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心电图心室肥大心肌梗死课件.ppt
《正常心电图心室肥大心肌梗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常心电图心室肥大心肌梗死课件.ppt(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临床心电图学,1,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一、绪论200多年前,人类开始对动物体内的生物电进行了研究。19世纪中叶,人类发现蛙心跳动时会产生电活动。1901年,心电图之父,荷兰的物理学家爱因托芬 首先描记出心电图。1903年,第一台弦线型心电图描记器开始应用临床。1924年,爱因托芬因对心电图的巨大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2,心电图概念,*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目录,3,临床诊断中的应用,*1、解剖与形态学诊断。 a. 心房肥大、心室肥大。 b. 心肌、心包疾病。
2、*2、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诊断。 a. 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b. 电解质紊乱、内分泌疾病、药物作用。 *3、心律失常的诊断。,目录,4,正常心电图产生的基本原理(Formation of normal electrocardiogram),5,心肌细胞电位图与体表心电图的关系图,目录,6,ECG, in nature, is double projections of a three-dimensional vector loop.,7,(一)心电图形成的电生理基础,1. 极化膜 和 极化电位,8,9,10,11,12,(二)激动的扩布与心电图形的形成,13,+ + + + + + + + +
3、 + + + + +,极化状态:极化膜内外排列同等数量的阴、阳离子,而无电活动。,1. 激动在心肌细胞内的扩布,14,15,电偶通常把已除极的部位即电位较低的部位称之为电穴。而尚未除极的部分,即电位较高的部分称之为电源。电源电穴电偶电流的方向:电源电穴,16, , ,单个心肌细胞除极过程电流方向从未除极部分(电源)流向已除极部分(电穴)。除极过程的扩展,正如一组电偶,沿着细胞膜前行。电源在前,电穴在后。3. 除极结束后,最早除极的部分首先复极。与除极一样,形成一对电偶,但与除极相反,电穴在前,电源在后。4.每一对带有电源和电穴的电偶传播都有一定的方向和电势的大小,我们称之为向量。, ,+ +,
4、I I,17,一.心肌细胞的除极与复极,4、心肌细胞除极、复极与波形的关系,+ + +,+ + +, , ,+ +,I I,+ + + + + +,+ + + + + +, , ,+ +,+ +,I I,I I,+ + + + + +,+ + + + + +, , ,+ +,+ +,I I,I I,+ + +,+ + +, , ,+ +,I I,18,导电体,生物发电机,19,心电向量,1、心电向量计算方法,通常用箭头表示其方向,而其长度表示电位强度。,20,两个心电向量方向相同者,相加; 方向相反者,相减。两个心电向量的方向构成一定角度者,则可应用“合力”原理将二者按其角度及幅度构成一个平行
5、四边形,而取其对角线为综合向量。可以认为,由体表所采集到的心电变化,乃是全部参与电活动心肌细胞的电位按上述原理所综合的结果。,2、向量计算方法,21,心电向量(vector),综合向量,+ = + = + =,A,B,C,A,B,C,A,A,B,B,C,22,23,六.心电向量环与心电图的关系,(一)第一次投影,24,立体向量环(第一次投影),心电向量环:一个心动周期中循环出现的瞬间综合向量的顶端连接线所构成的环状轨迹,称为心电向量环。,25,立体向量环(第一次投影),26,六.心电向量环与心电图的关系,QRS向量环在三个平面上投影的示意图,27,立体向量环的第二次投影,28,29,三.心电图
6、导联,(一)导联的连接1、标准导联:导联-左手连接正极,右手连接负极,30,三.心电图导联,(一)导联的连接1、标准导联:导联-左脚连接正极,右手连接负极,31,三.心电图导联,(一)导联的连接1、标准导联:(双极导联)导联-左脚连接正极,左手连接负极,32,三.心电图导联,(一)导联的连接2、肢体导联:(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导联-右手连接正极,左手和左脚通过中心电端连接负极,33,三.心电图导联,(一)导联的连接2、肢体导联:avL导联-左手连接正极,右手和左脚通过中心电端连接负极,34,三.心电图导联,(一)导联的连接2、肢体导联:avF导联-左脚连接正极,右手和左手通过中心电端连接负
