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辩第三章ppt课件.ppt
《自辩第三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辩第三章ppt课件.ppt(1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一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一、观察和实验 二、分析和综合 三、归纳和演绎 四、从抽象到具体 五、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第二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 一、思维的发散性与收敛性 二、直觉与顿悟思维 三、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 第三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 一、数学方法及其作用 二、系统方法及其作用 三、复杂性思维及其方法 第四节 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 一、科学实践的方法 二、技术活动的方法,3,指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的正确反映,即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辩证思维最基本的特点是将
2、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本质上系统地、完整地认识对象。,第一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一、观察和实验,观察是科学认识主体通过视觉器官或借助于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科学对象进行观看和考察,从而获得关于科学对象的感觉经验的方法。,科学观察,直接观察间接观察,借助工具观察对象本身,借助工具观察对象在一定工具中引起的变化,科学认识主体在做实验时,也要通过肉眼或借助仪器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这种观察是科学实验的一个环节,可称为“实验观察”获得感觉经验在特殊情况下对科学理论进行检验实证主义和逻辑经验主义哲学都认为“科学始于观察”。观察所获得
3、的知识,是关于对象最初步的知识,一般来说也是最先获得的知识,是“原生知识”;理性认识是对感觉经验的概括,是“派生知识”。,科学问题也不是凭空产生的,有时也来自观察。比如:牛顿通过掉落的苹果发现万有引力。科学观察对科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没有实验或实验很少的领域更是这样。在一定条件下,理论是否正确可以通过科学观察来检验。科学观察应遵守客观性原则,科学家应如实观察客观存在的现象,并用科学语言把观察结果正确表述出来。,观察法的局限性,观察只能使我们看到现象,却看不到本质观察有时无法区分真相和假象眼睛能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觉,还会产生幻觉,用正确的理论来观察事物,是观察客观性的前提,实验是指科学家应
4、用一定的科学仪器,使科学对象在自己的控制下按照自己的设计发生变化,并通过观察和思索这种变化来认识对象。研究性实验是原创性实验,事先不知道实验结果,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索自然奥秘学习性实验是重复性实验,这种实验已反复进行过多次,事先已经知道结果,目的是为了使实验者学习科学知识或掌握实验方法,观察是在不变革对象的情况下来观看和考察对象,实验则是科学家对对象进行主动变革,在变革中观察对象。在实验中,科学家人为制造一定的环境或条件,主动控制对象的变化。科学家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不是对象的自然变化,而是人造变化,通过观察这些变化来认识对象的客观性质,对实验做出解释,而解释的前提是理解。科学家具有不同的理论观点
5、,因此对同一个实验结果的理解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由于科学家的主观原因和科学仪器的客观原因,实验总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实验的结果有时会受到设计以外的、科学家尚不知道的因素的干扰,使实验结果变形,这就会使科学家得到错误结论。实验既会产生正常的、预料之中的结果,也会出现反常的预料之外的结果。正常结果是对已有观念的验证,反常结果则可能会带来新的发现。,实验法的作用主要是两方面:获得感性经验和验证科学理论。自然事物具有多方面属性,有的属性是表层的,表现为外部现象的机会比较多,即显性属性;有的属性是内在的,表现为外部现象的机会比较少,即隐形属性。观察法所能获得的知识,是关于显性属性的认识,关于隐形属性的
6、认识,观察法是得不到的。在自然事物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些隐形属性会转化为显性属性,从不能被我们观察转化为能被我们观察,但这种转化往往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科学实验的目的,就在于人为使对象发生变化,从而获得原本属于隐形属性的认识。,科学实验由设计操作观察思考四个环节组成。对于科学认识活动来说,科学实验是检验真理的主要标准,科学观察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可以检验假说是否正确。判决一种假说的真理性需要反复多次实验。对同一个假说,应该做各种不同的实验,从不同的角度来验证。,自然科学假说,关于存在的假说关于规律的假说,可以用观察来检验,只能用科学实验来检验,可以在理想状态下研究自然。可以人为控制实验对象的变化。
