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分离技术 海德能培训课件.ppt
《膜分离技术 海德能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膜分离技术 海德能培训课件.ppt(1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北京海德能公司,2,膜分离发展过程和趋势,3,微滤 0.1-10m:细菌、煤灰、发酵细胞、颜料、蛋白等,超滤 0.005-0.1m:蛋白、颜料、多糖、大分子,纳滤 0.0005-0.005m:低聚糖、染料、多价离子,反渗透0.0001-0.001m:电解质、大于100Da的有机溶质,水、小于100Da的有机溶质,膜的适用范围,4,膜,料液,水,小分子,大分子,渗透液,定义:具有选择性分离的功能薄膜材料。,“21世纪的多数工业中,膜技术扮演着战略的角色”“谁掌握了膜技术,谁就掌握了21世纪的未来”,膜的简介,5,报告内容,膜技术简介 发展历史 专业术语 应用实例典型膜过程 反
2、渗透 超滤 微滤陶瓷膜技术,6,膜的发展历史,1748年Abble Nelkt 发现水能自然地扩散到装有酒精的猪膀胱内,首次揭示了膜分离现象;1827年Dutrochet引入名词渗透(Osmosis);1861年Schmidt提出超滤概念;1864年Traube成功研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人造膜(亚铁氰化铜膜)1918年Zsigmondy提出了商品微滤膜的制备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微生物、微粒等方面的分离和富集;1950年W.Juda成功研制了第一张具有实用价值的离子交换膜;1960年Loeb 和Sourirajan研制出第一张不对称的醋酸纤维素反渗透膜,导致了膜分离技术进入了实用和装置的研制阶段;
3、1967年以后在美国、丹麦、日本等国出现了多家膜及其组件的生产厂家,逐渐开始了膜分离技术的规模应用。,7,我国1958年开始研究离子交换膜和电渗析,1966年开始研究RO、UF、MF、液膜、气体分离等膜分离过程应用与开发研究。80年代后期又陆续开展了渗透汽化、膜萃取、膜蒸馏和膜反应等新膜过程的研究,并着手进行膜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国内主要的膜研究和推广单位:1)气体分离: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天邦膜公司)2)液体分离:杭州水处理技术中心(西斗门公司) 天津纺织工学院(膜天公司)3)无机膜:南京工业大学(久吾高科) 中国科技大学,膜的发展历史,8,膜的发展历史,9,膜的简介,特征:具有选择性分离的
4、功能薄膜材料,以及以其为核心的装置、过程、工艺的集成与应用特点:无相变、低能耗 高效率、污染小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便于与其它技术集成,10,膜的分类,11,膜的适用范围,分离对象的粒径分布,12,膜元件,13,膜元件,14,膜分离的形式错流过滤,终端过滤 污染严重,错流过滤污染轻,膜过程的一些术语,15,膜过程的一些术语,错流过滤,16,错流过滤的优点:(1)便于连续化操作过程中控制循环比;(2)流体流动平行于过滤表面,产生的表面剪切力带走膜表面的沉积物,防止污染层积累,使之处于动态平衡,从而有效地改善液体分离过程,使过滤操作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连续进行;(3)错流过滤所产生的流体剪切力和惯性举力
