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CH03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ppt课件.ppt
《计算机网络CH03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CH03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ppt课件.ppt(1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章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教学中心,网络技术与应用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教学大纲要求,理解数据、信号基本概念,掌握通信速率、信道容量、时延等性能指标的计算;了解传输介质及其特性;掌握多路复用的基本概念,了解多路复用的各种方法;掌握数据交换的概念,了解常用的数据交换技术;了解差错产生的原因,理解差错控制的基本原理,掌握CRC的编码和检测方法。,内容纲要,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传输介质 多路复用技术 数据交换技术 差错控制技术,内容纲要,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传输介质 多路复用技术 数据交换技术 差
2、错控制技术,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1、信息、数据和信号2、数据通信系统3、数据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1、 信息、数据和信号,数据(data)通常是指预先约定的具有某种含义的数字、符号和字母的组合。信号(signal)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电磁波的表示形式。 “模拟的”(analogous)连续变化的。“数字的”(digital)取值是离散的。调制把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解调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信道表示向某一方向传送数据的传输介质。,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和信号,模拟数据,数字数据,信息,数据,模拟信号,数字信号,有意义的实体,涉及数据的内容和解释,在某个区间产生连
3、续的值,产生离散的值,是数据的电磁 (或电子)编码,涉及到事物的形式,是一种连续变化的电磁波,是一系列的电压脉冲,信号,1、 信息、数据和信号,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1、 信息、数据和信号,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2、 数据通信系统,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2、 数据通信系统,信源和信宿:信源就是信息的发送端,是发出待传送信息的设备;信宿就是信息的接收端,是接收所传送信息的设备。信号转换设备:是将信源发出的信息转换成适合于在信道上传输的信号的设备。,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2、 数据通信系统,调制解调器,PC 机,公用电话网,调制解调器,数字比特流,数字比特流,模拟信号,模拟
4、信号,正文,正文,PC 机,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2、 数据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举例,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2、 数据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举例,(b) 局域网用户通过Internet上网通信,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3、 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传码速率:传码速率又称为调制速率、波特率,记作NBd,是指在数据通信系统中,每秒钟传输信号码元的个数,单位是波特(Baud)。传信速率:又称为比特率,记作Rb,是指在数据通信系统中,每秒钟传输二进制码元的个数,单位是比特/秒(bit/s,或kbit/s或Mbit/s)。,数据传输速率,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3、 数据通信系统的
5、技术指标,数据传输速率,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3、 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例2-1若信号码元持续时间为110-4秒,试问传送8电平信号,则传码速率和传信速率各是多少? 解:由于T=110-4秒,所以传码速率 NBd=1/T=10000波特 由于传送的信号是8电平,所以,M=8。 则传信速率Rb = NBdlog2 M =30000bit/s。,数据传输速率,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3、 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信道带宽,信号带宽:(bandwidth)是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是赫(或千赫、兆赫、吉赫等)。模拟信道:表示通信线路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就称为线路带宽(通频带)。 数
6、字信道:“带宽”是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同义语,单位是“比特每秒”。,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3、 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信道带宽,常用的带宽单位是千比每秒,即 kb/s (103 b/s)兆比每秒,即 Mb/s(106 b/s)吉比每秒,即 Gb/s(109 b/s)太比每秒,即 Tb/s(1012 b/s)请注意:在计算机界,数据量的表示 K = 210 , M = 220, G = 230, T = 240。,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时间轴上信号的宽度随速率的增大而变窄,对应的信号频率增加,则占用带宽也增加。,带宽,3、 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3
7、、 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误码率和误组率,误码率:在一定时间内接收到出错的比特数e1与总的传输比特数e2之比。 Pe(e1/e2) 100 误组率:在一定时间内接收出错的组数b1与总的传输组数b2之比。 Pb(b1/b2) 100,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发送时延(传输时延 ):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信道带宽:数据在信道上的发送速率。常称为数据在信道上的传输速率。,发送时延 =,数据块长度(比特),信道带宽(比特/秒),时延,3、 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需要传播一定的距离而花费的时间。 信号传输速率(即发
