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应工程原理第四章PPT课件.ppt
《生物反应工程原理第四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反应工程原理第四章PPT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微生物反应器操作,1,主要内容 1、微生物反应器操作基础 2、分批操作 3、流加操作 4、连续操作,2,4.1 微生物反应器操作基础,微生物培养过程根据是否要求供氧,分为厌氧和好氧培养 。,好氧培养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液体表面培养(如使用浅盘);(2)通风固态发酵;(3)通氧深层培养。,3,深层培养,培养方式分类:分批式操作(batch operation)半分批式操作(semi-batch operation)反复分批式操作(repeated batch operation)反复半分批式操作(repeated semi-batch operation)连续式操作(continuo
2、us operation),4,4.2 分批式操作,是指基质一次性加入反应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将微生物菌种接入,反应完成后将全部反应物料取出的操作方式。,5,培养过程中基质体积变化,6,半分批式操作 又称流加操作,是指先将一定量基质加入反应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将微生物菌种接入反应器中,反应开始,反应过程中将特定的限制性基质按照一定要求加入到反应器内,以控制限制性基质保持一定,当反应终止时取出反应物料的操作方式 。酵母、淀粉酶、某些氨基酸和抗生素等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生产。,7,反复分批式操作是指分批操作完成后,不全部取出反应物料,剩余部分重新加入一定量的基质,再按照分批式操作方式,反复进行。其培养过程
3、中基质体积变化曲线如图4-1c所示 。 反复半分批式操作是指流加操作完成后,不全部取出反应物料,剩余部分重新加入一定量的基质,再按照流加操作方式进行,反复进行。其培养过程中基质体积变化曲线如图4-1d所示。,8,连续式操作是指在分批式操作进行到一定阶段,一方面将基质连续不断地加入反应器内,另一方面又把反应物料连续不断的取出,使反应条件(如反应液体积等)不随时间变化的操作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固定化微生物反应等多采用连续式操作。连续培养过程中基质体积变化曲线如图4-1e 所示。,9,分批式操作特点,10,4.2.1 生长曲线,分批培养中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如图4-2。随培养的进行,基质浓度下降,
4、菌体量增加,产物量相应增加。分批式培养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可分为:1、迟缓期(lag phase);2、对数生长期(lagarithmic growth phase);3、减速期(fransient phase);4、静止期(stationary phase); 5、衰退期(decline phase)5个阶段。,11,分批式培养中微生物的生长曲线,12,4.2.2 状态方程式,分批式培养过程的状态方程式(环境过程的状态方程式)可表示为:基质:dS/dt=-yX菌体:dX/dt=X产物:dP/dt=X氧:CO2:,13,当t=0时,上式中, F为惰性气体流速, V为反应液总容积, Pall为气
5、体总压力, (Po2)out为排气中氧的分压, (Po2)in为进气体中氧的分压, (Pco2)in为进气体中C02的分压, (Pco2)out为排气中CO2的分压。,14,一般微生物的最适温度、最适pH的范围较窄。例如,Calam等人研究了温度对产黄青霉(Penicillum chrysogenum)生长速率和青霉素生成速率的影响,发现最适生长温度为30,进行呼吸的最适温度为21.728.6,产物青霉素的最适生成温度为24.7。生产中一般采用定值控制。在这样的条件下,可以认为分批培养过程中的动态特性取决于基质与微生物浓度(接种量)及微生物反应的诸比速率的初始值,因此,支配分批式培养统的主要因
6、素是基质与微生物的浓度的初始值。,15,分批式微生物反应过程分析中,需观察X,S和P等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由于不可能研究所有反应液成分随时间的变化,因此应选择与产物P关系最为密切的底物S作为观察的对象。必要时,可观察两种基质浓度的变化。好氧反应中,溶解氧浓度(DO)随时间的变化也是很重要的参数。,16,4.2.3 反复分批操作 反复分批操作系统(图4-3)中培养液体积为V,培养液取出率为,滤液取出率为,由于V一定,所以培养液加入量为。为确保菌体初始浓度一定,有必要将流出液中部分含菌体的培养液取出,此时菌体量的衡算式为:,17,反复分批操作示意图,18,由上式可知 产物浓度的衡算为由上式,滤液取出
7、率为,19,产物的生产能力 由上式可知,为提高产物生产能力,可采取提高或减少tRB。,20,4.3 流加操作,流加操作的优点是能够任意控制反应液中基质浓度。 流加操作的要点是控制基质浓度,因此,其核心问题是流加什么和怎么流加。在工程上特别要注意后者。从流加方式看,流加操作可分为无反馈控制流加操作与反馈控制流加操作。前者包括定流量流加、指数流加和反馈控制流加操作等。后者分间接控制、直接控制、定值控制和程序控制等流加操作。,21,流加培养操作,22,流加操作时,特定基质加入到反应器后,反应液体积就会发生变化,这时、和的可定义如下: 式中,V为反应液体积,F是体积流量,Sin是流加液中的基质浓度,F
8、Sin为基质的质量流量。,23,4.3.1 无反馈控制的流加操作 采用这种操作方式时,基质的流加按预先设置好的条件进行。因此,表达系统的数学模型是否正确成为反应成败的关键。最简单的微生物的生长速率为,24,作为流加基质的平衡式,有,反应液体积变化的方程式为,25,式中,Kvap为单位时间里由于通气,随排出气体而失去的水分。如果流加的基质能够迅速并完全为菌体所消耗,并且维持代谢为零时,可得到最大的菌体浓度Xmax。由于基质流加量与基质消耗量相等,可认为,这样由流加基质的平衡式有,对于所供给基质的浓度,菌体浓度近似一定,即dX/dt=0时。由上式,可认为F/V(=D,即稀释率)。,26,一、定流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反应 工程 原理 第四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54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