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工业的区位选择ppt课件.ppt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工业的区位选择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工业的区位选择ppt课件.ppt(1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2讲 工业的区位选择,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考点一 工业区位因素,主观题答题策略七工业区位条件评价类,课时作业,考点二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内容索引,工业区位因素,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土地 / 劳力资金 / 能源水源 / 原料零部件,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劳动力,水源,土地,原料,科技,政策,市场,交通,动力,主导因素,原料,市场,动力,劳力,技术,主导因素,原料,市场,动力,劳力,技术,主导因素,原料,市场,动力,劳力,技术,主导因素,原料,市场,动力,劳力,技术,主导因素,原料,市场,动力,劳力,技术,工业导向类型判断的一般原则和特殊案例,基础自测,解析
2、,答案,某企业集团计划新建有色金属冶炼厂。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的成本分析图”(单位相同)。读图完成12题。,1.从企业生产的经济成本考虑,最适宜建厂的地点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经济成本是各项费用相加的总和,经过计算,成本最低的是甲地。,解析,答案,2.该企业集团最终选择在乙地建厂,最主要原因可能是,A.接近原料产地和市场 B.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好C.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 D.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解析乙地工资水平最高,说明经济发达,社会发展水平高,环境优美。其余各项可用排除法排除。,解析,答案,结合下图中的内容,回答34题。3.从图中可知炼铝工业属于A.原料导向型工业B.
3、技术导向型工业C.动力导向型工业D.市场导向型工业,解析从图中的内容可知炼铝厂分布在水电站、火电站和核电站的周围,所以其是动力导向型工业。,解析,答案,4.根据图中工业原料的输入可知,对工业布局的影响程度在降低的区位因素是A.原料 B.技术 C.动力 D.市场,解析图中炼铝厂的原料都来源于加拿大以外的国家,所以可看出原料对工业的影响程度在逐渐减弱。,答案,5.钢铁工业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主导工业部门,如图是“攀枝花及其附近地区简图”,读图回答问题。(1)简述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主导区位条件。,答案接近铁矿产区,原料丰富;接近煤矿区、水电站,能源丰富;水源充沛;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有国家政策支持
4、。,答案,(2)该图所示地区还可以发展炼铜工业,其主要优势条件有哪些?,答案铜矿资源丰富;水电充足。,答案,(3)评价攀枝花发展汽车工业的区位条件。,答案有利条件:靠近钢铁基地,原料充足,煤炭、水能等能源丰富。不利条件:远离消费市场,对外交通联系相对落后。,命题探究,工业区位因素的判断,一个国家中某种商品出口的比较优势程度用R值表示,R值越大表示该商品出口的优势越强。下表为20052012年中国、东南亚Y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前六位的R值。读表完成12题。,工业区位因素的判断,解析,答案,1.中国、Y国商品出口的共同特点是A.工业品比较优势强 B.工业品所占比重小C.农产品比较优势弱 D.农产品出
5、口总量大,解析中国和Y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品都占有一定的优势,且中国的工业品所占比重较大;但中国农产品出口量小,Y国的农产品的出口优势较强。故选A。,工业区位因素的判断,解析,答案,2.决定Y国鞋子、服装出口优势的生产要素是A.科技 B.资金C.劳动力 D.原材料,解析鞋子和服装生产需要的技术水平不高,资金较少,原材料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小,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Y国是东南亚国家,有大量廉价劳动力,故选C。,工业的区位选择,解析,答案,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而工业区位选择是多种区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据此回答34题。3.以下世界著名工业区中,钢铁、冶金企业主要依靠进口原料、燃料的是A.德国鲁
6、尔工业区 B.中国京津唐工业区C.日本阪神工业区 D.美国东北部工业区,解析德国鲁尔工业区是在煤炭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依赖进口法国的铁矿石;中国京津唐工业区靠近煤、铁资源产地;日本阪神工业区煤、铁资源都依赖进口;美国东北部工业区靠近铁矿和煤矿。,工业的区位选择,解析,答案,4.曾经的杨浦“工业锈带”上,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锈带铮亮”反映了某些区位要素的影响力越来越强,这些要素主要是A.能源与原材料 B.技术与人文环境C.物流与市场 D.劳动力与土地价格,解析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孵化基地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它们的发展依靠高新技术、优美的地理环境及便利的交通运输,
7、反映了科技与人文环境要素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增强和减弱的因素分别有哪些?,煤铁复合型布局,靠近原材料产地(原料导向)劳动力规模大,临海型布局,靠近市场(市场导向)交通便利劳动力规模较小,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19世纪煤炭炼铁时代靠近大煤田如:德国鲁尔区,20世纪冶铁需煤量下降靠近大铁矿如:包钢、武钢、鞍钢,二战后巨型运输船出现靠近沿海消费区如:宝钢、日本,变化较大的工业区位因素,变化较大的工业区位因素,二战,时间,影响力,市场,劳动力素质,交通,信息,原料,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对环境敏感的工业,建在空气洁净、远离污染
8、的地区感光器材厂、电子厂、食品厂、饮料厂,无污染工业,可设在城区服装厂、玩具厂,轻度污染工业,城市边缘或近郊机械厂、仓储厂(仓库),重污染工业,远离城市的郊区钢铁厂、水泥厂、化工厂,环 境 因 素,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污染空气,污染水源,垃圾污染,发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炼油厂,风频、风向与工业布局,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为什么说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一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道路?,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发展模式关注的只是经济领域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因此,发达国家工业化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一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这种经济增长既没有考虑资源的长远价值,也
9、没有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损害。盲目地追求经济增长的结果与长期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基础自测,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工业的区位经历了近燃料近原料近市场的变化,与钢铁工业发展阶段的变化相符。,解析,答案,下图表示某种工业区位选择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读图,完成12题。,1.区位选择与图中所示发展阶段的变化相符合的工业部门是A.钢铁工业 B.化学工业C.纺织工业 D.电子工业,解析由钢铁工业区位的变化反映出,随着科技的发展,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强,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强。,解析,答案,2.图中反映出的这种工业区位选择变化的原因是,A.原料地的吸引力逐渐减弱B.燃
