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处方的基本理论ppt课件.ppt
《运动处方的基本理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处方的基本理论ppt课件.ppt(10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运动处方的基本理论,Exercise Prescription,运动不足综合症,冠心病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下腰痛骨质疏松 部分癌症 以上疾病俗称“文明病”,统称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俄罗斯宇航员太空生活七个月,骨骼总量下降了30%,运动神经系统功能衰退几乎不能行走,肌肉总量下降双腿肌力衰退2/3,肌肉,神经,骨骼,无运动现象,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运动不足是影响健康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因此,增加身体运动的活动量,已成为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和预防慢性疾病的重要措施。,1996年,美国国家卫生署发布了著名的研究报告体力活动与健康。该报告第一次系统总结了关于体力活动与健康近几十年的研究成果,
2、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关于体力活动和健康关系最权威、最科学的结论。,美国对运动和体力活动的全面认识,该报告全面总结了体力活动的益处,减小早亡风险;减小死于心脏病的风险;减小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减小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帮助患有高血压的人降低血压;减小发生结肠癌的风险;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帮助控制体重;有利于骨骼、肌肉、关节健康;帮助老年人更好的行走,预防跌倒;改善心理健康,一、 运动处方概述,处方: 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历史渊源,“运动处方”
3、这个词在国内外流传的年代极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曾提出了“运动处方”的概念。1960年日本猪饲道夫教授使用“运动处方”这一名词。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Prescribed exercise(处方性练习或规定性练习),从而在国际上得到认可,但通常人们称其为“运动处方”。我国在七十年代末也引进了有关运动处方的理论。经过50多年的发展,现在运动处方已成为指导人们进行健身、康复的重要方法。,一、 运动处方概述,一、 运动处方概述,1、运动处方的概念:运动处方Exercise Prescription: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士)或健身教练等,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
4、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运动处方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和科学地锻炼的一种方法。,运动处方与药物处方的对比,目的性强计划性强科学性强针对性强普及面广,明确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严格按照康复体育、临床医学、运动学等学科。短间内会取得较明显的健身和康复效果。,运动的安排有较强的计划性,易于坚持。,根据每一个参加锻炼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制定和实施。,运动处方简明易懂,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收效快。,一、 运动处方概述,特点,一、 运动处方概述,2、运动处方的发展史和研究现状目前
5、我国的研究不足:缺乏大样本、大规模、多指标、长时间追踪、多学科之间协作的研究。以后发展方向: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扩大慢性病种类运动处方的研究,提高运动处方个性化的研究、我国传统体育手段在运动处方中的应用、简化运动功能评定及运动中的监测方法、运动处方信息化等研究,一、 运动处方概述,3、运动处方的意义和作用:运动处方在康复治疗和预防健身中的作用 运动处方与普通的体育锻炼和一般的治疗方法不同,运动处方有很强的针对性、明确的目的性、有选择、有控制地运动,以达到科学锻炼、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等目的。 运动处方在康复治疗中的作用:科学指导康复锻炼者进行锻炼,更好地达到预防功能障碍的形成、减轻功能
6、障碍的程度。恢复正常的功能。,一、 运动处方概述,运动处方对人体的作用:(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运动处方主要是采用中等强度的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运动,即:有氧运动,对增强心血管系统的输氧能力、代谢产物的清除,调节做功肌肉的摄氧能力、组织利用氧的能力等有明显的作用。按运动处方锻炼可使心率减慢,血压平稳,心输出量增加,心血管系统的代偿能力增强等。 但注意在有心脏疾病的情况下要慎重。,一、 运动处方概述,(2)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增强呼吸系统的通气量、肺活量、摄氧能力,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一、 运动处方概述,(3)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增强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肌肉协调性,保持及恢复关节的活动幅度,促