7、可以制造一些特殊状态,把对象放在这种状态下来认识。,观察是被动,实验是主动,同观察法相比,实验法有很多优点:,14,二、分析和综合 分析是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解为一定部分、单元、环节、要素并加以认识的思维方法。 运用分析方法,就必须把部分从总体中割裂出来,抽取出来,进行孤立地考察和研究。分析法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事物的细节及其内在联系。正如恩格斯所说:“真正的自然科学只是从15 世纪下半叶才开始,从这时起它就获得了日益迅速的进展。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自然界的各种过程和事物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的内部按其多种多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这是最近400 年来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
8、”,15,分析方法是思维常用方法。亚里士多德的传统逻辑主要关注“s是p”这样的直言判断,较少顾及其他命题;现代逻辑着眼于各种逻辑形式的构造,但却没有构造出分析方法的逻辑形式。因此,逻辑学还不能解释由分析所构成的思维现象。由分析所构成的命题在日常思维和语言中都是大量存在的。例如,“一米是三尺”就是一个由分析所构成的命题。它应当解释为:一米可以分成三个一尺或一米由三个一尺构成。数学中,与之类似的如“532”、“632”等也都是由分析所构成的命题。从中不难看出,数学中,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的运算,都是分析方法和与之相对应的综合方法的运算。,16,分析方法,定性分析.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有没
9、有”、“是不是”.定量分析.对象的各种成分数量,“有多少”.因果分析.引起某一现象变化原因,“为什么”.分析离不开综合。,孟德尔,18,综合是在分析基础上把对客观对象一定部分、单元、环节、要素的认识联结起来,形成对客观对象统一整体认识的思维方法。综合是建立科学体系的重要方法。 近代物理学的五次大综合: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提出、 电磁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相对论的建立、 量子理论的建立、,19,开普勒行星三定律(打破天体正圆、匀速运动的信条),哥白尼1543年发表天体运行论(地心到日心),布鲁诺之宇宙无限论(打碎天球),伽利略运动学(从思辨式的质的研究到数学化的量的研究),
10、托勒密体系,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20,分析和综合是辩证地联系在一起的。 恩格斯说:“以分析为主要研究形式的化学,如果没有分析的对立的极,即综合,就什么也不是了。”分析与综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是形成科学概念、构建和发展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逻辑方法。,21,传统的还原主义分析方法着眼点是把事物分成各个细部,找出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它使研究越来越深入;同时也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现代的新的系统分析方法着眼点正相反,主要是找出这些细部如何相互作用产生整体效应。这个整体是系统的、有组织的有机整体,是局部和整体、低层次和高层次的辩证统一。,三、归纳和演绎,
11、(一)归纳,归纳推理的种类,归纳法,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简单枚举归纳法,科学归纳法,完全归纳推理,我们班第一小组的同学都是揭阳人,我们班第二小组的同学都是揭阳人,我们班第三小组的同学都是揭阳人,我们班第四小组的同学都是揭阳人,我们班共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四个小组,,所以,我们班四个小组的同学都是揭阳人。,根据一类事物中所包含的各个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完全归纳推理的逻辑形式,S1是P,S2是P ,S3是P ,Sn是P,S1 、S2 、S3 、Sn是S类的全部个体对象,,所以,所有S都是P。,完全归纳推理的特征,完全归纳推理不能用于分子无穷无尽的类,只适合于对有限
12、数量的单称命题的综合,且不是对所有有限数量的单称命题组成的类都适用。,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硫酸中含有氧元素,硝酸中含有氧元素,碳酸中含有氧元素,硫酸、硝酸、碳酸等都是酸,,所以,凡酸都含有氧元素。,根据一类事物对象中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对象全体都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逻辑形式,S1是P,S2是P ,S3是P ,Sn是P,S1 、S2 、S3 、Sn是S类的部分对象,观察中没有遇到相反情况,,所以,所有S都是P。,简单枚举法的特征,简单枚举法的可靠性虽不大,但日常生活中很多普遍性结论都是靠简单枚举法得来的。,30,例 费尔马猜想在素数分布规律的探寻过程中,人们发现如下形
