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与肿瘤发生ppt课件.ppt
《遗传与肿瘤发生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与肿瘤发生ppt课件.ppt(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2章 遗传与肿瘤发生,肿 瘤 (Tumor),定义:泛指由一群生长失去正常调控的细胞形成的新生物(neoplasm)。,tumor: 泛指肿瘤(包括良性、恶性)肿物。 cancer:恶性肿瘤的总称 。,肿瘤会遗传吗?,种族 家族 个体,第一节 肿瘤的遗传现象,不同种族中肿瘤发病率的差异,例如:鼻咽癌 中国人 马来人 印度人 13.3 : 3 : 0.4 移居到美国的华人比美国人高34倍。松果体瘤 日本比其他民族高十余倍。,肿瘤的发生存在着家族聚集现象,此现象表现为癌家族和家族性癌。,肿瘤的家族聚集现象,癌家族(cancer family),一个家族的几代中有多个成员患相同或不同器官的肿瘤。
2、特 点: 腺癌; 发病年龄较早; 按AD方式进行。,Lynch癌家族部分系谱图,典型的癌家族G家族:历经80余年(18951976)共5次调查,传7代共10个支系,842名后裔中有95名癌症患者,分别为结肠癌、子宫内膜癌、腺癌等。,家族性癌(familial carcinoma),指一个家族中多个成员患同一类型的肿瘤。,特 点: 一般为较常见瘤; 家族聚集或易感性高; 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 34倍; 遗传方式不明了。,家族性癌,后代从父母那遗传的是肿瘤本身吗?,遗传的只是对肿瘤的易感性。,肿瘤的遗传现象,一些恶性肿瘤是由单个基因的突变引起,常以孟德尔式遗传方式传递,称为遗传性肿瘤。三
3、种遗传性肿瘤:1、视网膜母细胞瘤2、肾母细胞瘤 3、神经母细胞瘤,遗传性肿瘤,儿童期(多在4岁以前)发病的一种眼内的恶性肿瘤 发生率约1/210001/10000。临床表现: 早期为眼底灰白色肿块,多无自觉症状,以后肿瘤长入玻璃体,使瞳孔呈黄色光反射时,才容易被发现,称为“猫眼”。,1、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 RB),遗传性家系 散发性家系,视网膜母细胞瘤家系,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2、肾母细胞瘤(WT),婴幼儿恶性胚胎肿瘤,患者腹部有无症状的肿块。发病率为1/10000,3/4的肿瘤发生在4岁以前,可分为遗传型和非遗传型。,肾母细胞瘤,3、神经母细胞瘤(NB
4、),一种儿童常见的恶性胚胎瘤,起源于神经嵴,发病率约1/10000,有的NB还并发神经纤维瘤,神经节瘤,嗜铬细胞瘤等。,神经母细胞瘤,致癌突变,遗传性肿瘤的发病机制,Knudson (1971),连续两次基因突变使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二次突变理论(two mutation theory),二次突变理论,二次突变理论,malignanttransformation,二次突变理论,肿瘤的遗传易感性,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类癌症不能用单基因遗传方式解释,复杂的多基因基础和环境因子共同作用,在决定肿瘤易患性上起重要作用,就是说上一代遗传给下一代的只是对肿瘤的易感性,即易感基因。,染色体水平基因水平,肿
5、瘤的遗传易感性,染色体异常与肿瘤, 大多数肿瘤细胞都可见到染色体异常。 在一些染色体病患者中,某些肿瘤的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肿瘤的染色体理论(Boveri假说), 肿瘤的染色体理论认为:肿瘤细胞来源于正常细胞,染色体畸变使其成为有缺陷细胞,缺陷细胞再发生恶性转化成为肿瘤细胞。,肿瘤细胞的染色体畸变,(一)染色体的数目畸变,超二倍体亚二倍体亚三倍体亚四倍体,1. 非整倍体,(二)染色体结构畸变,结构畸变: 染色体裂隙、断裂、缺失、各种易位、环状染色体、双微体、内复制和双着丝粒染色体等。,标记染色体,标记染色体(marker chromosome):如果某一肿瘤的大部分细胞中都具有某种特定类型的
6、畸变染色体,这种畸变染色体则成为标记染色体。,特异性标记染色体(marker chromosome),特异性标记染色体:是指某一类型的肿瘤所特有的标记染色体,经常出现在某一类肿瘤细胞,对该肿瘤具有代表性,如: (1)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Ph染色体 (2)Burkitt 淋巴瘤的14q染色体,(1)Ph染色体,1960年,Nowell和Hungerford在CML患者的外周血细胞中发现一条比22号染色体还小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最初认为是22号染色体的长臂缺失所致。,t(9; 22) (q34; q11),Ph染色体, 1973年Rowley用显带技术证明Ph染色体是9号和22号的易位染
7、色体,即t(9;22)(q34;q11),导致9q+和22q-。 约95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携有Ph染色体,所以Ph染色体是CML的特异性标记染色体。,Ph染色体,慢粒白血病发病原因,Ph染色体: 9q34上原癌基因abl+ 22q11上bcr基因 融合基因 酪氨酸激酶活性, Ph染色体的发现不仅为Boveri的假说提供了主要的实验证据,而且首次证明了一种染色体畸变与一种肿瘤之间特定关系,故被认为是肿瘤细胞遗传学研究的里程碑。,(2) 14q染色体,t(8; 14) (q24; q32),见于75的Burkitt淋巴瘤。,(2) 14q染色体,t(8; 14) (q24; q32)形成图解
8、,肿瘤中其他特异性标记染色体,染色体不稳定性综合征与肿瘤,由于DNA修复系统缺陷导致染色体不稳定,以体细胞染色体断裂或重排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或综合征称为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易患恶性肿瘤的倾向。,1. 临床特征:,Bloom综合征(Blooms syndrome,BS), 身材短小、慢性感染,有免疫功能缺陷; 面部暴露于日光的部位毛细血管扩张,出现蝴蝶状红斑皮疹; 多在30岁以前伴发白血病和其他恶性肿瘤。, Bloom综合征患者具有显著的染色体或基 因组不稳定性的遗传学特征。 主要表现在:,2. 细胞遗传学改变,指姐妹染色单体同源部位发生的片段互换。可用差别显色显示。, 正常细胞
9、的SCE率10,Bloom综合征患者介于50-100,高于正常人的10倍。,(1)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增高, 微核是位于细胞质中的边缘清晰的浓染小体,内含DNA,是无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丢失在胞质中形成的结构。,(2) 微核(micronuclear)率增加,(3) 染色体结构畸变增加, 体外培养的Bloom综合征细胞株染色体易发生断裂并形成结构畸变,4-27的培养细胞中可以看到染色体断裂和重排,如四射体。,染色体断裂与重排,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律增高、微核率增高、染色体结构畸变增加的根本原因是染色体的断裂。,Bloom综合征的发病机理, Bloom综合征是一种AR遗传病; 致病基因BLM定位在1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遗传 肿瘤 发生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66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