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楚辞天问其七注释译文赏析课件.ppt
《屈原楚辞天问其七注释译文赏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屈原楚辞天问其七注释译文赏析课件.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天问赏析之(七),楚辞 -屈原,屈原,屈原(约公元前339年公元前278年)名平,出身于楚国贵族。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26岁就担任楚国左徒兼三闾大夫。初颇受楚怀王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张授贤任能,彰明法度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思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
2、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杀。时年62岁。当地人民十分悲痛,纷纷划船去救他,并包粽子投入江中喂鱼,免得鱼吃掉他的尸体。这就是后来端午节划龙舟和吃粽子的来历。端午节也就成了人们纪念屈原的节日。,原文31,会朝争盟,何践吾期?苍鸟群飞,孰使萃之?列击纣躬,叔旦不嘉。何亲揆发,定周之命以咨嗟?,赏析31,会:会合。朝:指甲子日。争:争相。盟:指盟誓。践:遵守、实践。吾:代武王而言。期:约定的日期。据史记.周本纪、吕氏春秋记载,武王起兵伐纣,八百诸侯响应,并约定“以甲子至殷郊”,果然在这一天,武王与各路诸侯会师于殷都朝歌附近的牧野。苍鸟:苍鹰,喻指将士、武士勇猛。萃:聚焦。这里描述了勇士
3、攻打殷都的情形。这句话上接前一句话说,各路诸侯如约会合在甲日并争相盟誓,他们是如何遵守武王规定的日期来到的呢?勇猛的武士如同搏击天空的群鹰一样,是谁使他们聚集在朝歌呢?列击:分解砍断。纣躬:指纣王的躯体。叔旦:即武王弟弟周公旦。不嘉:不赞许。史记.周本纪载:殷都被武王攻陷后,纣王自杀。武王又用轻剑击刺其尸体,并用大斧砍断纣王的头,挂在大白旗上。亲:亲自,指周公。揆:度量,引申为“谋划”。发:武王姬发。定:成,完成的意思。周之命:指天命周朝的国运,即上天给于周的政权。咨嗟:叹息。这句是问,周公既亲自出谋划策,定了国家的天下,为何还发出叹息之声?,原文32,授殷天下,其位安施?反成乃亡,其罪伊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屈原 楚辞 注释 译文 赏析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51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