13、式的已知自然数都是素数,例如: n = 0 f (0) = 2 1 + 1 = 3 n = 1 f (1) = 2 2 + 1 = 5 n = 2 f (2) = 2 4 + 1 = 17 n = 3 f (3) = 2 8 + 1 = 257 n = 4 f (4) = 2 16 + 1 = 65537根据上述结果,费尔马归纳出一个结论:所有这类形式的自然数都是素数。但在不久之后,人们就发现当n = 5时,f (5) = 2 32 + 1 = 4294967297 = 641*6700417是一个合数。,31,演绎方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方法。它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对个别的或特殊的事物进行分
14、析、推理,从而达到相应的结论。三段论是演绎方法最一般的形式。演绎方法派生出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公理化方法。公理化方法是从尽可能少的基本概念、公理、公设出发,运用演绎推理规则,推导出一系列的命题和定理,从而建立整个理论体系的方法。任何公理化体系都是人类认识一个阶段的总结,都不可能是绝对严格、绝对完备的。,32,比如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文学家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泰山还要重的。”这段话中
15、就包含着一个完整的演绎论证。“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是普遍性原理,是论据,是“大前提”;“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是已知的判断,是“小前提”;而“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则是结论,也是论点。,在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福尔摩斯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演绎法。,(二)演绎,演绎法的分类,三段论推理法,例子: 物质是永恒不变的 物质是可分的 恐龙是物质 粒子是物质 恐龙是永恒不变的 粒子是可分的,M 所以, S 是 P,a.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法逻辑规则:不能否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可以肯定前件,否定后件),如果P,那么q P , 所以,q,例子: 如果地球上发射的物体速度超过每秒11.
16、2公里,那么它就能摆脱地球的引力;长征3号火箭发射的物体速度超过每秒11.2公里,所以,长征3号火箭发射的物体摆脱了地球的引力(发射成功了)。 如果一个人体温升高,那么他就身体有病;小张的体温没有升高,所以小张身体没有病。(通过否定前件而达到否定后件) 如果是动物,能自己移动身体;猪笼草不能移动身体,所以猪笼草不是动物。,如果P, 那么q 非q 所以,非p,(2)假言推理法,b.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法: 逻辑规则:不能肯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否定前件,肯定后件)例子:只有自觉接受正确哲学指导,科研工作才能取得成就;这个科研小组蔑视正确哲学指导,所以这个科研小组科研工作不能取得成就。只有不畏艰难险
17、阻,才能登上科学高峰;我不畏艰难险阻,所以我能登上科学高峰。(通过肯定前件而达到肯定后件)这块地只有水量合适,小麦才长得好;这块地水量不合适,所以小麦长得不好。,37,归纳和演绎的相互关系: 归纳是演绎的基础,归纳获得的结论可以成为演绎的前提; 演绎是归纳的指导,演绎得出的结论可以成为进一步归纳的事实来源。 恩格斯:“归纳和演绎,正如分析和综合一样,是必然相互依赖着的。人们不应当牺牲一个而把另一个捧到天上去,应当设法把每一个都用到该用的地方,而人们要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只有注意它们的相互联系、它们的相互补充。”,38,抽象与具体的方法是辩证思维的高级方法。人们的认识一般总是由感性的具体,经由抽象
18、上升到思维中的具体。因此,掌握抽象和具体的方法,把握辩证思维运动的特点,对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抽象过程: 完整的抽象过程包括思维运动的两次飞跃“感性的具体抽象的规定思维的具体”,四、从抽象到具体,39,感性的具体抽象的规定思维的具体,感性的具体:人们通过感性的认识而获得的关于事物整体的表象,是整个认识的基础抽象的规定:运用思维的抽象力,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逐一考察,形成简单的概念和判断思维中的具体:关于事物的各种抽象规定性的有机综合和多样性的统一,40,科学理论的建构,感性的具体是科学事实(如光波现象)抽象的规定是未经综合的概念、经验规律(如开普勒三定律)、科学
19、假说等思维的具体是指经过辩证综合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如牛顿力学。,41,例: 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机械能与电能、电能与化学能等)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光的生动的表象光的波动性、量子性以及光的速度等 光的波粒二象性,感性的具体抽象的规定思维的具体,42,抽象是人类理性思维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形成科学概念的基础。从主体能力的角度来看,抽象是指主体思维能力的一部分,称为“抽象力”。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抽象是作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也就是把事物的某一属性、关系、方面在思维中单独地抽取出来加以认识的方法。科学的抽象指的是在思维中抽取对象的各种本质属性,而舍弃一切非本质属性的逻辑方法。,43,在科学研究
