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方法](中文版ppt课件)第四章.ppt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方法](中文版ppt课件)第四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方法](中文版ppt课件)第四章.ppt(1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网络层,1,第4章 网络层Network Layer,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原书第三版)陈鸣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Computer Networking: A Top Down Approach Featuring the Internet, 3rd edition. Jim Kurose, Keith RossAddison-Wesley, July 2004.,网络层,2,第4章 网络层,本章目的: 理解网络层服务依赖的原理:选路 (路径选择)处理扩展性路由器工作原理先进主题: IPv6, NAT因特网中的实例和实现,网络层,3,第4章 网络层,4. 1 概述4.2 虚电路和
2、数据报网络4.3 路由器的构成4.4 IP: 网际协议数据报格式IPv4编址NATICMPIPv6,4.5 选路概念4.6 选路算法链路状态距离矢量等级选路4.7 互联网中选路RIPOSPFBGP4.8 广播和多播选路,网络层,4,网络层,从发送主机到接收主机传输段在发送侧将段封装进数据报在接收侧,向运输层交付段网络层协议在每台主机、路由器中当IP数据报通过路由器时,路由器检查所有数据报首部字段,网络层,5,关键的网络层功能,转发: 将分组从路由器的输入移动到适当的路由器输出选路: 决定分组从源到目的地所采用的路由选路算法,类比:选路: 规划从源到目的地路径的过程转发: 通过单个立交桥的过程,
3、网络层,6,1,2,3,0111,到达分组首部的值,选路算法,选路和转发相互影响,网络层,7,连接建立,在某些网络体系结构中第三重要的功能:ATM, 帧中继, X.25在数据报流动之前,两台主机和其间的路由器创建虚拟连接需要路由器参与网络层和运输层的连接服务:网络层: 在两台主机之间运输层: 在两个进程之间,网络层,8,网络服务模型,问题:对从发送方到接收方“隧道”化传输数据报,其服务模型 是什么?,对单个数据报的例子服务:确保交付以少于40 msec时延确保交付,对数据报流的例子服务:按序数据报交付对流确保最小带宽对分组间间隔变化的限制,网络层,9,网络层服务模型:,网络层,10,第4章 网
4、络层,4. 1 概述4.2 虚电路和数据报网络4.3 路由器的构成4.4 IP: 网际协议数据报格式IPv4编址NATICMPIPv6,4.5 选路概念4.6 选路算法链路状态距离矢量等级选路4.7 互联网中选路RIPOSPFBGP4.8 广播和多播选路,网络层,11,网络层连接和无连接服务,数据报网络提供网络层无连接服务虚电路网络提供网络层连接服务与运输层服务的类比:服务: 主机到主机无选择: 网络提供一个或其他实现: 在网络内部,网络层,12,虚电路,在数据流动之前,建立呼叫;然后拆除每个分组携带VC标识符在源到目的地路径上的每台路由器为每条经过的连接维护维护状态链路、路由器资源(带宽、缓
5、存)可能分配给VC,“源到目的地路径与电话电路行为非常相似”性能明确沿着源到目的地路径的网络动作,网络层,13,VC实现,一条VC由下列组成:从源到目的地的路径VC号是标识沿路径每条链路的号码沿路径路由器中转发表中的项属于VC的分组携带一个VC号每条链路的VC号必须改变新的VC号来自转发表,网络层,14,转发表,西北路由器中的转发表 :,路由器维护连接状态信息!,网络层,15,虚电路: 信令协议,用于建立、维护和拆除VC用于ATM、帧中继、X.25中没有用于今天的因特网中,1. 发起呼叫,2. 入呼叫,3. 接受呼叫,4. 呼叫已连接,5. 数据流开始,6. 接收数据,网络层,16,数据报网络
6、,在网络层无呼叫建立路由器:没有端到端连接的状态无网络级“连接”的概念分组使用目的主机地址转发在相同源和目的对可能采用不同的路径,1. 发送数据,2. 接收数据,网络层,17,转发表,目的地址范围 链路接口 11001000 00010111 00010000 00000000 到 0 11001000 00010111 00010111 11111111 11001000 00010111 00011000 00000000 到 1 11001000 00010111 00011000 11111111 11001000 00010111 00011001 00000000 到 2 1100
