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质量管理常用的工具和技术课件.ppt
《企业质量管理常用的工具和技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质量管理常用的工具和技术课件.ppt(1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二章 质量管理,第一节 质量与全面质量管理第二节 ISO9000标准与质量 认证第三节 质量管理常用的 工具和技术第四节 统计过程控制第五节 抽样检验,第一节 质量与全面质量管理,一 质量的概念根据ISO9000:2000的定义: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由上述定义可知:质量可存在于各个领域或任何事物中.质量由一组固有特性组成.满足要求是指应满足明确,隐含或必须履行的需要和期望.,4) 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产品、体系或过程的质量的要求是动态、发展和相对的.二、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根据ISO8402:1994给出的定义: 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
2、、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来使其实现的所有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定义中几个主要术语的含义是:1)质量体系是指为实现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2) 质量控制是指为满足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3)质量保证是指为使人们确信某实体能满足质量要求,在质量体系内所开展的并按需要进行证实的有计划和有系统的全部活动.,三、全面质量管理1、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TOC)阶段2、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和基本观点根据ISO9000:1994的定义: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加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
3、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其基本观点为:系统管理的观点预防为主的观点为用户服务的观点3、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全员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多方法的质量管理,四、PDCA循环质量管理工作程序 PDCA的含义是: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处理)。反映了做质量管理工作必须经过的四个阶段。 为了解决和改进质量问题,在质量管理中,通常把PDCA管理循环进一步具体化为八个步骤:,1、计划阶段1)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2)分析产生问题的各种原因或影响因素。3)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4)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制定措施,提出
4、行动计划,并预计效果。2、执行阶段5)执行措施和计划。3、检查阶段6)调查采取措施的效果。4、处理阶段7)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将它们都吸取到相应的标准或制度、规定中。8)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3、检查阶段6)调查采取措施的效果。4、处理阶段7)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将它们都吸取到相应的标准或制度、规定中。8)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PDCA循环的特点是:1)要顺序形成一个大圈,接着四个阶段不停的转。,P,D,C,A,3)大环套小环,互相促进。,P,D,C,A,P,D,C,A,P,D,C,A,2)循环上升。每转一圈都有新计划和新目标。,P,D,C,A,P,D,C,A,原水平,新水平,第二
5、节 ISO9000标准与质量认证,一、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6年至1987正是颁布了ISO9000系列标准。标准组成如下:ISO90001=GB/T1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第一部分:选择和使用指南ISO9001=GB/T19001质量体系设计、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2=GB/T19002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3=GB/T1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41 =GB/T19004.1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 第一部分:指南,质量管理型,质量保证型,ISO90001=GB
