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第八章液体药剂课件.ppt
《中药药剂学第八章液体药剂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药剂学第八章液体药剂课件.ppt(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液体药剂,05:50,第一节 概述,一、液体药剂的含义与特点1.概念:药物分散于适宜介质制成液体型制剂(内、外用)2.特点:吸收快 作用迅速 浓度可控 易分剂量 便于服用 稳定性差 运输不便3.质量要求(应具有一定的防腐力、稳定性好) 均相(单一的溶剂)应澄明;非均相应粒子均匀;口服应口感良好;外用应无刺激、过敏等。,二、液体药剂的分类(一)按分散系统分类,溶液(低、高分子)溶胶乳剂混悬剂(粒子) 均相液体 非均相液体,05:50,(二)按给药途径分类,1、内服液体药剂 如合剂、糖浆剂等2、外用液体药剂 皮肤用液体药剂 五官科用液体药剂 腔道用液体药剂,三、液体药剂常用的溶剂,对于半极
2、性药物,既有极性又有非极性部分,如水杨酸、甲酚、脂肪酸等,其分子中非极性部分(如苯环)插入胶团的油滴(非极性中心区)中,极性部分(如酚羟基、羟基)则伸人到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之间而被增溶在化学中,极性指一根共价键或一个共价分子中电荷分布的不均匀性。如果电荷分布得不均匀,则称该键或分子为极性;如果均匀,则称为非极性。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如溶解性、熔沸点等)与分子的极性相关。,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含义、组成、特点,表面活性剂:能显著降低两相间表面张力的物质组成特点:大多都长链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同时含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结构特点:低浓度时可被吸附在溶液表面,物体相之间交界面称为界面(液
3、固与气相叫表面)接触面之间会产生表(界)面张力。亲水基团易溶于水或易被水湿润。疏水基团具有亲油性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层的浓度大大高于溶液中的浓度,常用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肥皂类,高级脂肪酸盐通式:(RCOO)n-Mn+脂肪酸烃链在C11-C13之间具有良好的乳化能力,但易被酸所破坏有一定的刺激性,一般只用于皮肤用的药剂,碱金属皂,有机胺皂,硫酸化物,硫酸化油和高级脂肪醇酸酯类通式:R*O*SO-3Mn+脂肪烃链R在C13-C18之间乳化性较强,较肥皂类稳定,主要用于外用软膏的乳化剂,磺酸化物,脂肪族磺酸化物、烷基芳基磺酸化物、烷基萘磺酸化物等通式:R*SO3-*M+均为目前广泛应用
4、的洗涤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作用:阳离子部分水溶性大、酸性溶液稳定、还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氯苄烷铵、溴苄烷铵,杀菌、渗透、清洁、乳化穿透性强、毒性较低主要用作杀菌防腐剂。,氯化十六烷基吡啶,消毒用0.1%水溶液0.5%或0.1%乙醇溶液用作凝胶、栓剂等的防腐剂,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卵磷脂,天然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磷酸型阴离子和季铵盐型阳离子部分不溶于水油脂的乳化作用很强,可以制成油滴很小且不易破坏的乳剂制备注射用乳剂的主要附加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脂肪酸山梨坦类,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亲油性较强,为油溶性一般用作W/O型乳剂的乳化剂或O/W型乳剂的辅助乳化剂,聚山梨酯类,亲水性强,
5、是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广泛用作增溶剂或O/W型乳化剂,聚氧乙烯脂肪酸类,乳化能力强,O/W型乳化剂。,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聚乙二醇与脂肪醇缩合乳化剂或增溶剂通式R*O(CH2OCH2)nH,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对皮肤无刺激性和过敏性,对粘膜刺激极小,毒性也比其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小静脉注射用乳化剂,三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性,(一)临界胶束浓度胶束(micelles):当溶液内表面活性剂分子数目不断增加时,其疏水部分相互吸引,缔合在一起,亲水部分向着水,几十个或更多分子缔合在一起形成缔合的粒子,称为胶束。 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 concentration, CMC):表
6、面活性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CMC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组成有关。,CMC的测定1.表面张力法:以表面张力对浓度的对数作图,曲线的转折点即为CMC值。适合于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2.电导法:以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对浓度或浓度的平方根作图,曲线的转折点即CMC值。适合于离子表面活性剂。3.染料法:表面活性剂溶液增溶染料前后吸收光谱的变化。4.光散射法:胶束形成与散射光强度成正比。,庚基乙二醇十二烷基醚的表面张力与浓度的关系,十二烷基磺酸水溶液的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二)亲水亲油平衡值定义:HLB(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系表面活性剂中亲水
7、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合力,是用来表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强弱的数值。 HLB值范围: HLB 040,其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LB 020,即石蜡为0,聚氧乙烯为20。,HLB值计算: (1)多元醇型和聚乙二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HLB(2)大多数多元醇脂肪酸酯: HLB20(1S/A) S为酯的皂化价,A为脂肪酸的酸价。(3)混合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HLBab=(HLBaWa+HLBbWb)/(Wa+Wb) (4)官能团HLB计算法: HLB=(亲水基团HLB)+(亲油基团HLB)+7 并不是所以表面活性剂HLB值能用算式计算,须用实验方法加以验证。,Krafft点:离子表面活性剂