8、送速率)和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传播时延 =,信道长度(米),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时延,3、 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处理时延: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结点缓存队列中分组排队所经历的时延是处理时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时延的长短往往取决于网络中当时的通信量。有时可用排队时延作为处理时延。,时延,3、 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从源点经过网络传送,到达目的点所经历的总时延就是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和处理时延之和:,总时延 = 发送时延 + 传播时延 + 处理时延,时延,3、 数据
9、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时延,1 0 1 1 0 0 1,发送器,队列,结点 B,结点 A,数据,从结点 A 向结点 B 发送数据,链路,3、 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所谓高速网络链路,我们提高的仅仅是数据的发送速率而不是比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率。 提高链路带宽减小了数据的发送时延。提高网络传输速率,减小网络传输时延,主要是减少发送时延和处理时延。,时延,3、 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时延,3、 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例2-3若AB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距离为1000km,假定在电缆内信号的传播速度是2108m/s,试对
10、下列类型的链路分别计算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数据块长度为108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Mb/s; (2)数据块长度为1000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it/s,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信道容量,3、 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信道容量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给定通信路径(信道)上所能达到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信道容量,噪声,误码率,带宽,数据传输速率,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信道容量,3、 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奈奎斯特定理:任意一个信号如果通过带宽为W(Hz)的理想低通滤波器,当每秒传输2W码元,就可实现无码元间干扰传输。在理想的条件下,即无噪声有限带宽为W Hz的信道,其最大的
11、数据传输速率C(即信道容量)为: C = 2W log2 M,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信道容量,3、 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香农(Shannon)用信息论的理论推导出了带宽受限且有高斯白噪声干扰的信道的极限、无差错的信息传输速率。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C(信道容量) 可表达为 C = W log2 (1+S/N) b/s W 为信道的带宽(以 Hz 为单位);S 为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N 为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香农(Shannon)定理,3.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内容纲要,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传输介质 多路复用技术 数据交换技术 差错控制技术,把两根互相绝缘的铜导线并排放
12、置,再用规则的方法绞合起来。绞合的导线可以减少相邻线对的相互干扰。多对绞合导线构成了双绞线电缆。双绞线可用于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价格低,安装方便,但带宽窄,抗干扰性能较差。,3.2 传输介质,1、双绞线,1、双绞线,铜线,铜线,聚氯乙烯 套层,聚氯乙烯套层,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层,无屏蔽双绞线 UTP,屏蔽双绞线 STP,3.2 传输介质,A,扭绞距,线径0.41.4 mm,B,近端串扰,远端串扰,1、双绞线,3.2 传输介质,同轴电缆由内导体铜质芯线(单股实心线或多股绞合线)、绝缘层、网状编织的外导体屏蔽层以及保护塑料外层组成。由于外导体屏蔽层的作用,同轴电缆具有较好的抗干扰特性(特别是高频
13、段),适合高速数据传输。通常按特性阻抗数值不同,可分为两类:50 同轴电缆:数据通信中传输基带信号75 同轴电缆:模拟传输系统(CATV),2、同轴电缆,3.2 传输介质,2、同轴电缆,外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保护套层,内导体,3.2 传输介质,光纤通常由非常透明的石英玻璃拉成细丝,主要由纤芯和包层构成。纤芯很细,直径为8100um,且折射率较高,包层相对折射率较低。多根光纤构成光缆。光波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通过纤芯传导。通过传递光脉冲进行通信。光纤通信衰耗小,距离长,抗干扰能力强,传输容量大,保密性好。多模光纤:多条不同入射角光线在一条光纤中传输。单模光纤:直径只有一个光波长大小,直线传输。
14、,3、光纤,3.2 传输介质,3、光纤,远供电源,光纤及包层,填充物,外护套,包带层,包层,纤芯,(a)光缆结构剖面图,(b)光波在纤芯中传播,3.2 传输介质,折射角,入射角,包层(低折射率的媒体),包层(低折射率的媒体),纤芯(高折射率的媒体),包层,纤芯,3、光纤,3.2 传输介质,高折射率(纤芯),低折射率(包层),光线在纤芯中传输的方式是不断地全反射,3、光纤,3.2 传输介质,多模光纤,3、光纤,3.2 传输介质,4、无线的传输介质,在交通不便、施工不便的地方(高山、海洋、城市),或距离较远的情况下,使用无线传输方式,成本较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要求在运动中进行电话通信或计算机通
15、信。无线电波可以在自由空间各个方向传播,实现多种通信。这种通信不使用前述的各种导向传输媒体,故称为“非导向传输媒体”。,3.2 传输介质,电信领域使用的电磁波的频谱,无线电,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射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卫星,地面微波,调幅无线电,调频无线电,海事无线电,光纤,电视,LF,MF,HF,VHF,UHF,SHF,EHF,THF,波段,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100 102 104 106 108 1010 1012 1014 1016 1018 1020 1022 1024
16、,移动无线电,3.2 传输介质,无线传输所使用的频段很广,人们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不同频段特性进行通信。传统无线电:长波、中波、短波 甚高频、特高频、超高频、极高频微波通信(240GHz,直线传播)地面接力微波:在地面建立若干微波中继站,中继站将前一站信号接收,放大后转发到下一站,实现“接力”式传输。卫星通信:将微波中继站放在卫星上实现。通信建立远,覆盖面积大。,4、无线的传输介质,3.2 传输介质,地面微波的工作频率范围一般为120 GHz,其特点是直线传播,因此只能在视距范围内进行传输。由于受到地形和天线高度的限制,两微波站间的通信距离一般为3050 km。,地面微波,4、无线的传输介质,3.
