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分类计数和临床意义课件.ppt
《白细胞分类计数和临床意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细胞分类计数和临床意义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11/26,白细胞分类计数,1,一、白细胞概述,人体外周围血中的白细胞包括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本别用N、B、E、L、M表示。它们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机制消灭病原体 ,消除过敏原和参加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等从而保证机体健康。中性粒细胞最多,约占50-70%,起源于多能干细胞。,2022/11/26,白细胞分类计数,2,二、白细胞发育,多能干细胞 粒系 定向干细胞原始粒细胞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杆状核分叶核 目前常根据其发育阶段而将粒细胞群人为地划分为分裂池、成熟池、贮备池、循环池、 边缘池等。日常白细胞计数只反映了循环池的白细胞数。,2022/11/2
2、6,白细胞分类计数,3,三、白细胞分类计数,(一)检测原理: 将血液涂成薄膜,经瑞特染色后,于显微镜下,按白细胞形态学特征逐个分别计数,得出各类白细胞的比值或所占百分比 ,称为白细胞分类计数 。,2022/11/26,白细胞分类计数,4,白细胞分类计数,(二)检测方法1.显微镜法:准确度高,是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方法,但其耗时,影响因素多,不适合于大量健康人群的筛查。,2022/11/26,白细胞分类计数,5,白细胞分类计数,2.血液分析仪法:速度快,是白细胞分类和筛查的首选方法,但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法对异常白细胞进行鉴别和分类。现在应用最广泛的两类方法:A、库尔特原理(电阻抗法),只能把
3、细胞大体分成三类:中性粒细胞、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2022/11/26,白细胞分类计数,6,30-90fl为小细胞区,主要是淋巴细胞;90-160fl是单个核细胞区,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160fl以上是大细胞区,主要是嗜中性粒细胞。,库尔特原理(电阻抗法),2022/11/26,白细胞分类计数,7,B:容量、电导、光散射白细胞分类法(VCS技术)Volume:检测技术,使用电阻抗原理,对细胞体积进行检测,根据体积大小来区分不同的细胞。Conductivity:检测技术,根据细胞壁能产生高频电流的性能,使用高频电磁针,测量细胞内部的结构即细胞核与胞浆的比例、细胞内颗粒的
4、大小和密度来区分不同类型的细胞。Scatter:检测技术,根据光散射对细胞颗粒的构型和质量有较强的鉴别能力,测量散射光的强弱来区分嗜酸、嗜碱和中性粒细胞。,2022/11/26,白细胞分类计数,8,1幼稚细胞;2杆状核细胞;3单核细胞;4单核细胞或淋巴细胞;5淋巴细胞;6变形淋巴细胞;7小型非典型淋巴细胞;8有核红细胞;9巨大血小板;10血小板凝块。,2022/11/26,白细胞分类计数,9,白细胞分类计数,(三)参考值 白细胞分类 百分率(%)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N 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N 50-70 嗜酸性粒细胞 E 0.5-5 嗜碱性粒细胞 B 0-1 淋巴细胞 L 20-40 单
5、核细胞 M 3-8,2022/11/26,白细胞分类计数,10,(四)白细胞图谱1、嗜中性粒细胞(分叶核),2022/11/26,白细胞分类计数,11,2、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2022/11/26,白细胞分类计数,12,3、嗜碱性粒细胞,2022/11/26,白细胞分类计数,13,4、单核细胞,2022/11/26,白细胞分类计数,14,5、淋巴细胞,2022/11/26,白细胞分类计数,15,(五)临床意义1、中性粒细胞 由于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其增高和减低直接影响白细胞总数的变化。因此在临床检查中绝大多数病例白细胞总数实际反映着中性粒细胞变化。,2022/11/26,白细
6、胞分类计数,16,(1)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增多 1)年龄 2)日间变化 3)运动 4)妊娠与分娩 5)吸烟者,2022/11/26,白细胞分类计数,17,1)年龄: 初生儿白细胞较高,一般在15109/L左右,个别可高达30109/L以上。通常在3-4天后降至10109/L左右,约保持3个月,然后逐渐降低至成人水平。,2022/11/26,白细胞分类计数,18,初生儿外周血白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到第6-9天逐渐下降至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以后淋巴细胞逐渐增多,整个婴儿其淋巴细胞数均较高,可达70%。到2-3岁后,淋巴细胞逐渐下降,中性粒细胞逐渐上升,到4-5岁二者又基本相等,至青春期与成人基本相
7、同。,2022/11/26,白细胞分类计数,19,2)日间变化: 在静息状态时白细胞数较低,活动和进食后较高;早晨较低,下午较高;一日之间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可相差一倍。,2022/11/26,白细胞分类计数,20,3)剧烈运动、情绪激动、严寒、暴热、疼痛,以及一般的体力劳动、冷热水浴、日光或紫外线照射等均可使白细胞轻度增多。剧烈运动可于短时间内使白细胞高达35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当运动结束后迅速即恢复原有水平。这种短暂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循环池和边缘池的粒细胞重新分配所致,2022/11/26,白细胞分类计数,21,)妊娠与分娩: 妊娠时白细胞常见增多,特别是最后一个月,常波动于(12
8、-17)109/L之间,分娩时可高达34109/L。分娩后2-5日内恢复正常。,2022/11/26,白细胞分类计数,22,5)吸烟者平均白细胞计数可高于非吸烟者30%。,2022/11/26,白细胞分类计数,23,(2)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neutrophilia) 反应性增多:骨髓贮备池和边缘池粒细胞进入血循环,以分叶核和杆状核为主。 异常增生性增多:骨髓异常增生,以原始或幼稚粒细胞为主。,2022/11/26,白细胞分类计数,24,1)反应性增多见于:(1)急性感染: 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高程度取决于感染微生物的种类、感染灶的范围、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反应能力,2022/1
9、1/26,白细胞分类计数,25,(2)严重的损伤或大量血细胞破坏: 在较大手术后12-36h,白细胞常达10109/L以上,其增多的细胞成分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 急性心肌硬死后1-2天内,常见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借此可与心绞痛相区别,2022/11/26,白细胞分类计数,26,(3)急性溶血反应时 也可见白细胞增多,这与急性溶血所导致的相对缺氧以及红细胞破坏后的分解产物,刺激骨髓贮备池增加释放有关。,2022/11/26,白细胞分类计数,27,(4)急性失血: 在脾破裂或宫外孕输卵管破裂后,白细胞迅速增高,常达(20-30)109/L。其增多的细胞也要是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这可能与应激状态、内
10、出血而一过性缺氧等有关。,2022/11/26,白细胞分类计数,28,(5)急性中毒: 化学药物如安眠药、敌敌畏等中毒时,常见白细胞数增高,甚至可达20109/L或更高。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慢性肾炎尿毒症时,也常见白细胞增多,均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2022/11/26,白细胞分类计数,29,(6)恶性肿瘤性: 非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有时可见白细胞持续增高,以中性分叶核为主,如肝癌、胃癌的晚期。(7)其他: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痛风及严重缺氧、应用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2022/11/26,白细胞分类计数,30,2)异常增生性增多可见于: 1)白血病: 白细胞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白细胞 分类 计数 临床意义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54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