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系统设计ppt课件.ppt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程控制系统设计ppt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主要内容过程控制的设计任务、步骤和系统设计方法流量计和调节阀的计算方法,3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3.1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步骤,过程控制的目标与任务:通过对系统的设计来完成。具体步骤:,1根据工艺要求和控制目标确定系统变量2建立数学模型3确定控制方案4选择硬件设备5选择控制算法,进行控制器设计6软件设计7. 设备安装、调试与整定、运行,3.2 确定控制变量与控制方案,3.2.1 确定控制目标: 根据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1被控变量 在定性地确定目标以后,需要用工业过程的被控变量来定量地表示控制目标。 被控变量也是工业过程的输出变量。,(1)对控制目标起重要影响的输
2、出变量作为被控变量;(2)可直接控制目标质量的输出变量作为被控变量;(3)选择与控制(或操作)变量之间的传递函数比较简单、动态和静态特性较好的输出变量作为被控变量(4)有些系统存在控制目标不可测的情况,则可测量其它能够可靠测量、与控制目标有一定关系的输出变量,作为辅助被控变量。,选择的基本原则,两类:控制(或操作)变量、扰动变量。 控制(或操作)变量:由操作者或控制机构调节的变量。 选择的基本原则为 :,2输入变量,(1) 选择对所选定的被控变量影响较大的输入变量作为控制变量(2) 选择变化范围较大的输入变量作为控制变量,以便易于控制;(3) 在此的基础上选择对被控变量作用较快的输入变量作为控
3、制变量,使控制的动态响应较快;,(4) 在复杂系统中,存在多个控制回路,即存在多个控制变量和多个被控变量。所选择的控制变量对相应的被控变量有直接影响,而对其他输出变量的影响应该尽可能的小,以便使不同控制回路之间的关联比较小。,3.2.2 确定控制方案,工业过程的控制目标以及输入输出变量确定以后,控制方案就可以确定了 。控制方案应该包括控制结构和控制算法。,1控制结构有两种:(1) 反馈控制 利用被控变量的直接测量值,调节控制变量,使被控变量保持在预期值。,(2) 前馈控制,利用扰动量的直接测量值,调节控制变量,使被控变量保持在预期值。,2控制算法,控制方案确定以后,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根据
4、控制算法进行控制器设计。,3.3 过程控制系统硬件选择,根据过程控制的输入输出变量以及控制要求,可以选定系统硬件,包含控制装置、测量仪表、传感器、执行机构和报警、保护、连锁等部件。,过程控制系统硬件选择的原则:保证控制目标和控制方案的实施。,1、控制装置,简单的过程控制系统可以选择单回路控制器,对于比较复杂的系统需要用计算机控制。,用于过程控制的计算机控制设备多采用DCS(集散控制系统)或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模拟量控制回路较多,开关量较少的过程控制系统宜采用DCS控制;模拟量控制回路较少,开关量较多的过程控制系统宜采用PLC控制。,2、测量仪表和传感器的选型原则,检测部件一般宜采用定型产
5、品,设计过程控制系统时,根据控制方案选择测量仪表和传感器。,(1) 可靠性原则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长期而稳定地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是测量仪表和传感器的最重要选型原则。 (2)实用性原则 完成具体功能要求的能力和水平。根据工艺要求考虑实用性,既要保证功能的实现,又应考虑经济 性,并非功能越强越好。(3) 先进性原则 应该尽量采用先进的设备。,选型原则,3.4 节流元件,1流量 流体在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或设备某处横断面的数量成为流量。 流过的数量按体积计算称为体积流量; 按质量计算的称为质量流量。,2雷诺数 管道内流量小时,压差与流量成正比;流量变大后,压差大致与流量的平方成正比。
6、在压差与流量成正比的范围内,流体的流动状态为层流; 在压差与流量的平方成正比的范围内,流体的流动状态为紊流。 从层流到紊流的分界线不仅与流量有关,而且与流体的密度、粘度和管道内径有关。 在流体力学中,此现象用雷诺实验可以验证,并用雷诺数表征。 雷诺数是流体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流量计类型,主要几类:(1) 压差式流量计:流体通过管道内节流装置时,根据流量与节流装置前后压差的关系来计量。(2) 速度式流量计:管道内流体的速度推动叶轮旋转,根据叶轮转速与流体流速成正比的关系来计量。,(3)容积式流量计:流体连续通过一定容积之后,进行流量累计的原理来计量。(4) 其他类型流量计:如电磁流量计、超声波
7、流量计等。,用节流元件测流量,1、原理:,2、取压方式: (1)径距取压; (2)法兰取压; (3)角接取压。,3.5 调节阀选择,在过程控制系统中,最常用的执行机构是调节阀。调节阀是按照控制器(调节器或操作器)所给定的信号大小和方向,改变阀的开度,以实现调节流体流量的装置。把控制器比喻为自动调节系统中的“头脑”,则调节阀就是自动调节系统的“手脚”。,3.5.1 调节阀计算基础,1调节阀的工作原理和流量方程式 调节阀是一节流元件。设流体是不可压缩的,且充满管道,则根据能量不灭定律(Bernoulli方程式)和流体的连续性定律可知:通过阀的体积流量QV与阀的有效流通截面积A和通过阀前后的压降 的
8、平方根成正比,与流体的密度和阀的阻力系数的平方根成反比,即,设C为包含 在内的比例系数,则,式中,2. 流量系数的定义(1)温度为510的水,在105Pa的压降下,每小时流过调节阀水量的立方米数。以符号Kv表示。,(2)温度为60的水,在1psi(磅/平方英寸)的压降下,每分钟流过调节阀水量的加仑数。以符号Cv表示。 Kv=0.8569Cv 或 Cv=1.167 Kv,3阻塞流在阀前压力 P1保持一定时,通过阀的流量随阀上压降 的增大而增大,当达到某一临界状况时,流量将不再随 变化,而是达到一个最大的极限值,这种流动状况称为阻塞流。 阻塞流情况下,计算流量系数,对不可压缩流体、低雷诺数流体尤其
9、是可压缩流体,均需要修正。,4调节阀的可调比(1)可调比定义指该阀所能调节的最大流量 和最小流量 的比值, R=,式中, 是调节阀可控流量的下限值,通常为最大流量的10%左右,最低约为2%4% 。当调节阀两端压差不变时,阀的可调比称为理想可调比,为 R= = =,理想可调比:是阀的最大和最小流通能力之比。理想可调比越大越好。,(2)实际可调比 在实际使用中,调节阀前后的压降是随管道阻力的变化而改的。 有旁路的调节阀,打开旁路阀时调节阀的可调比也会改变。 调节阀实际控制的最大和最小流量之比称为实际可调比。,串联管道在串联管道系统的总压降 一定时,随着流量的增加,串联管路的阻力损失相应增大,调节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过程 控制系统 设计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60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