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PPT课件.ppt
《智能变电站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变电站PPT课件.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智能 变 电站,-,2,目录,一、智能变电站体系结构及元件(设备)功能二、智能变电站主要功能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原则”解读,-,3,智能变电站体系结构及元件功能(一),特征,-,4,一、MMS网(制造报文规范)二、SV网(采样值)三、GOOSE网(面向通用对象变电站事件)过程层 SV 网络、 过程层 GOOSE 网络、 站控层网络应完全独立, 同一设备接入不同网络时, 应采用相互独立的数据接口控制器。,智能变电站体系结构及元件功能(二),-,5,智能变电站体系结构及元件功能(三),变电站二次设备(1)过程层 :合并单元 智能终端(2)间隔层:(3)站控层: 故障信息子站(4)其
2、它: 以太网交换机 时间同步系统,-,6,合并单元的功能,功能: 针对数字输出的电子式互感器而定义的,其主要功能是同步采集多路ECT/EVT输出的数字信号后按照标准规定的格式发送给保护与测控装置。特点: 1、合并单元即可接收电子式互感器提供的数字信息,也可接入模拟信息或传统的TA/TV的输出接口。所以具有A/D。,-,7,智能终端的功能(一),1、所在间隔信息采集:一次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刀闸)位置和状态告警信息的采集及监视2、设备智能控制3、防误闭锁操作功能4、部分保护功能 安装位置:断路器附近,-,8,智能终端的功能(二),JFZ-600F 为例: 1.装置显示 本装置采用基于PC
3、的以太网外接显示软件作为调试手段,同时装置面板具备LED指示灯。 2.遥信 每组开入可以定义成多种输入类型,如状态输入(重要信号可双位置输入)、告警输入、事件顺序记录(SOE)、主变分接头输入(BCD或HEX)等,具有防抖动功能。 3.保护跳合闸 可接收保护装置下发的跳闸、重合闸命令,完成保护跳合闸。 4.控制命令 接收测控装置的遥控命令,完成对断路器及其相关刀闸的控制。 5.温度采集 本装置可采集多种直流量,如DC220V、DC110V、DC24V、DC0V5V、DC4mA20mA等,还能完成主变温度的采集上送。 6.断路器非全相保护功能 就地完成无电流判据的非全相保护逻辑。,-,9,智能变
4、电站的高级功能(一),保护运行状态远程管理 通过将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检修、告警、跳闸、软压板投退、保护运行定值等信息以IEC61850规约形式上送给当地自动化系统和调度/集控主站系统,并实时显示,允许远方查询、监视和控制保护。,管理规范 压板,-,10,智能变电站的高级功能(二),顺序控制 发出整批指令,由系统根据设备状态信息变化情况判断每步操作是否到位,确认到位后自动执行下一指令,直至执行完所有指令。 实现远方监控中心、变电站就地顺序控制功能,包括单间隔状态转换操作,双母线倒闸操作,变压器各侧跨电压等级操作,二次保护投退以及其它任意典型操作票的组合任务的操作。,规范,-,11,智能变电站的
5、高级功能(三),一体化站用电源系统将站用交流、直流、UPS、通信电源系统统一设计、生产:(1)建立电源系统监控统一平台,与自动化系统集成,实现统一智能监控,进而实现状态检修。(2)智能监控除常规范围外,还包括蓄电池容量监测,交流系统漏电监测,所有进线、馈线回路监控,电源回路的程序化操作、联锁、协调联动等。,图,-,12,一体化电源,-,13,智能变电站的功能(四),独立的网络报文记录分析系统 实现对全站各种网络报文的实时监视、捕捉、存储、分析和统计功能。,-,14,智能辅助功能(二) 状态监测,变压器状态监测传感器布点示意图,设备状态监测通过传感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获取设备的各种特征参
6、量并结合专家系统分析,及早发现设备潜在故障。,-,15,智能变电站的特征,一次设备数字化、二次设备网络化电子式互感器高压设备智能化IEC61850的应用,15,-,16,智能辅助功能,-,17,智能辅助功能(一),一、SF6密度微水监测二、避雷器绝缘监测三、断路器动作特性监测四、变压器的状态监测,-,18,基本技术原则,4.1 本标准内容是在已颁发的标准、规范基础上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所作的补充规定,与已颁发的标准、规范不一致之处以本标准为准。,释义,1、本规范从指导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对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等相关规范继电保护部分进行细化、补充和完善。,18,-,19,基本技术原则,4.2 智能
7、变电站继电保护与站控层信息交互采用DL/T860(IEC61850) 标准,跳合闸命令和联闭锁信息可通过直接电缆连接或GOOSE机制传输,电压电流量可通过传统互感器或电子式互感器采集。具体应用中采用的技术应遵循本标准中与之对应的部分。,释义,1、本间隔采用GOOSE点对点跳合闸,跨间隔采用GOOSE网路跳闸。2、常规互感器和电子式互感器均可。3、继电保护装置采用就地安装方式时,宜采用常规互感器,应采用电缆跳闸。,19,-,20,基本技术原则,4.3 继电保护新技术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的要求,并提高保护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继电保护在功能实现上是统一的整体,需要一次设备、二次回
