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课件.ppt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课件.ppt(10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冀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有效教学从读懂教材开始,教材分析,教材特征,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关注不同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求,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在生活情境中呈现数学问题,重视引导学生综合应用知识,方向与位置,第一单元,信息窗1: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信息窗2:用数对表示位置,在方格纸上 用数对确定位置 。,主要教学内容,教材地位,已学相关内容一、方向角;二、比例尺;三、数轴。,本单元主要内容1、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3、在探索物体方向与位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4、体验用平面示意图描述和表达事
2、物的位置,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后续相关内容方向和位置及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教材主要编写特点,既体现了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又突出了本单元“数形结合”的教学重点。,(三)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在平面上确定物体位置的两种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空间观念的建立。,在平面上确定物体位置的两种方法:、方向角加距离;、数对表示法。,信息窗解读及学与教建议,信息窗1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1课时),信息窗解读及教与学建议,知识点1:课本2页、3页。在学生用已有知识描述平面图中各场馆所在的方向时,由于猴山和熊猫馆都在快餐店的北偏东55方向
3、上,而且猴山比熊猫馆离快餐店要近一些的实际情况下,引出了怎样用方向和距离描述才更准确的问题。然后,教材呈现了线段比例尺和快餐店到猴山、快餐店到熊猫馆的图上距离的示意图, 通过这两个事例,学会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并用语言描述出来。,第一课时教学建议,一、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交流信息的空间。,二、要使学生充分的认识物体位置是相对的,要确定参照物。,三、教学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像结合起来。,教学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课本3页“试一试”,中安排了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中确定位置的内容。(1)要使学生了感悟解确定位置的作图程序。(2)梳
4、理交流感悟结果即:根据观测点画出方向线,算出距离,然后确定位置。(3)总结根据给出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画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及作图的细节:标明方向角、图上距离、圆点表示被测物,标注物体名称。,定,画,算,量,标,试一试,信息窗解读及教与学建议,信息窗2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信息窗解读及教与学建议,课时安排,本部分内容建议用1课时进行教学。 第1部分教学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第2部分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信息窗解读及教与学建议,在认识“列”和“排”的基础上,教材提出“说一说”,通过兔博士的话说明第几排、第几列可以用数对表示,并呈现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格图,再让学生用数对
5、来表示自己的位置。使学生经历本人具体情况到用数对表示的发展过程。,信息窗解读及教与学建议,第二部分教学建议,1 2 3 4 5 6,5 4 3 2 1,小明,0,(3,3),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有序数对,方向 、距离,如何确定空间中点的位置?,确定直线上点的位置,数轴,一个实数,几个数?,一维,二维,三维,笛卡尔,笛卡儿是著名的法国数学家、哲学家(他的最有名的格言是:“我思故我在”)。,在地球上有横线和竖线,连接两极点的竖线叫经线,垂直于经线的横线圈为纬线。根据经纬线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正确位置,如北京在北纬40,东经116。,合理使用教材,第二单元 正比例 反比例,教材地位,已学的知识比
6、和比例简单的比例应用,本单元的知识.认识成正比例关系的量;.画图表示成正比例的事物;认识成反比例关系的量;正比例、反比例的字母表达式。,后续学习的知识初中学段的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单元教材主要编写特点,强调对正比例、反比例实际意义的理解,让学生经历正、反比例概念的建构过程。 第一,认识正比例、反比例时,先不总结正比例、反比例的字母表达式。 第二,重视选取学生熟悉的事例,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理解两种量的变化规律,理解正、反比例的实际意义,经历正比例、反比例概念的发生、发展和建构的过程。 第三,最后介绍用x、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k表示一定的量,正比例的关系可以用yx=k;反比例的关系可以用xy=
7、k表示。,信息窗一,知识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并进行交流。,地位:是学习第二、四个信息窗的基础。,信息窗一,教学建议,课本7页。教材选择了学生熟悉的,容易理解的行程问题,购物问题来认识成正比里的量。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在已有知识背景下,经历自主解决问题,认识新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理解路程是怎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暂不讲正比例关系)。,信息窗一,教学建议,课本8页、9页。学生结合实际情况用正比例的实际意义判断的基础上,教材给出了正比例关系的一般化描述。认识了成正比的量后,在“试一试”中,安排了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和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关系的实例的交流活
8、动。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自主计算、发现数据变化规律并充分交流的空间,使学生真正理解成正比例的量的内在变化规律;即:一个量扩大或缩小,另一个量按比例同时扩大或缩小。,信息窗二,教学建议,知识点:根据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地位:是第一个信息窗的巩固和延伸。,信息窗二,教学建议,处理好放手和引导的关系:”放引放引”,课本10页。本节课的内容是数学课程标准新增加的内容。根据标准的要求,教材选择了购买彩带的事例,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内容。(1)根据彩带单价和购买数量填表并判断购买彩带的长度和需要的钱数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并说明理由。这个内容既是对正比
9、例知识的复习,也是新知识的背景。(2)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表示表中的数据。(3)看图估计买一定长度彩带要花多少钱。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用图像表示数量关系,轴2、3的正中间找到2.5对应的点,然后从这个点做纵轴的平行线,交于方格纸上各点的连线,再从这个交点向左做出横轴的平行线交于纵轴,这个点表示的数据就是购买2.5米彩带花的钱数。另外,学生解决教材中的两个问题后,可鼓励学生提出其它类似问题。如,购买3.5米花多少钱?22元买多少米彩带等。“练一练”中,设计了在方格纸上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并回答的练习,还安排了调查并用图表示相关数据的内容。,信息窗三,教学建议,知识点:认识成反比例的量,找出生活中成
