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定义,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护理评估常用护理诊断/问题目标护理措施及依据评价其他护理诊断/问题健康指导,主要内容,病因与发病机制,本病的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偶为动脉栓塞、炎症、先天性畸形、痉挛和冠状动脉口阻塞所致)造成一支或多支血管官腔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尚未充分建立。一旦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达1h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
2、心肌梗死的原因多数是不稳定粥样斑块破溃,继而出血或管腔内血栓形成,使管腔完全闭塞,少数情况下是粥样斑块内或其下发生出血或血管持续痉挛,也可以使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基本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诱因,休克、脱水、出血,病理基础,斑块内出血,不稳定粥样斑块,斑块纤维帽破裂,血小板在局部激活聚集,红色血栓,血管痉挛,供求之间矛盾加深导致心绞痛,心肌血液的“求”增加,心肌血液的“供”减少,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先兆,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性质较剧、持续时间长,硝酸甘油疗效差,诱发因素不明显。,症状体征,疼痛全身症状胃肠道症状,心律失
3、常低血压和休克心力衰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特别是入院前主要的死因。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性心动过缓。,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仍低于80mmHg,且病人表现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少、神志迟钝,甚至晕厥者则为休克表现。,主要为急性左心衰竭,为心肌梗死后心脏舒缩力显著减弱或不协调所致。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重者可发生肺水肿,随后可发生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等右心衰表现。右心室心肌梗死者可一开始就出现右心衰竭表现,伴血压下降。,并发症,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心脏破裂 栓塞 心室壁瘤 心肌
4、梗死后综合征,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心电图,特征性改变,ST段抬高性AMI,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背向心肌坏死区,ST段明显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T波倒置,R波增高,ST段压低和T波直立并增高,无病理性Q波,有普遍性ST段压低0.1mV,但aVR导联ST段抬高,或有对称性T波倒置,无病理性Q波,也无ST段变化,仅有T波倒置变化,非ST段抬高AMI,动态性改变,在起病数小时内可无异常或出现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的T波,ST段抬高 AMI,动态性改变,数小时后,ST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与直立的T波连接,形成单相曲线;数小时2天内出现病理性Q波,同时R波减低,为急性期改变。Q波在34天
5、内稳定不变,此后大多永久存在,ST段抬高 AMI,动态性改变,如果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不进行治疗干预,抬高的ST段可在数日至2周内逐渐回到基线水平,T波逐渐平坦或倒置,为亚急性期改变。,ST段抬高 AMI,动态性改变,ST段抬高 AMI,数周至数月后,T波呈V形倒置,两支对称,为慢性期改变。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则表现为普遍压低的ST段(除aVR,有时V1外)和对称倒置加深的T波逐渐恢复,但始终不出现Q波。,ST段抬高性AMI的定位诊断,、 aVF,下壁,、aVL,高侧壁,前间壁,V1 V2 V3 V4 V5 V6 V7 V8,局限前壁,广泛前壁,正后壁,V1、V2、V3导联 前间壁心肌梗死,II
6、 、III、 aVF导联 下壁心肌梗死,V1V3导联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V1V5导联 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检查,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心肌酶 起病 高峰 恢复 CK-MB 4h1624h 34d CK 6h 24h 34d AST 612h 2448h 36dcTnI或 34h 1124h 710dcTnT 34h 2448h 1014d肌红蛋白 2h 12h 2448h,诊断要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必须至少具备下列3条标准中的2条:,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心电图的动态演变;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记物浓 度的动态改变。,一般治疗,
7、休息吸氧监测阿司匹林,解除疼痛,治疗要点,再灌注心肌,冠脉介入治疗,溶栓治疗,起病36h最多在12h内,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再灌注,溶栓疗法,适应证禁忌证药物应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胸导联0.2mV,肢导联0.1mV),或病史提示急性心肌梗死伴左束支传导阻滞,起病时间12h,病人年龄75岁。ST段显著抬高的心肌梗死病人年龄75岁,经慎重权衡利弊仍可考虑。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发病时间已达1224h,但如有进行性缺血性胸痛,广泛ST段抬高者可考虑。,既往任何时间发生过出血性脑卒中,1年内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或脑血管事件;颅内肿瘤;近期(24周)活动性内脏出血(月经除外);可疑主动
8、脉夹层;,入院时严重而未控制的高血压(180/110mmHg)或慢性严重高血压病史;近期(3周)外科大手术;妊娠;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近期(24周)创伤史,包括头部外伤、创伤性心肺复苏或较长时间(10min)的心肺复苏;近期(2周)在不能压迫部位的大血管穿刺。,代表药物:,第一代:尿激酶、链激酶第二代: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第三代: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作用机制,血栓中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纤维蛋白溶酶,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溶解冠脉内血栓,紧急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要点,消除心律失常控制休克治疗心力衰竭其他治疗,抗凝疗法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极化液疗
9、法,护理评估,病史,患病及治疗经过目前病情与一般状况心理-社会资料,身体评估,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心脏听诊,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常用护理诊断/问题,疼痛:胸痛 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自理能力缺陷 与急性期医疗限制活动有关;活动无耐力 与心肌氧的供需失调、卧床时间 长,虚弱、疲乏有关;有便秘的危险 与进食少、活动少、不习惯床 上排便有关;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护理措施及依据,疼痛:胸痛,休息给氧维持静脉通路监测,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止痛治疗的护理溶栓治疗的护理,药物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寒战、发热、皮疹等;低血压(收缩压低于90mmHg);出血,包括皮肤粘膜出血、尿血、便 血、咯血、颅内出血等,胸
10、痛2h内基本消失;心电图ST段于2h内回降50%;2h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血清CK-MB酶峰值提前出现(14h以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直接判断。,疗效观察,自理能力缺陷,加强宣教生活护理心理支持,活动无耐力,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解释合理活动的重要性 指导病人进行康复训练活动时的监测,急性期24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无并发症,24h后,床上腹式呼吸,协助床上洗漱,床上坐起进餐,关节被动运动,若无低血压,坐椅上活动 床边活动,第4天,5到7天,逐步增加活动,若有并发症,适当延长卧床时间,运动时心率增加小于10次/分可加大运动量,进入高一阶段的训练。若运动时心率增加超过20次/分,收缩压降低超过1
11、5mmHg, 出现心律失常或心电图ST段缺血型下降0.1mV或上升0.2mV,则应退回到前一个运动水平。,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减缓运动进程或停止运动:,胸痛、心悸、气喘、头晕、恶心、呕吐等;心肌梗死3周内活动时,心率变化超过20次/分或血压变化超过20mmHg;心肌梗死6周内活动时,心率变化超过30次/分或血压变化超过30mmHg。,有便秘的危险,了解排便情况心理疏导指导病人正确采取通便措施,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评价,病人疼痛症状减轻或消失。知晓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并能够遵从指导,卧床期间生活需要得到满足。能叙述限制最大活动量的指征,了解并遵循活动计划进行活动,活动耐力增强。,评价,能陈述预防便秘的措施,未发生便秘。经过严密病情监测,未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并发症,或一旦发生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病人能自觉避免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其他护理诊断/问题,恐惧 与剧烈疼痛伴濒死感有关。焦虑 担心疾病预后等有关。知识缺乏:缺乏心肌梗死预后相关知识。潜在并发症: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健康指导,饮食调节 戒烟 心理指导 康复治疗用药护理,thank you,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52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