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代谢性疾病检测对新生儿的意义ppt课件.pptx
《遗传代谢性疾病检测对新生儿的意义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代谢性疾病检测对新生儿的意义ppt课件.pptx(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遗传代谢病检测对新生儿的意义,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2019年全球新生儿及五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来源:2019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世卫组织,儿童死亡数量仍高居世界第五位。,新生儿:降低死亡率,重要事实每年五岁以下儿童死亡中近40%为新生儿,即不满28天或新生儿期的婴儿。 所有新生儿死亡中有四分之三发生在生命第一周在发展中国家,近半数母亲和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以及刚结束后得不到熟练的照护。 如果能在分娩时以及生命第一周中提供已知有效的卫生措施,可能避免近三分之二的新生儿死亡。,新生儿:降低死亡率,原因新生儿死亡占五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的37%。绝大多数(75%)新生儿死亡发生在生命第一周,而且这
2、些死亡中,25%-45%发生在生命最初24小时内。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感染、窒息(出生时缺氧)以及产伤。这一年龄组死亡的约80%由这些原因导致。,泰勒.韦恩的故事,新生儿疾病检测,新生儿筛查包括对遗传内分泌疾病,遗传代谢病,及遗传血液病等疾病的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在出现临床症状前做出诊断,从而使治疗达到最佳效果。,什么是遗传代谢病,遗传代谢病由于遗传缺陷,使机体不能分解相应的营养物质,从而使正常机体所需的物质不足,不需的异常物质增多。,Dr. Robert Guthrie(1916-2019),代谢障碍的遗传背景,这类疾病遵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能够隔代遗传
3、父母是携带者 如果父母都是治病基因携带者, 就有1/4的机会生下一个患遗 传代谢病的孩子,遗传代谢病的发病率,10471例疑似患儿,拟诊566例,5.8,遗传代谢病检测发病率,上海交大新华医院,正确诊断遗传代谢病的挑战,遗传代谢病的临床表现,新生儿 喂养困难,食奶少,体重不增,少动,嗜睡,呕吐, 脱水,皮肤大片状皮疹,黄疸,肌无力或肌张力增高;婴幼儿及儿童 神经系统:发育落后(智力、运动、语言), 抽搐,肌无力或肌张力增高 消化系统:喂养困难,进食少,反复呕吐、腹泻,黄疸,肝脾肿大 心脏:心肌肥大 皮肤:皮肤大片状皮疹, 容貌:大头或小头畸形,面容异常成人 神经科,肌病,遗传代谢病患者常规辅助
4、检查常见异常,常规实验室检查:难治性酸中毒反复低血糖肝功能异常高氨血症血乳酸增高肌酸激酶显著增高长期尿酮体阳性,B超检查:肝,脾肿大,心肌肥大头颅核磁共振:脑发育不良, 脑白质变性,遗传代谢病为什么可怕,积累快,病程重大多数遗传代谢病若在出生后3个月内,不能及时发现、干预和治疗,会造成20以上的患儿多脏器损伤;若在出生后6个月才开始进行治疗,会造成40以上的患儿智力发育障碍。,遗传代谢病与脑瘫,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以本院就诊的1周5岁脑发育障碍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用MS-MS(串联质谱仪)血液氨基酸谱和酯酰肉碱谱分析等进行病因学诊断。结果 1836例脑发育障碍性病患儿中共拟诊或筛查出遗传代谢病8
5、3例(6.13%)实用预防医学第15卷第6期2019年12月,遗传代谢病与猝死,1950 - 1989年我国22所医学院校病理教研室(科)或法医系登记的14岁以下猝死尸检病例1 749 例进行分析,发现IMD占2%。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第25卷第8期2019年4月,遗传性代谢病致儿童脑发育落后的治疗与预后,17/278例(6.15%)原因不明的脑发育落后患儿确诊为遗传性代谢病临床表现为智能及运动发育落后或倒退、惊厥、昏迷、呕吐、肌张力降低、营养不良、嗜睡、反复感染等. 患儿经特殊奶方、低蛋白饮食、肉碱、维生素B12及生物素等治疗后,好转11例,死亡5例,未愈1例. 对原因不明的脑发育落后患儿应予遗
