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课件.ppt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气压带和风带,第二节,1,1、大气环流的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大气环流的形成,A,B,C,D,气压带和风带,2,请做课本P33活动题,热,冷,(高压),( 低压),这种单圈环流能不能维持下去?,3,(1)考虑A:高低纬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受热,冷却,4,副热带高压带,2,4,副极地低压带,7,6,1,3,5,8,9,10,(2)考虑A、B-高低纬间冷热不均,地转偏向力,-三圈环流,5,赤 道 低气 压 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南,信,风,盛 行,西,风,极 地 东 风,地球上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南
2、北对称相间分布北撇南捺指向低压”,6,低压带:多雨 高压带:少雨,7,2326N,2326S,6634S,6634N,0,(3)考虑A、B、C-高低纬间冷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8,板书3,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大气环流:概念、成因,2、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9,1.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低气压带均盛行下沉气流高气压带均由冷空气冷却下沉而成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北风赤道低气压带南邻东南信风带,
3、D,2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是A向东南飘扬 B向西北飘扬 C向南飘扬 D向北飘扬,B,10,3下列关于大气运动简图(图)中的数码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 多雨带,C,11,4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图中(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A上升湿润 B下沉干燥C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D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B,12,1、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由于比热容的差异,夏季大陆增温快,形成热低压;而海洋增温慢,形成高压。冬季相反,大陆形成冷高压海洋形成低压。,陆地海洋,比热容,小大,
4、冬季:陆地高压,海洋低压夏季:陆地低压,海洋高压,13,一月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亚洲高压,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压,14,七月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亚洲低压,亚速尔高压,夏威夷高压,15,一月,七月,气压带被陆地高低压切断成多个高低气压中心,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16,(1)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2)南半球:海洋面积广,气压带基本成带状分布,2、高低压中心名称,17,三、季风环流,成因,18,亚洲1月、7月的季风,冬季风,东亚:西北风南亚:东北风,19,夏季风,东亚:东南风南亚:西南风,20,1有关季风的正确叙述是 (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
5、要因素B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D我国只受西南季风的影响,A,2季风环流的正确叙述是A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B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是形成季风的最主要原因C风向季节变化是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原因D东亚的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东南部,A,21,3当地球公转到近日点时,下列哪些现象发生 北半球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凸出亚洲东部盛行西北风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成低压区地球公转速度变慢A B C D,A,4、关于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基本上是断块状 B.7月,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被海洋上的热低压切断 C.1月,北半
6、球的副极地低压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 D.北半球基本上是条带状,A .C,22,5.当我国东部地区盛行西北季风的时候,巴西高原( ),A.正值旱季,昼长夜短B.正值雨季,昼短夜长 C.正值雨季,昼长夜短D.正值旱季,昼短夜长,C,23,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形成森林景观,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农业也生机勃勃。,撒哈拉沙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景观。,?,24,第二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25,赤 道 低气 压 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南,信,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气压 和风 形成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53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