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新城运动ppt课件.ppt
《英国新城运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国新城运动ppt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英国新城运动,英国新城运动背景第一代新城(40年代)第二代新城(50年代)第三代新城(60年代)新城运动的影响,一、新城运动背景1、战争的产物 战后英、法、北欧等掀起的新城运动始于英国。 英国的新城运动是战争的产物。英国政府在战争方酣时意识到为保护人民的抗战高昂情绪,必须向人民保证,等和平恢复后一切都要得到改善,包括重建被战争毁坏了的城镇和对国土资源进行规划。 1946年国会批准了新城法,后来又批准了更为著名有远见的1947年的城乡规划法。,2、政治、社会背景 英国新城运动受大城市环境污染、人口膨胀、战后城市重建、政治角逐等多个因素共同影响。 为了解决二战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如失业、疾
2、病、贫困等),并摆脱伦敦“摊大饼”式蔓延发展所带来的诸多困扰,也为了尽快治愈战争的创伤,并在政治上赢得民意,丘吉尔政府在二战尚未结束之时,就成立了专门的政府机构城乡规划部,授权其处理那些遭受战争破坏的公共设施和建筑物。 此外,战后初期伦敦人口的恢复性增长很快(近100万人),远远超过了它的容纳能力。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建立新的居民点(新城),从而疏散大伦敦人口的设想终于得到了政府的支持。,3、新城法 二战以后,英国的新城建设的成功很大程度是得力于1946年国会批准的颁布的路易斯西尔金的1946年新城法 ,及其组织的新城建设公司。 英国新城运动才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主要目标: 是要建设一个“
3、既能生活又能工作的、平衡的和独立自足的新城”。新城的工作岗位需要来自多种工业渠道 。新城社会不能是单一阶级的社会,应该吸收各种阶级和阶层的人来居住和工作。,新城法的意义: 英国的郊区新城完全是在政府的规划下,由政府拨款的新城开发公司联合私有企业,在专业规划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从而避免了一些传统都市的弊端。 有了新城法, 有可能以政府的名义作出建立新城市的决策以及划出一部分土地来建设这个城市; 有可能成立开发公司来规划和建设新城; 有可能以政府的名义使开发公司按照当时市场价格加上赔偿费用购买(必要时强买)土地所有者的土地; 有可能使政府责贷予开发公司全部资金,分期偿还。,土地政策 土地征用制度
4、政府的职能权限 新城开发公司的性质和职责 财政担负,英国的新城规划不是孤立的,它是一项全国土地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开拓规划,以及改善全国人民的生活和工作条件的综合性计划组成部分。,霍华德花园城市与大伦敦,霍华德花园城市与大伦敦 个同心圆,将离伦敦市中心半径48公里内的范围 个同心圆:第一圈是城市内环,准备从这里疏散出100万人口和工作岗位;第二圈是郊区圈,在这里计划不再增加人口;第三圈是绿带环,宽约16公里,用来阻止伦敦扩散到1939年达到的边界外去;第四圈是乡村外环,将建设一系列人口规模为至万人的卫星城,来容纳伦敦迁来的人口。,霍华德花园城市与大伦敦 形似神不似,这只是与田园城市形似而不是神似,
5、根本没有触及社会改革的实质。只不过是用发展卫星城的办法,继续推进大城市的发展。,2、哈罗新城,哈罗新城南距伦敦37公里,占地2560公顷,规划人口初定6万,后改为8万。新城建设中是选址工作,选择了有特色的乡间用地,北有河谷,南有丘陵和林地。 河谷、铁路、公路形成了新城的边界。铁路在北边,火车站居中、它的东面和西面是两片工业用地。城市中心(图)位于全城几何中心偏北,以市中心为半径分布着4个居住区。这种规划模式与传统的英国郊区实际情况相似。4个居住区是由13个40007500居民的邻里单位组成。居住用地净密度为125175人/公顷,每一邻里单位都有小学和较小的辅助性商业中心。各邻里单位之间用宽敞的
