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中医诊断切诊ppt课件.ppt
《中医学中医诊断切诊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中医诊断切诊ppt课件.ppt(1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脉 诊,中医诊断教研室,切诊-通过用手触摸的方式获得病情资料的 一种诊察方法。 切诊又分为: 脉诊 按诊,脉 诊,概念: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动脉,根据其不同 的形象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目的要求 1、 掌握诊脉的部位和方法; 2、 掌握常见病脉的脉象与临床意义; 3、 熟悉脉诊的原理,脉象的生理变异; 4、 熟悉相兼脉概念与主病规律; 5、 了解遍诊法、三部诊法。,一、脉诊原理,(一)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心乃脉动之源,主宰神明,主司脏腑。 “心主血,其充在脉”、“心藏脉、脉舍神。” 脉乃血之府,脉象的“舞台”,信息的网络。 (二)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脉乃血脉
2、,赖血以充,赖气以行。” “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第一节 脉诊概述,(三)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五脏脉象:肺主气,司呼吸,所谓“气动脉应”。肝主疏泄,关系到血管功能的调节。肾主封藏,脉象有根,预后良好。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 “脉以胃气为本。” “胃气” 作为衡量正常脉和病脉的重要指标。,脉象形成示意图,心脏 ,是产生脉搏的源头,亦是生理信息的发射中心。脏腑器官如在网线上的“节点”。其活动信号都以振荡波的形式在脉管上传播。心脏产生搏动的主旋律中携带丰富的谐波,谐波多各持自主的旋律,又受相互间干扰(叠加或衰减),这样的综合信息以波的形式传播,形成了多样的脉象。,二、脉诊部
3、位,(一)遍诊法(三部九候): 上部、中部、下部(二)人迎、寸口诊法(三)仲景三部诊法: 寸口候脏腑病变 趺阳足背动脉候胃气 太溪内踝上动脉候肾气,1、寸口脉诊病原理寸口是脉之大会 :肺朝百脉。寸口脉气最明显:太渊为肺经原穴,“脉会太渊”。脾肺同为太阴经 :两经均起于中焦。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肺气靠脾气不断充养。解剖位置表浅 :便于诊察、操作。,(四)寸口诊法:, 2、寸口分部 (1)寸口部位:腕后高骨内侧桡动脉所在部位,(2)寸关尺的定位 先定关:以腕后高骨(桡骨茎突)为标记 再定寸、尺。 关前为寸关后为尺,3、寸口脉的分候脏腑 左寸侯:心与膻中 右寸侯:肺与胸中左关侯:肝、胆与膈
4、 右关侯:脾与胃左尺侯:肾与小腹 右尺侯:肾与小腹命门:左肾右命门 肾之两者 肾间动气,三、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一)时间 诊脉时间:“平旦为佳”安静、平静。,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二)平息和体位 平息:医生调匀呼吸。(一息:一呼一吸) 体位:坐位、仰卧; 平臂、直腕、仰掌、手和心脏同一水平。,1、布指: 中指关;食指寸;无名指尺 身高臂长者,布指宜疏; 身矮臂短者,布指宜密。 小儿一指(拇指)定关法。,(三)指法,“一指定关法”:用医生的食指或拇指,指尖朝向患儿肘关节,一指诊三部脉,不细分寸、
