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讲义ppt课件.ppt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讲义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讲义ppt课件.ppt(3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部分 引论,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三、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四、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五、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通常所说的西方经济学指: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在有限资源的各种可供利用组合中,进行选择的科学。,1.西方经济学的内涵,“经济”:经世济民;俭省节约;金融工商等活动稀缺性经济学的出发点选择经济学的产生,经济学研究的内容,“经济学”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企事业管理的经验、方法总结。如企业质量管理分析。偏重于纯粹的管理技术。,第二:对某一领域(部门)专题研究成果。如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特点:仅涉及经济生活中
2、的某一特定领域。,第三:经济理论的研究。经济理论及经济政策和有关问题的解决途径。包括经济史、方法论体系、对经济现象的纯理论研究。,(1)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研究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等微观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经济科学。,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居民户、厂商),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 ),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2. 经济学组成,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两者互相补充,资源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方面。,微观经济学是
3、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两者都是实证分析。,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善,政府有能力。,微观经济学的本质:市场有效,市场万能,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1)重商主义。代表:英国托马斯孟、法国柯尔贝尔。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对外贸易是获得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在贸易中多卖少买,才能给国家带来货币财富。,1.西方经济学说简史,(2)古典经济学。法国重农学派F.魁奈 ,1758年经济表。 1776年英国亚当斯密国富论。1817年英国D.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3)新古典经济学。,剑桥学派。 20世纪初由马歇尔创建。Alfred Marshall ( 18421924
4、)。马歇尔的门生A.C.庇古、D.H.罗伯逊(18901963)等长期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边际学派。边际三杰:1870年代,英国杰文斯、法国瓦尔拉斯、奥地利门格尔几乎同时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年第一版。 马歇尔综合了边际三杰的成果,提出系统的微观经济理论,广泛流行于西方。运用数学方法,从供求角度分析市场价格,以解决资源配置、资源报酬等问题,主张市场自发调节。,马歇尔微观经济学的多次补充,20世纪初垄断的形成,使原来以完全竞争为条件的微观理论受到挑战。在1933年,英国的罗宾逊、美国的张伯伦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理论。,1930年代以后希克斯、瓦尔拉斯、帕累托等提出
5、的一般均衡理论、序数效用论、福利经济学等。之后关于市场失灵与微观政策调节的研究可以说是对微观经济学的总结。,博弈论以及与企业产权分析相联系的制度经济学是微观经济研究的最新发展。,(4)宏观经济学。,凯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1930年代大危机使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受到挑战。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国家干预经济思想,标志着宏观经济学产生。,2.现代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美国萨缪尔森,把微观和宏观理论综合在一起,构成新古典综合派现代流行的西方经济学主流体系。,马歇尔创立的微观理论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理论,萨谬尔森Paul Anthony Sa
6、muelson (1915) :芝加哥大学文学学士,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代经济学,直接来源于,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从1940年起,萨谬尔森一直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萨谬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进入大学一开始学习经济学便遇到萨谬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2)资源与要素 Resources,资源:用来生产那些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劳务)的手段或者物品。,除了时间与信息两种资源外,经济学讨论的资源基本上有三种:人力资源 human resources自然资源 natural resources资本资源 capital resources,当资源被投入生产过程用以
7、生产满足人们欲望的最终产品与劳务时,被成为生产要素,简称要素。,生产四要素人力- 劳动 L财力- 资本 K物力-土地 N (自然资源) :一切自然资源智力-企业家才能E (管理),(3)资源的稀缺(有限)性。 Scarcity,稀缺: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是稀少短缺的,稀缺性是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的显著特征之一。稀缺性并不意味着稀少,而主要指不可以免费得到。要得到经济物品,必须用其他经济物品来交换。,稀缺规律 law of Scarcity:商品一般是稀缺的,只能得到有限供应,必须通过价格或其他形式进行分配。,稀缺的原因:一定时期内物品本身是有限的利用物品进行生产
8、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4)人的欲望(需要)的无限性。,清人胡澹庵编辑的解人颐一书中收录了一首不知足诗:,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5)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选择Choices ,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配置。包括以下五个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A生产什么?(产品) what;B如何生产?(生产要素组合) how用什么方法。C为谁生产?(分配) for whom 如何分配,此外,还有生产
9、多少?(数量) how many何时生产?(时间) when,(6)选择中的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s,机会成本: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最大收益,理论上,机会成本是资源改作它用的各种可能中最优的选择;但由于信息不完全,只能是其它使用中能够获得的比较满意的选择。,2.资源利用问题,资源的浪费可能很严重比如你身边的事情?,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充分利用?,生产可能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既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资源浪费,0,3,6,9,12,15,1,2,3,4,5,A,B,C,D,E,F,G,原子弹,粮食,如何突破生产可能性边界,经济制度的变革。
10、Economic Institutions,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两种基本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四、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1.手段:边际分析法(1) 边际分析法:运用微分方法研究经济中的增量变化,以分析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过程。,边际即“额外”、“追加”的意思,属于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研究资源最优的效率,实际就是函数的极值。根据高等数学的知识,一阶导数为0时,即找到极值点。,(2) 边际分析法的特点。,是一种数量分析、变量分析。研究微增量的变化及变量之间的关系,可精细分析各种经济变量间关系及其变化过程,更严密。,是最优分析。边际分析实质上是研究函数在边
11、际点上的极值。,是现状分析。对新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即属于现状分析。这显然不同于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实际上是过去分析。,(3) 边际分析法的意义。,第一,经济学研究重心发生转变。由原来带有一定“社会性、历史性” 的政治经济学转为纯粹研究如何抉择有限稀缺资源分配给无限而又有竞争性的用途上,以有效利用稀缺资源。,第二,开创经济学的“数量化” 时代。,第三,导致以“个量分析”为特征的微观经济学的形成。强调主观心理评价。,第四,奠定了最优化理论的基础。推出最优资源配置,最优收入分配,最大经济效率及整个社会达到最优的一系列条件和标准。,第五,使实证经济学得到重大发展。,2. 实证分析和
12、规范分析,规范经济学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回答“应该是什么” (what ought to be)的问题。(要作好坏的评价),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Normative vspositive economics,实证经济学不讲价值判断。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只描述不评价)( what things are),3.均衡分析,均衡即平衡,指合力(或矢量和)为零时的状况。经济学的均衡:经济主体不再改变其行为的状态。意识到改变决策行为已不能获得更多利益。,均衡分析:经济变量达到均衡时的情况及实现条件。,局部均衡分析。假定某一变量只取决于本身各相关变量,而不受其它因素影响,该种变量如何实现均衡。,一般均衡分
13、析。研究某一变量在各种条件和因素作用下,如何实现均衡。,五、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注意:明辨可用的、有价值的成果;要适合具体国情。,作为基本理论,是各经济专业学科的基础课程。,有助于我们培养新的思维方式。用理性的、边际的、实证的思维方式观察和分析人类行为,理解各种社会制度和组织的性质,对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各种社会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做出科学的解释(使辨证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第二部分,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需求曲线,一、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
14、量。影响因素:(1)商品价格;(2)收入水平;(3)相关商品价格;(4)消费者偏好;(5)价格预期)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公式表示:Qd =f(P)其中,P为商品价格;Qd为商品的需求量,第二节 需求曲线,某商品的需求表,第二节 需求曲线,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某商品的需求曲线,在图中,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第三节 供给曲线,一、供给曲线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影响因素:(1)
