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和扎根理论方法课件.ppt
《案例分析和扎根理论方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分析和扎根理论方法课件.ppt(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一部分 案例研究方法,一、案例研究的起源、特征与类型二、案例研究设计三、案例研究的案例四、案例研究的资料收集五、案例研究的分析模式六、案例研究质量的测试七、案例报告的例证性结构,2,一、案例研究的起源、特征与类型,管理科学中的案例研究法源自欧洲,特别是法国在19世纪时在医学、法学领域中运用,20世纪初,美国芝加哥大学将这种方法用于社会科学研究。 60年代, Strauss and Glaser 提出扎根理论后,案例研究的热潮再次兴起。,3,案例的含义,案例研究是指对特别的个人或团体,搜集完整的资料之后,再对其问题的前因后果做深入的剖析。 进一步而言,案例研究是对一个个例做缜密的研究,广泛
2、的搜集个例的资料,彻底的了解个例现况及发展历程,予以研究分析,确定问题症结,进而提出矫正的建议。,4,案例研究的特点,案例研究具有系统性,研究者总是把研究对象视作一个系统,或是一个系统的组成部分,来努力识别其中存在的因果关系;研究对象往往由许多变量组成,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的事件表现出来,是可观察到的,而研究者对这些变量无法控制(这与实验研究刚好相反)。,5,案例研究的特点(续),案例研究是深度的、重质的、精密的研究。无须借助假设简化问题深度探讨,可以广泛的收集资料以分析各种相关的因素例:信息化对组织效率的影响大量的准确观察与记录,这是研究具有科学性的基础,6,案例研究的各种定义,7,案
3、例研究的类别,8,对案例研究的偏见,9,二、案例研究设计,10,案例研究设计五要素,11,案例研究设计示例,具有战略联盟关系的组织群,合作战略理论,12,分析单元,13,理论发展,完整的研究设计还应包含一个与研究主题相关的理论。对某些主题,目前已有的工作成果可以提供理论架构。某些状况下,适合的理论可能是描述性的理论。对某些主题,现有知识背景与文献都很贫乏,可能被假设有作为“探索性”研究的特征。,14,案例研究的设计类型,单一案例设计,多重案例设计,整体性的(单一分析单元),嵌入式的(多重分析单元),15,选择单一案例的原因,选择单一案例的原因,16,类型一/二:单一整体性/嵌入式案例,同样的案
4、例可能包含一个以上的分析单元。嵌入式分析单元是比案例本身更小的分析单元。,如果案例研究只考察一个计划或组织整体的本质,那就是使用整体性设计(类型一)。,17,单一案例设计易犯的错误,整体性设计进一步的问题是,整个案例研究的本质可能会在研究进行期间有所改变,但研究者却一无所知。嵌入式设计的易犯错误:只注重子单元层级,而无法回到更大的分析单元。,18,选择多重案例的优缺点,19,多重案例的复现逻辑,20,例:多重案例的复现逻辑,原样复现,理论复现,3-4个案例:电脑同时使用,3-4个案例:只用于行政管理3-4个案例:只用于教学,命题:当电脑技术在学校行政管理和教学中同时使用时,电脑在学校的使用率会
5、增加。,21,类型三/四 :多重整体性/嵌入式案例,22,三、案例研究的资料收集,使用多重的证据来源建立个案研究数据库(其它的研究者原则上可以直接查阅)个案研究的数据库可以显著地增加整个研究的信度。发展一连串的证据链(对于个案研究数据库相关部份应该有足够的引证)让个案研究外部的观察者,能够从一开始的研究问题,跟随着相关证据的引导,一直追踪到最后的研究结论。,23,六种证据来源,24,使用多重数据来源,单独使用一种来源,可能与证据来源被设想的独特方式有关:一般认为调查者应该要选择一种最适合的或最熟悉的证据来源。,25,三角检定法,三角测量或三角检定是收集资料时提高信度的一般原则,简单地说,就是要
