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福利与退休计划(整合版)课件.ppt
《员工福利与退休计划(整合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员工福利与退休计划(整合版)课件.ppt(1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员工福利与退休计划,讲师:郭振华日期:2010年7月3日地点: 上海 北京 深圳,2,授课大纲,退休规划原理:基本理念员工薪酬:养老规划供款能力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计算单位福利:考虑已有的补充性保障退休规划流程:计算养老金缺口,计算养老规划投入,3,一.退休规划原理,退休规划内涵和外延退休规划与风险管理退休规划平衡与设计理财师的知识与能力,4,1.1 退休规划内涵与外延,退休规划的内涵实现退休生活财务独立的一系列理财计划和行为。 特征追求长期收支平衡锁定帐户可能享受政府税优,5,退休的外延,退休规划的外延退休规划的主要内容是老人经济问题,包括养老金、医疗、住房。 老人退休生活的三阶段
2、:初期、中期、晚期退休生活初期高消费阶段退休生活中期平衡消费阶段退休生活晚期健康支出阶段,6,退休规划的主要项目,7,1.2 退休规划与风险管理,退休规划的必要性 从整个社会看:人口老龄化家庭养老方式的转变社会保障不足 从个人看:寿命的不可预见性个人医疗、住房负担重职业生涯的不确定性退休规划的可行性 收入的增值 投资方式的多元化、复杂化 理财意识的提高,8,1.3 退休规划平衡与设计,生命周期理论与退休规划 理性消费:应该考虑生命周期,将一生的收入合理分配到一生的各个阶段。而不是高收入是醉生梦死,老年时入不敷出。 美名其曰:跨期消费平滑 人们不理性: 短视、及时行乐;人毕竟还是动物。 缺乏金融
3、保险知识,如不知自己的社保足不足;,9,1.3.1 退休规划平衡原理,退休规划平衡原理示意图,10,退休规划的三个重要时点,规划起点:考虑其资产状况退休时点:计算其资产积累状况规划终点:预测终点(余命),11,退休规划平衡原理公式,时间符号 t 未来年限 n 当前时点距离退休的时间差 d 当前时点距离死亡的时间差 0 计划起点,计算符号 W0目前拥有的资产 Wn养老总需求(退休时点的养老金积累额) K 投资回报率 Et 第t年收入 Ct 第t年消费支出 Ct* 第t年净支出(Ct-Et),12,1.3.2 退休规划的设计,退休生活目标 考虑起点既得养老金 养老金赤字 供款能力分析 退休规划设计
4、原则 评价与调整,13,退休生活目标 养老金总需求测算,客户:我希望退休之后过上怎样的生活保障型?小康型?富裕型?替代率目标?理财师:这样的生活需要多少积蓄?当期生活成本:衣、食、住、行退休后支出项目变化:医疗费上升、交通费下滑预算退休第一年支出:考虑通货膨胀、意外事件估算余命:生命表、性别、家族和个人既往病史根据客户情况调整:旅游计划、护理计划、遗产,14,考虑起点 既得养老金,既得养老金依据法律或合同,在履行相关义务符合特定条件下获得的锁定至养老所用的资金。 既得养老金来源国家基本养老金住房公积金结转额医疗保险个人帐户余额企业年金个人帐户余额团体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余额养老储蓄专用资金,1
5、5,养老金赤字,养老金赤字估算 养老金赤字=养老金总需求既得养老金,既得养老金,16,养老金赤字解决,完善职业生涯规划 退休后继续兼职工作 减少当期消费, 增加配置在退休规划上的资产比重降低或减少退休生活目标延迟退休采取更为激进的投资策略,17,供款能力分析,员工收入分析员工薪酬人力资本其他收入 家庭财务状况分析资产负债结构收支储蓄情况,18,退休规划设计原则,匹配客户需求考虑主要风险社保政策变更投资风险通货膨胀 要为养老创造稳定的现金流,19,退休规划方案的评价与调整,方案评价 可行性退休时点生活质量 敏感性分析通货膨胀率工资增长率投资回报率 退休方案调整支出调整收入调整资产配置调整投资策略
6、调整,20,1.4 理财师的知识与能力,理财师 “看穿” 能力基于当期看未来(测算未来需求的能力)从未来回到当前(规划现在的能力)从当前走向未来(执行能力) 分析人力资本 理解既得权益 客户利益最大化,21,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并能为其带来收入的能力。 主要表现为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劳动熟练程度和健康状况。 经济学家把人力资本称为一个人未来劳动收入的现值。 不同人力资本的人拥有不同的收入曲线 算一算您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与保险有何关系?,22,既得权益,既得权益基于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在当事人符合特定条件或履行特定 义务后应当享有的权利和利益。 主要特征具有法律或合
7、同依据在符合特定条件或履行特定义务后方可获取延期支付受益人具有一定风险,23,二. 员工薪酬,薪酬与退休规划 薪酬概述,24,2.1 薪酬与退休规划,薪酬影响退休规划薪酬中的延期收入:部分延期收入本身就是退休金,如企业年金。影响退休金的需求量。薪酬中的当期收入:决定退休规划的供款能力。 退休规划会影响薪酬结构的选择如果公司提供菜单式福利,个人可以针对自己的退休规划目标选择福利的具体内容。,25,2.2 薪酬概述,薪酬的含义及特征 薪酬结构 工资总额 薪酬单与扣除 其他收入,26,2.2.1 薪酬的含义和特征,薪酬按照要素和贡献进行全面补偿的分配制度。 主要特征按要素分配;承认贡献,包括岗位责任