8、路、通道、保护装置之间的配合协调,发挥其整体性能。,释义,1、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的研究与探索,应以进一步提高保护的性能和安全可靠性为目的。2、不能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继电保护的智能化不能牺牲保护的“四性”,应以提高保护的可靠性为基本出发点,不能降低保护的可靠性。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是“继电保护系统”,不再是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一次设备和二次回路应协调配合。,20,-,21,基本技术原则,4.4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继电保护系统应遵循双重化配置原则,每套保护系统装置功能独立完备、安全可靠。双重化配置的两个过程层网络应遵循完全独立的原则。,释义,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继电保护装置应遵循双重
9、化配置原则,21,-,22,基本技术原则,22,双重化配置保护对应的过程层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均应双重化配置(包括主变中低压侧)。,示意图,-,23,基本技术原则,23,过程层网络按电压等级组网。双重化配置的保护及过程层设备,第一套接入过程层A网,第二套接入过程层B网。为防止相互干扰,两网之间应完全独立。,合并单元1,智能终端1,保护1,220kV SV交换机1,220kV GOOSE交换机1,合并单元2,智能终端2,保护2,220kV SV交换机2,220kV GOOSE交换机2,举例,-,24,基本技术原则,4.5 按照国家标准GB/T 14285要求“除出口继电器外,装置内的任一元件损坏时
10、,装置不应误动作跳闸”。智能化变电站中的电子式互感器的二次转换器(A/D采样回路)、合并单元(MU)、光纤连接、智能终端、过程层网络交换机等设备内任一个元件损坏,除出口继电器外,不应引起保护误动作跳闸。,释义,电子式互感器内应由两路独立的采样系统进行采集,每路采样系统应采用双A/D系统,接入MU,每个MU输出两路数字采样值由同一路通道进入一套保护装置。,24,-,25,基本技术原则,25,-,26,基本技术原则,26,-,27,基本技术原则,4.6 保护装置应不依赖于外部对时系统实现其保护功能。,释义,保护采用点对点直接采样,采样同步不依赖于外部时钟。保护装置接入外部对时信号,但对时信息不参与
11、逻辑运算。,27,-,28,基本技术原则,28,4.7 保护应直接采样,对于单间隔的保护应直接跳闸,涉及多间隔的保护(母线保护)宜直接跳闸。对于涉及多间隔的保护(母线保护),如确有必要采用其他跳闸方式,相关设备应满足保护对可靠性和快速性的要求。,释义,同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6.6.c)条,强调直接采样直接跳闸。“直采直跳”原则是本规范的基本原则。括号内的母线保护不是列举的意思,母线保护也必须遵循此原则。,-,29,基本技术原则,29,3.直接采样:智能电子设备间不经过以太网交换机以SV点对点连接方式直接进行采样值传输。,示意图,-,30,基本技术原则,30,4.直接跳闸:保护设备与本间隔智能终端
12、之间不经过以太网交换机以GOOSE点对点连接方式直接进行跳合闸信号的传输。,示意图,-,31,基本技术原则,31,4.8 继电保护设备与本间隔智能终端之间通信应采用GOOSE点对点通信方式;继电保护之间的联闭锁信息、失灵启动等信息宜采用GOOSE网络传输方式。,释义,继电保护之间的联闭锁、失灵启动等信息宜采用GOOSE网络传输方式。对快速性要求不高的保护采用网络方式(经过交换机)跳闸。例如:3/2接线的边断路器失灵保护跳相邻断路器通过GOOSE网络接入母线保护和中断路器智能终端跳相关断路器。断路器位置接点经点对点和网络传输,本间隔采用点对点方式,间隔间采用GOOSE网路方式。,-,32,基本技
13、术原则,32,4.9 在技术先进、运行可靠的前提下,可采用电子式互感器。,同330kV75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4.3.c)条。电子式互感器不是智能变电站的必备要素。继电保护装置采用就地安装方式时,宜采用常规互感器,应采用电缆跳闸。,释义,-,33,基本技术原则,33,4.10 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过程层SV网络、过程层GOOSE网络、站控层MMS网络应完全独立,继电保护装置接入不同网络时,应采用相互独立的数据接口控制器。,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各网络应相互独立。为了防止同一装置接入不同网络时,各网络间相互干扰,要求装置内部各网络的数据接口控制器也应完全独立。,释义,-,34,基本
14、技术原则,34,4.11 双母线、单母线分段等接线型式(单断路器)的线路、变压器间隔采用电子式互感器时宜单独配置三相ECVT。,各间隔配置独立的三相ECVT,简化了二次回路,提高了保护的可靠性。仅采用电子式互感器的间隔,推荐配置三相ECVT。,释义,-,35,基本技术原则,35,4.12 保护装置宜独立分散、就地安装,其运行环境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6.6.b):保护宜独立分散、就地安装。就地安装:在一次配电装置场地内紧邻被保护设备安装。保护就地安装对保护装置本身和运行环境都有严格要求。本条主要是针对运行环境提出的要求。鉴于目前的制造工艺:保护设备就地安装时,应置于开关柜、G
15、IS汇控柜或智能控制柜内。柜内温度控制在-2570,相对湿度控制在90%以下,释义,-,36,基本技术原则,36,分布式保护布置原则:分布式保护是面向间隔,由若干单元装置组成,功能分布实现。主单元可安装于室内,子单元就地安装(满足就地安装条件)。装置光以太网接口较多,发热问题较突出;分布式方案将网络接口分散到主、子单元中。本规范规定光以太网接口数量较多的母差保护、变压器保护可采用分布式。,示意图,-,37,基本技术原则,37,非电量保护:非电量保护采用就地直接电缆跳闸,信息通过本体智能终端上送至过程层GOOSE网络,再经测控装置上送至站控层MMS网络。非电量保护和本体智能终端分别配置。,-,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能 变电站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52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