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工业结晶过程与设备课件.ppt
《第8章工业结晶过程与设备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章工业结晶过程与设备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 8 章 结晶Crystallization,8.1 概述8.2 结晶过程的相平衡及介稳区8.3 结晶过程的动力学8.4 溶液结晶过程8.5 熔融结晶过程,2,结晶是固体物质以晶体状态从蒸汽、溶液或熔融物中析出的过程。晶体的化学成分均一,具有各种对称的晶体,其特征为离子和分子在空间晶格的结点上呈规则的排列。结晶析出速度慢,溶质分子有足够时间进行排列,粒子排列有规则无定形固体析出速度快,粒子排列无规则,8.1 概述,3,结晶过程的特点,能从杂质含量相当多的溶液或组分的熔融混合物中形成纯净的晶体。结晶过程可赋予固体产品以特定的晶体结构和形态。能量消耗少,操作温度低,对设备材质要求不高,一般亦
2、很少有三废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结晶产品包装、运输、储存或使用都很方便。,4,1.晶体结构与特征结晶多面体:晶面晶体及其的特征: 均匀性、各向异性,有固定的熔点。 如雪花,食盐等晶体规则的外形和宏观特征由其内部结构决定。,5,晶胞:最小的重复单元,晶格:微粒按一定方式有规则周期性排列构成的空间结构,晶格结点:在晶格中有微粒排列的哪些点,6,晶胞参数:晶胞的大小和形状由晶胞参数a,b,c及,及 (实际上由微粒的电荷和大小决定)决定。,由于晶胞参数不同,可决定晶体分为七种晶系。,7,14种晶格,七种晶系,8,几种典型的晶体结构,9,2.晶体的粒度分布,晶体粒度分布(CSD):是晶体产品的重要质量指
3、标,指不同粒度的晶体质量(或粒子数目)与粒度的分布关系。,中间粒度MS:筛下累计质量分数为50时对应的筛孔尺寸值。,变异系数CV:,10,3.结晶过程及其在制药中的重要性,结晶的步骤,过饱和溶液的形成晶核的形成晶体生长 其中,溶液达到过饱和状态是结晶的前提;过饱和度是结晶的推动力。,11,饱和溶液:当溶液中溶质浓度等于该溶质在同等条件下的饱和溶解度时,该溶液称为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溶质浓度超过饱和溶解度时,该溶液称之为过饱和溶液;溶质只有在过饱和溶液中才能析出;,晶浆:在结晶器中结晶出来的晶体和剩余的溶液(或熔液)所构成的混悬物。母液:去除悬浮于其中的晶体后剩下的溶液(或熔液)。,12,药物
4、多晶型与生物利用度的相互关系,是药物多晶型现象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药物多晶型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决定了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一般而言,同一药物不同晶型中,亚稳定型的生物利用度较高,而稳定型的生物利用度低,甚至无效;不同药物中,难溶性药物多晶型现象对生物利用度影响较大。因此多晶型现象,是影响药品质量与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13,氨苄青霉素水化物与无水物的生物利用度不同,其无水物为三水化物的1.2倍,如图以氨苄青霉素血清中的浓度对时间作图,给出水化物与无水物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可以清楚看出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差别。,人口服250mg氨苄青霉素平均血清浓度变化曲线,14,了解药物的多晶型及其性质,
5、将有助于解决以下问题:保证药物在制备、贮存过程中药物的有效晶型和稳定性;提高溶出速度和生物利用度,减小毒性,增进治疗效果;确定制剂工艺,保证每批生产药品间的等效性;改善药物粉末的压片性能等,为制备高效、低毒、安全等优质的口服固体制剂提供科学基础。,15,8.2 结晶过程的相平衡及介稳区,1. 溶解度,晶体产量取决于溶液与固体之间的溶解析出平衡;溶解度:固体与其溶液相达到固液相平衡时,单位质量的溶剂所能溶解的固体的量。固体溶质加入未饱和溶液溶解;固体溶质加入饱和溶液平衡(Vs=Vd)固体溶质加入过饱和溶液晶体析出,16,温度与溶解度的关系,由于物质在溶解时要吸收热量、结晶时要放出结晶热。因此,结
6、晶也是一个质量与能量的传递过程,它与体系温度的关系十分密切。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可以用溶解度曲线表示。,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迅速增大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以中等速度增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下降,17,18,2.两组分物系的固液相图特征,1.双组分低共熔物系固液相图,2.双组分固体溶液物系固液相图,A,低共熔型,固体溶液型,19,3.溶剂化合物熔化为同组成液相的物系固液相图,4.溶剂化合物熔化为异组成液相的物系固液相图,化合物形成型,20,5.晶型转变温度高于低共熔点,6.晶型转变温度低于低共熔点,晶型转变型,21,3.沉淀过程的溶度积原理,XxYy xXy+ + yYx-,Xy+xYx-y = Kc =常
7、数,“同离子效应”:增加溶液中电解质的正离子或负离子浓度,会导致电解质溶解度的下降。,22,4.溶液的过饱和与介稳区,过饱和度结晶过程的推动力,饱和曲线是固定的过饱和曲线受搅拌、搅拌强度、晶种、晶种大小和多少、冷却速度的快慢等因素的影响。,23,稳定区和亚稳定区,在温度-溶解度关系图中,SS曲线下方为稳定区,在该区域任意一点溶液均是稳定的;而在SS曲线和TT曲线之间的区域为亚稳定区,此刻如不采取一定的手段(如加入晶核),溶液可长时间保持稳定;加入晶核后,溶质在晶核周围聚集、排列,溶质浓度降低,并降至SS线;介于饱和溶解度曲线和过饱和溶解度曲线之间的区域,可以进一步划分刺激结晶区和养晶区。,24
8、,不稳定区,在TT曲线的上半部的区域称为不稳定区,在该区域任意一点溶液均能自发形成结晶,溶液中溶质浓度迅速降低至SS线(饱和);晶体生长速度快,晶体尚未长大,溶质浓度便降至饱和溶解度,此时已形成大量的细小结晶,晶体质量差;因此,工业生产中通常采用加入晶种,并将溶质浓度控制在养晶区,以利于大而整齐的晶体形成。,25,常用的工业起晶方法,自然起晶法:溶剂蒸发进入不稳定区形成晶核、当产生一定量的晶种后,加入稀溶液使溶液浓度降至亚稳定区,新的晶种不再产生,溶质在晶种表面生长。刺激起晶法:将溶液蒸发至亚稳定区后,冷却,进入不稳定区,形成一定量的晶核,此时溶液的浓度会有所降低,进入并稳定在亚稳定的养晶区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 结晶 过程 设备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54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