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校准指南课件.ppt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校准指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校准指南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校 准 指 南,山西省交通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主 要 内 容,计量基础知识测量不确定度计量校准实施计量技术管理,土工仪器仪器集料仪器设备水泥及水泥混凝土现场检测仪器其他常用仪器的检查,校 准 方 法,计量/校准管理,公路工程主要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分类表,校准器具(物质)配置一览表,校准器具(物质)配置一览表 (续前页),电热鼓风干燥箱,显示器示值校准:从室温开始设置控制器温度值,以10的倍数为温度级,每级温度稳定时间不少于30min,用标准温度计测定电热鼓风干燥箱内部温度并记录,同时记录数显装置温度值,作出二者之间的对比曲线或建立电热鼓
2、风干燥箱数显温度值与标准温度计读数的数据对比表。温度控制稳定性校准:将电热鼓风干燥箱温度分段设置为65、105、175,待温度稳定后,三小时内每小时随机观察一次读数,每次读数偏差不超过设定值3为温度控制稳定性合格。,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圆锥仪下沉时间的校准:使用秒表,记录所经历的时间,平行测定三次,取平均值。(50.1)s圆锥仪的质量校准:用电子天平称量圆锥的质量,重复三次,取平均值。(760.2)g或(1000.2)g圆锥仪角度校准:用万能角度尺测量圆角度,每120测量一次,共测量三次,取平均值。(300.2)o圆锥仪锥尖磨损校准:新购圆锥仪后,用游标卡尺测量锥高,记录初始高度,校准时使用同样
3、的方法实测锥高,计算锥尖磨损高度值,重复三次,取平均值。(0.3mm)下沉深度测量误差校准:在022mm范围内,设定5、10、15、20mm四个校准点,用标准量块校准,每一点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误差计算公式为:误差值=量测值-标准值/标准值100%。(不大于2%),圆锥仪角度校准也可以使用投影的原理用量角器进行测量,电动击实仪,锤质量校准:取下击实锤及导向杆放置在电子天平上准确称量,调整其配重,使锤质量准确至要求范围。轻型(25005)g,重型(45009)g锤落高校准:将击实锤提升至起始高度位置处,用钢直尺测量出击锤底部至落点处的垂直高度即击实锤落高,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轻型(3002)
4、mm,重型(4502)mm击实锤锤头直径校准:用游标卡尺测量击实锤锤头直径,每120测量一次,共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500.5)mm击实锤体的侧母线与击实筒内壁的间隙校准:将击实仪的定位销调整到使用大型击实筒处,安装好大型击实筒,将击实锤体手动调整到击实过程下端位置,然后手动转动击实筒,每转动120用塞尺测量击实锤体的侧母线与击实筒内壁的间隙,共测量三次,其间隙均应在2mm2.5mm范围内;小型击实筒校准采用相同的方法。,击实筒,击实锤,使用塞尺(0.02mm)),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上升速率校准:将仪器升降台调节至适当的位置、上升速率档位设置为1mm/min,将百分表用支架、表夹等装置固
