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课件.ppt
《第十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第一节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一、 想象的种类1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兰兰是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一天她拿起纸和笔画画,画之前她自言自语地说:“我想画小猫咪”。先画了猫头、猫耳朵,再画猫眼。然后画了条线,说这是草地,在上面画了绿草小花,接着又画了只兔子。边画边说:“哎呀,不像不像!像什么呀?像小火车”。这时她又突然想起来:“小猫还没嘴呢!也没画胡子”。于是又画了起来。,思考: 兰兰的画画行为,说明了幼儿想像的一个什么特点?为什么?,(一)无意想象占主导,有意想象逐渐发展 1、学前儿童无意想象的特点
2、 (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3)想象的内容零散; (4)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二、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2、有意想象的萌芽 有意想象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了比较明显的表现。这种表现是:在活动中出现了有目的、有主题地想象;想象的主题逐渐稳定;为了实现一定的主题,能够克服一定的困难。,我在月亮上荡秋千,我的家,有意想象是需要培养的,成人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有主题的想象活动,启发幼儿明确主题,准备有关材料,如游戏中的玩具,绘画的材料等等,成人及时的语言提示对幼儿有意想象的发展起重要的作用。,1、学前儿童再造想象的特点(1)学前儿童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
3、言描述;,(二)再造想象占主导,创造想象逐渐发展,(2)学前儿童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景的变化而变化;(3)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件,在幼儿期尤为突出。,2、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发展(创造想象的标志:独立性、新颖性)(1)最初的创造想象是无意的自由联想,可以称为表露式创造。严格说还不是创造;。,(2)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形象和原型(范例)只是略有不同,或者在常见模式的基础上有一点改造。(3)学前儿童创造想象发展的表现在于:情节逐渐丰富,从原型发散出来的数量和种类增加,以及能够从不同中找出非常规性的相似,结满玩具的大树,(三)学前儿童想象具有夸张性表现:1、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2、混
4、淆假想与真实。,我的好妈妈,三、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一)婴儿期是儿童想象的发生期(二)幼儿期是儿童想象最发达的时期1、无意想象占优势,有意想象初步发展2、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3、想象容易同现实相混淆4、想象形象生动,具有很大的夸张性,四、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想象与学前儿童的认知活动想象与感知、记忆等认知活动密切相关。 (二)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 1想象往往能引发情绪2情绪影响想象(三)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四)想象与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五、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一)想象发生的年龄1岁半到2岁儿童出现想象的萌芽,主要是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的。(二)想象萌
5、芽的表现与特点1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 2简单的相似联想 3没有情节的组合,【案例】一个1岁8个月的孩子,左手抱着布娃娃,右手拿起一片塑料雪花片往娃娃嘴里放,同时发出“嗯啊嗯啊”的咀嚼声。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这看上去只是妈妈喂自己的记忆表象的再现,但其实它已经迁移到一个新的游戏情境中了,而且表现出诸多的“代替”功能:娃娃代替自己,自己代替妈妈,雪花片代替园饼干。这种“代替”,就是“想象”。,最初的想象是依靠事物外表的相似性而把事物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案例】一个2岁左右的孩子正在吃饼干。忽然,他停止咀嚼,对着手中被他咬了一块的园饼干看了片刻,然后把它高高举起来,并高兴地喊着:“妈妈!看!月亮!
6、”,没有情节的组合最初的想象只是一种简单的代替,以一物代替另一物。例如,从生活中掌握了把小女孩称作“小妹妹”的经验,在想象中就把玩具娃娃代替小妹妹。但是没有更多的想象情节,没有或很少把已有经验的情节成分重新组合。,第二节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一、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的一般趋势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的发展,一般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从想象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案例】一幼儿抱着娃娃的时候,看到小碗小勺,就想象喂娃娃吃饭。看见小汽车,就要玩开汽车;看见书包,又想象去当小学生。在
7、游戏中想象往往随玩具的出现而产生。如果没有玩具,幼儿可能呆呆地坐着或站着,头脑中不进行任何想象活动。在活动中,幼儿往往是在行动中看到了自己的动作无意造成的物体形态之后,才想象到自己作品的意义。,【案例1】一个幼儿常常给小朋友讲故事,咋看起来有声有色,既有动作,又有表情,但细听起来却发现毫无中心,没有说出任何一件事情的情节及其来龙去脉。可是,讲故事的孩子津津乐道,听故事的孩子也津津有味。这种活动经常可以持续半个小时以上。他们都随着这种零乱的情节进行想象,感到满足。也就是说,幼儿的想象往往并不追求达到一定目的,只满足于想象进行的过程。,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幼儿的想象不仅受外界刺激的影响,也容易为
8、自己的情绪和兴趣左右。幼儿的情绪常常能引起某种想象过程,或者改变想象的方向。【案例1】在一次“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中,幼儿由于同情被捉去的小鸡,产生了这样的想象:鸡妈妈最后又把小鸡救回来了。【案例2】一个幼儿画了一只小兔子,要求老师来看,老师让他等一会儿,幼儿不高兴的说:“那小兔子会跑掉的。”等到老师走过来时,小兔子果真不见了。幼儿说:“它跑到树林里去了。”,二、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学前儿童的想象中,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发展 三、学前儿童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的发展再造想象在学前期占主要地位。在再造想象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四、学前儿童的想象与现
9、实想象常常脱离现实或者与现实相混淆,这是幼儿想象的一个突出特点。,幼儿常常把自己想象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案例】一个孩子的妈妈生病住了医院,幼儿很想去看妈妈,但是,大人不允许。过了两天,幼儿告诉老师:“我到医院去看妈妈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一回事。幼儿混淆想象与真实的表现,常常被成人误认为他在说谎。,(一)幼儿认知能力综合训练与脑功能的开发1、综合训练的宗旨: 以儿童生理成熟特别是大脑发育的规律为基础,依据个体发展的早期大脑具有可塑性的原理,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幼儿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创造、问题解决及语言理解和表达等认知功能等进行系统的科学训练,早期开发儿童的智能
10、。,五、幼儿认知能力综合训练的目标内容和方法,(1)脑的发育速度快 (四大高峰) 母亲怀孕后的第1018周,胎儿大脑神经细胞增加极快,是胎儿脑细胞生长的第一高峰;出生后的第一年,脑的发育很快,在出生后第三个月,出现了脑细胞生长的第二高峰; 5-6岁是脑和脑机能显著加速的时期,即出现大脑发育的第三次高峰; 1314岁则是脑及其机能显著加速的第四次高峰(2)脑发育的可塑性大,2、综合能力训练与脑功能开发,活动法(游戏活动为主)要寓教于乐,寓教于游戏,只有引起幼儿兴趣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二)综合训练的方法,引起幼儿的兴趣,取决于两个条件:游戏活动内容和方法的直观形象性,活动方式的多变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课件 第十 学前 儿童 想象 发展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55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