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课件.pptx
《八年级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课件.pptx(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消息二则,毛泽东,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学习目标,课前自主学习,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课前自主学习,新闻,从广义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来讲,就是指消息。 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
2、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 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课前自主学习,电头:括号内的部分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此“电头”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时间精确到“时”,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
3、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新闻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新闻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课前自主学习,课前自主学习,我会认,自主学习反馈,理解词语,自主学习反馈,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课前自主学习,阅读课文,找出新闻的各个组成部分。,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
4、主体:渡江战斗诸城进击中。,结语:人民解放军的命令。,课文品读,简洁、概括。,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找出这则新闻的要素。,时间:1949年4月20日午夜开始不到二十四小时之内 地点:在芜湖和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人物: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 事件: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课文品读,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属于新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著名通讯社名称:新华社(中国) 美联社(美国) 路透社(法国) 塔斯社(俄罗斯) 共同社(日本),电头,课文品读,从理论上说,新闻只是向读者提供最新的事实,好像
5、是中立的、纯客观的。但是,完全中立的、客观的、不带主观价值判断的“事实”,是不可能存在的。其中主观的立场和观点是渗透在事实的叙述之中的。同样的事实,如果由失败的一方来发表新闻,则完全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你能找出本文中带有记者主观倾向的词句吗?并加以简要分析。,课文品读,读课文,品句子,课文品读,胜利者的自豪感从“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中毫不隐讳地流露出来。“经营了三个半月”极言准备的充分,按理长江防线应当是牢不可破的,但是后面紧接着说国民党军溃退之快,二者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在对比中愈显出我军势不可挡,敌军不堪一击。,读课文,品句子,课文品读,这里的“风平浪静”,明显不完全是自然景观的描
6、述,而“万船齐放,直取对岸”,则更是表现了胜利者稳操胜券的心态。这可以说是在新闻消息中难得一见的抒情笔调,渡江战斗如有天助,江景美丽,军威壮观,犹如一幅景物画,令人赏心悦目,透露着乐观轻松的心情。,读课文,品句子,课文品读,“不到、即已、正向”,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和“突破、占领、进击”这些表示行为的词语的恰当地配合,把我军攻势迅猛、锐不可挡的态势,表现得淋漓尽致。,课堂总结,技法总结,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5.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6.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解读新闻文本的方法:,随堂检测
7、,本文的结语部分说“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你从消息主体部分是否读出了“英雄式的战斗”的具体表现?试作分析。,主体中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这反衬出我军的英勇善战;而“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则是通过正面叙述,表现我军“英雄式的战斗”。,我军横渡长江情景,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3日电 前线记者阎吾报道人民解放军在安庆、芜湖间某地敌前强波长江时的情景称:21日黄昏,江北某地解放军的阵地上空,突然升起
8、银光四射的发光弹,顷刻,整个北岸阵地发出了震天动地的雷鸣,从解放军的炮兵阵地上,无数道火线飞向南岸,接着整个南岸国民党军的阵地就完全陷于一片火海中。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只大小船只。它们立即散布江面,像箭似的向南飞驶而去。北岸的江边,站满当地的居民、民工和解放军的指战员,大家都屏息凝视着火光掩映的江面,等侯着。,拓展阅读,忽然,在南岸飞起了登陆的信号,枪炮声、喊杀声连续不断。北岸所有的人们立时迸发出一片欢呼:“过去了!”“过去了!”无数船只继续从各港口涌出来,加速向对岸驶去。对岸的解放军则开始不断发出前进的信号,和响起前后各部队间联络的号音。在宽阔的江面上,解放
9、军的指挥灯不断闪耀着。渐渐的枪炮声、喊杀声越来越远了。工兵们紧张地搭起许多码头,无数民工忙着把无数的弹药、器材、粮食、蔬菜送到船上,随着大军运过江去。这时,在大江南岸,布满着无数匆匆登岸的解放军,到处可以听到船工们和解放军战士们兴奋而亲热的告别声:“同志们,再见了!”“老乡们,辛苦了!南京再见!”(选自东北日报,1949年4月25日),比较、明确:,拓展阅读,相同之处:,我军横渡长江情景重在详细地描写了我军渡江的情景,特别加入了语言和场面描写。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只用了不到200字简洁、明了、生动地展现了渡江战役的概貌。,两则消息写的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21日晚横渡长江,取得全面胜利的事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消息 三十万 大军 胜利 长江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62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