普遍意义,故此作为一项条款单独提出。同样原因,在条款10.2.6也增加了禁用金属链作为接地导体的内容。,修订点的说明 -13,修改原条款4.1.3为6.1.11的内容,为消除静电非导体的静电,应根据现场情况采用不同类型的静电消除器。取消种类的划定
15、是为了减少对使用的限制,避免限制技术进步。,修订点的说明 -14,修改原标准关于静电消除器的章节为6.1.11作为基本措施集中论述。取消了原标准对类型的描述。其中5.1.8.3静电消除器不得使用在气体爆炸危险场所0区。参考了PD CLC/TR 50404:200的4.4.7条款,在该条款中对几种利用空气电离原理的静电消除器的描述中均提到不得用在气体爆炸危险场所0区。同时对不得已的情况下规定了采用防爆型的静电消除器的要求。,修订点的说明 -15,修改后6.2.2条款为架空配管系统各组成部分,应保持可靠的电气连接。室外的架空配管系统同时要满足国家有关防雷规程的要求。此项修改来源于调研中石油系统单位
16、提出:目前在管道施工中是全部跨接,并且管道施工规范中要求如果管道的接点电阻值超过0.03时,需跨接,同标准要求相距较大。由于各行业在具体操作中的差异,所以不易统一规定是否跨接,故修改此部分要求为保持可靠的电气连接。同EN标准中的描述一致。,修订点的说明 -16,增加条款6.2.3静电接地线不得接入电源零线,不得与防直击雷地线共用。增加此条款,参考了电子设备制造防静电技术要求(SJ/T 10533-1994)4.2.2.2条款。目前国内在工作现场施工的规范设计基本注意到了这一点,但在一些出版物、宣传材料存在概念不清、混淆甚至相反的宣传。故加入此条款,起到强调的作用。强调防 “直击”雷地线,把静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止 静电 事故 通用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67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