7、1000 00010111 00011111 11111111 其他 3,40亿可能的项,网络层,18,最长前缀匹配,前缀匹配 链路接口 11001000 00010111 00010 0 11001000 00010111 00011000 1 11001000 00010111 00011 2 otherwise 3,目的地址: 11001000 00010111 00011000 10101010,例子,目的地址: 11001000 00010111 00010110 10100001,哪个接口?,哪个接口?,网络层,19,数据报或虚电路网络: why?,因特网在计算机间交换数据“弹性”
8、服务,无严格的定时要求“智能” 端系统 (计算机)能够适应,执行控制,差错控制网络内部简单,“边缘”复杂许多链路类型 不同的特点难以提供统一服务,ATM从电话技术演化来人类交谈:严格定时,可靠性要求对确保服务的需求“哑” 端系统电话网络内部复杂,网络层,20,第4章 网络层,4. 1 概述4.2 虚电路和数据报网络4.3 路由器的构成4.4 IP: 网际协议数据报格式IPv4编址NATICMPIPv6,4.5 选路概念4.6 选路算法链路状态距离矢量等级选路4.7 互联网中选路RIPOSPFBGP4.8 广播和多播选路,网络层,21,路由器体系结构概述,路由器的两个关键功能: 运行选路算法/协
9、议(RIP, OSPF, BGP)从入链路到出链路转发 数据报,网络层,22,输入端口功能,分散式交换: 给定数据报目的地址, 在输入端口内存中使用转发表查找输出端口目的: 以“线速”完成输入端口处理排队:如果数据报到达比交换结构 的转发速率快,物理层:比特级接收,数据链路层:如以太网参见第5章,网络层,23,三种类型的交换结构,内存,总线,纵横制,网络层,24,经内存交换,第一代路由器: 具有交换功能的传统计算机,在CPU的直接控制下分组拷贝到系统的内存速率受内存带宽限制(每数据报跨越两次总线),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内存,系统总线,网络层,25,经总线交换,数据报从输入端口到输出端口内存经一
10、个共享的总线总线竞争: 交换速率受总线带宽限制1 Gbps总线, Cisco 1900: 用于接入和企业(非区域或主干)路由器的充足速率,总线,网络层,26,经互联网络的交换,克服了总线带宽限制Banyan网络, 其他互联网络最初研制以连接多处理器中的处理器先进的设计:数据报分段为固定长度的信元,通过交换结构搅和信元 Cisco 12000: 通过互联网络交换Gbps,网络层,27,Batcher-Banyan交换机,高速路由器,网络层,28,输出端口,当数据报来自交换结构比传输速率更快时,需要缓存调度安排 为了传输在排队数据报之间选择,交换结构,排队:缓存管理,数据链路处理(协议、拆封),线
11、路端接,网络层,29,输出端口排队,当到达速率经交换机超过输出链路速率时缓存因为输出缓存溢出,出现排队(时延)和丢包!,交换结构,交换结构,在时间t输出端口竞争,一个分组时间以后,网络层,30,输入端口排队,交换结构比组合的输入端口慢- 排队可能出现在输入队列线头(HOL)阻塞: 排队的数据报在队列的前面阻碍队列中的其他数据报转发由于输入缓存溢出,出现排队时延和丢包!,在时间t输出端口竞争,仅一个红色分组能被传输,绿色分组经历了HOL阻塞,交换结构,网络层,31,第4章 网络层,4. 1 概述4.2 虚电路和数据报网络4.3 路由器的构成4.4 IP: 网际协议数据报格式IPv4编址NATIC
12、MPIPv6,4.5 选路概念4.6 选路算法链路状态距离矢量等级选路4.7 互联网中选路RIPOSPFBGP4.8 广播和多播选路,网络层,32,The Internet 网络层,主机,路由器网络层功能:,运输层: TCP, UDP,链路层,物理层,网络层,网络层,33,IP:无连接交付系统,互联网服务被定义成不可靠的、尽力而为、无连接分组交付系统。服务是不可靠的,因为分组可能丢失、重复、延迟或不按序交付等,但服务不检测这些情况,也不提醒发送方和接收方。服务是尽力而为的,互联网并不随意地丢弃分组;只有当资源用完或底层网络出现故障时才可能出现不可靠性。服务是无连接的,因为每个分组都是独立对待的