5、能促进膜表面的溶质向流体主体的反向运动,提高了过滤速度。,膜过程的一些术语,17,膜过程的一些术语,通量:在一定操作条件下,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膜的体积流量。单位L/m2.h选择性:将混合物总的组分分离开来的能力。1)液体分离的选择性常用截留率表示: R1Cp/Cf2)气体分离或有机溶剂混合物的分离常用分离因子表示选择性:A/B(yA/yB)/(xA/xB),其中y表示渗透侧各组分的浓度,x表示原料侧的浓度。当A/B等于1,表示无法实现分离目的,大于1表示A组分通过膜的速度大于B组分。,18,通量衰减系数m:由于过程的浓差极化、膜的压密、膜污染等的影响,使得通量随时间的变化,膜过程的一些术语,
6、19,膜过程的一些术语,推动力: 1)对多孔膜而言,在对流流动的情况下,传质推动力是膜两侧的压力差。 膜压降:P1-P2,是由于流体流动引起的。 2)对致密膜而言,推动力为膜两侧的化学势之差。,P1,P2,P3,P(P1P2)/2P3,20,膜过程的一些术语,浓差极化:在膜分离过程中,一部分溶质被截留,在膜表面及靠近膜表面区域的浓度越来越高,造成从膜表面到本体溶液之间产生浓度梯度,这一现象称为“浓差极化”。,1 2 3,Cf Cm Cp 浓差 膜层 渗透侧 极化层 极化层,21,传递阻力:1)膜阻Rm:与膜本身的结构有关,包含膜层到支撑层的传递阻力;2)浓差极化阻力Rc:由于被截留组分在膜面浓
7、度的增大而引起的;3)推动力的损失:进料侧和渗透侧的压力损失;4)膜污染阻力:由于物料中的成分对膜产生吸附、堵塞、以及沉积等现象而引起的。,膜过程的一些术语,22,Rm 膜管本身阻力Ri 膜孔内污染阻力 Rg 凝胶层阻力Rc 浓差极化阻力,膜污染,膜污染阻力的概念模型,23,膜过程的一些术语,膜污染:指处理物料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或溶质大分子由于与膜存在物理化学相互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引起的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膜产生渗透通量与分离特性的不可逆变化现象。物理污染包括膜表面的沉积,膜孔内的阻塞,这与膜孔结构、膜表面的粗糙度、溶质的尺寸和形状等有关。化学污染包括膜表面和膜孔内
8、的吸附,这与膜表面的电荷性、亲水性、吸附活性点及溶质的荷电性、亲水性、溶解度等有关。,24,膜的用途,浓缩:目的产物以低浓度形式存在,因此需要除去溶剂;(截留物为产物)纯化:除去杂质;分离:将混合物分成两种或多种目的产物;反应促进:把化学反应或生化反应的产物连续取出,能提高反应速率或提高产品质量。,25,膜的应用,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膜技术基本已经从实验室步入工业化,并在水处理、食品工业、环境保护、化工与石油化工、电子、冶金、国防等领域得到成功的应用。目前全球膜产业的规模超过百亿美元,正以年30的速度递增着。,26,膜的应用,膜,海水淡化,工业废水处理,城市废水资源化,天然气,生物
9、质利用,能源,水资源,传统工业,生态环境,除尘,CO2 控制,制 药,食 品,化工与石化,电 子,冶 金,燃料电池,洁净燃烧,27,膜技术的工业应用,28,膜技术用于生物质资源开发,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取得间歇发酵可提高反应器效率1580倍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比传统共沸蒸馏节能60生产装置总投资为传统分离方法总投资的4080%,29,膜法海水淡化,反渗透淡化厂的能耗及产水成本,几种分离方法能耗比较,30,膜法海水淡化,嵊泗1000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31,膜法自来水厂,巴瓦兹河梅里市14万立方米/天的纳滤厂,每天为巴黎附近50万居民提供14万吨饮用水,黎,32,典型膜应用过程 反渗透,渗透与反
