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生平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辛弃疾的生平ppt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辛弃疾,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宋济南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第一期(11401162)沦陷及起义期 第二期(11621181)南渡初期 第三期(11811203)闲居带湖、瓢泉时期,第四期(12031207)晚年再起, 参预北伐时期,1.主观感情的浓烈 2.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无意不可入,无事 不可言。”,现存600多首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字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 多。,3.语言技巧的开拓 有非常通俗雅拙的民间语言,也有夹杂许多虚词语助的
2、文言句式;有语气活跃的对话、自问自答乃至呼唱,也有相当严整的对句。,形式松散、语义流动连贯,句子往往写得较长,大量使用散文句式,注意保持生动的语气的同时,他仍然能够用各种手段造成变化的节奏。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融化或镶嵌在自己的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摸鱼儿,淳熙己亥,自湖北漕 移湖南,同官王正之 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 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 况落红无数。春且 住,见说道、天涯芳 草无归路。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
3、画檐蛛 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注释:元夕:阴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这日晚上称元夕,亦称元宵,元夜。我国古代有元夕观灯的风俗。玉壶:指月亮。鱼龙舞:指舞鱼灯、龙灯之类。,这首青玉案元夕,是辛弃疾的名作, 它以寻找情人为线索,用元宵节的盛况,烘托出一个孤高、忧郁的“那人”形象,表现出作者对这个形象的执
4、意追求。,词的上片用铺叙的手法,极写上元灯节华灯逞艳,舞声喧的节日景象。 词的上片写得很热闹,而这所有的热闹都是为最后冷清中的发现作铺垫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前一句写灯,后一句写焰火。上元之夜,满城灯火,就象一夜春风吹开了千树万树的繁花,满天的焰火明灭,又象是春风把满天星斗吹落。,真是一片灯的海洋,焰火的世界,令人眼花缭乱。“花干树” 、 “星如雨” ,不仅写出了灯火之盛、之美,而且也给人热闹非凡的感觉,渲染出了节日的热烈气氛。,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写游人之盛。 只“宝马雕车香满路”一句,游人如织、仕女如云的景象却跃然纸上;,最后三句描绘歌舞之乐。
5、节日的夜晚,一片狂欢景象,到处是笙箫齐鸣,到处是彩灯飞舞, “一夜鱼龙舞”,写出了人们彻夜狂欢的情景。,下片: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末句奇峰突起,勾勒了一个清新淡雅、超凡脱俗、置身局外的女子形象。这样一个自甘寂寞、不慕荣华,不肯随俗的女子,犹如鹤立鸡群,独标一格。,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观灯看花的妇女,头上戴着“蛾儿”、“雪柳”、 “黄金缕”等装饰品,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整整齐齐,漂漂亮亮。,她们一路笑语,带着幽香,从词人眼前走过,这里作者具体地描写了观灯的游人,也是对上片“宝马雕车香满路”描写的一个补
6、充。一个“去”字也暗传出对意中人的寻觅。在熙熙攘攘的游人中,他寻找着,辩认着,一个个少女美妇从他眼前过去了,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是他要寻找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经过千百次的寻觅,终于在灯火冷落的地方发现了她。人们都在尽情的狂欢,陶醉在热闹场中,可是她却在热闹圈外;独自站在“灯火阑珊处”,充分显示了“那人”的与众不同和孤高。“众里寻她干百度”极写寻觅之苦,而“蓦然”二字则写出了发现意中人后的惊喜之情。,词到此戛然而止,而作者用饱含感情的笔所创造的意境,却引人深思。,这首词先用大量笔墨渲染了元夕的热闹景象,最后突然把笔锋一转,以冷清作结,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全词就是通过这种强烈的
7、对比手法,反衬出了一个自甘寂寞、独立不移、性格孤介的女性形象。灯火写得愈热闹,则愈显“那人”的孤高,人写得愈忘情,愈见“那人”的不同流俗。,作者写这样一个不肯随波逐流、自甘淡泊的女性形象,是有所寄托的。,这一首词从爱情的角度来看,它的寓义是:爱情的路上经过千番努力万番追求,真爱终于没有被错过,正果就在不经意回首间被你得到。,作者写这样一个不肯随波逐流、自甘淡泊的女性形象,是有所寄托的。词人假借对一位厌恶热闹、自甘寂寞的女子的寻求,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高洁志向和情怀。,梁启超艺蘅馆胡词选云: “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 ,联系作者身世 看这首词大约作于被罢职闲居期间,置身热闹之外的“那人”形象里,实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在,或者简直就是作者人格的化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历来也为人传诵。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这三句也是“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必然经过三境界的第三境,并以此作比喻。,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必然经过的三境界:,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 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众里寻她千百 度,蓦然回首,那人却 在灯火阑珊处。,对做学问、做人、成事业者,在经历了第一境界和第二境界之后,才能有所发现,自己所追寻的东西往往会在不经意的时候,没想到的地方出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44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