13、。分组序列可能经过不同的传输路径或者有的丢失有的到达。,网络层,34,IP 数据报格式,ver,长度,32 bits,数据(变长,通常是一个TCP或UDP段),16-bit标识符,互联网检查和,寿命,32 bit源IP地址,IP协议版本号,首部长度 (字节),剩余跳的最大数(在每台路由器减1),对分段/重装,总数据报长度(字节),较高层协议交付的负载,首部长度,服务类型,数据的“类型”,标志,段偏移,高层,32 bit目的IP地址,选项 (如果有的话),例如,时间戳,记录所经路径,定义访问的路由器列表,TCP的开销多大?20 字节 TCP20 字节 IP= 40字节+ 应用层开销,网络层,35
14、,IP分片和重新组装,网络链路有MTU (最大传输长度) 最大可能的链路级帧不同的链路类型,不同的在网络中,大IP 数据报被分割(“分段”)一个数据报 变为几个数据报“重新装配”仅在最后目的地IP首部比特用于标识、排序相关段,分段: 输入: 一个大的数据报输出: 3个小的数据报,reassembly,网络层,36,IP分片和重新组装,例子4000字节数据报MTU = 1500字节,在数据字段1480 字节,偏移 =1480/8,网络层,37,第4章 网络层,4. 1 概述4.2 虚电路和数据报网络4.3 路由器的构成4.4 IP: 网际协议数据报格式IPv4编址NATICMPIPv6,4.5
15、选路概念4.6 选路算法链路状态距离矢量等级选路4.7 互联网中选路RIPOSPFBGP4.8 广播和多播选路,网络层,38,IP编址:概述,IP地址: 对主机、路由器接口的32-bit 标识符 接口: 在主机/路由器和物理链路之间的连接路由器通常具有多个接口主机可能具有多个接口IP编址与每个接口相联系,223.1.1.1,223.1.1.3,223.1.1.4,223.1.2.9,223.1.1.1 = 11011111 00000001 00000001 00000001,223,1,1,1,网络层,39,子网,IP地址: 子网部分(高阶比特)主机部分(低阶比特) 什么是子网 ?具有IP地
16、址相同的子网部分的设备接口能够物理上互相到达而没有中间路由器,223.1.1.1,223.1.1.2,223.1.1.3,223.1.1.4,223.1.2.9,223.1.2.2,223.1.2.1,223.1.3.2,223.1.3.1,223.1.3.27,网络由3个子网组成,LAN,网络层,40,子网,判断方法为了决定子网,从其主机或路由器分离每个接口,生成孤立网络的岛。每个孤立的网络被称为一个子网,子网掩码: /24,网络层,41,子网,多少个子网?,223.1.1.1,223.1.1.3,223.1.1.4,223.1.2.2,223.1.2.1,223.1.2.6,223.1.3
17、.2,223.1.3.1,223.1.3.27,223.1.1.2,223.1.7.0,223.1.7.1,223.1.8.0,223.1.8.1,223.1.9.1,223.1.9.2,网络层,42,IP编址: CIDR,无类型域间选路(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CIDR)任意长的地址的子网部分地址格式: a.b.c.d/x, 其中x是地址子网部分的比特长度,网络层,43,IP编址: 如何得到一个地址?,问题:主机怎样得到IP地址?由系统管理员在文件中的硬编码Wintel: 控制面板-网络-配置-TCP/IP-性质UNIX: /etc/rc.config动态
18、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 动态地从服务器得到地址“即插即用” (详情参见下章),网络层,44,IP编址:如何得到一个地址?,问题:网络怎样得到IP地址的子网部分?回答: 从它的ISP的地址空间得到分配的部分,ISP的块 1001000 00010111 00010000 00000000 200.23.16.0/20 组织 0 11001000 00010111 00010000 00000000 200.23.16.0/23 组织 1 11001000 00010111 00010010 00000000 200.23
19、.18.0/23 组织 2 11001000 00010111 00010100 00000000 200.23.20.0/23 . . . .组织 7 11001000 00010111 00011110 00000000 200.23.30.0/23,聚合,网络层,45,等级编址: 路由聚合,“向我发送地址始于200.23.16.0/20的任何分组”,Fly-By-Night-ISP,组织 0,组织 7,因特网,组织 1,ISPs-R-Us,“向我发送地址始于199.31.0.0/16的任何分组”,组织 2,等级编址允许有效的通告选路信息:,网络层,46,等级编址: 更为特定的路由,ISP