5、定,使表头与上升盘接触并调零,开启上升按钮,同时启动秒表,当秒表显示时间为5min时关闭上升按钮,读取百分表读数,计算上升速率,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框架横梁、升降台的水平度校准:将水平框尺分别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置于框架顶部,调节框架水平后,将水平尺以相同的方式放置在升降台上,启动上升按钮,查看升降台上升过程中是否水平,否则应进行维修处理。上升轴及贯入杆的竖直度校准:连接测力环、贯入杆,将上升台升至与贯入杆接触的位置,查看贯入杆与升降台是否对中处于同一竖直线上,否则应予以维修处理。,A=B可以使用 AB维修,横梁,测力环,贯入杆,箱体,升降台,针片状规准仪,针片状规准仪规格要求,使用游标卡
6、尺(量程不小于200mm,分度值0.02mm)校准即可。,GB/T 14685压碎值试验仪规格,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压碎值试验仪规格,压碎值试验仪,用游标卡尺(量程不小于200mm,分度值0.02mm)和钢直尺(量程不小于500mm,分度值1mm)进行校准符合上表要求即可。 注意:金属捣棒:直径(101.0)mm,长(450600)mm,端部加工成半球形。金属筒:内径(1120.2mm),高度(179.40.2mm),(JTG E42-2005压碎值试验。,洛杉矶磨耗试验机,自控程序与转速校准:首先启动电机运转仪器查看计数器是否正确,然后停机,给计数器预置数值,启动电机
7、,到预置数值后能自动停机为合格;将计数器预置于500,开动电机,同时启动秒表,转动500转停机时按下秒表,记录转动500转所用时间,计算转速,重复三遍,取平均值。(圆筒转速为3033r/min)圆筒尺寸校准:用钢直尺测量圆筒外径和外侧长,每120测量一次,共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在开口处测量圆筒壁厚,计算圆筒内径和内侧长度。圆筒内径(7105)mm,内侧长度(5105)mm钢球质量、直径校准:将钢球洗净烘干冷却至室温,用天平称量每个钢球质量,同时用游标卡尺测量钢球直径,每个球测量相互垂直的不同部位三点,取平均值。质量为(390445)g、直径为(46.047.6)mm,砂当量仪,透明圆柱形试筒尺
8、寸及刻度线校准:用游标卡尺量试筒的内径、外径、高度及两条刻度线距试筒底部距离,分别测三次,取平均值。外径:400.5mm 内径:320. 25mm 高度:4200.25mm 刻度线:n1=380mm n2=100mm配重活塞尺寸及配重校准:用游标卡尺测量活塞的直径、长度,用电子天平称量配重块的质量,分别测三次,取平均值。杆长(4400.25)mm,活塞底座直径(250.1)mm,活塞配重(10005)g冲洗管尺寸:用游标卡尺测量冲洗管的内径和外径,用专用通止规检查流出口的孔径,重复测三次,取平均值。外径60.5mm;内径40.2mm;流出口孔径(10.1)mm机械振荡器振幅、频率校准:人工将机
9、械振荡器推至最左端,对准振荡器右边缘在仪器平面上做一标记,然后将其推至最右端,用游标卡尺测量标记至振荡器右边缘间距离,即为振幅,频率采用测速仪测定,重复测三次,取平均值。(振幅:2031mm,频率:1802次/min),(注:可以采用人工记数的方法进行频率校准),容量筒(容积升),容量筒技术一览表,容量筒容积校准:提前将容量筒、玻璃板和校准所要用到的水放到已经恒温的室内(控制在 202范围内,至少12小时),称取容量筒和玻璃板质量;然后往容量筒内装满水,同时记录试验用的水温,用玻璃板紧贴筒口滑移排去多余的水和气泡,擦干筒外壁水份后称总质量,重复上述步骤测定三次,计算容量筒容积,取平均值。10L
10、及以下容量筒校准用感量1g的电子称称量,10L以上容量筒校准用感量5g的电子称或磅秤称量。,透气比表面积仪,漏气检查:在圆筒下端的锥体外部抹上一薄层活塞油脂或凡士林,并将圆筒插入压力计上口端部,旋转二周,使圆筒与压力计严密接触,然后用胶皮塞塞紧圆筒上口,抽气使压力计内液面上升到上面刻度线,关闭活塞,观察5分钟,液面不下降,说明仪器不漏气。粉料层体积的测定:将两片滤纸沿筒壁放入透气圆筒内,用直径比透气圆筒略小的送样棒往下按直到滤纸平正地放到穿孔板上,然后装满水银,用一薄玻璃板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面与圆筒上口平齐,并保证在玻璃板和水银表面之间没有气泡或空洞存在,然后倒出水银,称其质量mA。从圆筒中
