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制度ppt课件.ppt
《节水灌溉制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水灌溉制度ppt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周宏飞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2000,绿洲农业节水与盐渍化防治,节水灌溉技术与方法,灌溉制度,5,主要内容,绿洲灌溉农业的发展与节水,可持续绿洲节水农业展望,灌区水盐平衡与土壤盐渍化控制,一、绿洲灌溉农业的发展与节水,灌溉农业发展两河流域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土壤盐渍化古老文明消亡,公元前5000年,在西亚地区,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下游,两河的河水进行人工灌溉成为两河文明诞生的关键。然而,由于巴格达到波斯湾边的两河入海口的高度仅相差10米,几千年来,由于泛滥的河水把盐分带入土壤又没有人工排泄出的恶性循环造成盐碱地的不断增长。昔日繁荣的古代农业城镇绝大部分已沦为沙漠中的土丘。,一
2、、绿洲灌溉农业的发展与节水,中亚绿洲农业发展 阿姆达利亚河和锡尔河水量剧减 咸海生态灾难,1937年开始,前苏联开垦及灌溉了730 万公顷的水稻及棉田,引锡尔河和阿姆河河水灌溉,使咸海入流量从560亿立方米降到70亿立方米,咸海水位下降了15米,水域面积从6.6万平方公里缩小到3.7万平方公里。原有600多种的鱼类,到2001年所剩无几。干涸的湖底盐碱裸露,带来频繁的“白风暴” 和盐沙暴,使平原沙漠化、农田盐碱化、使该地区疾病大量增加。咸海的生态灾难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人为灾难之一。,一、绿洲灌溉农业的发展与节水,我国绿洲农业发展,始于汉朝,大规模开发1950年以后 湖泊消失(罗布泊、玛纳
3、斯湖、居廷海) 荒漠化、农田土壤次生盐渍化 撂荒,汉朝统一新疆后,设西域都护府,新疆第一次得到大规模开发,主要在塔里木河流域。唐朝开始在西域进行第二次大规模屯田, 屯垦重心已经开始向天山以北地区转移。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农业绿洲迅速扩展,农业部落迅速增多,屯田重心转移至北疆。至光绪年间,全疆有灌溉干渠944条,支渠2332条,灌溉面积1120万亩,规模之大,超过以往任何朝代。,一、绿洲灌溉农业的发展与节水,新中国建立以来,进行了最大规模开发,灌溉面积增加到近7000万亩,河流引用水量增加到480亿立方米。首次出现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农业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一、绿洲灌溉农业的发展与节
4、水,绿洲农业开发对水资源的利用可分为3个阶段:(1)大规模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阶段。渠系利用系数0.25-O.35,灌溉定额大于1500立方米亩。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对地表水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节水技术少有应用,这一阶段大致从l9491980年。(2)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稳定增加阶段。渠系利用系数0.35-0.50,灌溉定额600-1000立方米亩。这一阶段渠道防渗技术和常规地面节水灌溉方法沟灌、畦灌、膜上灌等方法逐步开始推广。这一阶段大致从1980-2000年。(3)人与自然对水资源的高效协调利用阶段。这一阶段以提高WUE为目标。各种高效节水的灌溉方法将得到全面推广应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配管理
5、将全面实现,灌溉这一阶段以21世纪初开始的膜下滴灌技术在新疆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为标志。,一、绿洲灌溉农业的发展与节水,大水漫灌,地下水位抬升,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绿洲节水灌溉农业的发展,绿洲农业的发展,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沙漠化扩大。,工程节水措施,农艺节水措施,二、节水灌溉技术与方法-输水工程节水,渠道防渗技术。土料压实防渗、干砌和浆砌石料防渗、混凝土衬砌防渗、塑料薄膜防渗和沥青护面防渗等。混凝土护面防渗效果最好,是今后防渗的主要形式。塑料薄膜防渗具有重量轻、造价低、运输方便、施工简单及抗腐蚀能力较强的优点。现在往往采用塑料薄膜和混凝土护面双重防渗。,低压管道输水技术。简称“管灌”,是利用