6、空地或绿地隔开。在空地上布置休息体育场地。 全城主要道路由火车站向南。经市中心分出东西两线,呈Y形。1947年规划时考虑只有10%的居民有小汽车,汽车路设计比较粗糙。自行车路和步行路各自成为独立的系统,穿行于各区内部,不与主要道路依傍或走同一路线。在这当时是规划上的一个重要革新。基地上原有的小路和乔灌木被完好的保留下来,即保护了原有的风景,又给居民留出一种历史联想。,哈罗新城平面,哈罗市中心平面、模型,城市中心兼为附近地区村镇居民服务。规划特色强调“城市性”。组织一个有内部步行系统的、周围被车路和停车场包围的市中心,这在当时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市中心内部有城市广场、市民广场、教堂广场、影剧院广场
7、和两条步行商业街。南边市民广场周围安排了全城的重点建筑:教堂、大会堂、市政厅和法院。主要建筑立面朝南,形成城市中心突出的南立面,面向其南的谷地、绿化空间和一个规则式花园。整个市中心功能多样、交叉重叠、关系紧凑。 在城市景观上,哈罗有一个美好的田园城市风貌。它巧妙的利用了城市的地形地貌,如利用外围的河谷和丘陵包围城市的大片绿地,利用一道东西向的冲沟和从东、西、南三个方向深入城市的楔状农地,把城市分成4块高地,即四个居住区。利用这些块与块之间的冲沟和低地辟为主要道路和宽阔绿带,市中心地势最高,成为全城视觉中心。 哈罗的两个工业区,提供14400个就业岗位。每个区中心或邻里中心也安排了一些服务性工业
8、。,问题 英国的新城如哈罗等,经长期经营,因人口发展不快(哈罗城1978年12月底人口为79,500人)缺少丰富的城市生活,且就业困难,因而出现年轻人回流大城市的倾向。 英国乃于60年代中心产生另一种倾向,拟建设规模为2540万人口的新城。,考文垂和斯蒂文内奇的市中心商业步行区的设计是战后英国对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贡献。他们是现代城镇中第一批设计完好的步行区。 考文垂于二次大战时被轰炸,市中心损失惨重。1947年新城法公布后,开始进行规划。市中心商业步行区(图)采用“平面分割”,把汽车路和步行区划分的很清楚。汽车可以再步行区周围通行,设有几个停车场,可容纳1700辆车。市中心的广场在商业步行区的
9、终端,这个广场将商业步行区与文化中心连接起来。广场建筑群以及商业步行区的建筑小品造型美观、布局完整统一。,3、考文垂和斯蒂文内奇市中心商业步行区,斯蒂文内奇的商业步行区(图)较考文垂更为完整,是整个市中心全市采用步行区的城市。商业步行区中央为一条400多米长的商业步行街,又从中央步行街分出两条往东的步行街和一条往西的市政广场。广场中间有一个喷水池,上面有一座钟楼,并有一个置于平台上的母子戏耍的铜像。广场旁有公共汽车站。步行街商店前面有连续的挑檐,可以避雨,并可以保持商店里面的各自特色,而不破坏建筑艺术上的整体协调。步行街南面是军政府大楼、图书馆、医疗中心与警察署等。,考文垂市中心步行区,考文垂
10、中心步行区,斯蒂文内奇商业步行区,三、50年代新城建设 ( 第二代新城 19551966 ),1、50年代英国总结了第一代新城建设的得失:第一代新城的特点: 密度低、人口规模小;按邻里单位建设;功能分区比较严格; 道路网:环状+放射;在功能和形式上大体相似,都强调了独立 和平衡。不足之处: 对经济和社会问题考虑比较少,不足提供文娱或其他服务设施以及新城中心不够繁华、缺乏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就业困难,使一些年轻人回流大城市;另一方面又吸引了其他地区的人口,最终未能起到人口疏散得作用。 因此于1955年决定建立第二代新城坎伯诺尔德。,1、坎伯诺尔德新城,坎伯诺尔德位于苏格兰境内位于格拉斯哥东北约2
11、3公里长的山地上。建设目的是吸收格拉斯哥的人口和就业。规划人口为7万人,规划用地为1680公顷,于1956年完成规划总图。,改进 第二代新城较之第一代新城有所改进,即规划上比较集中紧凑,密度比哈罗、斯蒂文内奇等为高,改变邻里单位的结构形式并努力使新城大部分人口集中在新城中心地带,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结构较为紧凑的新城。新城有繁荣的市中心,设有为全市居民服务的购物中心以及其他服务设施。市中心外围的山坡上布置住宅区。主要工业区在城市南北两端城市周围有开阔绿地。规划 市中心建在山顶,沿山脊建了两排楼房中间是一条双向的车行道,两排多层楼房底层都是停车库、公交车站、货场等。二楼有超市商场、百货公司、事务所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英国 新城 运动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48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