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水质模型课件.ppt
《第三章水质模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水质模型课件.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质模型,是一个用于描述物质在水环境中的混合、输运过程的数学方程,描述水体中污染物与时间、空间的定量关系;它通常涉及到解基本方程的技术,而其结果的可靠性不会超过所使用的方程的可靠性。在一个综合的河流水质模型中,有许多影响河流水质的因素,如物理的、化学的、水力学的、生物学以及气象学的因素。,水质模型,1.1 水质模型的主要问题和分类,一、 问题 (1)为了避免一条河流产生厌氧而使水质保持在给定的条件,应当在何处建立污水处理厂?多大规模、什么样的处理效率才能保证溶解氧浓度不低于水质标准?(2)为了合理地利用某一区域的水资源,该区域应当发展何种工业以及多大规模的工业才能使该地区的水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并
2、保证水资源不至于受污染。,0,水质模型,(3)在某条河岸建造发电厂,发电厂有热水排入河流,它将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4)含高浓度的磷的废物排入某一湖泊,使湖泊(或水库)产生富营养化,必须除去多少磷才能使湖泊不产生富营养化?(5)国家需要建立一个核能基地,在什么情况下对人类环境产生什么程度的影响。,0,水质模型,二、 分类按不同的观察角度可有如下不同的水质模型分类:(1)按水质组分的空间分布特性,可分为一维、二维和三维模型。沿某一坐标方向,水质组分有变化,而沿其他坐标方向浓度梯度为零,称为一维模型。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则分别是沿两个坐标方向和三个坐标方向浓度梯度均不为零的情况。,0,水
3、质模型,当三个坐标方向浓度梯度均为零,水质组分处于均匀混合状态时,称为均匀混合模型或零维模型,亦称黑箱模型,它经常是一种概化复杂问题的手段,着眼于建立输入与输出的关系,而忽略水质组分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模型维数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模型应用的目的和条件,并不是维数越多就越好。,0,水质模型,(2)按水质组分的时间变化的特性,可分为稳态模型和动态模型。水质组分不随时间变化时为稳态模型,反之则为动态模型。当水流运动为非恒定状态时,水质组分是随时间变化的;而当水流运动为恒定状态时,水质组分则可能是不随时间变化的,也可能是随时间变化的。在水污染控制规划中,常应用相应于一定设计条件下的稳态模型,而当分析污染事
4、故,预测水质时。常应用动态模型。,0,水质模型,(3)按模型变量的多寡,即按模型所表述的水质组分的数目,可有单组分水质模型和多组分模型。当模型变量为BOD或COD时,有时称有机污染水质模型。当模型变量为BOD和DO时,称BOD-DO耦合模型。当模型变量扩大到水生生物时,称水生生态模型。生态模型是一个非常综合的模型,它不仅包括化学、生物的过程,而且亦包括水质输运以及各种水质因素的变化过程。模型变量及其数目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模型应用的目的以及对于实际资料和实测数据拥有的程度。,0,水质模型,(4)按水质组分是否作为随机变量,可分为随机模型和确定性模型。水质模型还可以按模型的其他特征分类。如按水质组
5、分的迁移特性,可分为对流模型,扩散模型和对流扩散模型。按水质组分的转化特性可分为纯迁移模型,纯反应模型和迁移反应模型等。,0,水质模型,1.2 水质模型的发展及建立步骤,一、水质模型的发展过程第一阶段(1925-1965年):开发了比较简单的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和溶解氧(DO)的双线性系统模型,对河流和河口的水质问题采用了一维计算方法进行模拟。第二阶段(1965-1970年):研究发展BODDO模型的多维参数估值,将水质模型扩展为六个线性系统模型。发展河流、河口、湖泊及海湾的水质模拟,方法从一维发展到二维。,0,水质模型,第三阶段(19701975年):研究发展了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系统水质模
