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和抗感染主题讲座ppt课件.ppt
《感染和抗感染主题讲座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和抗感染主题讲座ppt课件.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致病性:细菌对宿主感染致病的能力。毒力 virulence :病原体的致病性的强弱程度。 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感染量(ID50) 即: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死亡 或感染的最少微生物或毒素的量。,第一节 细菌性感染与抗感染免疫,一、细菌的致病性,(一)、细菌的毒力,1.侵袭力 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黏膜生理屏障, 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 力。与菌体表面结构以及侵袭性酶有关.,(1)菌体表面结构,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及有关物质,又称黏附因子, 菌毛黏附素粘附于组织细胞有组织特异性抗吞噬细胞损伤抗体液因素的杀伤, 荚膜(微荚膜)与糖萼,微菌落 黏附表面处形成的肉眼
2、不可见细菌集落,多为一 个克隆,细菌间通过具有黏附作用的结构黏连。,(2)侵袭性胞外酶,如透明质酸酶、溶纤维蛋白酶,协助病原菌抗吞噬或扩散,外毒素特征: 蛋白质理化稳定性差毒性作用强 选择性强免疫原性强类毒素,外 毒 素 exotoxin,合成代谢产物 G+菌和部分G-菌产生 释放到菌体外,或溶 解释放,(二)毒素(外毒素、内毒素),蛋白质,由两个亚单位组成A亚单位为活性蛋白B亚单位为结合蛋白,外毒素(exotoxin),外毒素免疫原性,类毒素(toxoid):亚单位受甲醛作用可使其活性蛋白灭活而不影响接合蛋白的免疫原性抗毒素(antitoxin):外毒素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内毒素 end
3、otoxin,脂多糖 LPS,主要由G菌产生,脂多糖 LPS lipopolysacharide 菌体裂解释放稳定性好免疫原性弱无选择性不能成为类毒素,G-菌崩解和内毒素释放过程演示,内毒素 endotoxin,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Shwartzman现象 及DIC 内毒素血症内毒素休克免疫调节作用,毒性作用:较弱;但广泛。,外毒素与内毒素的比较,二、细菌感染的来源和类型,(一)感染的来源,1.外源性感染(1)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患病及带菌动物,2.内源性感染:宿主体内的微生物。,(2)传播途径,途 径 方 式 疾 病 举 例,呼吸道感染,气溶胶,飞沫方式吸入,肺结核、白喉、百日咳,消化道感染
4、,粪-口方式,食入,伤寒、痢疾、食物中毒,泌尿生殖道感染,性接触,血液或粘膜损伤,淋病、梅毒等,创伤性感染,皮肤、粘膜创伤、破损,皮肤化脓感染,破伤风,经血感染,输血、注射、针刺,细菌败血症,媒介昆虫感染,密切接触、叮咬,鼠疫,沙门菌病,多途径感染,经消化、呼吸、创伤等,结核及炭疸杆菌感染,细菌性感染的传播,特点 多样化,隐性感染显性感染 带菌状态隐性感染或显性感染后,体内带有病原菌,但无临床症状者。,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二)感染的类型,菌血症(bacteremia)病原菌由原发部位侵入血流,但未在血中大量繁殖,到达其它部位,再繁殖致病。毒血症(toxemia)细菌在局部繁殖
5、,不入血,仅外毒素入血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败血症(septicemia) 细菌侵入血流后并在血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 产物,造成机体严重损伤和全身中毒症状者。脓毒血症(pyemia)化脓性细菌引起败血症时,随血流又播散至其他许多组织或器官,引起新的化脓病灶。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 革兰阴性菌侵入血流后并在血中大量繁殖,崩解后释放大量内毒素引起全身感染。,全 身 感 染,(一)非特异性免疫 (天然免疫)特点 1、作用范围广,无特异性。 2、代代遗传,较为稳定。 3、应答迅速,起“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4、再次接触相同致病菌,功能不会增减。,三、抗菌免疫,天然免疫, 屏障结构,. 吞噬
6、细胞吞噬细胞种类 中性粒细胞 小吞噬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大吞噬细胞吞噬作用过程 接触 吞入 杀死、破坏病原菌 (吞噬体内多种酶作用) 残渣排出,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单核巨噬细胞 monocytes and macrophages,吞噬和杀菌过程:接触 吞入 杀灭,吞噬作用的后果,完全吞噬:病原体在吞噬溶酶体内被杀灭、消化、排 除残渣的过程。(5-10分钟死亡,30-60分钟破坏)不完全吞噬:只被吞噬,却不被杀死。 组织损伤 吞噬过程中,溶酶体酶(水解酶)也能破坏邻近 的正常组织,造成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3.体液因素 1、补体 2、溶菌酶 机制: 破坏细菌肽聚糖(G+菌)而
7、溶菌。 3、防御素 机制:破坏细菌细胞膜而溶菌。 4、其他:乙型溶素、调理素等。,(二) 获得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特点 1、特异性强。 2、不能遗传给后代。 3、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其免疫强度增强。,体液免疫 B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细胞免疫 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1、吞噬细胞杀菌作用2、抗体(IgG、IgM、sIgA)作用阻止粘附调理吞噬激活补体等最终消除感染。,抗毒素-中和抗体(IgG为主)-中和外毒素的毒性,胞外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破伤风梭菌 等各种化脓性细菌),细菌外毒素,以体液免疫为主,胞内菌(结核、麻风、伤寒杆菌等),1、吞噬细胞吞噬作用 2、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常导致免
8、 疫病理反应(型超敏反应)的发生。,以细胞免疫为主,一、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与途径二、病毒感染的类型三、病毒性感染的致病机制四、抗病毒免疫,第二节 病毒性感染与抗感染免疫,一、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与途径,水平传播:病毒在人群个体之间的传播1.通过黏膜表面的传播2.通过皮肤传播3.医源性传播 输血、注射、拔牙、手术等,垂直传播:,病毒从亲代直接传给子代(母 亲传给胎儿),人类病毒的感染途径,二、病毒感染的类型,隐性感染 显性感染急性病毒感染潜伏期短、发病急,病情较重数日或数周恢复病毒消灭型感染 持续性病毒感染,持续性病毒感染,持续性感染:病毒在宿主体内存在较长时间,甚至持续终身者称为 持续性感染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感染 主题 讲座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52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