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动量守恒定律应用(二)综合计算课件.pptx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动量守恒定律应用(二)综合计算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动量守恒定律应用(二)综合计算课件.pptx(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动量守恒应用专题(二),动量守恒应用专题(二),动量和能量是高考中的必考知识点,考查题型多样,考查角度多变,大部分试题经常与牛顿运动定律、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电磁学、原子物理等知识点相互联系综合出题。这类题的物理情境新颖,联系实际密切,综合性强,对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和利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常常需要将动量知识和机械能知识结合起来考虑。,动量和能量是高考中的必考知识点,考查题型多样,考查角,解决此类题关键要做好“五选择”(1)当物体受到恒力作用发生运动状态的改变而且又涉及时间时,一般选择用动力学方法解题。(2)当涉及细节并要求分析力时,一般选择牛顿运动定律,对某一时刻
2、的问题进行求解。(3)当涉及多个物体及时间时,一般考虑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4)当涉及功、能和位移时,一般选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或能量守恒定律解题,题目中出现相对位移时,应优先选择能量守恒定律。(5)复杂问题一般需综合应用能量的观点、运动与力的观点解题。,解析解决此类题关键要做好“五选择”,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速度公式:,位移公式:,位移速度公式:,平均速度公式:,=V中间时刻,F合=ma,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位移公式:,1、(2018全国卷)汽车A在水平冰雪路面上行驶,驾驶员发现其正前方停有汽车B,立即采取制动措施,但仍然撞上了汽车B。两车碰撞时
3、和两车都完全停止后的位置如图所示,碰撞后B车向前滑动了4.5 m,A车向前滑动了2.0 m,已知A和B的质量分别为2.0103 kg和1.5103 kg,两车与该冰雪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0,两车碰撞时间极短,在碰撞后车轮均没有滚动,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求:(1)碰撞后的瞬间B车速度的大小;(2)碰撞前的瞬间A车速度的大小。,题型一: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的综合应用模型(碰撞类),(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题),1、(2018全国卷)汽车A在水平冰雪路面上行驶,驾驶员,试题分析:两车碰撞过程动量守恒,碰后两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恒力)做匀减速运动,利用运动学公式可以求得碰后的
4、速度,然后在计算碰前A车的速度.,解:(1)设B车质量为mB,碰后加速度大小为a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BgmBaB (是汽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设碰撞后瞬间B车速度的大小为vB,碰撞后滑行的距离为sB。由运动学公式有vB22aBsB,联立式并利用题给数据得vB3.0 m/s,题型一: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的综合应用模型(碰撞类),(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题),试题分析:两车碰撞过程动量守恒,碰后两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恒,联立式并利用题给数据得vA4.25 m/s。,(2)设A车的质量为mA,碰后加速度大小为a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AgmAaA,设碰撞前瞬间A车速度的大小为vA,两
5、车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有mAvAmAvAmBvB,题型一: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的综合应用模型(碰撞类),设碰撞后瞬间A车速度的大小为vA,碰撞后滑行的距离为sA。由运动学公式有vA22aAsA,(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题),联立式并利用题给数据得vA4.25 m/s。(2),末状态动能,初状态动能,合外力做的总功(所有外力做功之和),动能变化,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只有重力或弹力对物体做功,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末状态动能初状态动能合外力做的总功(所有外力做功之和)动能变,2.(2014北京卷)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下端
6、与水平桌面相切,小滑块A和B分别静止在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现将A无初速释放,A与B碰撞后结合为一个整体,并沿桌面滑动已知圆弧轨道光滑,半径R0.2 m;A和B的质量相等;A和B整体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2.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1) 碰撞前瞬间A的速率v;(2) 碰撞后瞬间A和B整体的速率v;(3) A和B整体在桌面上滑动的距离L.,题型一: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的综合应用模型(碰撞类),(利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或能量守恒定律解题),2.(2014北京卷)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试题分析:(1)A到B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
7、守恒定律求出碰撞前A的速度。(2)A、B碰撞的过程中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求出碰撞后整体的速率。(3)对AB整体运用动能定理,求出AB整体在桌面上滑动的距离。,题型一: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的综合应用模型(碰撞类),(利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或能量守恒定律解题),试题分析:题型一: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的综合应用模型(碰撞类),(3)根据动能定理有 (2m)v2(2m)gL解得A和B整体沿水平桌面滑动的距离 L= 0.25 m,解: 设滑块的质量为m.(1)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R mv2,解得碰撞前瞬间A的速率有v =2m/s,(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有 mv2mv,解得碰撞后
8、瞬间A和B整体的速率 v v1 m/s.,题型一: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的综合应用模型(碰撞类),(利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或能量守恒定律解题),(3)根据动能定理有 (2m)v2(2m)gL解:,3、(2019全国1)竖直面内一倾斜轨道与一足够长的水平轨道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平滑连接,小物块B静止于水平轨道的最左端,如图(a)所示。t=0时刻,小物块A在倾斜轨道上从静止开始下滑,一段时间后与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当A返回到倾斜轨道上的P点(图中未标出)时,速度减为0,此时对其施加一外力,使其在倾斜轨道上保持静止。物块A运动的v-t图像如图(b)所示,图中的v1和t1均为未知
9、量。已知A的质量为m,初始时A与B的高度差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1)求物块B的质量;(2)在图(b)所描述的整个运动过程中,求物块A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3)已知两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在物块B停止运动后,改变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然后将A从P点释放,一段时间后A刚好能与B再次碰上。求改变前面动摩擦因数的比值。,3、(2019全国1)竖直面内一倾斜轨道与一足够长的水平轨道,解:(1)物块A和物块B发生碰撞后一瞬间的速度分别为vA、vB,弹性碰撞瞬间,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即:,mv1=mvA+mBvB,mv12= mvA2+ mBvB2,联立方程解得:,根据v
10、-t图象可知,,解得:mB=3m,解析解:(1)物块A和物块B发生碰撞后一瞬间的速度分别为vA,(2)设斜面的倾角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当物块A沿斜面下滑时:,由v-t图象知:,当物块A沿斜面上滑时:,由v-t图象知:,解得:,又因下滑位移,则碰后A反弹,沿斜面上滑的最大位移为:,其中h为P点离水平面得高度,即,解得,故在图(b)描述的整个过程中,物块A克服摩擦力做的总功为:,(2)设斜面的倾角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当物块A沿斜面下滑,(3)设物块B在水平面上最远的滑行距离为s,设原来的摩擦系数为 则以A和B组成的系统,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设改变后的摩擦因数为 ,然后将A从P点释放,A恰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轮 专题 复习 动量 守恒定律 应用 综合 计算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41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