5、关、尺三部。,2、指法:三指平齐呈弓形,与病体呈45, 指目按脉。3、运指:医生布指后,运用指力的轻重、挪移 及布指变化以体察脉象,先总按,后单诊。 总按三指平布后以同样的指力切三部脉。 单诊仅一指用力,重点辨某部脉。,4、指力:举(浮取):以轻指力按在皮肤上按(沉取):重指力按在肌肉与筋骨之间寻(中取):介于轻重之间的指力(按至肌肉),或举或按,或前后左右挪动切脉,以寻找脉象的最佳部位和状态。,总 按,单 按,错误的诊脉手法,每次诊脉,必满五十动;候脉时间以 35分钟为宜。提醒医生诊脉时不得三举两按草率从事。,(四)五十动,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四、脉象的要素,脉 位:脉管的浅深脉 长:脉动
6、的范围长短 至 数:脉搏的频率均匀度: 脉动的节律、力度 脉 宽:脉管的粗细、脉搏大小 紧张度: 脉管的绷急、弛缓,软硬程度脉 力:脉搏的强弱 流利度: 脉搏的通畅流利程度,脉位,脉数,脉形,脉势,第二节 正常脉象,胃: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快不慢,从容和缓, 节律一致。神:柔和有力,节律整齐。 根:尺脉沉取有力,按之不绝。,一、正常脉象的特点,三部有脉,一息四五至(7280次/分),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迟不数,从容和缓,节律均匀,五十至无间歇者为平脉,即胃、神、根。,灵枢始终:“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以谷气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素问玉机真藏
7、论:“脉弱以滑,是有胃气”。景岳全书脉神章:“无太过,无不及,自有一种雍容和缓之状者,便是胃气之脉”。,滑伯仁指出:“有力即有神”之说。 诊家枢要脉贵有神:“不病之脉,不求其神,而神无不在也。有病之脉,则当求其神之有无”。,正常脉象的特点,平脉系列脉图,正常脉象的特点,二、脉象的生理变异,1、与年龄、性别、形体有关: 年龄:越小脉越快(婴儿120-140次/分) 体质:身高者脉长,身矮者脉短; 瘦人脉浮,肥人脉沉。 2、与精神情志有关: 怒伤肝 脉多弦急 日久,脉多弦细 惊气乱脉动无序,不同年龄的脉象图,青年人脉图1,青年人脉图2,中年人脉图,老年人脉图,20年前后自身脉图比较,二、脉象的生理
8、变异,3、与季节、地理、气候等有关: 春弦、夏洪、秋浮、冬沉。 4、几种生理变异:斜飞脉、反关脉。,斜飞脉:脉搏从尺部斜向手背方向延伸。反关脉:脉不见于寸口而出现在寸口的背侧。 六阴脉:六脉沉细等同,而无病象。 六阳脉:六脉洪大等同,而无病象。,第三节 病理脉象,1、浮脉、沉脉 2、迟脉、数脉、缓脉 3、虚脉、实脉 4、长脉、短脉 5、洪脉、细脉 6、濡脉、弱脉 7、滑脉、涩脉 8、弦脉、紧脉 9、结脉、代脉、促脉,一、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 (一) 浮脉,1、脉象特征:轻按即得,重按反减而不 空;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诊宗三昧:“ 浮脉者,下指即显浮象, 按之稍减而不空。”,2、临床意义:主表
9、证,亦主里虚1)主表证外邪侵袭,人体正气趋向 于表,故脉浮。2)主里虚久病精气衰竭,阴不敛阳, 虚阳外越。,3、临床应用,表寒证浮紧表热证浮数表虚证浮缓浮脉亦见于里虚证 生理浮脉,浮 脉,1、散脉(了解),(1)脉象特征:浮散无根,至数不齐。 (2)临床意义:为元气耗散,脏腑精气欲绝。 诊宗三昧:“其脉散者死。” 脉理:阴衰阳消,心气不能维系血液运行。,【相类脉】,散脉,2、芤脉(了解),(1)脉象特征: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2)临床意义:失血、伤阴之际。 脉理:阴血不能维阳气,阳气浮散。,芤脉,3、革脉(熟悉),(1)脉象特征:浮弦中空,如按鼓皮。 濒湖脉学“ 革脉,弦而芤,如按鼓皮。”
10、特点:脉管表面绷急、力强,按之中间空虚。,(2)临床意义:亡血、失精、半产、漏下等。,革脉,革脉、芤脉鉴别:同:芤脉与革脉皆居浮位,脉形大,中空,即有浮大中空的特点。其主病亦有相似之处。异:芤脉管壁较软,如按葱管;革脉管壁较硬,如按鼓皮。, (二) 沉脉,1、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举之不足,按之有余。脉诀刊误“ 轻手于皮肤之间不可得,徐徐按 至肌肉中部间应指,又按至筋骨 下部乃有力,此沉脉也。”,2、临床意义:主里证 沉而有力里实 沉而无力里虚,脉沉而无临床症状者,不一定是病,可见于正常人。生理沉脉,三指禅:“沉而无病世人多。”,沉 脉,1、伏脉(了解),(1)脉象特征:极重按之,推