7、进骨骼的生长,刺激本体感受器,保存运动条件反射,促进运动系统的血液和淋巴循环,消除肿胀和疼痛等。,一、 运动处方概述,(4)运动处方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促进消化系统的机能,加强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增进食欲,促进胆汁合成和排出,减少胆石症的发生,促进胃肠蠕动,防治便秘等疾病。,一、 运动处方概述,(5)运动处方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或抑制能力,改善大脑皮质和神经体液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调节。,一、 运动处方概述,(6)对身体成分的作用 实施运动时间长、运动强度中等的运动处方能有效地减少脂肪组织,改善身体成分,达到预防疾病和健美的目的。,一、 运动处方概述,
8、运动处方对代偿功能的作用 因各种伤病导致肢体功能丧失时,人体产生各种代偿功能来弥补丧失的功能。有的代偿功能可以自发形成,如:一侧肾切除后,身体的排泄功能由对侧肾负担。而有的代偿功能则需要有指导的进行训练或刻苦训练,才能产生所需要的功能。如:肢体残缺后,用健侧肢体代替患侧肢体的功能。运动处方对代偿功能的建立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 运动处方概述,运动处方对心理的作用运动处方能有效释放压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保持心理平衡。,二、运动处方的分类,按锻炼目的和对象划分,二、运动处方的分类,按锻炼的作用划分1、耐力 2、力量3、柔韧性,一、 运动处方概述,耐力性运动处方即有氧运动处方。体内不发生乳酸堆积
9、,心率、心输出量、肺通气量等保持稳定,持续运动时间长,安全性高,脂肪消耗多,可提高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改善有氧能力。有氧运动的项目有:步行、慢跑、走跑交替、上下楼梯、游泳、自行车、功率自行车、步行车、跑台、跳绳、划船、滑水、滑雪、球类运动等。,1、耐力根据实际应用的不同,又可分为:,二、运动处方的分类 -按锻炼的作用划分,2、力量以提高力量素质及肢体功能为目的用于提高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力量和肌肉协调性用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运动器官畸形的矫正、功能障碍的康复等,二、运动处方的分类 -按锻炼的作用划分,二、运动处方的分类 -按锻炼的作用划分,力量运动处方力量性运动根据其特点可分为:电刺激疗法(通过电
10、刺激,增强肌力,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被动运动、助力运动、免负荷运动(即在减除肢体重力负荷的情况下进行主动运动,如在水中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等。抗阻运动包括:等张练习、等长练习、等动练习和短促最大练习(即等长练习与等张练习结合的训练方法)等。,3、柔韧性:导致肢体功能下降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为关节的活动幅度受限。加大关节活动度(ROM)运动处方的作用是,通过运动疗法中各种主动、被动等运动,使受累关节的ROM尽量保持、增加或恢复到正常的范围。在预防随年龄增长而导致ROM下降,提高身体的柔韧性等方面,柔韧性运动处方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运动处方的分类 -按锻炼的作用划分,二、运动处方的分类
11、-按不同人群划分,儿童少年运动处方:0-16岁,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运动能力、增进健康。青年人运动处方:18-44岁,维持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健美、健身、娱乐。中年人运动处方:45-59岁,防止生理机能过早衰退、预防慢性疾病。 注意要全面健康检查再做身体机能评估。老年人运动处方:60岁以上,预防疾病,缓解症状,延缓衰老。中低 强度,十分注意安全性。女性运动处方:根据不同生长期(新生儿期、幼儿期、青春期、生育期、更年期、老年期)的特点和存在问题针对性地制定,如减肥运动处方、产后运动处方、更年期运动处方等。,二、运动处方的分类 -按应用的对象划分,个人运动处方:专门为某个患者设计的临床身体练习方案大
12、众运动处方:为一般人群设计的普遍适用性较强、风险性较小的身体练习方案。,三、运动处方的内容运动目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注意事项。,1、运动目的:通过有目的的锻炼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各人的情况千差万别,运动处方的目的有健身的、娱乐的、减肥的、治疗的等多种类型。,三、运动处方的内容,2、运动项目:在运动处方中,为锻炼者提供最合适的运动项目关系到锻炼的有效性和持久性。选择运动项目,要考虑运动的目的,是健身的、还是治疗的;要考虑运动条件,如场地器材、余暇时间、气候等;还要结合体育兴趣爱好等。,三、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强度,3、运动强度:是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
13、间如何设定运动强度?耐力运动、力量运动、柔韧性运动,三、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强度,1、耐力性运动强度的设定方法心率推算法摄氧量法代谢当量法RPE法注意区分靶心率(THR)和最大心率(HRmax),靶心率(Target Heart Rate,THR)进行身体锻炼时要达到并保持的 心率。它是控制运动强度最为简便易行的方法。 功能能力(Functional Capacity,F.C.) 机体在尽力活动时所能达到的最 大MET值,或在有氧范围内,机体所能完成最大强度活动的MET值。运动能力(Exersice Capacity,E.C.) 进行身体锻炼时,应该达到并保持 的运动强度。单位为梅脱。梅脱(
14、Metabolic Equivalent of Energy,MET.) 能量代谢当量。每 千克体重从事1min活动,消耗3.5ml氧气,其运动强度即为1MET。 公 式表示为:1MET=3.5ml/kg/min,三、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强度,三、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强度,1、耐力性运动强度的设定方法(1)心率推算法:心率是最简便、易测的生理指标。在运动过程中,排除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则心率与运动强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因此,心率是最常用的确定和监测运动强度的指标。,三、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强度,1、耐力性运动强度的设定方法(1)心率推算法:靶心率法(适宜运动心率法):以本人最大心率的70