8、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至某一温度时,其溶解度急剧升高,该温度称为Krafft点。,起昙与昙点:因加热聚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发生混浊的现象称为起昙,此时的温度称为浊点或昙点(cloud point)。,(三)Krafft点和昙点,(四)表面活性剂的毒性,一般而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毒性最大,其次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最小。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小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口服一般认为无毒性。,表面活性剂用于静脉给药的毒性大于口服。阴离子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仅毒性较大,而且还有较强的溶血作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血作用较轻微,在亲水基为聚氧乙
9、烯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以吐温类的溶血作用最小,目前吐温类表面活性剂仍只用于某些肌内注射液中。,1.增溶剂 药物在水中因加入表面活性剂而溶解度增加的现象,称为增溶。 起增溶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增溶剂。被增溶的物质称为增溶质。,表面活性剂能够增溶,一般认为是由于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形成胶束的结果。,四、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中的应用,增溶的原理,当表面活性水溶液达到临界胶束浓度后,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疏水部分相互吸引、缔合在一起,形成胶束。被增溶的物质,以不同方式与胶束结合,增溶的作用,可以使被增溶物的化学势降低,使整个体系趋向稳定,影响增溶的因素,增溶剂的性质药物的性质加入顺序,(一)乳化剂,在两种不相混溶的
10、液体体系中,由于第三种物质的加入,使其中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均匀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的过程称为乳化。,能起润湿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叫润湿剂。润湿剂最适HLB值通常为79。常用的润湿剂有聚山梨酯类、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聚氧乙烯蓖麻油类、磷脂类、伯洛沙姆。,38,(二)润湿剂,起泡剂指可产生泡沫的表面活性剂,一般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和较高HLB值,在溶液中可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而使泡沫稳定。,(三)起泡剂和消泡剂,在产生稳定泡沫的情况下,加入一些HLB值为13的亲油性较强的表面活性剂,其可使泡沫破坏,这种表面活性剂称消泡剂。,(四)杀菌剂,大多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都可用作消毒剂,少数阴离子
11、表面活性剂也有类似作用,如甲酚皂,甲酚磺酸钠等。,(五)去污剂 去污剂或洗涤剂是指用于除去污垢的表面活性剂,HLB值一般为1316。常用的有油酸钠和其他脂肪酸的钠皂、钾皂、十二烷基硫酸钠或烷基磺酸钠等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第三节、溶解度与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什么是溶解度?指在一定温度(气体在一定压力下),一定量溶剂中溶解药物的最大量,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标准凡例中关于溶解度的规定:,极易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不到1ml中溶解;易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不到10ml中溶解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不到30ml中溶解;略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30不到100m
12、l中溶解;,微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100不到1000ml中溶解;极微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0不到10000ml中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系指溶质1g(ml)在溶剂10000ml中不能完全溶解。,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温度,溶剂,药物性质,粒子大小,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下:InX=Hf/R(1/Tf - 1/T)Hf0时为吸热,溶解度随温度增加而升高, Hf0时溶解度为温度升高而降低。,溶剂,溶剂;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是药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药物分子间的作用力小于药物与溶剂分子间的作用力,则药物溶解度大;反之则溶解度小。,药物的性质,不同的药物在同一溶剂中具有不同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 药剂学 第八 液体 药剂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56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