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版PPT课件.ppt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版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版PPT课件.ppt(11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计算机网络(第 6 版)课件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 年,谢希仁 编著,目录,第一章 概述第二章 物理层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第四章 网络层第五章 运输层第六章 应用层第七章 网络安全第八章 音频视频第九章 无线网络第十章 下一代因特网,课件制作人声明,本课件共 10个 Powerpoint 文件(每章一个)。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自由修改此课件(增加或删减内容),但不能自行出版销售。 对于课件中出现的缺点和错误,欢迎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及时修订。,第 1 章 概述,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1.2 因特网概述 1.2.1 网络的网络 1.2.2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1.2.3 因特网的
2、标准化工作1.3 因特网的组成 1.3.1 因特网的边缘部分 1.3.2 因特网的核心部分,课件制作人:谢希仁,第 1 章 概述(续),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1.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5.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5.2 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1.6.1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1.6.2 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特征,课件制作人:谢希仁,第 1 章 概述(续),1.7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1.7.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1.7.2 协议与划分层次1.7.3 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1.7.4 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1.7.5 TCP/IP 的体系结构,课件制作人
3、:谢希仁,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21 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网络现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网络是指“三网”,即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快的并起到核心作用的是计算机网络。,课件制作人:谢希仁,因特网(Internet)的发展,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以因特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已从最初的教育科研网络逐步发展成为商业网络。已成为仅次于全球电话网的世界第二大网络。,课件制作人:谢希仁,因特网的意义,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现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
4、习和交往都已离不开因特网。,课件制作人:谢希仁,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连通性计算机网络使上网用户之间都可以交换信息,好像这些用户的计算机都可以彼此直接连通一样。 共享即资源共享。可以是信息共享、软件共享,也可以是硬件共享。,课件制作人:谢希仁,1.2 因特网概述,1.2.1 网络的网络起源于美国的因特网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互联网 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 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都称为主机(host)。,课件制作人:谢希仁,请注意名词“结点”
5、,“结点”的英文名词是 node。虽然 node 有时也可译为“节点”,但这是指像天线上的驻波的节点,这种节点很像竹竿上的“节”。在网络中的 node 的标准译名是“结点”而不是“节点”。但数据结构的树(tree)中的 node 应当译为“节点”。,课件制作人:谢希仁,网络与因特网,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因特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课件制作人:谢希仁,1.2.2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 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1983 年 TCP/IP 协议成为 ARPANET 上的标准协议。人们把 1983 年作为因特网的诞生时间。,课件制作人:谢希仁,Inter
6、net 和 Internet 的区别,以小写字母 i 开始的 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以大写字母I开始的的 Internet(因特网)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 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且其前身是美国的 ARPANET。,课件制作人:谢希仁,三级结构的因特网,第二阶段的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三级计算机网络,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或企业网)。,课件制作人:谢希仁,多层次 ISP 结构的因特网,第三阶段的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 ISP 结构
7、的因特网。出现了因特网服务提供者 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用户,因特网,ISP1,ISP2,因特网服务提供者,用户通过 ISP 上网,根据提供服务的覆盖面积大小以及所拥有的IP 地址数目的不同,ISP 也分成为不同的层次。,大公司,公司,本地 ISP,A,B,主机A 本地 ISP 地区 ISP 主干 ISP 地区 ISP 本地 ISP 主机B,本地 ISP,主干 ISP,本地 ISP,本地 ISP,地区 ISP,主干 ISP,主干 ISP,地区 ISP,地区 ISP,地区 ISP,本地 ISP,本地 ISP,IXP,本地 ISP,校园网,校园网,下面是