11、筋着骨始得。 诊家正眼“ 推筋着骨,得始其形。” (2)临床意义:邪闭、厥证、痛极(伏而有力) 多因邪气内伏,脉气不得宣通所致。 如气闭、寒闭、热闭、火闭、痛极等可见。,【相类脉】,伏脉,2、牢脉(熟悉),(1)脉象特征:实大弦长,沉取始得,坚着不移。 李中梓:“ 牢有二义,坚牢固实之义,又深居在内之义。”脉说:“ 沉而有力,劲而不移,实大弦长,牢之体也。” (2)临床意义:阴寒内盛,疝气症瘕之实证。 脉理:阴寒内积,阳气沉潜于下,故脉来沉而实大弦长。,牢脉,牢脉、革脉鉴别:同:同为管壁坚硬。异:革脉居于浮位,外坚中空;牢脉见于沉位,按至筋骨乃得,内外皆实。,(三) 迟脉,1、脉象特征:脉来迟
12、缓,一息脉动三至 (一分钟不满60次) 脉诀汇辨:“往来迟缓,三至一息。” 诊家枢要:“迟,不及也,呼吸之间,脉 仅三至。”,2、临床意义:主寒证,亦主邪热结聚之里实热证(1)主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 实寒:寒邪凝滞,阳气失于宣通。 虚寒:阳气虚弱失于温运。(2)主热证邪热结聚,经隧阻滞。 生理迟脉,迟 脉,缓脉,1、脉象特征:一息四至,来去有怠。(1)脉来和缓,一息四至(每分钟6070次 )。 为平缓脉,是脉有胃气的一种表现。见于正常人。 周学霆:“缓即为有神也”,即指平脉缓和之象。,【相类脉】,(2)脉势纵缓,缓怠无力。 王冰曰:“缓谓纵缓,非动之迟缓也”。 脉经“ 去来亦迟,小快于
13、迟。”,2、临床意义:主湿病、脾胃虚弱。,缓 脉, (四) 数脉,1、脉象特征:脉来急促,一息六至。 (90120次分) 濒湖脉学:“一息六至,脉流薄疾。” 脉诀启悟:“不似滑脉之往来流利,动脉之 厥厥动摇,疾脉之过于急疾。”,2、临床意义:主热证,亦主虚证。,张景岳:“暴数者多外邪,久数者必虚损。” “愈虚则脉愈数。” 生理数脉,数而有力实热数而无力虚热浮大虚数,数而无力,按之空豁虚阳外浮,数 脉,数脉图,疾脉(了解),1、脉象特征: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 (大于120次/分) 2、临床意义:阳极阴竭,元气将脱 。 多见于阳亢无制,真阴垂绝之候。,【相类脉】,疾脉,(五) 虚脉,1、脉象特
14、征:三部脉举按皆无力,按之空虚。 是一切无力脉的总称。 脉经:“ 虚脉,迟大而软,按之无力,隐指 豁豁然空。” 三指禅:“虚脉大而松,迟柔少力充。”,2、临床意义:主虚证,多见于气血两虚 血虚不能充盈,气虚不敛而外张。血虚,脉道不充脉细无力迟而无力阳虚 数而无力阴虚,亦可见于久病虚劳、伤暑气阴两伤等。,虚 脉,短脉(了解),1、脉象特征:首尾俱短,不能满部。 濒湖脉学:“ 不及本位,应指而回,不能满部。” 2、临床意义:主气病。有力为气郁,无力为气损。 气郁不能伸展,气虚不能鼓动故脉短。,“短则气病”,【相类脉】,短脉,(六)实脉,1、脉象特征:三部脉举按皆有力,来去俱盛。 是一切有力脉的总称
15、。诊宗三昧:“ 实脉有力,长大而坚。”,2、临床意义:主实证。 邪盛正实,正邪相搏,气血壅盛脉道充满故实。,实而偏浮数实热证实而偏沉迟实寒证,实 脉,长脉(了解),1、脉象特征:首尾端直,超过寸关尺三部。“过于本位脉名长,弦则非然但紧张, 弦脉与长争较远,良工尺度自能量。”,【相类脉】,2、临床意义:主阳证、实证、热证。 多由邪气盛实,正气不衰,邪正搏击所致。 素问 脉要精微论:“长则气治。” 正常人气血旺盛,精气盛满,脉气盈余。,濒湖脉学:“ 长脉不大不小,迢迢自若,如循长竿末梢,为平;如引绳,如循长竿,为病。”,长脉,(七) 洪脉(钩脉),1、脉象特征:脉形宽大,充实有力,来盛 去衰。 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学 中医 诊断 切诊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40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