11、取出一片滤纸,加入2.52.7g的标准粉(比表面积接近28004000cm2/g经1105烘干1小时,在干燥皿冷却至室温,准确值0.001g),再盖上一片滤纸用捣器压实,直到捣器的支承环与圆筒顶边接触为止。然后在圆筒上部空间加入水银,同上方法使水银与圆筒上口平齐,再倒出水银,称其质量mB。试料层占有的体积用下式计算: V=(mA-mB)/d (精确至0.001cm3)式中:V:试料层体积(cm3) mA:圆筒内未装试料时,装满水银时的重量(g),mB :圆筒内装有试料后,空余部分装满水银时的重量(g),d:试验温度下水银的密度(g/cm3)。以上操作进行三次,取平均值作为试料层体积值。,负压筛
12、析仪,负压校准:在筛析仪上安装上试验筛,并加上盖子,打开仪器开关启动仪器,调节加压开关,查看仪器负压能否达到40006000Pa,若达不到,应打开吸尘器,清理收集容器,同时查看密封是否完好。试验筛修正系数校准:将水泥细度标准样品烘干,在干燥器中冷却后装入干燥的密闭广口瓶内,盖上盖子摇动2min,消除结块。静置2min后,用一根干燥洁净的搅棒搅匀。称取水泥细度标准样品25g,精确到0.01g,测定其在试验筛上的筛余百分数。每个试验筛的标定应称取两个标准样品连续进行,中间不得插入其它样品试验。两个样品结果的平均值为最终值,但当两个样品筛余结果相差大于0.3%时,应称第三个样品进行试验,并取接近的两
13、个结果进行平均作为最终结果。试验筛的修正系数按下式计算: C=Fn/Ft 式中:C:试验筛修正系数;Fn:标准样品的筛余标准值(%);Ft:标准样品在试验筛上的筛余值(%),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锅尺寸校准:用内径千分尺在距锅口50mm处的圆柱段测量搅拌锅内径,每120测量一次,共测量三次,取平均值;用深度尺测量搅拌锅圆弧最低点至锅口平面的距离,重复测试三次,取平均值。内径(1601)mm,深度(1392)mm搅拌叶片尺寸校准: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叶片总长度、有效长度、叶片宽度和叶片外沿直径,分别重复测试三次,取平均值。总长度:(1651)mm,有效长度(1102)mm, 总宽度(111.0112
14、.5)mm,外沿直径(5.06.5)mm。叶片与搅拌锅的工作间隙:人工运转叶片,用专用塞尺检测叶片与锅壁之间的最小间隙是否为1.03.0mm,检测点至少为不重复的6点,如果超出范围,可以通过调节叶片的上下位置来调节,直到合格。程序控制:将控制器置于自动状态,启动搅拌机,用秒表测量各阶段所需时间,重复三遍,取平均值。低速(1203)s,停(151)s,高速(1203)s转速测定:手动控制启动搅拌机,分别在高速和低速下,采用转速测定仪测定自转和公转的转速,重复测试三次,取平均值。(可以采用人工记数进行校准),水泥标准稠度和凝结时间测定仪,标准稠度试杆尺寸校准:用游标卡尺测量标准稠度试杆的长度和直径
15、,每120测量一次,共测量三次,取平均值。有效长度(501)mm,直径为(100.05)mm初凝、终凝试针尺寸校准:用游标卡尺测量初凝、终凝试针的长度和直径,重复三次,取平均值。长(501)mm,直径为1.130.05)mm。终凝试针:长(301)mm,直径为(1.130.05)mm,环形附件平面与针头的距离为0.50 mm滑动部分的总质量校准:取下滑杆(包括指示标)分别装上试杆、试针称量滑动部分总质量,重复三次,取平均值。(3001)g圆模几何尺寸校准:用游标卡尺逐个测量试模上口内径、试模高度,每120测量一次,共测量三次,取平均值;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试模下口外径(D)和厚度(a);用角度尺