6、低压输水管道将水直接送到田间灌溉作物。低压管道输水系统的形式主要有3种:一是移动式,即所有的设备都能移动使用。二是固定式。三是半固定式。,二、节水灌溉技术与方法-田间工程节水,喷灌技术。是通过机械设备将压力水喷射到低空,经雾化后形成像雨滴一样的水均匀降落到作物和地表的灌溉方式。由于直接蒸发损失大(15%-30%,我们在尉犁的试验结果是28%),设备投资高,耗能多,在新疆没有大规模推广。包括固定、半固定式加压喷灌和自压喷灌。1979年开始引进美国平移和时针式大型喷灌机。90年代中后期喷灌发展达到高潮。,田间闸管灌。是利用管道代替农渠,在每一沟或畦口设闸门的一种灌溉技术。,二、节水灌溉技术与方法-
7、田间工程节水,微灌技术。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和涌泉灌。它能根据作物需水要求,将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微灌系统一般包括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和灌水器。相对于地面灌和喷灌,微灌一般属于局部灌溉。,二、节水灌溉技术与方法-田间工程节水,大规模,膜下滴灌。是地膜覆盖技术与一次性滴灌带的有机结合,是在新疆棉花生产中首先发展起来并得到大规模推广,通过机械可实现铺地膜和滴灌带、播种一次完成。由于成本低,已经在其他省区以及周边国家得到推广应用。并形成滴灌设备等节水灌溉产品生产产业。,二、节水灌溉技术与方法-田间工程节水,地埋滴灌。 把滴灌管埋在耕作
8、层以下,由于不湿润地表、比膜下滴灌更加省水,近几年开始应用。,地埋渗管灌。由于出水口设计为线状,抗堵能力比地埋滴灌好,是一种在林果业灌溉中具有推广前景的节水方法。其缺点是成本相对较高。,涌泉灌。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涌水器形成小股水流,以涌泉方式使水流入土壤中的一种灌水形式。涌泉灌尤其适合于农户果园和林区灌溉。缺点是局地有积水。,二、节水灌溉技术与方法-田间工程节水,大规模,激光平地技术。基于三维GPS信息采集系统的激光控制平地自动化作业技术,可使土地平整精度达到23cm,田间灌溉水利用率提高30%40%。在美国、俄国和西欧各国,较普遍使用激光平地。发展中国家印度、土耳其、巴基斯坦、埃等国也开始应
9、用。取得了不同的节水增产效果。这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技术。,二、节水灌溉技术与方法-地面灌溉新技术节水,水平畦田灌溉技术。水平畦田灌溉技术是建立在激光控制平地技术基础上的一种地面灌溉技术, 自20世纪80年代起已在许多国家推广应用。可以取得与压力灌溉系统相媲美的灌溉效果,田间水利用系数能达到了0.70.8。适用于多种粮食作物灌溉。该技术要求较大的供水流量,,膜孔灌。也称膜上灌,是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利用膜上或膜侧输水,通过膜孔或膜侧缝向作物供水的灌水方法。实践表明,膜孔灌溉具有很好的节水效果。曾经在90年代中期新疆的棉花灌溉中得到大面积推广,由于白色污染等原因目前较少使用。,二、节水灌溉技术与方
10、法-地面灌溉新技术节水,波涌灌。(Surge flow irrigation),是由美国学者1979年首先提出。它采用低水头流量,快速推进, 间断式向沟或畦放水,在完成沟(畦)灌水的过程中,将包括几个放水和停水过程,这种间歇性的田间灌水称为“波涌”现象,也称为“间歇灌”或“涌流灌”。可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和灌水均匀度。波涌灌溉技术比较适用于砂壤土和中壤土,不适合于粘壤土。,二、节水灌溉技术与方法-农艺节水技术,所谓农艺节水就是利用农业综合技术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率,它是众多节水环节中较为关键的一环。农艺节水技术包括蓄水保墒的耕作技术、提高作物抗旱能力的栽培技术、秸秆或地膜覆盖的保墒技术、限额灌溉和调亏
11、灌溉技术、节水高产的化学调控技术以及节水抗旱作物品种选育的生物技术等。,二、节水灌溉技术与方法-农艺节水技术,调亏灌溉技术(RDI)。70年代中期由澳大利亚持续灌溉农业研究所提出。其思想是基于作物的生理生化作用受到遗传特性或生长激素的影响,在作物生长发育的某些阶段主动地施加一定的水分胁迫(即人为的让作物经受适度的缺水锻炼),从而影响其光合产物向不同组织器官的分配,达到提高其经济产量而舍弃营养器官的生长量及有机合成物的总量,同时因营养生长减小还可提高作物种植密度,提高总产量,减少棉花等作物整枝工作量,还可改善产品品质。 调亏灌溉是一种主动利用水分胁迫正面影响的灌溉技术,主要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为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节水 灌溉 制度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65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