8、具有三层 ISP 结构的因特网的概念示意图,课件制作人:谢希仁,到 2012 年 3 月,全球已经有 91 个国家拥有 IXP,其中拥有 10 个以上 IXP 的国家仅有 9 个,而仅拥有一个 IXP 的有 48 个国家。,课件制作人:谢希仁,万维网 WWW 的问世,因特网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和增长速率最快的计算机网络,没有人能够准确说出因特网究竟有多大。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由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 CERN 开发的万维网 WWW (World Wide Web)被广泛使用在因特网上,大大方便了广大非网络专业人员对网络的使用,成为因特网的这种指数级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课
9、件制作人:谢希仁,因特网的发展情况概况(统计到 2005 年),网络数 主机数 用户数 管理机构数1980 10 102 102 1001990 103 105 106 101 2000 105 107 108 102 2005 106 108 109 103,课件制作人:谢希仁,1.2.3 关于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因特网协会 ISOC,因特网研究指导小组IRSG,因特网研究部 IRTF,因特网工程部 IETF,因特网工程指导小组IESG,RG,WG,RG,领域,领域,因特网体系结构研究委员会 IAB,WG,WG,WG,课件制作人:谢希仁,制订因特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以下的四个阶段,因特网草案(
10、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 RFC 文档。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 RFC 文档。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课件制作人:谢希仁,各种RFC之间的关系,因特网草案,建议标准,草案标准,因特网标准,历史的 RFC,实验的 RFC,提供信息的 RFC,6 种 RFC,课件制作人:谢希仁,1.3 因特网的组成,从因特网的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划分为以下的两大块:(1) 边缘部分 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
11、享。(2) 核心部分 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因特网的核心部分,因特网的边缘部分,主机,网络,路由器,因特网的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课件制作人:谢希仁,1.3.1 因特网的边缘部分,处在因特网边缘的部分就是连接在因特网上的所有的主机。这些主机又称为端系统(end system)。 “主机 A 和主机 B 进行通信”,实际上是指:“运行在主机 A 上的某个程序和运行在主机 B 上的另一个程序进行通信”。即“主机 A 的某个进程和主机 B 上的另一个进程进行通信”。或简称为“计算机之间通信”,课件制作人:谢希仁,两种通信方式,在网络边
12、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 即Client/Server方式 对等方式(P2P 方式) 即 Peer-to-Peer方式,课件制作人:谢希仁,1. 客户服务器方式,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运行客户程序,网络边缘,网络核心,运行服务器程序,A,B,客户,服务器,客户 A 向服务器 B 发出请求服务,而服务器 B 向客户 A 提供服务。,课件制作人:谢希仁,客户软件的特点,被用户调用后运行,
13、在打算通信时主动向远地服务器发起通信(请求服务)。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课件制作人:谢希仁,服务器软件的特点,一种专门用来提供某种服务的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系统启动后即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地运行着,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客户的通信请求。因此,服务器程序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一般需要强大的硬件和高级的操作系统支持。,课件制作人:谢希仁,2. 对等连接方式,对等连接(peer-to-peer,简写为 P2P)是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只要两个主机都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P2P 软件
14、),它们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双方都可以下载对方已经存储在硬盘中的共享文档。,课件制作人:谢希仁,对等连接方式的特点,对等连接方式从本质上看仍然是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只是对等连接中的每一个主机既是客户又同时是服务器。例如主机 C 请求 D 的服务时,C 是客户,D 是服务器。但如果 C 又同时向 F提供服务,那么 C 又同时起着服务器的作用。,网络边缘,网络核心,运行P2P 程序,运行P2P 程序,D,C,E,F,运行P2P 程序,运行P2P 程序,课件制作人:谢希仁,1.3.2 因特网的核心部分,网络核心部分是因特网中最复杂的部分。网络中的核心部分要向网络边缘中的大量主机提供连通性
15、,使边缘部分中的任何一个主机都能够向其他主机通信(即传送或接收各种形式的数据)。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router)。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课件制作人:谢希仁,路由器的重要任务,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课件制作人:谢希仁,1. 电路交换的主要特点,两部电话机只需要用一对电线就能够互相连接起来。,课件制作人:谢希仁,更多的电话机互相连通,5 部电话机两两相连,需 10 对电线。N 部
16、电话机两两相连,需 N(N 1)/2 对电线。当电话机的数量很大时,这种连接方法需要的电线对的数量与电话机数的平方成正比。,课件制作人:谢希仁,使用交换机,当电话机的数量增多时,就要使用交换机来完成全网的交换任务。,交换机,课件制作人:谢希仁,“交换”的含义,在这里,“交换”(switching)的含义就是转接把一条电话线转接到另一条电话线,使它们连通起来。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课件制作人:谢希仁,电路交换的特点,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 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课件制作人:谢希仁,电路交换举例,A 和 B 通话经过四
17、个交换机通话在 A 到 B 的连接上进行,课件制作人:谢希仁,电路交换传送计算机数据效率低,计算机数据具有突发性。这导致通信线路的利用率很低。,课件制作人:谢希仁,报文,2. 分组交换的主要特点,在发送端,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段。,课件制作人:谢希仁,数 据,数 据,数 据,添加首部构成分组,每一个数据段前面添加上首部构成分组。,首部,首部,首部,请注意:现在左边是“前面”,课件制作人:谢希仁,分组交换的传输单元,分组交换网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假定接收端在左边)。,课件制作人:谢希仁,分组首部的重要性,每一个分组的首部都含有地址等控制信息