6、型,涉及到营养物质磷、氮的循环系统,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系统,以及生物生长率同这些营养物质、阳光、温度的关系,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生长率之间的关系。其相互关系都是非线性的,一般只能用数值法求解,空间上用一维及二维方法进行模拟。,0,水质模型,第四阶段(1975年以后):发展了多种相互作用系统,涉及到与有毒物质的相互作用。空间尺度发展到了三维。目前对环境的污染问题的研究,已发展到将地面水、地下水的水质水量与大气污染相互结合,建立综合模型的研究阶段。同时,由于水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水质预测中,已经开始水质的非确定性模拟与预测,为水质控制与规划,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0,水质模型,2022/1
7、1/26,12,2022/11/26,13,常用的河流水质模型,河流水质模型简介河流的混合稀释模型河流水质零维模型河流水质一维模型河流水质二维模型S-P 模型,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了解,水质模型是一个用于描述物质在水中混合、迁移等变化过程的数学方程,即描述水体中污染物与时间、空间的定量关系。水质模型的分类:1、按水域类型:河流、河口、河网、湖泊2、按水质组分:单一组分、耦合组分(BOD-DO模型)、多重组分(比较复杂,如综合水生态模型)3、按水力学和排放条件:稳态模型、非稳态模型,水质模型分类,2022/11/26,15,水质模型按 空间维数分类,零维水质模型一维水质模型二维水质模型三维水
8、质模型,2022/11/26,16,水质模型维数的选择,零维:3个方向都不考虑一维:仅考虑纵向二维:考虑纵向、横向三维:3个方向都考虑,2022/11/26,17,均匀混合段,背景段,污水注入点,瞬间完全混合,既是污水注入点,也是完全混合点,混合段,背景段,污水注入点,没有完全混合点,L,混合段总长度,2022/11/26,18,河流的混合稀释模型,在最早出现的水质完全混合断面,有:,式中:Qh河水流量, m3/s; Ch河水背景断的污染物浓度, mg/L; CP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 mg/L; QP废水的流量, m3/s; C完全混合的水质浓度, mg/L。,2022/11/26,19,完全
9、混合模型适用条件,稳态:河流;排污下游某点废水和河水在整个断面上达到了均匀混合持久性的污染物该河流无支流和其他排污口进入,2022/11/26,20,例题1:完全混合模型,计划在河边建一座工厂,该厂将以2.83m3/s的流量排放废水,废水中总溶解固体(总可滤残渣和总不可滤残渣)浓度为1300mg/L,该河流平均流速为0.457m/s,平均河宽为13.72m,平均水深为0.61m,总溶解固体浓度为310mg/L,如果该工厂的废水排入河中能与河水迅速混合,那么总溶解固体的浓度是否超标(设标准为500mg/L)?,答案:731mg/L,超标0.46倍,2022/11/26,21,稳态条件下基本模型的
10、解析解,什么是稳态? 在环境介质处于稳定流动状态和污染源连续稳定排放的条件下,环境中的污染物分布状况也是稳定的。这时,污染物在某一空间位置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这种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称为稳定。,2022/11/26,22,1、零维模型,零维是一种理想状态,把所研究的水体如一条河或一个水库看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当污染物进入这个体系后,立即完全均匀的分散到这个体系中,污染物的浓度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2022/11/26,23,河流零维模型的应用条件,对于较浅、较窄的河流,如果不考虑污染物的降解项时,当满足符合下面两个条件之一的环境问题可化为零维模型:(1)河水流量与污水流量之比大于20;(2)不
11、需要考虑污水进入水体的混合距离。,一般用于持久性污染物,2022/11/26,24,稳态条件下的河流的零维模型,式中:C流出河段的污染物浓度,mg/L; C0-完全混合模型计算出的浓度值, mg/L; x河段长度,m。 k-污染物的衰减速率常数 1/d; u河水的流速,m/s; t两个断面之间的流动时间。,2022/11/26,25,推导非守恒污染物在均匀河流中的水质模型1.零维水质模型完全混合反应器当单元河段中污染物浓度不随时间变化dC/dt=0,零维静态模型,2022/11/26,26,例题2:河流的零维模型,有一条比较浅而窄的河流,有一段长1km的河段,稳定排放含酚废水1.0m3/s;含