15、商品价格;(2)生产成本;(3)技术水平;(4)相关商品的价格;(5)对未来的预期 供给函数: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 用公式表示:Qs=f(P)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Qs为商品的供给量,第三节 供给曲线,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某商品的供给表,第三节 供给曲线,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某商品的供给曲线,在图中,供给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正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的关系,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一、均衡的含义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务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
16、状态。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二、均衡价格的决定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某商品均衡价格的决定,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二、均衡价格的决定,均衡价格的决定,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三、均衡价格的变动1、需求曲线的移动区分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供给曲线的移动区分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1、需求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供给的变动和
17、供给曲线的移动,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先分析需求变动的影响,需求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在分析供给变动的影响,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对均衡的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第五节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 分析和动态分析,、经济模型所谓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经济模型可以用文字语言或数学的形式(包括几何图形和方程式等)来表示。例如:,第五节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
18、较静态 分析和动态分析,二、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在经济变量中,内生变量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参数指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也可以理解为可变的常数,通常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也往往被看成是外生变量。,第五节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 分析和动态分析,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比较静态分析:通过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动态分析:指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六节 需求弹性
19、和供给弹性,一、弹性的一般含义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弹性的一般公式: 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的变动比例,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二、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含义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公式为: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三、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1.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计算,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三、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2.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四、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1.需求
20、的价格点弹性的计算即利用价格点弹性的定义公式计算。,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四、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2.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五种类型,线性需求曲线点弹性的五种类型,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非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直角双曲线的点弹性,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五、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需求弹性与销售收入,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弹性,收入,价格,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六、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第一,商品的可替代性。第二,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第三,商品对消费者
21、生活的重要程度。第四,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 的比重。第五,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七、弹性概念的扩大1供给的价格弹性 弧弹性公式:弧弹性的中点公式: 点弹性公式:,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线性供给曲线的点弹性(一),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线性供给曲线的点弹性(二),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曲线型供给曲线的点弹性,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2、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即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他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弧弹性:点弹性:,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3.其他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即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消费者的
22、收入量的变动率的比值。正常品和劣等品恩格尔定律,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一、易腐商品的售卖,鲜鱼的定价,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二、价格放开,取消限价和供给的价格弹性,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三、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1. 最高限价,最高限价,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2. 最低限价,最低限价,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四、关于农产品的支持价格,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和 谷贱伤农,第八节 蛛网模型,考察的是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基本假定:1.商品的本期产量Qts决定于前一期的价格Pt-1,即供给函数为Qts=f(Pt-1); 2.商品本期的需求量Qtd决定于本期的价格 Pt,及需求函数为
23、Qtd=f(Pt-1)。三个联立方程式:,第八节 蛛网模型,第一种情况:“收敛型蛛网”,收敛型蛛网,第八节 蛛网模型,第二种情况 :“发散型蛛网”,发散型蛛网,第八节 蛛网模型,第三种情况:封闭型蛛网,封闭型蛛网,第三部分 效用论,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一、概述(一)效用的概念 效用(Utility)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欲望的能力的主观评价。,(二)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和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
24、。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作效用单位。 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无法具体衡量,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表示。,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Total Utility)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假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则总效用函数为: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的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边际效用函数为:,(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
25、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解释一: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解释二:从商品的多用途的角度,三、消费者均衡(一)消费者均衡的概念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这里的均衡是指消费者实现最大效用时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购买数量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二)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限制条件) (均衡条件 ) 即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或者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在购买两种商品情况下,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 (限制条件) (均衡条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 讲义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48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