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疏水材料介绍ppt课件.ppt
《超疏水材料介绍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疏水材料介绍ppt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然界中的超疏水现象,特殊浸润性界面材料 超疏水材料介绍,超疏水材料的影响因素材料表面结构和疏水性的关系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展望,一.超疏水材料的影响因素,1 浸润性是材料表面的重要特征之一。根据水对材料表面润湿性的不同将 材料表面分为亲水性表面和疏水性表面。1.1 浸润性的表征接触角:通常以接触角表征液体对固体的浸润程度。接触角由表面张力决定,固体表面液滴的接触角是固气液界面间表面张力平衡的结果,可通过如下公式计算:cos = (sq - sl )/lg -Youngs方程,静态接触角 sg 、sl 、lg分别为固气、固液、气液间的界面张力。, 180 90时 1cos0, sgs
2、l,液体难润湿固体表面,当180时,液体完全不润湿固体表面, 0 90时, 0cos1 sgsl,液体能润湿固体表面,当0时,液体完全润湿固体表面,滚动角:前进接触角(A)与后退接触角(R)之差,滚动角的大小也代表了一个固体表面的滞后现象(接触角滞后)。,前进角:前进角是在增加液滴体积时液滴与固体表面接触的三相线将要移动而没有移动那一状态的接触角, 可以理解为下滑时液滴前坡面所必须增加到的角度, 否则不会发生运动; 后退角:是指在缩小液滴体积时液滴与固体表面接触的三相线将动而未动状态的接触角, 可以理解为下滑时液滴后坡面所必须降低到的角度, 否则后坡面不会移动,三种表面液珠状态比较图,当基底倾
3、斜后,(c)图可以滑落,(a)(b)图不能滑落,因为上坡面的接触角还未达到临界后退角。,真正意义上的超疏水表面,应该具有较大的静接触角和较小的滚动角,其中静接触角通常要求大于150,1.2 影响表面浸润性的因素,影响因素,表面微细结构:Wenzel模型和Cassie模型,表面自由能:化学结构、组成,1.2.1 表面微细结构的影响,Wenzel理论:粗糙表面的存在使得实际上的固液接触面积要大于表观几何上观察到的面积,于是增加了疏水性或者亲水性。,现象:特殊的表面微细结构能够增加疏水表面的接触角,减小亲水表面的接触角。,Wenzel模型,假设在某一个粗糙表面上,水滴的接触线移动一个微小的距离dx,
4、则整个体系的表面能变化dE表示为:,两个基本前提:基底的表面粗糙度与液滴的大小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基底表面的几何形状不影响其表面积的大小。适用于中等亲水或者疏水表面。,其中r为表面粗糙因子,其值为表面的实际面积与几何投影面积之比, r1在平衡状态时表面能应最小,得到Wenzel方程,若90,则,则亲水性随粗糙度的增加而增加;若90,则,则疏水性随粗糙度的增加而增加。,(2)Cassie模型-气垫模型,核心:Cassie和Baxter指出,液滴在粗糙表面的接触是一种复合接触。,复合接触:微细结构的表面因为结构尺度小于表面液滴的尺度,当表面疏水性较强时, Cassie认为在疏水表面上的液滴并不能填满
5、粗糙表面上的凹槽,在液珠下有截留的空气存在,于是表观上的液固接触面其实由固体和气体共同组成,见右图:,Cassie和Baxter从热力学角度分析得到了Cassie-Baxter方程:,式中 *为复合表面的表观接触角, 1和2分别为两种介质上的本征接触角,f1和f2分别为这两种介质在表面的面积分数。此模型可以很好的解释Wenzel模型不能解释的超疏水表面的性能表现。,表观接触角和本征接触角的关系,(3)光滑表面的局限性 对一个表面如果仅仅采用化学方法处理,通常仅能使接触角增加到120对于超疏水的自清洁表面,水珠滚落的去污能力比滑落强,而倾斜的光滑表面水珠多处于滑动状态,见下图。,(4)自然界中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疏水 材料 介绍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44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