16、测量试模外壁与底边的夹角(A)。计算底边长(c),c=a/sinA,计算试模下口内径(d),d=D-2c,用同样的方法共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上口内径(650.5)mm,下口内径(750.5)mm,高(400.2)mm。试杆、试针垂直度校准:在滑动杆下端分别装上试杆、试针,固定好后,在底座上放一玻璃片,取两张白纸,中间夹一张复写纸并放在玻璃片上。将试杆放下,使针头与纸接触,然后用手轻轻转动试杆一周,此时针头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圈。测量圆圈的直径,扣除试针直径后除以2即为试针的垂直度,测量三次,取平均值。新制造的1.0mm ,使用中的试杆2.0mm,试针1.5mm。,试模,圆圈的直径减去试针直径后除以
17、2即为垂直度,雷氏夹,尺寸校准:用游标卡尺长度,沿指针长度方向取三点分别测量两指针直径,取平均值;环模的内径、高度、壁厚,绕周长每120测量一次,共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将游标卡尺固定在1mm处,看测量内径一端能否在雷氏夹环模开口缝通过,若不能通过为合格。(指针直径:2.00.2mm,长度:1501mm。环模内径:301mm,高度:301mm。壁厚:0.500.05mm,开口缝宽度不大于1mm)弹性限变校准:在雷式夹测定仪上测出雷式夹自由状态下两指针针尖间的距离A(应满足(101)mm),然后将雷式夹一个指针的根部用金属丝悬挂在雷式夹膨胀测定仪上,在另一个指针的根部挂上质量为300g的砝码,在左
18、侧标尺上读数C,去掉砝码后,再测一次两指针的针尖距离B,重复三次,取平均值,B值与A值应相等。,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搅拌锅尺寸校准:用内径千分尺在距锅口50mm处的圆柱段测量搅拌锅内径,每120测量一次,共测量三次,取平均值;用深度尺测定搅拌锅圆弧最低点至锅口平面的距离,重复测试三次,取平均值。内径(2021)mm,深度(1803)mm,壁厚(1.50.5)mm搅拌叶片尺寸校准: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叶片总宽、叶翅宽、叶翅厚和叶片总长,分别重复测试三次,取平均值。叶片总宽135+0.63mm,叶翅宽(81)mm,叶翅厚(51)mm,叶片总长198mm搅拌叶片转速校准:手动控制启动搅拌机,分别在高
19、速和低速下,采用转速测量仪测定用自转和公转的转速,重复测试三次,取平均值。低速:自转转速为(1405)r/min,公转转速为(625)r/min;高速:自转转速为(28510)r/min,公转转速为(12510)r/min控制器程序校准:准确称量一袋ISO砂后将其倒入砂桶,启动自动工作程序,同时启动秒表,记录加砂时间及低速、停机、高速各阶段所用时间,重复测试三次,取平均值。低速(301)s,同时自动加砂(301)s内全部加完,高速(301)s,停机(901)s,再高速(601)s叶片与锅底、锅壁间隙校准:用专用塞尺检查检测叶片与锅壁、锅底之间的最小间隙是否在(31)mm之间,如果超出范围,可以
20、通过调节叶片的上下位置来调整,直到满足要求。 (31)mm (图示在前),水泥胶砂振实台,振幅校准:将厚度为15.3mm的标准块放在突头与止动器之间时,凸轮应能自由转动,并不接触随动轮;将厚度为14.7mm的标准块放在突头与止动器之间时,凸轮转动应该会碰到随动轮。振动频率校准:启动振实台,同时用秒表计时,读取振实台振动60次的时间,同样方法测量三次,取平均值。60次/(602)秒套模框内部尺寸校准: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套模长、宽、高及隔板厚度,各部位尺寸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长(1600.1)mm、宽(1320.4)mm、高(201)mm,隔板厚(60.1)mm自动控制器校准:开启控制器启动按
