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习题课件.ppt
《原子物理习题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物理习题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习题课,本章内容回顾,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不能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同一性和再生性,也不能解释原子的线状光谱特征,因此玻尔在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基础上并结合巴尔末等提出的氢原子光谱公式,加入了量子化条件,提出了关于氢原子模型理论的三个假设,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以及类氢原子光谱.索末菲将波尔理论的圆形轨道推广为椭圆轨道并引入了相对论修正,可以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量子假设的实验证实:黑体辐射和光电效应,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实验,引入了能量交换量子化的假说.,爱因斯坦发展了普朗克的假说,引入了光量子的概念,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波尔为解释氢原子光谱提出三个基本假设:(1)定态假设
2、,(2)频率条件,(3)轨道角动量量子化.并在此基础了推出轨道半径,能量量子化等一系列结论,Rhc=13.6eV,与里德伯公式比较,可得里德伯常数,R=109737.315cm-1=1.09737315nm-1,考虑核运动后的R的表达式,即考虑原子核的运动,对里德伯常数修正,将公式中电子的质量换为电子与原子核的折合质量.,波尔理论的实验验证:(1)氢及类氢光谱;(2)弗兰克-赫兹实验证实了能级量子化,波尔模型的推广:波尔-索末菲模型,考虑相对论修正,一、选择题:,1. 已知一对正负电子绕其共同的质心转动会暂时形成类似于氢原子的结构的“正电子素”,那么该“正电子素”由第一激发态跃迁时发射光谱线的
3、波长应为: ,A3/(8R ) B) 3/(4R)C) 8/(3 R ) D) 4/(3R),C,2.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的谱总数为: 【 】A.4; B.6; C.8; D.12.,B,3.欲使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出H线,则至少需提供多少能量(eV)? A.13.6 B.12.09 C.10.2 D.3.4,4一次电离的氦离子(He+)处于n=2的激发态,根据波尔理论,能量E为 A. -3.4eV B. -6.8eV C. -13.6eV D. -27.2eV,B,C,5.He+中的电子由某个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相应物理量可能发生的变化如下: A. 总能量增加,动能增加
4、,加速度增加,线速度增加; B. 总能量增加,动能减少,加速度增加,线速度减少; C. 总能量减少,动能增加,加速度增加,线速度增加; D. 总能量减少,动能增加,加速度减少,线速度减少。,C,6氢原子由n=1的基态被激发到n=4的状态后,由于不稳定又向低能级跃迁,则下列选项中哪个是正确的? (A) 可能辐射出的光子最大能量是13.6eV; (B) 可能辐射出六种不同能量的光子;(C) 可能辐射出三种不同能量的光子;(D) 这种情况下,能级间跃迁的n=1,。,B,7夫兰克赫兹实验证明了 A.原子内部能量连续变化 B.原子内存在能级C.原子有确定的大小 D.原子有核心,8.如图表示从基态起汞原子
5、可能的某些能级(以eV 为单位),总能量为9eV的自由电子与处于基态的汞原子碰撞,碰撞之后电子所具有的能量(以eV为单位)可能值是什么?(允许忽略汞原子动量的变化)。 A. 0.2, 1.4, 4.1; B. 2.3, 3.5, 4.1;C. 0.2, 2.3, 4.1; D. 1.4, 0.2, 3.5。,C,B,9氢原子的基态能量约为-13.6eV,则电子偶素的基态能量为多少(电子偶素由一个电子和一个束缚态的正电子组成)? (A)-1.2eV (B)-3.4eV(C)-6.8eV (D)-27.2eV,10.欲使电子与处于基态的锂离子Li+发生非弹性散射,电子具有的动能至少为多少? (A)
6、10.2eV (B)40.8eV(C)91.8eV (D)122.4eV,C,C,二、填空题,1.普朗克提出的量子假说,解决了经典物理在_ 问题上所遇到的困难。,黑体辐射,2铯的逸出功为1.9eV,则铯的光电效应阈频率为 ,阈值波长为 ;如果要得到能量为1.5eV的光电子,必须使用波长为_ 的光照射。,4.581014Hz,3647,6550,3广义巴尔末公式, 式中:是 , 当m=1 时,公式描述的是氢原子的 ,对于该线系,n的取值范围是n=_,波数,莱曼系,2,3,4.,4按玻尔理论,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 的稳定状态,其中能量最低的定态称为 ,高于此态 的态称为 。,不连续,基态,激发态,5
7、.夫兰克-赫兹实验中用 碰撞原子,测定了使原子激发的“激发电势”,从而证实了原子内部能量是 。,电子,量子化的,6.在正电子与负电子形成的电子偶素中,正电子与负电子绕它们共同的质心的运动,在n = 2的状态, 电子绕质心的轨道半径等于 _ nm。,0.424,7.电子与室温下氢原子相碰撞,欲使氢原子激发,电子的动能至少为 _eV。,8某类氢离子的巴尔末系和赖曼系主线的波长差等于133.7nm,则该类氢离子的原子序数为Z= 。,10.2,2,9两次电离的锂原子的基态电离能是三次电离的铍离子的基态电离能的_倍.,10.波尔第一轨道半径为a1,则二次电离的锂离子Li+的第二轨道半径,电离电势,第一激
8、发电势和赖曼系第一条谱线波长分别为: _, _, _和 _13.5nm_ _。三次电离铍Be+(Z=4)的第一玻尔轨道半径为 _,在该轨道上电子的线速度为_ 。,9/16,4a1/3,a1/4,122.4V,91.8eV,4c/137,玻尔理论成功之处:玻尔在他建立的原子模型中,突破经典物理学的束缚,大胆地提出了离散的定态,能级跃迁,频率条件和角动量量子化等具有普遍意义的新概念,第一次从理论上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性,玻尔理论促进了原子物理学的深入发展,对量子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分)局限性:没有脱离经典物理的框架,量子化条件的引入没有严密的数学证明,不能解释氢原子光谱的强度、宽度等,
9、无法全面地描述原子现象。(2分),三、论述题,3.1简述玻尔对原子结构的理论的贡献和玻尔理论的地位与不足.,原理:加速电子与处于基态的汞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使汞原子吸收电子转移的4.9eV的能量跃迁到第一激发态。处第一激发态的汞原子返回基态时,发射2500埃的紫外光。(3分)结论:证明汞原子能量是量子化的,即证明玻尔理论是正确的。(2分),3.2.夫朗克赫兹实验的原理和结论,四、计算题,1.欲使电子与处于基态的锂离子Li2+发生非弹性散射,试问电子至少具有多大的动能?,解: 非弹性散射过程,散射前后体系的机械能发生变化,即在散射中电子的能量被Li2+离子吸收,转化为离子的内能.Li2+离子能够