8、、实际绩效、年功等;全面补偿原则,包括劳动贡献补偿和基本生活保障;包括当期收入和延期收入。,27,2.2.2 薪酬结构,薪酬结构,理性劳动者的收入期望:当期收入最大化、未来风险最小化,当期收入,延期收入,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社会保障,单位福利,28,工资与福利,工资是员工基于对单位的劳动贡献所获得的当期补偿,含基本工资、奖金、补贴等。,福利是保障员工基本生活需要、提高员工生活质量的制度安排,含社会保障和单位福利。,工资的特征工资收入的主要形式是货币工资的依据是劳动合同以当期收入为主,福利的特征以公平分配原则为主制定分配标准以延期收入为主,29,当期收入,当期收入:按照单位当前承诺获得的薪酬,
9、主要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当期” 通常指一年之内。 主要特征当期兑现,属于即时权益;工资补偿,主要是对雇员贡献的补偿;仅是薪酬的一部分。,30,延期收入,延期收入:按照预先承诺延期获得的薪酬,主要包括社会保险、 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和股权收益。“延期”通常指一年以上。 主要特征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比重不断加大;预期兑现,属于既得权益;补偿方式多样性,如支付养老金和股权计划等;具有抵御社会风险和保障基本生活安全的功能;是关键岗位人才的“金手铐”。,31,2.2.3 工资总额,工资总额职工在一定时期内直接从本单位领取的报酬总额。 主要内容工资(计时、计件和岗位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
10、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32,2.2.4 薪酬单与扣除,薪酬单是向员工支付薪酬的凭证。 主要内容应发工资额,即费税扣除前的个人工资总额代扣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个人所得税等实发工资额,即费税扣除后的个人工资额,33,缴费工资,缴费工资指计算社会保障缴费的应计收入,从而形成缴费基数。 主要特征经过政府主管部门核定;属于政策范畴,考虑工资增长等因素;作为缴纳社会保障费的应计收入;通常使用上年度的数据核定本年度缴费基数。,34,社会保障缴费基数,单位缴费基数经有关部门核定的上年度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住房公积金例外,为职工个人缴费工资总额)。 个人缴费基数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城镇个体
11、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35,社会保障缴费费率,36,社会保障缴费的税收政策,企业缴费税收待遇 在缴纳企业所得税之前列支 个人缴纳税收待遇 在缴纳个人所得税之前列支,注:个人实际领(支)取原提存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基本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时,免征个人所得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0号),37,个人所得税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注:1.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额为每月2000元 2.应交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38,例题1 张先生薪酬分析,2
12、008年张先生4月的薪酬单 单位:人民币元/月,1.第一栏内各项相加总合为员工税前工资总额,其中通讯费和交通费在税前扣除标准以内不计入应税收入(假定地方政府有明确规定);2.今年的社会保障费基数基于上年工资水平核定,在本例中张先生今年个人缴费基数假定为7000元;3.个人社保费率:住房公积金5%,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1%;4.单位缴费费率:住房公积金5%,养老保险20%,医疗保险6%,失业2%;5.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额为每月2000元,采取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请计算:实发工资6336元是如何计算的?,39,从应发额到实发额的解析,根据假设 社保缴费基是7000元;
13、张先生社会保障个人缴费为: 住房公积金费=70005%=350元 养老保险费率=70008%=560元 医疗保险费率=70002%=140元 失业保险费率=70001%=70元 社会保障个人缴费合计=1120元 应纳税所得额=8000-(300+120)-1120-2000=4460元 适用15%的税率,应纳税额=446015%-125=544元 当期实发额=8000-1120-544=6336元工资总额是员工的税前收入,扣除各类费,税后即当期实际收入,40,2.2.5 其他收入,除薪酬以外的其他合法收入,41,三. 社会保障,3.1 社会保障概述 3.2 国家基本养老保障 3.3 国家基本医
14、疗保险 3.4 国家住房公积金,42,3.1 社会保障概述,社会保障的定义与体系社会保障与退休规划的关系,43,社会保障的定义,社会保障:指国家以立法和行政措施确立对遇到疾病、伤残、生育、年老、死亡、失业、灾害或者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经济、物质和服务的帮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经济福利制度。社会保障的实质:是国家抵御社会风险的制度安排。包括资金筹集、基金管理和待遇支付。马克思诞生于 181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于 1848年,资本论第一卷在1867年发表。当时欧洲工业革命如火如荼。1881年威廉一世皇帝根据俾斯麦的建议在他的公告中宣布:“最大限度地保障需要帮助的人。”并且声明
