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PPT课件.ppt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PPT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学课件,1,中医基础知识(四)精气血津液神,2010.4,医学课件,2,第一节 精,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 是指人体内一切液态精华物质的总称。由禀受予父母的生命物质(生殖之精)与后天水谷精微(包括水谷之精、血液、津液及髓等)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有 广义之精:从精华、精微之意的角度出发,人体之内的血、 津 液、髓以及水谷精微等一切精微物质,均属 于精的广义的范畴; 狭义之精:指具有繁衍后代作用的生殖之精;二个层次。,医学课件,3,二、人体之精的代谢:1、精的生成、从精的生成来源而言有2、精的贮藏与施泄(1)精的贮藏:分藏
2、于五脏,但主要藏于肾中;(2)精的施泄:有两种形式 A、分藏于全身各个脏腑中,濡养脏腑,并化 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能; B、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的排泄以繁衍后代;,先天之精,后天之精,医学课件,4,三、人体之精的功能: 1、繁衍生命 生殖之精繁衍生命; 2、濡养、 3、化血:是血液生成的来源之一; 4、化气:(包括先天之气、后天之气); 5、化神等作用:精是神化生的物质基础。四、人体之精的分类: 1、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2、脏腑之精 3、生殖之精。,先天之精,后天之精,医学课件,5,(一)精的失常主要包括: 1、精虚:主要是指肾精和水谷之精不足及其功 能底下所产生的病理变化。 (肾是藏 精的
3、主要脏器,故精虚以肾精亏虚最 为重要。) 2、精瘀:指男子精滞精道,排精障碍而言。,医学课件,6,第二节 气,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高级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1、生成之原: 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 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 一身之气 吸 入的自然界的清气,后天之气(宗气),医学课件,7,二、 人体之气的生成 2、相关脏腑功能: A 、肾为生气之根 B 、脾胃为生气之源 C、肺为生气之主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一)气的运动 A 、气机;气的运动称作气机。 B、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 升(自下而上) 降(自
4、上而下) 出(由内向外) 入(自外向内),医学课件,8,C、气运动的意义 人体整个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如先天之气,水谷之气和吸入的自然界清气,都必须经过升降出入才能布散全身,发挥其生理功能。而精、血、津液也必须通过气的运动才能在体内不断地运行流动,以濡养全身。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必须依靠气的运动才得以完成他们之间的互相联系和协调也必须通过气的运动才得以实现。,医学课件,9,D、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五脏:心肺位居在上,在上者宜降;肺肃降,心阳下济 肝肾位置在下,在下者宜升;肝主升,肾阳上助 脾胃位置居中,通连上下,为升降转输的枢纽。 六腑:总体是降,以降为顺(传化物
5、而不藏),降中 寓升(吸收水谷精微和津液参与全身代谢)。脏腑之间的关系而言: 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肝主生发,肺主肃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以及心肾相交等,医学课件,10,具体到每一脏: 如:肺的呼吸功能,体现着呼气是出,吸气是入; 宣发是升,肃降是降。 脾胃和肠的消化功能,以脾猪升清,胃主降浊 来概括整个机体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输布 和排泄的全过程。 机体的水液代谢,是以肺的宣发、肃降,脾胃 的运化转输,肾的蒸腾气化和吸清排浊来概括 水液代谢的全过程。,医学课件,11,D、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气机失调:当气的运动出现异常变化,升降 出入之间失去协调平衡时,概称为。 a、气的运动受阻
6、而不畅通时气机失调; b、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时气滞; c、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时气逆; d、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时气陷; e、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时气闭; f、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时气脱;,医学课件,12,(二)气化 1、概念:伴随着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 气化。 2、气化的形式 :(物质之间的转化,物质与能量 之间的转化)。 饮食物水谷之精气气、血、津液 津液汗液、尿液 饮食物残渣糟粕等等。 总的来说有1、气可以转化为另一种气 2、气可以转化为有形的:气可以转化 为该组织 有形的物质 3、消耗形而转化成气,废气,水谷之气,宗气、营气,医学课件,13,(三)气机和气化的关系
7、 气的运动具有普遍性,生命活动是在气的不断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因此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根本。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以及气的阴阳双方之间相互作用,是气化过程发生和赖以进行的前提与条件。气是运行不息的,气化过程也自然是始终存在的。 气化过程中寓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的各种运动形式正是从气化过程中而得以体现出来的。,医学课件,14,人体之气的功能 #()推动与调控作用:阳气的推动、兴奋、升发作 用和阴气的宁静、抑制、肃降作用的协调平衡 和调控维持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二)温煦与凉润作用:阳气的温煦作用与阴气的凉 润作用。 气的温煦作用,是指气可以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人 体温暖,消除寒冷。 其生理意义:
8、1、使人体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 2、有助于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进行正 常的生理活动 ; 3、有助于精血精液的正常施泄、循行和输布, 即所谓“ 得温而行,得寒而凝”。,医学课件,15,人体之气的功能 #(三)防御作用:一身之气(正气)的防御作用: 防止病邪侵袭与祛除病邪使病体康复。(四)固摄作用:指气对于体内血、津液、精等 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和控制作用,防止 其无故的流失,保证他们在体内发挥正常 的生理功能。具体表现为: 1、统摄血液 2、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 3、固摄精液,医学课件,16,人体之气的功能 #(五)中介作用 指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持机体的整体联系。 人体内部各个
9、脏腑组织器官都是相对独立的,但是在他们之间充满着气这一物质,成为他们相互之间联系的中介。(以气为载体传递信息,加强联系,维护协调。),医学课件,17,五、人体之气的分类:按三个层次讲。# 1、一身之气是人体内之气理论结构的最高层 次,简称“气”。即运行于人体内各处而推动各 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推动精、血、津液 的运行、输布、代谢的极精微物质。其生成来 源: 元气 一身之气 水谷之精气 自然界清气 正气具有防御、抗邪、调节、康复等作用。,宗气,医学课件,18,五、人体之气的分类:按三个层次讲。# 2、元气人体内最根本、最重要的气; 宗气又称“大气”“动气”,肺脾; 第二层次 营气与卫气水谷之
10、精所化,脉内外;(1)元气 A、元气的生成分布: 元气主要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 流行于全身。 B、生理功能:a、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和生殖机能; b、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 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医学课件,19,(2)宗气 A、宗气的生成和分布: 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 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 宗气聚于胸中,上出息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宗气积于胸中,出 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 B、生理功能: a、行呼吸:宗气上走吸道,推动肺的呼吸; b、行气血:贯注于心脉之中,促进心脏推动血 流运行; C、资先天:后天资先天;,宗气,医学课件,20
11、,(3)营气 A、生成与分布: 精华部分化生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之气营气。 在脉中运行全身 B、生理功能: a、化生血液 b、营养全身(4)卫气 A、生成与分布: 慓悍滑利部分化生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之气卫气。不受脉道约束,运行于脉外. B生理功能:a、防御外邪入侵 b、温养全身 c、调控腠理开阖,促使汗液有节制的 排泄。,医学课件,21,营气与卫气的联系、区别:1、联系:均来源于水谷精微,皆由脾胃所化生。2、区别: 营气 卫气 性 质 精纯柔和、富有营养 慓疾滑利、易于流行 内守 属阴 卫外 属阳分布部位 行于脉中 行于脉外生理功能 化生血液 防御外邪 营养全身 温养全身 调控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 PPT课件 中医 基础理论 精气 津液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41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