7、极,35,avR,avL,avF,36,三.心电轴 额面六轴系统,六轴图,avR,avL,avF,avF,avL,avR,37,三.心电图导联,3、胸前导联:(单极导联)V1:胸骨右缘第4肋间V2:胸骨左缘第4肋间V3:V3、V4连线中点V4:右锁骨中线与第5 肋间交界处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处。V6: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处。V7:左腋后线V4水平处。V8:左肩胛骨线V4水平处。V9:左脊旁线V4水平处。V3R-V6R:位于右胸部与V3-V6对称处。,V1,V2,V3,V4,V5,V6,38,胸导联的导联轴,39,肢体导联额面六轴系统,40,目录,41,导联线,心电图机导联线有5条,分
8、别由线头为红、黄、绿、黑、白5种颜色的导联线组成。 红色_右手 黄色_左手 绿色_左脚 黑色_右脚 胸前(V1、V2、V3、V4、V5、V6) (红 黄 绿 棕 黑 紫),目录,42,正常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43,心脏传导系统,心脏传导系统主要是由窦房结、结间束(前、中、后结间束)、房间束(起自前结间束,称为Bachmann束)、房室结 、希氏束(His bundle)、束支(左、右束支及左束支的前、后分支)以及普肯耶氏纤维(Pukinje fiber)构成。,目录,44,45,46,心电图各波段命名,P波:代表心房除极波QRS波:代表心室除极波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波U波: 后继电位的影响P
9、-R间期:自心房除极开始到心室除极开始之前的时间QRS间期:代表心室除极所需时间Q-T间期:代表心室除极和心室复极 全过程所需时间S-T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47,qRs,qR,Rs,Qr,QS,rS,rsR,48,走纸速度:25mm/s 横线每小格0.04s标准电压:1mv 纵线每小格0.1mv,一、心电图测量,49,一、心电图测量,心率的计算,60,R-R间期(S),=心率 如:,60,0.80S,=75次/min,50,P波:1.P向量环与P波的关系,P向量环,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窦性P波的除级方向:右上左下,呈放散状。大多数在+45+60 ,51,avR,avF,avL,5
10、2,1、P波: 形态:钝圆形,可有轻度切迹,峰距0.04s 、46导联直立; aVR导联倒置 :一般0.12s,多在0.06-0.10s之间 :肢体导联0.25mv;胸导联0.2mv,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窦性P波,时间,电压,53,正常心电图,目录,54,P波异常的临床意义,振幅增高:常见于右房肥大、肺部疾患(肺型P波)、先心、甲心、低血钾等。2. 时限增宽:常见于左房肥大(二尖瓣P波)房内阻滞。,目录,55,2. P-R间期(P-R interval),1. P-R间期: 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房室传导总时间)2.* 测量: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间的时距。(包括P波时
11、限、P-R段。),目录,56,P-R间期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1.*正常成人 0.120.20s, 随年龄、心率不同而不等 ,年龄越小 ,心率越快 , P-R 间期越短。(老年人0.22s)2.临床意义:P-R 间期延长(P-R段): 常见于房室传导阻滞。P-R 间期缩短:常见于预激综合征,交界性心律。,58,1)、心室除极过程模式图,3. QRS波群,59,QRS向量环,3. QRS波群,60,心室除极可人为的分成四个阶段(1)室间隔除极(0.01-0.02s)(2)左右心室同时除极(0.02-0.04s)(3)左心室大部分除极(0.04-0.06s)(4)左室后底部除极(0.06-0.08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正常 心电图 心室 肥大 心肌梗死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52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