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课件.ppt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课件.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在本册教材的教学中,我们应当注意:,教材内容结构特点和在全套教材中的位置: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因地制宜选取教学内容和开展教学活动。,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放大镜;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放大镜下的晶体;怎样放得更大;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微小世界和我们。,主要教学内容有哪些?,教 材 分 析 研 讨,本单元教学内容结构示意图,本单元的核心概念, 科技发展促进观测工具的发明和改进,观测工具的改进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从放大镜到显微镜,人类观察到微小世界越来越多的秘密。
2、 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不断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教材的结构是什么?,围绕核心概念,按人类观察工具不断发展,视野越来越宽广的思路编写。从放大镜到显微镜,引领学生进入昆虫世界、晶体世界到生命世界。,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单元;一个比较开放的单元;一个拓展学生观察范围的单元;一个学生很感兴趣的单元;一个有一定教学困难的单元。,本单元的特点,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什么?,教学重点是拓展学生的认识视野,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独立研究和发现的能力。 学习用工具观察,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理解科学和技
3、术的关系。 在知识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是开放性的,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希望有较多的发现。,1.1放大镜,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选用昆虫作为研究对象的意义:,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一课的教学,学生要形成以下科学概念是比较开放的,如学生将对昆虫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相联系或昆虫的生活习性等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究;,从重量来说,世界上最重的昆虫是热带美洲的巨大犀金龟(鞘翅目犀金龟科)。这种犀金龟从头部突起到腹部末端长达155毫米,身体宽100毫米,比一只最大的鹅蛋还大。其重量竟有约100克,相当两个鸡蛋的重量。另外,巴西产的一种天牛(鞘翅目天牛科)体长也有150多毫米。但从体长来说,最长
4、的昆虫是生活在马来半岛的一种竹节虫,其体长有270毫米,比一只铅笔还要长。,最大与最长的昆虫,世界上最小最轻的昆虫是膜翅目缨小蜂科的一种卵蜂,体长仅0.21毫米,其重量也极其轻微,只有0.005毫克。折算一下,20万只才1克,1000万只才有一个鸡蛋那么重。,繁殖最快的昆虫 昆虫往往多子多孙,而繁殖最迅速的是蚜虫。全世界已知蚜虫种类有2000多种,我国估计有600种以上。 蚜虫的生活是与众不同的,有卵生,有孤雌卵胎生(已知母蚜虫部经过交配能生出小蚜虫),雌蚜虫有的有翅,有的无翅。以棉蚜为例: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4-5天就能繁殖一代。作“母亲”的生下“女儿”才4-5天就做起“外婆”起来了,所以他
5、们经常是六七代同堂。一只棉蚜虫一年能繁殖二三十代。有人估计,一只孤雌胎生的棉蚜自6-11月中旬的150天内,如后代都存活,那可达到6726233388个。如果这些蚜虫平铺起来,相当于地球面积的1.3倍。在自然界中,蚜虫上述惊人的繁殖数字并不存在,否则我们将被蚜虫“埋掉”了。,第一步在课堂上观察昆虫身体和部分器官-蝴蝶的翅、蝇的眼、蟋蟀的耳、昆虫的触角等。这些器官能反映昆虫的主要特征,引领学生进入昆虫世界。,2) 第二步选择一至两种昆虫在课外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跟踪观察。,同时要求观察前分小组制定观察计划,包括观察的内容、地点、方法。,课本上列举了 “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的一个范例。 “蚜虫和它的
6、天敌草蛉”是对蚜虫和草蛉进行比较深入的跟踪观察。观察者从蚜虫和其天敌草蛉的肢体、进食、伪装等几方面,以及它们的关系,作了比较细致的观察和生动具体的记录、描述。,1.3放大镜下的晶体,放大镜下的晶体一课的教学,学生要形成以下科学概念:自然界中许多物体都是晶体结构,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第一部分是初识晶体,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食盐、白糖、碱面、味精晶体。 第二部分自制晶体。指导学生用白糖、食盐、碱面在玻璃片上制作晶体,并观察晶体。,蔷薇辉石,金刚石,石英,孔雀石,磷锰矿,硫磺,绿柱石,水晶,祖母绿,制作大的食盐晶体,要制作一颗大的晶体需要多次结晶。首先,在烧杯中配置饱和食盐水,挂一条细线到食盐水
7、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食盐开始结晶,细线上也会有食盐的晶体析出,越来越多。在细线上的食盐晶体还没有连接在一起时取出细线,用纸巾擦干食盐和细线,留下最大最漂亮的一颗晶体,其它的都用小刀剔除。再次放入饱和食盐水中结晶,细线上的晶体慢慢长大,线上又会有很多的小晶体形成,参照上面的方法,取出,擦干,剔除小晶体,留下一颗。再重复上面的步骤,多次反复操作后,一颗大的食盐晶体就做成了。,制作树枝晶体,1.4 怎样放得更大,怎样放得更大一课的教学,学生要形成以下科学概念:两个凸透镜的组合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科学家设计并使用显微镜来拓宽观察领域、开展对更多问题得研究;,制作简易的显微镜,可以选用挂历纸或卡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下册 科学 第一 单元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62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