10、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C.市场的吸引力逐渐减弱D.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解析,答案,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根据相关知识,完成34题。,3.上图是4种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图,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A. B. C. D.,解析所谓“用工荒”是指企业招不到工人的现象,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图中工业劳动力成本比重最高,达到60%,对劳动力的依赖性最强,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所以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解析,答案,4.“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B.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C.劳动力数量减少,
11、平均工资下降D.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解析“用工荒”会刺激企业科技创新,优化工业结构,降低工业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答案,5.如图为“某城市两个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西部工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该地盛行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答案合理。因为该工业区(三个工厂)分布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废气对城市污染小;位于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不会对城市用水产生污染;位于主要交通线(铁路、主要公路、河流)沿线,交通运输方便。,答案两厂都属于(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原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老城区郊外,之前较为合理
12、;现已完全被新城区包围,污染城区,影响居住环境(人们环保意识增强),需迁出城区。,答案,(2)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为什么?,命题探究,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下图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下图,完成12题。,1.由图可以推断,该区域A.T0年工业基础雄厚B.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C.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D.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解析,答案,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解析读图可以推断,该区域T0年人均工资水平低,说明经济
13、水平低,工业基础差,A错。T0T1年剩余劳动力减少,就业增加,但不能表示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B错。T1T2年工资水平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成本增加,必然经历产业结构调整,C对。T2年以后经济水平更高,工业生产更繁荣,D错。,解析甲、乙两类企业相比,图示信息不能表示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A错。甲类企业能够支付的工资水平低,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B对。甲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C错。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高,D错。,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解析,答案,2.甲、乙两类企业相比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D.乙类
14、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答案从资源、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型,再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型。,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解析,答案,3.世界博览会通过展示科学技术成果,预示世界发展方向。1962年世博会在美国西雅图举行。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人类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下图是西雅图主导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归纳西雅图产业转型过程中主导区位因素的变化。,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西雅图的产业经历了木材工业、造船业、飞机制造业、生物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绿色产业等类型,所以影响其产业转型的主导区位因素的变化是由资源、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再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型的过程。,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5、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如图)。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答案赞同: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污染物;乙地人口多,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反对: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沙漠化);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答案,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
16、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工业区位条件评价类,主观题答题策略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图)。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解析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优势条件,可从交通、原料、市场、资金、能源等方面分析回答,而上述方面在图文材料中都有体现,关键是通过认真分析材料将有效信息提取出来。,解析,答案,(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第一轮 复习 工业 区位 选择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66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