20、中,我们把科学抽象理解为单纯提取某一特性加以认识的思维活动,科学抽象的直接起点是经验事实,抽象的过程大体是这样的:从解答问题出发,通过对 抽象各种经验事实的比较,分析,排除那些无关紧要的因素,提取研究对象的重要特性(普遍规律与因果关系)加以认识,从而为解答问题提供某种科学定律或一般原理。,伽利略时代,人们还无法用物质手段创设真空环境来从事落体实验。伽利略就依靠思维的抽象力,在思想上撇开空气阻力的因素)设想在纯粹形态下的落体运动,从而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结论。,44,科学的抽象必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并遵循着辩证思维的一般规律进行。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善于从已
21、知中把握未知的东西,敏锐地捕捉到新的不寻常的东西,从看似毫无联系的东西中找出它们的本质联系。第二,在科学抽象的基础上,发现事物之间的共同特点,并从中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第三,高层次的抽象必能演绎出低层次的抽象,而被演绎出来的理论又能为实验所验证。即,通过科学抽象得到的一般性的认识,可以通过演绎推理的形式推出较为具体的结论。,45,认识发展的阶段,感性具体,知性抽象,理性具体,抽象,综合,46,科学抽象过程:充满着飞跃,这一过程除了要运用逻辑思维(主要是辩证思维),还特别需要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的积极参与:既需要“思维的自由创造”,也需要直觉对经验的“共鸣”,是一种“科学研究的艺术”。科学抽象的成
22、果:有科学概念、科学符号、思想模型等形态。广义上还包括科学判断、科学假说和理论等。,47,框架,真实系统,数学模型,科学抽象,映射,48,五、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所谓历史,也就是客观事物本身发展的过程,它包含着两种含义:一是客观事物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展开过程,这一过程是现实的、历时态的,如自然史、地质史、宇宙演化史、生物进化史、人类历史等;二是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即人类对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认识和把握,如哲学史、物理学史、数学史、化学史等等。历史的方法是通过考察对象的自然进程来揭示其内在必然性和规律性的方法。具有描述性、顺序性的特点。,49,逻辑是指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现实的历
23、史发展过程和对人类认识的历史过程的概括反映,逻辑是历史的东西在理论思维中的浓缩和再现,逻辑的东西表现为概念、判断、推理所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逻辑撇开了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多样性、曲折性和偶然性,揭示了客观事物和人的认识历史过程中的本质、必然性和规律性。,50,逻辑的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形式化。逻辑的方法是由一系列的逻辑定理和规则组成的,这些定理和规则都可以简化为一些由逻辑符号组成的形式系统。逻辑思维和推理过程必须遵循这些规则。第二,可操作性。运用逻辑的方法去证明问题和认识事物,就必须依据逻辑规则进行推理。逻辑的推理过程也就是运用逻辑规则进行推导而获得结论的过程,这是一个逻辑上的操作过程。
24、第三,系统性。逻辑的方法不是一些零碎的个别的方法,而是一个形式化的系统方法。逻辑方法的作用在于:获得新知识、进行预见、论证和证明、辨析正误。,51,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是:撇开有关认识对象历史发展的具体细节的描述,而以理论形态从总体上把握认识对象历史发展过程的内在规律性。 恩格斯在论述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的实质时指出:“逻辑的研究方式是唯一适用的方式。但是,实际上这种方式无非是历史的研究方式,不过摆脱了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而已。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
25、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2页。),52,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包含着两种形式:一是逻辑与人类认识的发展史是一致的;二是逻辑与现实事物的发展史是一致的。前者是指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应反映人类对这门学科研究对象的认识发展过程,如热力学体系由三条基本定律组成,这个体系也反映了热力学发展的历史。19世纪40年代的热力学第一定律,50年代发现第二定律,20世纪初又发现第三定律,依次反映了人类对热本质认识的逐步深化。后者是指一门科学的逻辑体系应该体现这门学科研究对象的历史发展线索,例如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59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