12、酚浓度为200mg/L,上游河水流量为9m3/s,河水含酚浓度为0,河流的平均流速为40km/d,酚的衰减速率常数k2 1/d,求河段出口处的河水含酚浓度为多少?,答案:21 mg/L,2022/11/26,27,2、一维模型,适用于符合一维动力学降解规律的一般污染物,如氰、酚、有机毒物、重金属、BOD、COD等单项指标的污染物。,2022/11/26,28,一维模型适用条件,一维模型适用的假设条件是横向和垂直方向混合相当快,认为断面中的污染物的浓度是均匀的。或者是根据水质管理的精确度要求允许不考虑混合过程而假设在排污口断面瞬时完成充分混合。,2022/11/26,29,一维模型,对于河流而言
13、,一维模型假定污染物浓度仅在河流纵向上发生变化,主要适用于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河段:宽浅河段;污染物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能混合均匀;污染物浓度在断面横向方向变化不大,横向和垂向的污染物浓度梯度可以忽略。,2022/11/26,30,一维模型适用的两种条件,均匀混合段,背景段,污水注入点,适用1,适用2,瞬间完全混合,既是污水注入点,也是完全混合点,2022/11/26,31,点源一维模型的应用条件,如果河段长度大于下列计算的结果时,可以采用一维模型进行模拟:,2022/11/26,32,混合过程段长度计算 重点,混合过程段的长度可由下式估算:,式中,L混合过程段长度; B河流宽度; a排放口距岸边
14、的距离(0a0.5B); u河流断面平均流速; H平均水深; g重力加速度, 9.81 m/s2 ; I河流坡度。,采用几维模型的依据,当河段长度大于L,可采用0维或一维模型,2022/11/26,33,某河流预测河段平均宽度50.0米,平均水深1.2米,河底坡度0.90/00,平均流速0.1m/s,排放口到岸边距离0米,混合过程段长度是多少米?,例 题,(米),L,2022/11/26,34,河流的一维模型,可根据河流水流特点分两种情况,即不考虑弥散作用和考虑弥散作用。,2022/11/26,35,河流的一维模型 忽略弥散的一维稳态模型,式中:C下游某一点的污染物浓度,mg/L; C0完全混
15、合断面的污染物浓度,mg/L; u河水的流速,m/s; k1污染物降解的速率常数(1/d); x下游某一点到排放点的距离,m。,2022/11/26,36,河流的一维模型 考虑弥散的一维稳态模型,式中:C下游某一点的污染物浓度, mg/L ; C0完全混合断面的污染物浓度, mg/L; u河水的流速,m/s; Dx方向上的扩散系数, m2/s ; k1污染物降解的速率常数(1/d); x下游某一点到排放点的距离,m。,2022/11/26,37,例题3:河流的一维模型,一个改扩工程拟向河流排放废水,废水量为0.15m3/s,苯酚浓度为30mg/L,河流流量为5.5m3/s,流速为0.3 m/s
16、,苯酚背景浓度为0.5mg/L,苯酚的降解系数k0.2/d,纵向弥散系数D为10m2/s。求排放点下游10km处的苯酚浓度。,答案:考虑弥散作用,1.19mg/L; 忽略弥散作用,1.19mg/L。,可以看出,在稳态条件下,忽略弥散系数与考虑弥散系数的差异很小,常可以忽略。,2022/11/26,39,3、二维模型,描述水质组分的迁移变化在两个方向上是重要的,在另外的一个方向上是均匀分布的,这种水质模型称为二维水质模型。,2022/11/26,40,4.2.2 河流的混合稀释模型,均匀混合段,混合段,背景段,河水流量QE (m3/s),污染物浓度为CE (mgL),污染物浓度为CP (mgL)
17、废水流量为 QP (m3/s),污水注入点,完全混合点,L,混合段总长度,最早出现的水质完全混合断面,完全混合段是指污染物浓度在断面上均匀分布的河段,当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5时,可以认为达到均匀分布。,2022/11/26,41,二维模型,污水进入水体后,不能在短距离内达到全断面浓度混合均匀的河流均应采用二维模型。实际应用中,水面平均宽度超过200 m的河流应采用二维模型。,2022/11/26,42,河流的二维模型,当水中污染物浓度在一个方向上是均匀的,而在其余两个方向是变化的情况下,一维模型不再适用,必须采用二维模型,C(x,z)排污口对污染带内点(x,z)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水质 模型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54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