18、。分组交换网中的结点交换机根据收到的分组的首部中的地址信息,把分组转发到下一个结点交换机。用这样的存储转发方式,最后分组就能到达最终目的地。,课件制作人:谢希仁,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接收端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还原成报文。,数 据,首部,数 据,首部,数 据,首部,收到的数据,课件制作人:谢希仁,数 据,数 据,数 据,最后还原成原来的报文,最后,在接收端把收到的数据恢复成为原来的报文。这里我们假定分组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出现差错,在转发时也没有被丢弃。,课件制作人:谢希仁,因特网的核心部分,因特网的核心部分是由许多网络和把它们互连起来的路由器组成,而主机处在因特网的边缘部分。在因特网核心部分的路由器
19、之间一般都用高速链路相连接,而在网络边缘的主机接入到核心部分则通常以相对较低速率的链路相连接。主机的用途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且可以和其他主机通过网络交换信息。路由器的用途则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交换的。,H1,H5,H2,H4,H3,H6,路由器,网络,网络核心部分,主机,H1,H5,H2,H4,H3,H6,发送的分组,路由器,A,E,D,B,C,网络核心部分,主机,课件制作人:谢希仁,分组交换网的示意图,H1,A,互联网,B,D,E,C,H5,H6,H4,H2,H3,H1 向 H5 发送分组,H2 向 H6 发送分组,注意分组路径的变化!,路由器,主机,课件制作人:谢希仁,注意分
20、组的存储转发过程,H1,A,互联网,B,D,E,C,H5,H6,H4,H2,H3,H1 向 H5 发送分组,路由器,主机,在路由器 E 暂存查找转发表找到转发的端口,最后到达目的主机 H5,在路由器 C 暂存查找转发表找到转发的端口,在路由器 A 暂存查找转发表找到转发的端口,课件制作人:谢希仁,路由器,在路由器中的输入和输出端口之间没有直接连线。路由器处理分组的过程是:把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暂时存储);查找转发表,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从哪个端口转发;把分组送到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课件制作人:谢希仁,主机和路由器的作用不同,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向网络发送分组,从网络接收分组。路由
21、器对分组进行存储转发,最后把分组交付目的主机。,课件制作人:谢希仁,分组交换的优点,高效 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 灵活 以分组为传送单位和查找路由。迅速 不必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可靠 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的路由选择协议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课件制作人:谢希仁,分组交换带来的问题,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 分组必须携带的首部(里面有必不可少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课件制作人:谢希仁,存储转发原理并非完全新的概念,在 20 世纪 40 年代,电报通信也采用了基于存储转发原理的报文交换(message switchin
22、g)。 报文交换的时延较长,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现在报文交换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三种交换的比较,A B C D,A B C D,A B C D,报文交换,电路交换,分组交换,t,数据传送的特点,比特流直达终点,报文,报文,报文,分组,分组,分组,存储转发,存储转发,存储转发,存储转发,课件制作人: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的产生背景,是 20 世纪 60 年代美苏冷战时期的产物。60 年代初,美国国防部领导的远景研究规划局ARPA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 提出要研制一种生存性(survivability)很强的网络。传统的电路交换(circuit sw
23、itching)的电信网有一个缺点:正在通信的电路中有一个交换机或有一条链路被炸毁,则整个通信电路就要中断。如要改用其他迂回电路,必须重新拨号建立连接。这将要延误一些时间。,课件制作人:谢希仁,新型网络的基本特点,网络用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而不是为了打电话。网络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不局限于单一类型的计算机。所有的网络结点都同等重要,因而大大提高网络的生存性。计算机在进行通信时,必须有冗余的路由。网络的结构应当尽可能地简单,同时还能够非常可靠地传送数据。,课件制作人:谢希仁,ARPANET的成功使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发生根本变化,早期的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主机为中心的星形网各终端通
24、过通信线路共享昂贵的中心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分组交换网则是以网络为中心,主机都处在网络的外围。用户通过分组交换网可共享连接在网络上的许多硬件和各种丰富的软件资源。,课件制作人:谢希仁,从主机为中心到以网络为中心,以主机为中心,以分组交换网为中心,课件制作人:谢希仁,1. 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铁道部在 1980 年开始进行计算机联网实验。1989 年11 月我国第一个公用分组交换网 CNPAC 建成运行。 1994年4月20日我国用64 kb/s专线正式连入因特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China Education and Research NETwork),简称为
25、中国教育网,是由国家投资建设,教育部负责管理,清华大学等高等学校承担建设和管理运行的全国性学术计算机互联网络。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of China)每年两次公布的我国因特网的发展情况。,课件制作人:谢希仁,1.5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5.1 计算机网络的不同定义最简单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因特网(Internet)是“网络的网络”。,课件制作人:谢希仁,1.5.2 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1. 从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广域网 WAN (Wide Area Network)局域网 LAN (L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网络 第六 谢希仁版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38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