20、s-R-Us具有更为特定的路由到组织 1,“向我发送地址始于200.23.16.0/20的任何分组”,Fly-By-Night-ISP,组织 0,组织 7,因特网,组织 1,ISPs-R-Us,“向我发送地址始于199.31.0.0/16或200.23.18.0/23的任何分组”,组织 2,网络层,47,IP编址: 其他问题,问题:ISP怎样得到地址块?回答:因特网名字与号码分配团体(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ICANN )分配地址管理DNS分配域名,调解争议,网络层,48,第4章 网络层,4. 1 概述4.2 虚
21、电路和数据报网络4.3 路由器的构成4.4 IP: 网际协议数据报格式IPv4编址NATICMPIPv6,4.5 选路概念4.6 选路算法链路状态距离矢量等级选路4.7 互联网中选路RIPOSPFBGP4.8 广播和多播选路,网络层,49,NAT: 网络地址转换,10.0.0.1,10.0.0.2,10.0.0.3,10.0.0.4,138.76.29.7,本地网络(如归属网络)10.0.0/24,因特网其他部分,具有该网源或目的的数据报都有10.0.0/24的地址(照常),所有数据报本地离开本地网络具有相同的单一源NAT IP地址: 138.76.29.7,不同的源端口号,网络层,50,NA
22、T: 网络地址转换,动机: 外部关注本地网络只使用的一个IP地址 :对ISP无需分配地址范围:对所有设备只用一个IP地址能够改变本地网络中的设备地址,而不必通知外部本地网络中的设备不显式地可寻址、由外部所见(增强安全性),网络层,51,NAT: 网络地址转换,实现: NAT 路由器必须:出数据报: 每个外出的数据报用(NAT IP地址, 新port #) 代替(源IP地址, port #). . . 远程的客户机/路由器的响应,将用(NAT IP地址, new port #)作为目的地址 记住(在NAT转换表中)每个 (源IP地址, port #)到(NAT IP地址, 新port #) 转换
23、对入数据报: 对每个入数据报的地址字段用存储在NAT表中的(源IP地址, port #)替代对应的 (NAT IP地址, 新port #),网络层,52,NAT: 网络地址转换,10.0.0.1,10.0.0.2,10.0.0.3,10.0.0.4,138.76.29.7,NAT 转换表WAN 侧地址 LAN 侧地址,138.76.29.7, 5001 10.0.0.1, 3345 ,2: NAT路由器改变数据报源地址从10.0.0.1, 3345 到138.76.29.7, 5001,更新表,3: 回答到达的目的地址: 138.76.29.7, 5001,4: NAT 路由器改变数据报目的地
24、址从138.76.29.7, 5001到10.0.0.1, 3345,网络层,53,NAT: 网络地址转换,16-bit 端口号字段: 用一个LAN侧地址支持60,000 并行连接!NAT 引起争议:路由器的处理上升为第三层违反了端到端原则应用设计者必须要考虑 NAT可能性,如 P2P应用程序地址短缺应当由IPv6来解决,网络层,54,第4章 网络层,4. 1 概述4.2 虚电路和数据报网络4.3 路由器的构成4.4 IP: 网际协议数据报格式IPv4编址NATICMPIPv6,4.5 选路概念4.6 选路算法链路状态距离矢量等级选路4.7 互联网中选路RIPOSPFBGP4.8 广播和多播选
25、路,网络层,55,ICMP: 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由主机和路由器用于网络级信息的通信差错报告:不可达主机,网络,端口, 协议回声请求/回答 (由 ping使用)网络层 “上面的” IP:IP 数据报中携带ICMP 报文ICMP报文: 类型、编码以及引起差错的IP 数据报 的前面 8 字节,类型 编码 描述0 0 回声回答 (ping)3 0 目的网络不可达3 1 目的主机不可达3 2 目的协议不可达3 3 目的端口不可达3 6 目的网络未知3 7 目的主机未知4 0 源抑制(拥塞控制未使用)8 0 回声请求 (ping)9 0 路由通告10 0 路由器发现11 0 TTL过期12 0 坏的I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方法 计算机网络 向下 方法 中文版 ppt 课件 第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65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