15、%85%的强度作为标准。此时循环系统机能处于最佳状态且不因心跳加快而感到不适。最大心率HRmax=220-年龄靶心率(target heart rate,THR)=(220年龄)X(70%85%)。,三、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强度,适宜运动心率:年轻人,身体健康,坚持系统训练,为进一步提高心肺耐力素质,可取 HRmax 的70-85。年龄在45岁以下,身体基本健康: 有运动习惯,进行健身锻炼,可取 HRmax 的65-80。 没有运动习惯,开始进行健身锻炼,可取HRmax 60-75。年龄在45岁以上,身体基本健康,有运动习惯,进行健身锻炼,可取 HRmax 的60-75。没有运动习惯,想开始
16、进行健身锻炼,建议通过ETT 确定运动强度。,三、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强度,1、耐力性运动强度的设定方法(1)心率推算法:年龄减算法:运动适宜心率=180(或170)-年龄健康人群180-年龄,60岁以上或体质较差者170-年龄。,三、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强度,1、耐力性运动强度的设定方法(1)心率推算法:最大心率储备法:心率储备(Heart Rate Reserve,HRR)最大心率储备HRRmax=HRmaxHRrest最适宜运动心率=心率储备X50%85%+安静心率,三、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强度,1、耐力性运动强度的设定方法(1)心率推算法:运动量百分比分级法:运动后心率增加的百分
17、比心率增加百分比(运动后心率运动前心率)/运动前心率100%71%及以上为大运动强度;5070为中等强度;50以下为小强度运动后心率:测量运动后10s脉搏X 6。,作业,1、计算自己的HRmax,THR,HRRmax2、如果你要参加耐力性运动,请用最大心率储备法计算自己的适宜运动强度。写出计算过程,三、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强度,1、耐力性运动强度的设定方法(2)摄氧量法(VO2)以运动中1min消耗的氧气量表示运动强度,也称耗氧量法,常以运动时摄氧量占机体最大摄氧量的百分数(%VO2max)来表示。常以60%80%VO2max作为最适运动强度,相当于最大心率的70%-85%。,三、运动处方的
18、内容 -运动强度,1、耐力性运动强度的设定方法(3)代谢当量法: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 of Energy,MET.)也称梅脱。每千克体重从事1min活动,消耗3.5ml氧气,其运动强度即为1MET。 测定方法:活动时摄氧量3.5就可计算出其强度为相当于多少MET。1MET=3.5ml/kg/min,三、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强度,1、耐力性运动强度的设定方法(4)RPE法:主观疲劳感觉表(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 1970年瑞典生理学家Borg 首先提出了RPE的概念,并制定了RPE分级标准(原分级法)。将运动中对运动强度
19、的自我感觉分为620级,共15个级别 。RPE则是用主观感觉来反映身体负荷强度的一种方法。RPE不是对身体某一方面感觉的反映,如腿酸了、有点气喘了;而是对运动中个人的适应能力水平、外界环境影响、身体疲劳情况等的整体自我感觉。它是监测个体对运动负荷的一个有价值的、可信赖的指标。目前在国外已经广泛的用于评定心肺耐力的运动试验、制定运动处方,和指导健身者进行锻炼。,三、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强度,1、耐力性运动强度的设定方法(4)RPE法:主观疲劳感觉表(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运动者感觉得分在1215分之间(中老年1113分)说明运动强度是合理的RPE10
20、运动当时心率,三、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强度,三、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强度,1、力量性运动强度的设定方法指标:负荷强度、持续时间、重复次数、完成组数。(1)负荷强度:力量性运动负荷强度指所加负荷重量,用RM表示。RM(Repetition Maximum):某个负荷能连续做的最高重复次数。高强度 :16RM,主要发展肌肉力量和体积中等强度:812RM,可同时发展肌肉的力量、耐力和体积低强度:1015RM,主要发展肌肉耐力50岁以上人群力量训练时推荐1015RM标准。,三、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强度,1、力量性运动强度的设定方法指标:负荷强度、持续时间、重复次数、完成组数。(2)持续时间:完成
21、一次动作的时间 。经过锻炼如果赤西时间延长,应及时提高负荷重量。 (3)重复次数:连续完成的次数。动力性力量练习重复次数取决于RM数值,没有间隔持续进行;静力性力量练习重复次数35次即可,由少到多进行,每次间隔时间为锻炼时间的2倍。(4)完成组数:规定一共需要练习几组动作。动力性练习一般35组,每组间隔时间取决于运动方式和目的。若要增长绝对力量,组间间隔至少35min。大肌群、大负荷、多关节:至少23min,辅助性运动:12min。静力性练习一般只做1组。,三、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强度,1、力量性运动强度的设定方法,三、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时间,运动的时间 每次持续运动的时间。 耐力性运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运动 处方 基本理论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49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