6、/T19000,ISO90041=GB/T19004.1,三种质量保证模式应用范围对比表,二、ISO9000:2000族标准的构成和特点1、构成 2000后的ISO9000族仅有5项标准,原有的或并入新的标准,以技术的形式发布,或以小册子的形式出版发行,或转入其他技术委员会(TC)。5项标准是:(1)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和术语。该标准是在合并原ISO840和IS090001的基础上经修改后重新起草的,共80多条。,(2)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该标准是在合并原IS09001、ISO902和ISO9003基础上经修改后重新起草的。(3)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该
7、标准是在合并原ISO90041、ISO90042、ISO90043和ISO90044的基础上经修改重新的。,(4)ISO10011质量/环境审核指南。该标准在合并原IS010011和 ISO1411、IS04412的基础上修改后重新起草的。它是由ISO/TC176和ISO/TC27起草的项联合审核标准,考虑了与ISO14000的相容性。(5)ISO1012测量控制系统。该标准在合并原SO10012和IS0100122的基础上修改后重新起草的。,2000版标准突出体现了管理的八大原则,并作为主线贯穿始终它们是:原则1:顾客为中心专家认为: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的未来的需求,满足
8、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原则2:领导作用专家认为:领导必须将本组织宗旨、和内部环境统一起来并创造使员工能够参与实现目标的环境。领导作用,即最高管理具有决策领和领导一个组织的关键作用。,原则3:全员参与专家认为:各级人员是组织这,只有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最大的收益。原则4:过程方法专家认为: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得到期望的结果。在应用于质量管理体系时,2000版ISO9000族标准建立了一个过程。此模式把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作为体系的4大主要过程,描述其相互关系,并以顾客要求为输入,提供给顾客的产品输出,通过信息反馈来测定顾客满意
9、度,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原则5:管理的系统方法专家认为:针对设定的,识别、理解并管理一个由相互的过程所组成的体系,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和效率。这种建立和实施质量体系的方法,可用于新建体系,也可用于现有体系的改进。原则6:持续改进专家认为:持续改进是组织一个永恒的目标。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改进指产品质量、过程及体系有效性和效率的提高,持续包括:了解现状,建立,寻找、评价和解决办法,测量验正和分析结果,把更改纳入文件等活动。,原则7:基于事实决策方法专家认为:对数据信息的分析或直觉判断是有效决策的基础。以事实为依据做决策,可防止失误。原则8:互利的供方专家认为:通过到互利的关系,增强组织及其供
10、方创造价值的能力。供方提供的产品将对组织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生重要影响因此处理好与供方的关系,影响组织能否持续稳定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三、质量认证 质量认证也叫合格评定,是国际上通行的管理产品质量的有效方法。质量认证按认证的对象分为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两类; 1) 产品质量认证是指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的活动。就是说,产品质量认证的对象是特定产品包括服务。认证的依据或者说获准认证的条件是产品(服务)质量要符合指定的标准的要求,。,2) 质量体系认证其认证的对象是企业的质量体系,或者说是的质量保证能力
11、。企业认证的根据或者说获准认证的条件,是企业的质量体系应符合申请的质量保证标准即GBT19001一IS09001或GBT19002一IS09002或GBT19003一IS09003和必要的补充要求。获准认证的证明方式是通过颁发具有认证标记的质量体系认证证书。但证书和标记都不能在产品上使用。质量体系认证都是自愿性的。不论是产品质量认证,还是质量体系认证都是第三方从事的活动,确保认证的公正性。,质量体系要满足指定质量保证标准要求,证明获准认证的方式是通过颁发产品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其认证标志可用于获准认证的产品上。产品质量认证又有两种:一种是安全性产品认证,它通过法律、行政法规或规章规定强制执行认
12、证;另一种是合格认证属自愿性认证,是否申请认证,由企业自行决定,自愿性认证,包括质量体系认证和非安全性产品质量认证,这种自愿性体现在:企业自愿决策是否申请质量认证;企业自愿选择由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不应有部门和地方的限制;企业自主选择认证的标准依据,即可在GBT19000一IS09000族标准的三种质量保证模式标准中进行选择,但是在具体选择时,企业和认证机构应就使用哪一个标准作为认证的基准达成一致意见。所选择的质量保证模式应是适宜的,并且不会误导供方的顾客。此外,在产品质量认证中,认证现场审核一般以ISO9002为依据,认证产品的产品标准应是达到国际水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四、认证的必要性