6、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事物,以确保观察的准确、可靠。资料三角检定(多种证据来源)研究者三角检定(不同的评估者)理论三角检定(同一资料集合的不同维度)方法论三角检定(运用不同的方法观察),26,收敛的和不收敛的多重证据,事 实,文件,档案记录,开放式访谈,事实观察,直接的或参与的,结构化访谈或调查,焦点访谈,结论,访谈,研究发现,结论,文件分析,研究发现,结论,问卷调查,研究发现,27,建立案例研究资料库,资料库可以是独立的次级分析对象,而与原始研究者的任何报告无关。每一个案例研究计划应该努力发展一个正式、可以呈现的资料库,使其他研究者原则上可以直接查阅这些证据。,28,一条证据链,29,建立解释,
7、要“解释”一个现象,就是要定出一组关于这个现象的因果连结,这些因果连结与先前提到的对立解释中的自变量非常相似。,30,第二部分 扎根理论方法,一 基本概念二 开放性译码三 主轴译码四 选择译码,31,一 基本概念,1、绪论2、研究题目的拟定3、理论触觉4、文献的使用,32,1、绪论,扎根理论研究法是由芝加哥大学的Barney Glaser和哥伦比亚大学的Anselm Strauss两位学者共同发展出来的一种研究方法。是运用系统化的程序,针对某一现象来发展并归纳式地引导出扎根的理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什么是扎根理论 用归纳的方法,对现象加以分析整理所得的结果。换言之,扎根理论是经由系统化的资料收
8、集与分析,而发掘、发展,并已暂时地验证过的理论。发展扎根理论的人不是先有一个理论然后去证实它;而是,他先有一个待研究的领域,然后自此领域中萌生出概念和理论。,33,有关扎根理论的基本问题,说明:扎根理论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它强调要忠实于所研究的现象;扎根理论研究者不相信理论可以首先通过演绎而得到,然后加以测试;(不要事先做过多的假设)扎根理论方法具有极强的可调节性,认为理论必须要一部分一部分地构建,这样,理论才会是累积的,那些与数据或现象不相符的理论解释才会被抛弃。,34,有关扎根理论的基本问题(续),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目的 建立和发展能忠实反映社会现象的理论,这些理论有可能日后成为此类现象的
9、社会行动纲领。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前提 1.与人们所研究现象有关的一些概念并没有全被表明理清出来,至少对某一种群体,或某一个地方是如此;即使有些概念被理清了,这些概念间的关系也还没有完全被了解,或在概念发展上也尚未成熟。 2.某些现象至今还没有人切实地做过研究、提出题目,以致人们不知道哪些变量与此现象有关。,35,有关扎根理论的基本问题(续),扎根理论的研究策略 运用系统化的程序,针对某一现象来发展并归纳式地引导出扎根的理论。评价扎根理论的标准适切性 (fit),贴切地说明了要研究的问题了解 (understanding ),能够被同样背景的人理解和接受推广性 (generality),说明一类
10、现象控制,揭示了一定的因果关系,36,有关扎根理论的基本问题(续),有必要完全记录所收集的访问或实地资料吗? 首先,实地工作初期所做的访问、观察,都应全部记录并且分析好,才开始做下一个访问或观察。因为在研究早期,研究者还不知道哪些对他的研究是重要或有关的,所以,为防止丢掉重要资料还是全部记录比较保险。 其次,当人们的分析达到一定程度,理论逐渐成形,或许就可以在听了以后,再只就那些与形成中理论有关的句子、段落予以记录。 多记录一些,总比少一些要好。,37,2 、研究题目的拟定,整个研究活动过程中最困难的部分之一是开头。其中最令研究者感到困扰的两个问题是: (1).从哪里能找到研究问题? (2).