10、吸收的最小能量要能使Li2+离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2.为了将一次电离的氦离子激发到第二激发态,用一快速电子与氦离子相碰撞,试求电子的最小速度(设氦离子原先静止并处于基态)。,解:,当Ek 大于等于E时, 其中Ek = meV2/2, 能使He+激发到第二激发态,3.电子与室温下的氢原子气体相碰撞,要观测到H线,试问电子的最小动能为多大?,解:氢原子的H线为巴尔末系的第一条线,对应于氢原子从n=3的状态跃迁到n=2的状态.若要观测到H线,必须使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n=3的状态.所以使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n=3的状态所需要的能量为,4.运动质子与一个处于静止的基态氢原子做完全非弹性的对心碰撞,欲
11、使原子发射出光子,质子至少应以多大的速度运动?,解:由于发生非弹性碰撞,质子能量必须被氢原子吸收,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吸收的能量只能等于氢原子两个能级的能级差,要使质子能量最小,则,设碰撞前质子的速度为v,质子与氢原子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则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则质子与氢原子在碰撞前后动能之差为,由能量守恒得到氢原子吸收的能量应等于质子和氢原子在碰撞前后动能之差,解得质子的速度为,解得质子的速度为,5.在波长从95nm到125nm的光带范围内,氢原子的吸收光谱中包含哪些谱线?,解: 在通常情况下,氢原子都处在基态,所以吸收光谱是从n=1能级向高能级跃迁产生的。,由,RH=109677.58cm-
12、1,据题意要求波长范围95nm125nm,所以n取2,3,4,其对应的波长分别为.,2.9电子偶素是由一个正电子和电子所组成的束缚系统,试求出: (1)基态时两电子之间的距离;(2)基态电子的电离能和由基态到第一激发态的激发能,(3)由第一激发态退激发到基态所放出光子的波长。,解:电子偶素可看成类氢原子,氢原子公式中电子的质量me用核外粒子的折合质量,即,基态时两电子之间的距离为,(2)基态电子的电离能,则电离能为,基态到第一激发态的激发能,(3)由第一激发态退激发到基态所放光子的能量为E12,对应的波长为,6.已知氢原子的巴尔末系及He+的毕克林系的线系限波数分别为:2741940m-1和2
13、743059m-1,求电子与质子的质量之比.,对于氢原子的巴尔末线系限,Z=1,n=2,n=,对于He+的毕克林系线系限,Z=2,n=4,n=.,作业题:,课本第二章第1,3,11,1.一次电离的氦离子的第一玻尔半径,电离电势,第一激发电势和赖曼系第一条谱线波长分别为 _ , , _和 。,解:(1)由类氢离子半径公式,(2)根据能量表达式,(3)莱曼系第一条谱线为,0.265A,54.4V,40.8V,30.4nm,2一个光子电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被电离的电子重新和质子结合成处于第一激发态的氢原子,同时放出波长为626埃的光子.求原入射光子的能量和自由电子动能.,答案:30ev,16.4ev
14、,提示:,2-1 铯的逸出功为1.9eV.试求:(1)铯的光电效应阈频率及阈值波长;(2)如果要得到能量为1.5eV的光电子,必须使用多少波长的光照射?,2-3 欲使电子与处于基态的锂离子Li2+发生非弹性散射,试问电子至少具有多大的动能?,解: 非弹性散射过程,散射前后体系的机械能改变,电子的能量被Li2+离子吸收,转化为离子的内能,若要发生非弹性碰撞,电子的最小动能应等于Li2+离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的能量.Ek=E2-E1,2-8 一次电离的氦离子He+从第一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所辐射的光子,能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从而放出电子,试求该电子的速度.,解: 氦离子从第一激发态向基态跃迁
15、时所辐射的光子能量为,基态氢原子的电离能为,电离时放出电子的动能为,2-11已知氢和重氢的里德伯常数之比为0.999728,而它们的核质量之比为mH/mD=0.50020,试计算质子质量与电子质量之比.,11醉翁亭记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虚词在文中的作用。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一、导入新课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
16、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教学提示】结合前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含义的理解。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
17、“千古文章四大家”。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通文顺字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2朗读
18、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节奏划分示例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奏划分思考“山行/六七里”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
19、/而深秀者”?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目标导学三:结合注释,翻译训练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教学提示】节奏划分与明确文意相辅相成,若能以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明确文意最好;若学生理解有限,亦可在解读文意后把握节奏划分。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互助解疑,并尝试用“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译读文章。3教师选择疑难句或值得翻译的句子,请学生用两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翻译示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子 物理 习题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63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