21、钮,检查计数器是否灵活,控制器能否按照设定次数有效控制。,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圆盘桌面直径、圆盘桌面和推杆总质量校准:用游标卡尺测量圆盘桌面直径,每120测量一次,共测量三次,取平均值;用电子称称量圆盘桌面和推杆总质量,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直径:(3001)mm, 总质量为(4.350.15)kg截锥圆模几何尺寸校准:同水泥标准稠度仪圆模尺寸的校准。高度:600.5mm;上口内径:700.5mm; 下口内径:1000.5mm;下口外径:1200.5mm。程序控制及跳动次数校准:开启控制器启动按钮,同时按下秒表,检查计数器是否灵活,跳动一个周期次数为25次,记录跳动一个周期时间,重复测量三
22、次,取平均值。(25 1)s金属棒尺寸校准:用钢直尺测量金属棒长度,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棒直径,每120测量一次,共测量三次,取平均值。直径:200.5mm 长度:200mm。流动度标准样校准:把流动度试模放置在桌面中心,加料和捣实按GB/T2419-2005规定的程序进行。用小刀由试模中间向两侧以接近水平的角度,刮去多余的试样并抹平。拆模时,提取流动度试模要求很慢,竖直而不能扭动,以免标准样粘附在试模上,拆模时间约为(1030)s,如果有5g以上试样粘附在试模上,试验需重新做。测最大扩散直径及与其垂直方向的直径,以两次的平均值表示流动度值,结果精确至1mm。试验结束后,用小刀小心地把标准样转移
23、至塑料布上,并称质量,标准样质量应在(6105)g之间,在此质量之外,说明捣实的太轻或太重,试验应重做。同一次搅拌的标准样混合物,流动度试验应重复2次(试样质量在(6105)g)。试验前均需用潮湿棉布擦拭桌面和试模,重复试验时将标准样全部倒入锅内,置于搅拌机上快转15s,再进行流动度试验。如果两次流动度的试验结果超过3mm时,则应该进行第三次试验,取两次相近的平均值结果。如果测得标准样的流动度值与标准样给定流动度相差在规定范围内,说明流动度测定仪的性能合格,否则为不合格,需重新安装和校准。,标准养护室,控制器灵敏度检查:温湿度控制器能够有效运行,温度升到22应能控制降温,到20时能停止;温度降
24、到18时应能控制升温,到20时能停止。湿度低于95%时能控制加湿,达到设定值时能停止。控制器传感器校准:将标准温度计、标准湿度计置于测控传感器探头附近,每小时记录一次标准温度计、标准湿度计读数,同时记录温湿度控制器上的数值,连续监测2天,作出标准温湿度计读数与控制器显示值的对比曲线或建立二者的数据对照比表,依此设定控制器数值。标准养护室温湿度校准:预先在养护室内大致设定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测点,养护室温湿度稳定后开始校准。校准时把标准温度计、标准湿度计置于同一测点上,放置高度离地面约1米,放置时间不少于1小时,读取标准温度计、标准湿度计的温度、湿度并记录。然后换一个测点,如此反复直至五个
25、测点全部校准完毕为一轮,每个测量值均为养护室的温度及湿度测定值。标养室的温度为(202) ,相对湿度应大于95%,任一点温度、湿度都必须满足(202) ,相对湿度大于95% 要求,各点振幅偏差不应超过平均值的15%,水泥混凝土振实台,振动台面尺寸、平面度校准:用钢卷尺测量振动台面的尺寸,用钢水平尺及塞尺检查台面的平面度,测量三处,取平均值。台面尺寸偏差不应大于5mm,台面平面度误差不应大于0.3mm振动振幅及振动频率:用测振仪测振动台空载时的振动频率与振幅,测量时,应待振动台振动平稳后进行,测点布置在振动台的四周边,共4点(如图所示),如不能同时测4点时,至少要同时测2点,先测1、2点,后侧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路工程 试验 检测 仪器设备 校准 指南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62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