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课件.ppt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74,相关调查,中国:工作3年以内的医院新职工(医生和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达95.66。而锐器伤后报告者仅占7.67。美国:CDC每年至少有100万人次发生针刺伤,因血源性传播疾病造成医务人员死亡人数达几百人,几乎每天死亡1人。英国: BMA调查发现针刺伤与HIV和HBV感染有很大的相关性。,2/74,相关调查,2003年SARS引起医务人员发生的院内感染是普通人群的2倍,据卫生部统计,确诊为SARS的患者中25.5%为医护人员,位居各职业发病率的首位。北京地坛医院收治3名护士因针刺伤暴露于艾滋病感染血液后发生艾滋病病毒感染。某医院在一次急诊抢救中,6名医务人员遭艾滋病职业暴露,半年后2名
2、血液检测HIV病毒抗体阳性。我国某医院调查证实,有一组医务人员,HBcAg血清阳性率高达53.5%。,3/74,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4/74,职业安全防护的定义,指针对职业损伤因素可能对机体造成的各种伤害,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采取多种适宜的措施,避免受职业损伤因素的侵袭,或将其所受伤害降低到最低 。,5/74,标准预防的定义,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
3、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6/74,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隔离对象:即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防护: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手卫生。,7/74,主要内容,职业安全防护事件应急预案职业安全监测管理制度职业暴露损害的紧急处理程序和措施,8/74,职业安全防护事件应急预案,9/74,职业安全防护事件应急预案目的,为提高医院职业安全防范的能力,正确、有效、快速处置各类职业安全防护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保证医院正常工作秩序,10
4、/74,医务人员工作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如电离辐射、高温物质、噪声等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如化学消毒剂、细胞毒性药物、放射性物品、易燃液体/固体、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等,11/74,医院职业安全防护事件应急处置,一、先期处置职业安全防护事件发生后,在做好信息报告的同时,要启动预案响应措施,立即组织本部门工作人员营救受伤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向行政部门报告,12/74,医院职业安全防护事件应急处置,二、应急
5、救援发生职业安全防护事件时,医院应急领导小组根据情况需要、调度人员、资源对患者进行救治、支援。适当情形请求地方政府启动社会应急机制,组织开展应急救援与处置工作。,13/74,医院职业安全防护事件应急处置,三、后期处置恢复与重建职业安全防护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各部门要积极组织后续救援、医院秩序的恢复重建工作,对于重点部门和特殊区域,要认真分析研究,提出解决建议和意见,按有关规定报批实施。,14/74,医院职业安全防护事件应急处置,三、后期处置评估与改进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对特别重大、重大以及影响范围较大突发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提出防范和改进措施,并向医院
6、应急领导小组报告;相关职能部门每年对职业安全防护事件处置及应急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15/74,医院职业安全防护事件应急处置,三、后期处置在事件处置过程中,事发部门和参与事件处置的相关部门要及时收集相关数据,开展事件处置过程的分析和评估。事件结束后,要及时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加强和改进同类事件应急工作的建议和意见。,16/74,加强职业安全防护事件的日常监控,各科室、部门应积极主动掌握工作环境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如何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如何做?,17/74,你有这些不良习惯吗,18/74,你有这些不良习惯吗,19/74,患者使用过的针放在纸
7、盒里合适吗?,20/74,加强职业安全防护事件的日常监控,定期组织职业安全防护事件的培训和演练制定年度应急培训计划,每年组织一次医院应急演练培训,明确应急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方法、培训要求。各科室、部门针对各自工作环境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险因素、防护措施进行科内培训及演练。,21/74,职业安全监测管理制度,22/74,职业安全监测管理制度,1.为维护医院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院工作人员中出现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2.职业危害指医院工作人员在职业活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伤害。3.医院工作人员包括医疗、护理、医技、药技、行政、后勤等所有工作人员,23/74,职业安全监测管理
8、制度,4.医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5.各科室、部门应积极主动掌握工作环境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防护措施,建立健全有科室特色和针对性的防护制度,严格操作规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24/74,职业安全监测管理制度,6.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及时告知员工,让职工知晓职业危害的有关情况。7.各科室、部门应提供符合防治职业危害的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25/74,职业安全监测管理制度,8.加强工作人员对医疗环境中职业安全防护教育。上岗前对职工进行医院感染、职工防护、安全工作技术和方法等
9、岗前培训,各科室、部门不定期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对员工进行有关知识培训和考核。,26/74,职业安全监测管理制度,9.医院为职工提供员工保健体检,并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及时发现潜在问题,让职工享受到有关的保健服务。10.要求职工本人加强防护,增强自身防护意识,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27/74,职业安全监测管理制度,在发生职业安全防护事件时,应十二小时内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加强信息沟通与传递,信息上报内容包括:职业危害概况、发生时间、损伤部位以及事件现场情况、事件的简要经过、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按程序开展具体的事件应急处理工作。,28/74,职业安全监测管理制度,12.事件发生
10、后相关部门应及时调查事件的发生原因和事件性质,估算事件的危害波及范围和危险程度,查明人员伤害情况,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13.对已受损害的接触者可视情况调整工作岗位,并予以合理的治疗,促进职工康复。,29/74,职业暴露损害的紧急处理程序和措施,30/74,职业暴露损害的紧急处理程序和措施,发生化学药物污染的紧急处理程序 与措施,31/74,(一)化学治疗防护措施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化疗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上岗 前教育,定期进行防护知识培训,增强化疗病房 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和防护知识。化疗药品配置应统一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生物安 全柜内进行。,32/74,职业暴露损害的紧急处理程序和措施,防护要求配药
11、操作前应穿隔离衣、裤,佩戴一次性口罩和帽子,戴防护眼镜和手套,操作中若有手套破损、衣物污染应立即更换。戴手套之前和脱手套之后必须洗手。操作台面覆以一次性防护垫,防止化疗药品渗漏对设备造成污染。,33/74,职业暴露损害的紧急处理程序和措施,(二)冲配规则使用输液泵和软袋液体以减少空气中有害物质排出。用水代替粉剂以减少冲配时气溶和气雾的外溢。必须打开粉剂安瓿时,应用无菌纱布包裹;溶解药物时,溶媒沿瓶壁缓慢注入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再进行搅动,以防粉末外逸。,34/74,职业暴露损害的紧急处理程序和措施,抽取药液时以不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为宜,并使用针腔较大的针头抽取药液,以防注射器内压力过大,药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务人员 职业 安全 防护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50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