11、针对该问题,应如何去拟定研究题目?,38,研究问题的来源,在管理领域的学术研究中,需要先进行文献分析研究文献中彼此冲突矛盾与暧昧不明之处;新的问题切入方式(高成长企业);当文献所记载的和人们的经验相去甚远时;改变文献研究的前提或假设。例:有关营利性组织的组织认同问题已经有许多成果,但非营利组织又是如何?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有哪些重要的异同之处?而且,人们要从什麽样的分析架构,来比较上述二种组织的异同?(有人以教会组织的“认同管理模式”为核心,来研究组织认同的几个重要问题),39,研究题目的拟定,两个关键问题: 1. 选择扎根理论,是因为研究问题和题目需要采用此方法呢?还是先决定用此方法,然后
12、为了适用方法而设计题目呢? 2.研究题目的范围如何确定? 通常在开始时,研究者都会提出一个较大的题目,不过在研究过程中,随着概念及其间关系逐渐显现出与所研究题目有关或无关时,研究题目会逐渐窄化而有了焦点。但要注意的是,这些题目不能太大以致似乎什么都要被网络进去;也不能太过狭隘把许多可能的发现都因为题目太窄而被排除在外,因为使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目的主要的还是在发现。,40,3、理论触觉,理论触觉(Sensitivity)的定义 指研究者的一种个人特质,一种能察觉资料内涵意义精妙之处的能力。具体的说,就是指研究者有能力去赋予资料意义,能了解,能区分相关和不相关的事物,并具有洞察力。这些特质都是指
13、研究者面对资料所施展出的一种概念化能力。理论触觉让研究者有可能发展出扎根的、浓密的、整合良好的理论。,41,4、文献的使用,技术性文献的含义 符合各专业和各学术领域写法的研究报告及理论和哲学性的文章。研究者可以用技术性文献作为背景资料,与扎根理论研究的发现相比较。技术性文献的用途 1.提升理论触觉; 2.作为二手资料的来源; 3.促使提问题; 4.帮助设计理论性抽样; 5.用做辅助性的佐证。,42,需要注意的问题,人们着手做研究时,总会带进一些技术文献,这种背景是免不了的;不过对做扎根理论的研究者而言,重要的是清楚知道自己援用了哪些文献而且正确地使用了这些文献。尤其注意技术性文献里未被人们觉察
14、的假定。没有必要在研究开始前,读完所有的文献(其他方法派别的学者常是如此)。因为,假如资料分析工作做得好,会有一些他人所未曾预期的新范畴出现。而且,也不必沉浸于既有文献而反过来被蒙蔽、受限制,甚至因而扼杀了创意。在新的范畴出现之后,再去读一些文献,看看别人有无铸造出同样的范畴,若是,他们又是如何使用这个范畴的。 前提条件:有相当敏感的理论触觉,43,非技术性文献及其使用,非技术文献的定义 在扎根理论研究里,用来作为原始资料或补充访问及实地观察的传记、日记、文件、手稿、记录、报告、日志等资料。非技术文献的使用 在一般以访问或观察为资料主体的研究里,非技术资料可以用来辅助主体资料。在某些研究里,非
15、技术文献还可以用作这些研究的主要资料来源。例如,在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其运作方式时,阅读企业所刊印的各种报告说明书、往来信件与公司内部的备忘录,可能比通过对组织的观察或对相关人士的访谈来得有效。技术文献与非技术文献的差异 非技术文献是否为赝品,所载内容是否正确,不易查证。,44,二 译码的程序,有关分析或俗称译码的程序,是扎根理论的核心部分。译码是一种把资料分解、概念化,然后在以一个崭新方式把概念重新组合的操作过程;籍此,理论得由庞杂资料中建立起来。,45,扎根理论译码目的,扎根理论的译码程序,目的不仅在由资料中摘取议题(Themes),或由几个组织松散的概念中发展出一个描述性的理论性架构(a
16、 descriptive theoretical framework)而已。扎根理论的分析程序,目的在于:要建立而不只是验证理论。利用译码程序的严谨过程产生“好”的科学。协助研究者突破研究前带入的或研究中出现的偏见和假定。借助译码过程,研究者可以建立接近实际世界、内容丰富、统合完整、具解释力的理论。这一分析过程提供了为建立好理论所需的扎根、敏感与综合完整性。,46,扎根理论方法的构成,扎根理论研究的分析部分是由三种主要的译码手续所组成: 开放性译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初级分析,提炼概念与范畴; 主轴译码,归纳核心范畴的系统背景与环境; 选择性译码,将核心范畴与其它概念或范畴相连接,形成丰满的理
17、论。每一部分都要以事实为依据。,47,在此需要强调的一点,不同种类的译码程序,其间的界线并非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说要严格地按研究的三个阶段分别使用这三种程序。在译码时,很可能一下子用一种译码方式,突然不知觉地由转到另一种译码,尤其是在开放性译码与主轴译码间,这种来回的更迭更是容易发生。虽然说研究者较常在研究初期使用开放性译码,但也有可能,即使已在用选择性译码了,却仍有一些未臻发展或未统合的概念,这时就需要回头,使用研究初期较常使用的开放性译码或主轴译码,以辅助选择性译码。当然,研究者在此时使用这两种译码,将会有不同于研究早期的“感觉”。,48,在讨论译码之前,需要了解几件事:,资料收集和资料分
