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课件.ppt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永遇乐,李清照,1,这是李清照晚年避难江南,寓居临安时的作品,写她在一次元宵节时的感受,抒发了国破家亡的浓重哀思。宋人张端义贵耳集说李清照“南渡以来,长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词作背景,2,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3,白话译文:,夕阳衬着的暮云特别艳丽,那人去的还来归。还有柳啊,梅啊,春天也不早,元宵快到,现在虽然晴和,到时候的风雨恐怕免不了,
2、酒朋诗友啊,不要劳驾吧! 想起在中州时的快活日子,重阳啦,端五啦,说不尽的热闹,如今这个年头,打扮已经懒了,更说不到去逛,只管听着人家顽吧。(徐志摩白话词十二首之八,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4期),4,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落日的颜色像熔化的黄金,晚云连成一片,好似璧玉相合。,分明身在临安,为什么要问“人在何处”?,漂泊异乡,无家可归的孤独寂寞。,5,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柳丝经暮色烟雾渲染,绿意更浓;笛子吹出幽怨的梅花落曲调,原来先春而开的梅花已经落了。,早春已经降临,可“春意知几许?”一问,则又见暮年孤寂的心境中,实在是春意无多啊!,如何理解“春意知几许” ?,6,元宵
3、佳节,融合天气,次第岂无风雨?,佳节良辰应该畅快游乐了,为什么说转眼间难道就没有风雨吗?,这种突然而起的“忧愁风雨”的心理状态,深刻地反映了词人多年来颠沛流离的境遇和深重的国难家愁所形成的特殊心境:物是人非,好景不长。,7,小结:上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以乐景写哀情,作者借落日余晖等美丽的景色反衬自己国破家亡后一人独度元宵的孤寂落寞的心绪,抒发物是人非、好景不长的主观感受。,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身逢佳节,天气虽好,却无心赏玩。,8,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生活安定自在,无忧无虑。,当时宋王朝为了点缀太平,在元宵节极尽铺张之能事。据大宋宣和遗事记载,“
4、从腊月初一直点灯到正月十六日”,真是“家家灯火,处处管弦”。其中提到宣和六年正月十四日夜的景象:“京师民有似云浪,尽头上带着玉梅、雪柳、闹蛾儿,直到鳌山看灯。”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正月十六日”条也有类似的记载。,“偏” 并不表示出乎意料,而表示程度的最高级。,9,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10,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11,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这几句话写的是词人追忆当年元宵节时,心情欢快,精心打扮的情形,一个“争”写出了当时女宾满座,莺歌燕舞,搔首弄姿,互相比美的热闹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李清照永遇乐 落日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52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