15、,这是立足于基督教道义基础上的国家的最高使命。德国于1883-1889年间先后颁布的有关工人的疾病医疗保险、工伤保险、老年残障保险等法律,不仅为当时较为落后的德国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险制度奠定了基础,也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效仿。2006年,美国Human Events杂志邀请了15位保守派学者(Conservatives)和公共政策领袖组成一个评审委员会,来评比世界19到20世纪最有害的书。TenMostHarmfulBooks :共产主义宣言 、我的奋斗 、毛主席语录、金赛性学报告 、 民主主义与教育 、资本论,44,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即参保人缴费建立公共基金或个人帐户,国家可以给予资助,向
16、符合资格条件的受益人(参保人)提供保险待遇的制度安排。社会福利即国家筹集资金,根据普惠原则,提供均等待遇的公共福利制度安排。如老人金制度。 社会救助即国家筹集资金、通过经济状况调查、向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提供现金、物质和服务的制度安排。由民政部门实施。如低保制度和救灾。 社会优抚即由国家筹集资金,向那些为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而奉献(牺牲、伤残)的人进行经济补偿的制度安排。 住房保障即由住房公积金、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组成的,保障人有所居的制度安排。,45,社会保障在退休规划中作用,社会养老保险老有所养 社会医疗保险老有所医 住房保障老有所居 社会救助老有所依,46,社会保障在退休规划中的局限性,社会
17、保障水平低 社会保障覆盖面窄 社会保障项目有限 社会保障仅是退休规划项目的一部分,47,3.2 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国家基本养老保险概述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三环节 基本养老金替代率,48,3.2.1 国家基本养老保险概述,目标建立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定义、特征 法律和政策依据,49,目标建立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企业年金,个人退休计划,50,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定义、特征,国家依法建立的,参保人依法履行缴费义务和领取养老金,有政府确保支付的养老金计划。也称社会养老保险计划、政府养老金计划、强制性养老金计划和第一支柱养老金计划。,政府确保计划安全运营,享有个
18、税减免待遇和雇主供款,依法建立、参加、履行缴费义务和享有相关待遇,主要特征,51,国家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依据,政策依据:国发(2005)第38号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制度模式: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 覆盖人群:城镇企业员工及自雇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政策待定) 统筹层次:省级统筹。省级政府制定细则并管理统筹基金,52,3.2.2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三环节,资金筹集缴费 资产管理利息 养老金支付领取,53,资金筹集,在职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缴费比例:(1)个人缴费: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最低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60%;最高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300%)的8。(2)单位缴费
19、: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2%。 2006年1月之前,个人缴费全部和单位缴费的3%计入个人养老账户,单位缴纳的19%划转为社会统筹。2006年1月开始,国发(2005)第38号文将单位缴费的3%也划入社会统筹用来解决养老空账问题。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为20%,其中8%计入个人帐户。缴费方式:在职企业职工缴费由所在企业代扣代缴;自由职业人员、城镇个体工商户业主由本人直接向征缴部门缴纳,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缴费由其业主代扣代缴。,54,资产管理,社会统筹部分: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缴费,以及财政补贴等。由社保经办机构统一管理。现收现付。社会互济、