18、析是紧密交织的过程,必须更迭进行,因为分析可以引导资料的取样分析资料其实就是研究者对现象提出(制造出)解释。对于所有的译码程序而言,最为核心的一种技术乃是提问题。借助问问题,研究者可以较为弹性地使用这些程序,而且应该从研究初期一直问到结束。,49,开放性译码:名词解释,概念(concepts):附着于个别事情(happenings)、事件或现象的概念性标签。范畴(category):是一组概念。研究者籍着比较概念而发现它们都指涉同一现象时,就可以把这些概念聚拢成为同一组的概念,而由一个层次较高也较抽象的概念统摄。这种概念即称为范畴。译码(coding):分析资料的过程。译码摘记(code no
19、tes):译码的成果,是摘记的一种。开放性译码(open coding):将资料分解、检验、比较、概念化、和范畴化的过程。性质(properties):一个范畴的特性和特质。面向(dimensions):性质在它连续系统(continuum)上的位置。面向化(dimensionalizing):把一个性质分解到它众多面向的过程。,50,开放性译码的主要作用,开放性译码是籍仔细检验而为现象取名字或加以分类的分析工作。换言之,人们需要用开放性译码将收集来的资料分解成一个个单位,仔细检验,比较其间异同,针对资料里所反映的现象,提出问题;经过过程,人们才能针对研究者或别人的假设,提出质疑、探索,并进一
20、步导出新发现。,51,开放性译码的程序,不断比较与提问题是译码过程里最主要的两个分析程序,文献里常以“不断比较的分析方法”(the constant comparative method of analysis)称呼扎根理论研究法。,52,概念化,在没有概念的情形下,人们可以津津乐道所有的原始资料,却没有把这些资料说个明白,也无法处理使用。在扎根理论研究法里,概念是分析的基本单位;因此,在分析工作里,第一要务就是把资料转化为概念,也就是要对资料进行概念化(conceptualizing)。在演绎式的理论建构过程中,人们借助于文献回顾对概念进行概念化定义和操作化定义,而扎根理论方法将概念化和操作
21、化变成了发现过程。,53,如何概念化,所谓分解以及概念化就是把每一件观察到的现象、访问稿或任何文件里的一个句子、一个段落,都予以分解而且加以概念化;也就是说,需要把原始资料分解成为每一件独立的事故(incident)、念头或事件(event),再赋予可以代表它们个别所指涉现象的名字。 就所观察到的每一个现象,问:这是什么意思?或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同时也把各个事故一一加以比较;它们若属同一类现象就归在同一个名字之下。否则名字太多,只会把人搞晕而已。,54,概念化举例,一位女士站在某餐厅的厨房里,她在做什么工作?认真地环视四周并记下所发生的事情;有工作人员问她一些问题,她回答问题;她似乎什么都不
22、放过,周围发生的一切尽收眼底;发生了一件事故,她趋前吩咐一些人员;周围工作繁忙,但她并不打扰他人;她悄悄地快步走进就餐区;一群客人进来,她帮助其他工作人员接待;她再次走进厨房看看时间表;领班走过来与她交谈了几句;她回到就餐区,注意服务员与客人如何讲话,如何上菜,客人等待了多久。,55,概念化举例(续),她在做什么工作?认真地环视四周并记下所发生的事情;(观察)有工作人员问她一些问题,她回答问题;(沟通)她似乎什么都不放过,周围发生的一切尽收眼底;(监测)发生了一件事故,她趋前吩咐一些人员;(指示)周围工作繁忙,但她并不打扰他人;(无干预)她悄悄地快步走进就餐区;(效率)一群客人进来,她帮助其他
23、工作人员接待;她再次走进厨房看看时间表;领班走过来与她交谈了几句; (沟通)她回到就餐区,注意服务员与客人如何讲话,如何上菜,客人等待了多久。(服务质量),56,初学者在概念化是易犯的错误,初学者常常只是对情境描叙一番,它们仅仅重复句子或片语里的精华,而不是从事概念化的工作;也就是,他们常常只是对资料提出摘要而不是建构概念(conceptualize)。 另一种错误是把一些情景直接贴上很“高级”的标签,如组织士气、企业文化或企业家。注意,不要仅凭只言片语,对你不了解的现象进行译码。 如:某高科技公司高科技企业,57,发掘范畴,在研究过程中常会有十几个、甚至上百个概念标签。因此得把相似的概念归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案例 分析 扎根 理论 方法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53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