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蜀道难答案ppt课件.ppt
《世纪金榜蜀道难答案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纪金榜蜀道难答案ppt课件.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5课蜀道难,一、走近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联想丰富,手法多样,语言瑰丽,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李白亦因此被后人誉为“诗仙”。擅长写古诗及绝句。,代表作品:五言绝句静夜思秋浦歌等,七言绝句望天门山等,五言律诗送友人等,古体诗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等。,二、相关知识古体诗 古体诗,又叫古风,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从诗句的字数看,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近体诗形成前,它包括除楚辞外的各种诗歌体裁。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如曹操的观沧海;
2、自汉代始,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如古诗十九首都是五古,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杂言诗是古体诗所独有的,诗句长短不齐,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如李白的蜀道难。,一、字音辨识鱼凫() 秦塞() 石栈() 峨眉巅()猿猱()扪参()抚膺()萦岩峦()巉岩()飞湍()喧 ()狼与豺() 崖()万壑()崔嵬()长咨嗟()答案:fsizhndin / nomnyngyng / chntunhuchi / pnghwiji,二、通假字所守或匪亲(“”通“”)答案:匪非,三、一词多义 危乎高哉
3、( )1.危 危如累卵( ) 正襟危坐(赤壁赋)( )答案:形容词,高/形容词,危险/形容词,正,端正,连峰去天不盈尺( ) 公然抱茅入竹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硕鼠)( ) 大势已去( )答案:动词,距离/动词,到去,前往/动词,离开,离去/动词,失去,2.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木兰当户织(木兰辞)( ) 安步当车( ) 螳臂当车( )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口技)( )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答案:动词,把守/介词,对着/动词,当作/动词,阻挡/副词,正当/副词,应当、应该,3.当,危乎高哉( )4.乎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
4、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赤壁赋)( )答案:语气词,表感叹,啊、呀/语气助词,无义/语气词,表反问,呢、吗,但见悲鸟号古木( )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并序) ( )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 ( ) 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答案:副词,仅、只、唯独/副词,只管、尽管/副词,只要、只需/副词,只是,5.但,所守或匪亲( )6.或 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 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答案:连词,倘若/副词,或许/副词,有时,四、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 崖转石万壑雷 (名词作动词)_西当太白有鸟道 (名词作状语)_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名词作状语)_下有冲波逆折之
5、回川 (名词作状语)_问君西游何时还 (名词作状语)_答案:冲击在西面在上面在下面向西,侧身西望长咨嗟 (名词作状语)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名词作状语) 答案:向西在早上;在晚上,2.动词活用使人听此凋朱颜 (动词的使动用法) 崖转石万壑雷 (动词的使动用法)猿猱欲度愁攀援 (动词的为动用法)3.形容词活用雄飞雌从绕林间 (形容词作名词)_答案:2.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使滚动为发愁3.雄鸟;雌鸟,【语法视窗】名词作状语的六种常见类型 1.表比喻。 名词状语起比喻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像那样”。例如: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犬”,修饰动词“坐”,比喻“
6、坐”的状态,译为“像狗那样”。,2.表动作处所。 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从)”。例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蜀道难)方位名词“上”修饰动词“有”,作状语,译为“在上面”。 3.表动作趋向。 这类名词状语也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往)”。例如:问君西游何时还。(蜀道难)方位名词“西”修饰动词“还”,作状语,译为“向西”。,4.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方式依据。 这类名词状语的译法,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例如: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名词“箕畚”修饰动词“运”,作状语,表示“运”所凭借的工
7、具,译为“用箕畚”。 5.表动作行为的频率。 这类状语由表时间的名词充当,译义在时间名词前加上一个“每”字即可。例如: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伤仲永)时间名词“日”修饰动词“扳”,作状语,表示“扳”的频率,译为“每天”。,6.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例如: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辞)时间名词“旦”和“暮”分别修饰动词“辞”与“宿”,作状语,译为“在早晨”“在晚上”。,五、翻译下面的句子并体会句式特点1.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译文:_(宾语前置句。宾语“胡”前置于“为”前。)答案:唉,你这远方的人为什么到这里来呢?,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译文:_(状语后置句。“于上青天”后置,
8、介词“于”是状语后置的标志。)答案:蜀道难行,真比登天还难。,3.但见悲鸟号古木。译文:_(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号”后面省略介词“于”。“(于)古木”作状语后置。)答案:只见悲伤的鸟(在)古树上哀号。,六、名句积累1.噫吁 ,危乎高哉!,。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答案: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3.,以手抚膺坐长叹。4.连峰去天不盈尺,。5., 崖转石万壑雷。答案:3.扪参历井仰胁息4.枯松倒挂倚绝壁5.飞湍瀑流争喧,1.诗的开头分几层叙述蜀道的来历?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分析探究】(1)分三层。层次:第一层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已寓高山阻隔之意;第二层
9、描述秦蜀之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第三层叙述蜀道来由。 (2)作用:表现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2.结合诗歌,举例说明诗人在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时主要运用了哪些技法,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分析探究】,3.综观全诗,请举例说明诗人主要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分析探究】,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崖转石万壑雷”几句的描写好在哪里?【分析探究】诗人先写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 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 接着平缓地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纪 金榜 蜀道 答案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40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