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江城武汉ppt课件.ppt
《我的家乡:江城武汉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家乡:江城武汉ppt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的家乡江城武汉,My Hometown:Wuhan,外国语学院 Myles,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业,我的家乡:江城武汉,武汉,简称“汉”,中国湖北省省会 。地处江汉平原东部。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境中央,将武汉城区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曾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武汉历史文化&名人,武汉主要产业&特色小吃,武汉名胜古迹&旅游景点,武汉城市风采,2,武汉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和古籍记载,远在5000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黄陂区境内的张西湾城址为武汉市迄今发现最早的城址,市北黄陂区的盘
2、龙城遗址,是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都邑,也是迄今为止在长江流域发现的唯一一座商代古城。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武汉地区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在清末、中华民国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武汉经济繁荣,位居亚洲前列。清初,“中俄茶叶之路”开辟,作为起点的汉口开始逐步成为世界茶叶贸易之都,被欧洲人誉为“茶叶港”。汉口开埠后,对外贸易更与上海并驾齐驱,成为“驾乎津门,直追沪上”的全国第二大城市,被誉为东方芝加哥。,武汉历史文化&名人,图为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馆,3,武汉古代历史概述,魅力江城 幽幽楚韵,武汉的历史可上溯至距今8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东湖放鹰台遗址即属距今500
3、06000年前的屈家岭文化类型。黄陂区境内的张西湾城址为武汉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城址,距今4000多年,兴建于石家河文化早期。盘龙城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滠口街道境内,是公元前15世纪左右商代前期古城遗址,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是长江流域发现的第一座商代古城,也是迄今中国发现且保存最完整的商代古城。,秦汉时期,西汉时期,武昌为樊哙封地,樊哙孙樊建将樊哙墓迁葬于江夏(今武昌)灵泉山下,从汉代起,樊、李、杜、张、沈、曾、董、邹八大家官府隐逸之士迁此隐居,形成灵泉古市, 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孙权在黄鹄山(今蛇山)近江处修筑夏口城,在夏口城内黄鹄矶处修筑了望楼,取名黄鹤楼。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年
4、),王琳在郢州城立萧庄为皇帝,武汉第一次成为首都。,唐宋时期,隋开皇大业二年(606年),改汉津县为汉阳县。汉阳这一地名开始出现。至此,江夏(武昌)和汉阳分别升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初步确立了双城格局,成为长江流域商业重镇和东南贡赋转运中心。 、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武汉首次成为一级行政单位的治所。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徐寿辉建立天完政权,迁都汉阳,年号太平;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陈友谅迁都武昌,次年,陈友谅战亡,陈理在武昌继位,陈友谅葬于蛇山之麓。,明 朝,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桢受封楚王;次年,江夏侯周德兴在武昌高观山(今蛇山)南侧建楚王府,历时
5、9年竣工,东西宽2里,南北长4里,占地8平方里,相当于当年的半个武昌城,是长江流域规模最为庞大的宫殿建筑群。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汉口从汉阳析出。,清初刘献廷在广阳杂记中称“汉口不特为楚省咽喉,而云贵、四川、湖南、广西、陕西、河南、江西之货物,皆于此焉转输。虽欲不雄于天下,而不可得也。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清初至清中期,横跨亚欧大陆的“中俄茶叶之路” 出现,源头就在汉口,汉口茶叶出口额居全球第一,国内茶叶垄断了世界茶叶市场的86%,而由汉口输出的茶叶则占国内茶叶出口总量的60%,汉口被欧洲人誉为“茶叶港”和世界茶叶贸易之都。,清 朝,辛亥革命武昌首义,黄花岗起义
6、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武昌起义军事总指挥为蒋翊武,参谋长为孙武,总理为刘公。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辛亥革命。武汉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现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武昌起义是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
7、月十九)在中国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刘家麒 刘家麒(18941937),湖北武汉武昌人,国民党抗日将领。自幼熟读诗书,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陆军大学。辛亥革命时期加入学生军,投入反清革命洪流。抗日战争时期时任国民党第五十四师少将师长,1937年10月16日在山西抗击日寇时壮烈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牺牲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军54师师长。,项英 项英(18981941),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党和红军早期的领导