20、风险分担。个人帐户部分资金来源于个人缴费及投资收益。完全积累制。个人所有,可以携带和继承。,55,养老金支付,享受国家基本养老金的条件领取养老金的人群界定 基本养老金的构成和计算公式 相关名词解释 示例,56,享受国家基本养老金的条件,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退休年龄的相关规定:男年满60周岁; 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 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21、。,57,领取养老金的人群界定,国发199726号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中,将参加养老保险的人群分为三种:“老人”:1997年养老制度改革之前退休的职工;“中人”:1997年养老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而在改革后退休的职工;“新人”:1997年养老制度改革后参加工作的职工。,58,养老保险金构成和的计算公式(38号文),“老人”的基本养老金:仍采用“老办法”,即按照他们退休前的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养老金。“新人”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年发给。个人账户养老金月
22、标准: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注:由于客观原因,全国某些城市的计算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中人”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同上。过渡性养老金各地自行制定政策。,59,60,相关名词解释,基础养老金 由社会统筹支付的养老金。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a1A1a2A2anAn)N缴费年限 履行缴费义务的具体期限,缴费12个月=1个缴费年。 视同缴费年限 按有关政策承
23、认的缴费年限,是对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前工龄的认可和补偿,是对制度中人的政策倾斜。,61,相关名词解释,个人账户养老金 由个人账户支付的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 与员工退休年龄相对应,是个人帐户养老金计发依据(通常根据城镇人口平均寿命等因素计算形成)过渡性养老金 根据建立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前的视同缴费年限,根据系数、年功或其他因素来计算补偿中人养老金不足部分。例如,采用采用每一工龄多少钱的方式。,62,38号文件规定的个人帐户养老金计发月数,63,例题1 计算第一个月的基本养老金,基本情况 A女士1981年1月参加工作,其工作单位於1991年1月参加了养老保 险,2006年1月
24、A女士年满55岁在该市办理了退休手续。 已知条件 根据当地养老保险政策,A女士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 为25年。当地对“中人”的过渡性养老金政策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以 前的”全部年功补偿法“(1年=13.6元)。退休时其个人帐户储存额 为54060元。2005年该地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4000元;其本人指数 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2300元。 问:A女士退休后第一个月的基本养老金?,2022/11/26,64,可编辑,65,解析,判断:A女士1981年参加工作,而1991年参加国家基本养老金保险,是中人;计算:2006年1月年满55岁退休,适用38号文件,可领取的基本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 个人
25、账户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 =(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 1% + 个人帐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 过渡性养老金=(24000/12+2300)/2 25% + 54060/170 +(1991-1981)13.6= 537.5+318+136= 991.5元,66,例题2 个体经营者的基本养老金,基本情况 冯先生,个体工商户,2006年1月初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计划,每年年底一次缴纳当年应缴养老保险费,费率为20%。已知2005年该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2808元,假设该市职工平均工资年增长率为3%,个人帐户年投资回报率为4%。2021年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员工 福利 退休 计划 整合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51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