10、反比例的量,并进行交流。,地位:与前两个窗对比,两个变量之间的另一种表现形态。,信息窗三,教学建议,课本12页。这节课内容的设计思路与认识成正比例的量一样,教师要充分放手,先学后教,适当引领,促进迁移。教学中,要注意利用学生对具体事物中数量关系变化的经验,认识成反比例关系的量的特点,要给学生自主判断、充分交流的空间。使学生真正理解成反比例量的本质:一个量扩大或缩小,另一个量同时按比例缩小或扩大。,课本14页,“知识窗”中介绍了画图表示反比例的量,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学,不作统一要求。,信息窗四,教学建议,正反比例的复习,总结字母表示式。,知识点:,地位:对前三个知识点的总结,为第五个信息窗提供思
11、考方法。,总体教学策略:沟通新旧联系,实现新旧转化。,信息窗四,教学建议,课本15页、16页。在学生初步认识了正比例、反比例意义之后,安排了本节练习课,主要内容是讨论、研究常见的数量关系中三个量的变化与正、反比例的关系,以及正、反比例的字母表达式。正、反比例的关系虽然是研究探讨两个量的关系,实际上都涉及到三个量,如,单价一定时,数量和总价成什么比例?在学生已经认识正、反比例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常见数量关系中的三个量其中一个量不变,另外两个量成什么比例的问题研究,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发展学生思维。本节课首先安排了两个问题,说明用x、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一定的量,总结正
12、比例、反比例的字母表达式。教学中,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总结充分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信息窗五,教学建议,知识点:解决综合应用汽车耗油量问题。,地位:可以培养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数学应用意识。,信息窗五,教学建议,课本20页、21页。汽车的耗油量和行驶路程是典型的成正比例关系的量,教材选择了王叔叔开车旅游中途加油的事例,用出发时到加油时汽车油表、里程表呈现了有关数据信息,然后提出了四个问题,这些问题都使用已有知识能够解决的。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数学信息,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13、,第三单元 圆柱和圆锥,(一)单元素材解读,本单元教材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部分。,圆柱和圆锥内容的前后联系,(三)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1)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的区分;(2)运用圆柱、圆锥的相关计算(侧面积、表面积、体积)灵活解决实际问题。(3)运用圆柱、圆锥体积间的关系解决问题。,(1)圆柱的特征;(2)圆锥的特征; (3)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及应用;,(四)单元主要编写特点,有一条合理科学的编排线索。,强化平面展开图教学,发展学生的空间感。,注重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五)单元信息窗解读,信息窗1,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课本22页,认识圆柱,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
14、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必要的话可以让学生用现实的物品指出圆柱的各部分。,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操作、讨论的空间,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总结出侧面积积的计算方法。课本24页,在探索出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之后,“试一试”安排了测量罐头盒的周长和高,并计算出它的侧面积。,课本23页,探索圆柱的侧面积。,第二课时,课本25页,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时,分步计算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把分步计算列成一个综合算式,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完成,不作统一要求。,第3课时,解决和圆柱表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时,要先指导学生读题,弄清题意,并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进行交流,然后再分步
15、求解。,课本28页4题、6题,只求侧面积。相似题目:烟囱的用料;圆柱形铅笔涂漆;压路机的滚筒。,课本27页例题,无盖铁皮水桶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课本26页练一练2题,半圆柱表面积。,(五)单元信息窗解读,信息窗2,课时安排:3课时,课本30页。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启发学生联想圆面积公式推导的思路、活动经验和“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的计算方法,形成探索圆柱的体积公式思路。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出圆柱体积公式及字母表达式:VSh。,课本32页,第2课时,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教学时,课前要求学生同桌至少要准备一个圆柱形茶叶筒或圆柱形饮料筒,要给学生充分测量、计算和交流的时间,使学生获得自
16、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课本33页,第3课时,容积计算。通过交流、归纳,使学生了解相同点是:计算方法相同。不同点是:求容积要利用从里面测量的数据,求体积要利用从外面测量的数据;容积和体积的计量单位也不同。,(五)单元信息窗解读,信息窗3,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课本35页,圆锥的体积。,关于圆锥的体积这节课,要遵循猜想与实验验证的方法进行教学,即:进一步明确圆锥与其等底等高的圆柱间的倍数关系:,教学建议,第2课时,课本38页,估计一堆小麦的质量。,教学时,活动一,要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可以选用什么工具、用什么方法测量,需要测量哪些数据。活动二,教材给出了麦堆的底面
17、周长、高和每袋装的质量的信息,要求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和蓝灵鼠的话,自主解决“装完这堆小麦,需要多少个麻袋”的问题。,53,可编辑,课本40页,解决问题,问题一、矿泉水问题。 课前教师要给各组准备测量工具:矿泉水桶、矿泉水瓶、口杯和测绳、软尺、直尺等。课上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活动时,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并给学生留下比较充足的操作和交流时间。,问题二,建蓄水池问题。 课本41页,教材呈现了计划建成蓄水池示意图。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尝试的空间,同时也要注意必要的指导。如,求方木横截面面积的方法;蓄水池的结构等。关注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综合
18、应用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课本44页。,第一,“木材问题”。 教材给出了每根圆木的直径和长度。设计了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关于木材的质量计算,学生可以小组合作独立完成。第二,把圆木加工成一种最大的方木,求方木横截面的面积是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正方形看成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和,利用三角形面积(底高2)乘2来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时间,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授,使学生学会计算的方法。,(二)综合应用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课本46页。,第二,测量一个土豆的体积。本节课是落实数学课程标准中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具体活动。课前,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好小组需要的工具,每个小组准备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冀教版 六年级 下册 数学 教材 分析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63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