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技术规范化培训课件.ppt
《心肺脑复苏技术规范化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肺脑复苏技术规范化培训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9心肺脑复苏指南已经公开发表,该指南框架结构与2019心肺复苏指南基本相似。经过五年的应用实施,有相应的调整!几个最主要变化是:一、生存链:由2019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二、成人CPR操作主要变化如下: 1)胸外按压频率由2019年的100次/分改为“至少100次/分”2)按压深度由2019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三、CPR操作顺序的变化:由A-B-C改为C-A-B,即: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心跳呼吸骤停,原因:1、各种心脏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冠心病,且70%死于院外。2、突发意外事件:电击伤、溺水、自缢、严重创伤。3、手术及麻醉意外。4、严重的酸中毒、高血钾
2、、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5、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和中毒、药物过敏等。,心肺复苏的时间紧迫性心跳呼吸突然停止后,血液循环终止。脑细胞由于对缺氧十分敏感,一般在循环终止46分钟即发生严重损害,甚至不能恢复。在常温情况下,心搏停止3s时患者感头晕,1020s即可发生昏厥或抽搐,60s后瞳孔散大,呼吸可同时停止,亦可在3060s后停止,46min后大脑细胞有可能发生不可逆损害。大量实践表明, 4min内进行复苏者可能有50%患者被救活;46min开始复苏者,10%可以救活;超过6min者存活率仅4%;10min以上开始复苏者,存活可能性更少。,心跳骤停的心电图分型1、心室颤动:在临床一般死亡中占30%,在
3、猝死中占90%。2、心脏电机械分离:心电图表现为等电位线,有正常或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QRS波群,频率多在30次/分以下。3、心室停搏:心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心电图上表现为一条直线。心跳骤停的诊断心跳骤停的临床征象:患者意识丧失,股动脉和颈动脉的搏动消失,依据这两点可肯定诊断。此外还可能有面色苍白或转为紫绀、瞳孔散大、喘息、或短暂而缓慢叹气样抽气样呼吸亦或呼吸停止等征象。在诊断和急救时注意避免下列几点:a.等待静听心音;b.等待心电图检查;,现场心肺复苏术,适应症因突发意外事件(电击、溺水、自缢)心脏疾病、手术及麻醉意外、药物中毒、药物过敏、电解质紊乱等引起的心脏呼吸骤停者。禁忌症1、开放性
4、胸外伤,合并有开放性气胸或张力性气胸者。2、前胸有多根多处肋骨骨折。3、心肺有严重损伤者。,基础生命支持复苏程序BLS,2019心肺复苏指南推荐按照英文字母C、A、B、D的顺序进行。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 D电除颤,C胸外按压,胸外按压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促使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并使人工呼吸后带有氧的血液从肺部血管流向心脏,再流经动脉,供给全身主要脏器,以维持重要脏器的功能。,1、判断心跳是否停止1)方法:可用食指及中指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然后向旁滑移23cm。在胸锁乳突肌内侧轻轻触摸颈动脉是否有搏动。2)注意点: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以免颈动脉受压,妨碍头部供血;检查时间不要超
5、过10s;注意避免触摸感觉错误(将自己手指的搏动感觉为患者脉搏);判断应综合审定,如无意识、皮肤粘膜发绀、双侧瞳孔散大,再加上触不到脉搏,即可判定。,2、胸外按压术1)按压胸骨中下1/3交界处(相当于两乳头间连线与胸骨正中交汇处)。2)患者应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3)快速确定按压部位:首先以食指、中指沿患者肋弓处向中间滑移;肋弓和剑突交点处寻找肋骨下切迹,以此为定位标志,不要以剑突下定位;然后将食指及中指横放在胸骨下切迹上方,食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即为按压区,以另一手的掌根部紧贴食指上方,放在按压区;再将定位手取下,将掌根重叠放于另一手背上,使手指脱离胸壁,可采用两手手指交叉互握抬起法。4)抢救者
6、双臂应绷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5)按压用力方式: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按压必须有力和快速;垂直用力,不能左右摆动;放松时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壁,但应尽量放松(胸骨不受压)。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6)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7)对成人患者按压深度为至少5cm。8)按压时应随时注意有无肋骨或胸骨骨折。注意:1)如多人救护,则交换进行,另一人人工呼 吸;按压:吹气=30:2 2)抢救一分钟后,检查一次颈动脉搏动,如无 搏动则继续做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以后每隔 45分钟检查一次,检查时间不要超过5秒、 3)如救护车赶到,在转运病人
7、的途中不要停止 心肺复苏。,A开放气道,1、判断患者有无意识 方法:轻轻摇动患者双肩,高声呼唤:“喂,你怎么了?”如认识,可直呼其名。如无反应,立即呼救。2、将患者放置适当体位 正确的抢救体位是仰卧位。患者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3、畅通呼吸道 1)仰头举颌法: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颌角处,抬起下颌,使下颌与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 2)仰头抬颈法 3)仰头拉颌法4、判断呼吸 在畅通呼吸道后,可以判断呼吸是否存在。 1)方法:维持开放气道位置,用耳贴近患者口鼻,头部侧向患者胸部。眼睛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面部感觉患者呼吸道有无气体排出;耳听患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肺脑 复苏 技术 规范化 培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64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