13、1)来自顾客、协作方和同行的压力:2)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3)免去许多检查4)符合政府的规定要求,五、如何选择认证机构企业在选择体系认证机构时,一般应考虑四个因素:权威性、价格、顾客是否接受和认证机构的业务范围。此外:产品没有出口的企业选择国内认证机构。产品出口时,如果外商没有要求提供指定的认证机构的认证证书时,则向国内认证 机构申请;反之,向外商指定的认证机构申请。:无论是选择国内的或是国外的认证机构,都应注意选择那些经国家认可的认证机 构,识别办法是请该认证机构出示本国认可机构颁发的认可证书。,,六、企业申请质量认证的条件企业申请产品质量认证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 中国企业持有工商行政
14、管理部门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外国企业持有有关部门机构的登记注册证明。2 产品质量稳定,能正常批量生产。质量稳定指的是产品在一年以上连续抽查合格。小批量生产的产品,不能代表产品质量的稳定情况,必须正式成批生产产品的企业,才能有资格申请认证。,七、产品认证工作流程(一)提出申请意向由有意向获得认证资格的申请者向认证机构提出意向性申请,了解该认证机构是否经国家认可,申请者必须具备的条件,认证工作程序,收费标准等。可向认证机构索取公开文件和申请表。(二)专家咨询(需要时)是否需要请专家咨询由申请者自行决定。咨询的好处是使申请者所建立的质量体系和编制的质量手册满足认证的要求,对质量体系的运行能否通过
15、审核组的检查评定心中有数。,(三)申请认证由申请者按认证机构的要求填写申请表,提交质量手册和其他有关材料。(四)审查申请材料认证机构对申请者提交的申请表和附件的完整性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申请。如果决定受理申请,则进行签订合同;如果不受理应书面通知申请者并说明理由。(五)签订合同认证机构将印制合同文本提交申请者,经双方协商确定各自应承担的义务,经每一方的授权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六)质量体系审核委托书合同生效后,认证机构立即向本机构所利用的经认可的质量体系审核机构发出质量体系审核委托书。同时将全部申请材料经立卷后转交审核机构。委托书的主要内容:受审核单位的名称、地址,审核目的和范围,审核依据,
16、审核补充要求。现场审核的限期,提交审核报告的限期,抽取样品的要求以及样品送交地点。审核机构可以是独立的机构,也可以是认证机构或检验机构内的一个组成部分。,(七)产品检验委托书认证机构在发出质量体系审核委托书的同时,向本机构所利用的经认可的检验机构发出产品检验委托书,主要内容:产品识别(名称、型号等),样品数量、来源和送交方式,检验依据标准和检验项目,预计样品送达日期,提交检验报告期限。(八)组成审核组审核机构指定一名审核组组长,会同组长一起确定审核组组员,并将审核组成员名单书面通知申请者确认。,(九)文件审查审核组审查申请者提交的质量手册是否符合指定的质量保证标准要求,记录不符合的问题,向申请
17、者发出询问单,请申请者澄清或修改手册,直到质量手册基本满足标准要求。(十)初访或预审预访是审核组长为了编制审核计划事先对需要检查的场所进行的一次访问,并同申请者商谈现场审核的日期。初访一般是半天或一天。是否需要初访由审核组长确定,如果对被审核单位已经有所了解,可以不安排初访。,预审是在正式审核前,应申请者的请求,由认证机构派注册审核员对审核单位的质量体系是否符合确定的质量保证标准要求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系统的检查和评定,目的是尽早发现不合格,采取纠正措施,把质量体系的不足之处,尽可能在正式审核之前解决。是否需要预审由申请者决定。(十一)现场审核前的准备 现场审核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审核组成员分工,
18、编制审核计划,制订检查表,熟悉检查依据的文件,准备现场审核使用的记录等。审核计划应在现场审核前一周书面通知申请者。,(十二)现场审核并抽取样品现场审核的实施见第五章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注册审核员同时对企业申请认证的产品进行现场抽样,因此,审核组在离厂前应按规定抽取样品并封样,由审核组或申请者送交指定的检验机构。(十三)审核报告审核组离厂后尽快写出审核报告,经授权人审查签字后连同原认证机构转交的全部申请材料一起报认证机构。,(十四)检验机构安排计划接受认证机构委托的检验机构在接到委托书后即着手安排对申请认证的产品进行检验的计划,作好
19、检验准备。(十五)型式检验检验机构收到审核组或申请者送交的样品后验收、登记,按认证机构委托书的要求进行型式检验。,(十六)检验报告各项检验和试验完成后,填写检验报告。经授权人审核签字报认证机构。(十七)审查报告认证机构根据规定要求审查提交的质量体系审核报告和产品质量检验报告,作出是否批准认证的决定。,(十八)颁发认证证书对批准认证的申请者颁发认证证书并进行注册管理。对不批准认证的应书面通知申请者,说明原因和申请者应采取的行动。(十九)质量体系监督审核对认证的产品的生产企业,认证机构应按年度安排质量体系监督审核计划并按期组织实施。,(二十)监督审核报告每次监督审核完成后,应编写质量体系监督审核报