8、人之一,新四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抗日名将。项英原名德隆。化名江俊、江钧。武汉市江夏区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三大、六大上分别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26-1930年期间,曾任湖北省总工会党团书记、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兼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1931年后,任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等职。红军主力长征后,任中共中央江西分局书记,中央苏区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赣粤边坚持游击战争。,郭国言郭国言 (1913-1942) 湖北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人,时任八路军太行军区3分区司令员的 郭国言,1942年2月9日于山西省武乡县太有镇阻击扫荡之敌时
9、牺牲,年28岁。,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集贤村)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历史上记载伯牙探亲回国时,在汉江边鼓琴,钟子期正巧遇见,感叹说:“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因兴趣相投,两人就成了至交。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生不再鼓琴。 钟子期,熊廷弼(1569年1625年),字飞白,号芝冈,汉族,湖广江夏,明末将领,万历进士,楚党。由推官擢御史,巡按辽东。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熊廷弼受命巡按辽东。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以兵部右侍郎代杨镐经略辽东,招集流亡,整肃军令,造战车,治火器,浚壕缮城,守备大固
10、。熹宗即位,天启元年(1621年),后金天命汗努尔哈赤攻破辽阳,再任辽东经略。,张裕(18231894),晚清官员、散文家、书法家,其书法独辟蹊径,融北碑南贴于一炉,创造了影响晚清书坛百年之久的“张体”,被康有为誉为“千年以来无与比”的清代书法家。字廉卿,号濂亭,湖北武昌鄂州市梁子湖畔东沟镇龙塘张村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中举,考授内阁中书张裕钊,从小就生活在武汉,武汉的山山水水,武汉的大街小巷,早已融入我的日常生活。因此,对武汉有着深深的卷恋和情感,这份感情来自于内心深处,来自于养育我的这片土地,来自于我对这座城市的感恩。武汉,这座城市得天独厚,两江穿三镇,一桥架南北,千帆碧空尽,激流涌
11、向东。,老武汉的记忆,武汉十大著名特色小吃 武汉教育产业,武汉风味小吃&特色产业,武汉八大著名小吃,走进武汉小吃名街 户部巷,武汉市的著名小吃很多,其中老通城的三鲜豆皮、四季美的汤包、蔡林记的热干面、顺香居的烧麦、福庆和的牛肉豆丝、小桃园的煨汤、田启恒的糊汤粉、谢荣德的面窝并称武汉八大名小吃。其中又以老通城、小桃园、蔡林记、四季美合称武汉“四大名小吃”,是武汉人过早的首选。让很多“老武汉”如数家珍。著名的美食街区有武昌户部巷、黄陂好吃街、汉口吉庆街等。,武汉八大著名特色小吃,三鲜豆皮是民间极具特色的汉族传统小吃。三鲜豆皮是糯米和豆皮合作而成,以馅中有鲜肉、鲜蛋、鲜虾(或鲜肉、鲜菇和鲜笋)而得名
12、。最初是武汉人逢年过节时特制的节日佳肴,后来成为寻常早点。色泽金黄透亮,鲜艳夺目,皮薄软润爽口,滋味鲜美,含有虾、菇、肉香。以其独特风味远近闻名。豆皮制作过程中要求“皮薄、浆清、火功正”,这样煎出的豆皮外脆内软、油而不腻。,四季美汤包是湖北武汉著名的汉族小吃,属于苏式汤包。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江汉路口附近的一家小吃店的店名,意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应,如春炸春卷,夏卖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饼等。,蔡林记是一家经营热干面系列小吃为特色,近百年的老字号小吃面馆。其热干面,晶洁爽口,味道鲜美,深受广大市民的赞赏,享有武汉名小吃的美誉。而今,热干面已遍及江城,历久不衰,武汉人吃早餐,更是离不开这一种具特色
13、的面食。1930年,家在汉口满春路口的武汉黄陂人蔡明伟夫妇打出“蔡林记”的招牌经营热干面。首届中国面条文化节上,武汉蔡林记热干面被评为“中国十大面条”。,武汉八大著名特色小吃,烧梅,湖北黄州府城的汉族传统甜食名点。相传在北宋初年就创制出来,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 “顺香居”位于武汉市汉口花楼街、交通路的交汇处,是一家经营重油烧梅近五十年的老店。该店制作的重油烧梅,油重而不腻人,味道鲜美,而且形如银菊,看一眼就叫人胃口大开。,“福庆和”坐落在武汉市汉口中山大道,在江岸区汉口友益街(大智路口) 、六渡桥一带,以经营湖南风味的米粉著称。 福庆和牛肉米粉的特点:粉质钦滑,味鲜可口。 福庆和餐馆(现
14、称:福庆和特色粉面馆),于1921年由湖南人沈绍忠、沈宪阶兄弟与沈万和、谭子寿合伙在民权路开设,是与老通城豆皮、四季美汤包、蔡林记热干面等齐名的江城老字号小吃。1956年公私合营后至今,一直是国营企业,现归江汉区商务发展中心管辖。,小桃园煨汤,汉族特色小吃。是武汉市汉口兰陵路小桃园店制作的煨汤,其店铺专门经营各种煨汤。,武汉八大著名特色小吃,田启恒糊汤粉馆坐落汉口花楼街,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名扬武汉三镇。 糊汤粉是与油条相配的小吃品种,凡卖糊汤粉者必卖油条。在制作米粉时,选用籼稻米磨浆、制粉,再加上水搓坨煮焖,挤压煮制成型。然后用活鲜小鲫鱼(或鳝鱼)熬煮成 汤汁,再加水调入生米粉制成糊汤,放入
15、各种调味品,成熟装碗时,撒上葱花、胡椒、配以油条佐食,别有风味。其糊 汤微稠,色调素雅,米粉洁白,细长有劲,鱼香汁浓,滋味 鲜美,营养丰实而著称。,面窝是武汉特有的,创始于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9年)。当时汉口汉正街集稼咀附近有个卖烧饼的,名叫昌智仁,看到卖烧饼生意不好,就想办法创制新的早点品种。经过反复琢磨,他请铁匠打制干把窝形中凸的铁勺,内浇用大米、黄豆混合磨成的米浆,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锅里炸,很快就作出一个个边厚中空、色黄脆香的圆形米饼。人们觉得很别致,吃起来厚处松软,薄处酥脆,很有味道。昌智仁称之为面窝,流传一百多年,成为一种价廉物美的特色早点。,武汉教育,书香荆楚 人杰地灵,
16、武汉作为高等教育大市,具有发展高等教育产业的优越条件,能够创造高等教育产业的竞争优势,并成为我国21世纪的高等教育产业基地。,武汉大学,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称“武大”,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珞珈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副部级高校,国家“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是“111计划”、“珠峰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的中国顶尖大学,是与法国高校联系最紧密、合作最广泛的中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家乡 武汉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41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