17、2 传输介质,卫星通信的最大特点是通信距离远,且通信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同步卫星发射出的电磁波能辐射到地球上的通信覆盖区的跨度达18000多公里。只要地球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上,等距离地放置3颗相隔120度的卫星,就能基本上实现全球的通信。,卫星微波,4、无线的传输介质,3.2 传输介质,卫星微波,4、无线的传输介质,3.2 传输介质,无线电波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从含义上讲,无线电波是全向传播,而微波是定向传播。 无线电波不同频段用于不同通信方式 3 30 MHz,用于短波通信; 30300MHz,用于数据通信; 蜂窝无线电移动通信。,无线电波,4、无线的传输介质,3.2 传输介质,红外线技术已经
18、在计算机通信中得到了应用,例如两台笔记本电脑对着红外接口,可传输文件。 红外线链路只需一对收发器,可调制不相干的红外光,在视线距离的范围内传输,具有很强的方向性。,红外线技术,4、无线的传输介质,3.2 传输介质,内容纲要,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传输介质 多路复用技术 数据交换技术 差错控制技术,3.3 多路复用技术,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信终端和交换设备的性能不断提高,而价格却迅速降低。传输媒体由于资源有限,制造成本增加,即使采用原料丰富的光纤线路,但铺设费用也在增长。其投资在整个通信网络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信道复用技术是在一条传输信道中传输多路信号,以提高传输媒体的利用率。,1、
19、 频分复用2、 时分复用3、 码分复用4、 波分复用,3.3 多路复用技术,1、频分复用,当传输信道的带宽较大,而所传输的信号只需部分带宽就可实现有效传送,则可以在信道中同时传输多路信号,每路信号占用部分带宽。频分复用是按频率划分不同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占用不同的频率范围。采用调制技术,将信号搬移到信道相应的频段上。频分复用常用于载波电话系统、电视等。,3.3 多路复用技术,1、频分复用,频率1,频率3,频率2,频率4,时间,频率,T4,T3,T2,T1,T1,T2,T3,T4,3.3 多路复用技术,2、时分复用,时分复用是采用时间分片方式来实现传输信道的多路复用,即每一路信号传输都使用信道的
20、全部带宽,但只能使用其中某个时隙。静态时分复用中,多个数据终端的信号分别在预定的时隙内传输,其分配关系固定,周期性使用,收发双方保持同步,又称同步时分复用。若无数据传输时,对应时隙空闲。静态时分复用时高速传输介质容量等于各个低速终端数据速率之和。,3.3 多路复用技术,2、时分复用,频率,时间,B,C,D,B,C,D,B,C,D,B,C,D,3.3 多路复用技术,2、时分复用,频率,时间,C,D,C,D,C,D,C,D,A,A,A,A,3.3 多路复用技术,2、时分复用,频率,时间,B,D,B,D,B,D,B,D,A,A,A,A,3.3 多路复用技术,2、时分复用,频率,时间,B,C,B,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网络CH03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 CH03 数据通信 技术 基础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38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