6、传代谢性病筛查;早期、合理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临床儿科杂志2019,26(12),遗传代谢病与低血糖和代谢性酸中毒,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最常见的表现为低血糖和代谢病酸中毒,本研究支持这种观点。在遗传代谢病患者中出现的比率分别为62.15% , 75%。实际工作中患儿出现低血糖或者不易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时,应该考虑到遗传代谢病的可能。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9年第18卷第4期,遗传代谢病与黄疸,遗传代谢性高胆红素血症既有肝功能检查正常者,亦可有伴腹水和凝血功能障碍的严重肝病,但不论何种形式的遗传代谢病出现肝衰竭时均可有黄疸表现。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第25卷第8期2019年4月,遗传代谢病与黄疸,Citr
7、in 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是近年来发现的的一种以黄疽、肝功能异常为突出临床表现的遗传代谢病。文献报道最早见于2019年,华南四省区(广东、广西、湖南和香港)的小样本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人群的NICCD致病基因携带率竟达1/48。新生儿黄疽临床常见,但遇到黄疽持久不退且有肝功能损害者应想到citrin缺乏。应从速作串联质谱相关检测,尽早作出NICCD的临床诊断,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早期治疗,改善患儿预后。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第8卷第2期2019年4月,病例一患儿 , 男 ,6月。因发现巩膜皮肤黄染近6月来我院就诊。患儿生后第3天起家长即发现其巩膜和颜面部皮肤黄染,黄疽进行性加重,
8、持续至1个半月时仍未见消退。到当地医院就诊,体查发现肝脏肋下3 cm,诊断治疗不详,住院1月黄疽无减轻。之后又在当地多家医院反复就诊,期间曾查CMV-IgM(+),诊断考虑“巨细胞病毒肝炎”,予更昔洛韦抗病毒等治疗I月余,黄疽仍无明显消退。1月前到省城某综合医院就诊。查CMV-IgM ( +),CMV-IgG(+) ,CM V-Ag和CMV-pp65检测均阳性。血生化示血糖1.8mmol/L,BUN l.7mmol/L,CO2CP16 mmoUL,其余指标正常;肝功能明显异常(见表1,人院前);血氨56moUL,血乳酸2.7mmoL /L。血氨基酸分析发现瓜氨酸、酪氨酸、苏氨酸、蛋氨酸等增高。
9、肝脏B超和SPECT核素造影未发现肝内占位和胆道闭锁依据。诊断考虑:“I.巨细胞病毒肝炎;2.尿素循环障碍”。,予更昔洛韦抗病毒,同时予护肝、降酶、利胆等治疗(具体不详)20天,患儿CMV-Ag和CMV-pp65复查转阴,但黄疽及肝功能指标无明显改善而出院。出院继续以上治疗10余天,黄疽和肝大仍无改善而来华侨医院就诊。人 院体 查 :T3 6.5-C,P1 10次/min,R 34次/min,体重6.2k g,头围40cm。神清,慢性病容。皮肤黄染,颜面及躯干部为甚。前自0.5 c m x0 .5cm。巩膜明显黄染,腹膨隆,肝脏肋下5 cm,质偏硬,表面光滑,边缘钝。脾脏肋下2cm,质中,表面
10、光滑。实验室检查:CMV-IgM和IgG均阴性;肝功能和血脂明显异常,尤其是血AFP显著增高。AMT,PT ,TT正常,Fib1 .26mg/L(2.00一4.00 mg/L) 。血MS-MS检测发现游离脂肪酸和酪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等氨基酸升高。尿UP-GC-MS分析检出大量的甘油和半乳糖、半乳糖醇等成分。胸片示支气管肺炎。诊断:l.NICCD;2.支气管肺炎。最终经过SLC25A13基因突变分析而确诊为希特林蛋白缺乏症予肝泰乐护肝,小施尔康补充多种维生素,精氨酸口服降血氨;停母乳,改无半乳糖和强化中链脂肪酸的配方奶喂养。经上述处理半月,患儿黄疽迅速消失,肝脏变软,肝功能、血脂、血氨、AF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遗传 代谢 性疾病 检测 新生儿 意义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66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