20、告报认证机构。(二十一)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对认证的产品,认证机构安排年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计划,委托经认可的检验机构进行抽样检验。,(二十二)监督检验报告每次监督检验完成后,将检验报告报认证机构。(二十三)审查报告认证机构审查质量体系监督审核报告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报告,依据规定的要求做出维护、轶或撤销的决定。(二十四)通知监督决定认证机构将监督复查的决定书面通知认证证书持有者,并跟踪决定的实施。,第三节 质量管理常用的方法,一、调查表 又叫检查表、核对表、统计分析表.它是用来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积累数据、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的统计图表.常用的调查表有以下几种格式:,1) 不合格品项目调查
21、表,2)缺陷位置调查表,尘埃,流漆,色斑,频数合计,35252015105,频数,3) 工序分布调查,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尺寸,调查人:调查数:,调查日期,10,13,16,19,17,12,16,20,17,13,二、排列图 又叫巴雷特图。是分析和寻找影响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工具。作图步骤:收集数据进行分类,按项目频数由小到大,列出数据表。计算各类问题占总问题的百分比。计算各问题的累计百分比,例如:某公司中继线插头的焊接不合格数如表所示:,作排列图。 横坐标按项目数等分,
22、并列出项目名或代号。 纵坐标左为频数刻度,右为相应的百分数刻度。 最后,按数据表中的累计百分数,画出图中的折线。,A B C D E F G,4870389629221948 974 0,100806040200,频数/件,累计百分比%,3367,521,382,201,156,120,123,69.17,78.84,87.68,91.81,95.01,97.47,确定ABC类问题: 对应于080折线下的问题为A类问题,需考虑解决的主要问题。 对应于8090折线下的问题为B类问题,属次要问题。 对应于90100折线下的问题为C类问题,为一般问题。,三、因果图 又叫鱼刺图或石川图。是寻找造成质量
23、问题原因的一种简明有效地方法。基本格式为:,作图步骤:确定要分析的问题将分析意见按类记录在箭线上检查有无遗漏用 把特别重要的原因标识出来记上必要事项例:某厂为寻找曲轴车加工主轴颈出现刀痕质量问题原因时,作出的因果图:,四、散布图 又叫相关图。通过分析两种数据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和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相关因素的一种方法。作图步骤:将需要研究是否关系的两组数据收集30组以上,并一一对应地填入数据表。画出纵坐标与横坐标,标上适当地刻度。将数据有用坐标点在图上标出来。,10501040103010201010,5.0 6.0 7.0 8.0 9.0,强 正 相关,强 负 相关,第四节 统计过程控制,一.概
24、述1、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orl SPC),也叫统计工序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办法。它根据产品质量统计观点,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生产过程的数据加以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了解,预测和监控过程的运行状态,排除发现的质量问题或隐患,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统计过程控制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工序质量状况是否稳定;(用控制图来进行测定)二是过程能力是否充足。(通过过程能力查定来实现)。2、产品质量特性值及其波动性 反映产品质量特性的数值称为质量特性值。根据产品质量特性值特点,可分为计量值和计数值计量值是指可以用量仪加以测定并具有连续性质的数值,如直径、璧厚、化学成
25、分等。,计数值是指用“个数”表示的并具有连续性质的数值。计数值又可以分为两类:只能用件数表示的合格或不合格,称为记件值;只能用点数来表示质量特性值的,称为计点值,如气泡数、疵点等。产品质量特性值波动性:在一个工序上按照某一产品规格加工出来的一批产品,其质量(特性值)不会完全相同。产品之间总是或多或少存在着质量上的差别。,3、质量波动的原因 产品质量的波动值,常称为误差。在加工一批零件时,误差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时随机的称为偶然性误差。误差的大小和方向或保持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称为系统性误差。 产生偶然性误差的原因称为偶然性因素。偶然性因素在加工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这时的工序过程状态称为处于稳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质量管理 常用 工具 技术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58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