10、渗透的区别: 渗透是水通过 半透膜,从低溶质浓度一侧到高溶质浓度一侧,直到两侧的水的化学位达到平衡。而反渗透是在推动力作用下,溶剂(水)从高溶质浓度一侧到低溶质浓度一侧,克服的是渗透压。渗透压的 计算: 理想水溶液渗透压RTCsi 实际溶液iRTCsi Csi是溶质的浓度,mol/cm3,33,典型膜应用过程 反渗透,半透膜,纯水,盐水,纯水,盐水,纯水,盐水,h,P,A、渗透,B、渗透平衡,C、反渗透,渗透、平衡渗透、反渗透示意图,34,典型膜应用过程 反渗透,一般而言,无机盐溶液的渗透压很高,含1g/l氯化钠的天然水,渗透压为0.07MPa,含35g/l氯化钠的海水,渗透压为2.5MPa。
11、反渗透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分离操作,其功能是截留离子物质而仅透过溶剂。反渗透不是渗透的逆过程,两者同样是在等温条件下溶剂从高化学位到低化学位的迁移过程。反渗透将料液分成两部分:透过膜的是含溶质很少的溶剂,称为渗透液;未透过膜的液体,溶质浓度增高,称为浓缩液。,1784年Abble Nollet用猪膀胱作透过试验,发现渗透现象;1953年C.E.Reid提出用反渗透法淡化海水的方案;1960年Loeb 和S.Sourirajan制成第一张非对称结构的醋酸纤维素膜,反渗透技术进入实用化阶段。反渗透过程可以分为三类: 高压反渗透(5.6-10.5MPa), 低压反渗透(1.0-4.2MPa), 纳滤
12、(0.3-1.0MPa)。,35,典型膜应用过程 反渗透,分离机理反渗透膜上的微孔孔径约为 2nm,而无机盐离子的直径仅为0.1-0.3nm,水合离子的直径为0.3-0.6nm,明显小于孔径,无法用分子筛分原理来解释分离现象。S.Sourirajan提出了优先吸附毛细管流动模型来解释非荷电膜的分离;荷电膜分离机理着重考虑的是膜与分离对象之间的Donnan效应。溶解扩散模型:膜是无孔的“完整的膜”,36,典型膜应用过程 反渗透,膜,低压渗透侧,Jw=水通量Cw=渗透液溶质浓度Qp渗透流量JwA,Cr截留液中溶质浓度Qr截留液流量,高压侧p-膜的推动力Cb主体溶质浓度Cm膜面溶质浓度,供料,截留液
13、,渗透液,Qi=进料流量Ci=溶质浓度,反渗透过程示意图,反渗透过程用三个参数来评价:,R表观截留率1-w/CiJw=渗透通量单位面积上的渗透流量r回收率间歇系统:r= Jw A t / V连续系统:r= Jw A /Qi,37,典型膜应用过程 反渗透,反渗透膜:高操作压力:310MPa;要求膜必须有高透水率,高脱盐率;耐一定的酸碱、耐微生物、耐压密;必须满足工艺要求、性质稳定,能长期使用。形状:平板膜、管式膜、卷式膜、中空纤维膜主要膜材料:醋酸纤维素、芳香聚酰胺、聚砜,膜组件反渗透过程的经济性和应用性,取决于各种廉价的反渗透膜组件。主要有:管式、板式、中空纤维、卷式卷式组件的销售占反渗透市场
14、总量的70,中空纤维组件占26,管式、板框组件的销售量较小。组件必须满足:1)机械强度:必须承受高压,及周期性的减压与膜清洗;2)水力性能好:组件设计必须使膜的污染和浓差极化最小;3)经济性:组件寿命必须长;4)制造费用低,易于替换。,38,典型膜应用过程 反渗透,39,典型膜应用过程 反渗透,40,典型膜应用过程 反渗透,41,典型膜应用过程 反渗透,过程设计1、原则:设计变量:组件的流体力学和流速、水的特性(溶质浓度和扩散性、渗透压、粘度等)、操作压力、水回收率、污染指数。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因素:1)溶液变量:悬浮固体、可溶性无机物、微生物、可溶性有机物、有机溶剂、氧化性化学试剂、温度、pH
15、2)最低预处理要求 SDI53)膜的变量:膜材料和组件形式、组件中的流速、压力降、说回收率和浓度、最小运行通量和最大通量、组件排列、清洗要求4)膜与其他过程的结合;5)膜的性能随长期运行会发生变化,随时间的延长,通量和脱盐率发生明显的变化,一般膜的寿命3-5年;,42,典型膜应用过程 反渗透,2、料液预处理每个反渗透系统都包含了一定程度的供料预处理系统。其目的为:延长膜的寿命、防止膜污染、保持系统的去除率和回收率。与预处理相关的投资成本和操作费用占总生产成本的50。预处理程度取决于:膜组件的类型、料液组成、系统要求达到的性能。,预处理的方法:1)防止化学损伤膜的预处理供给水的氯浓度和pH会对膜
16、产生化学损伤。聚酰胺类膜不耐氯,醋酸纤维素特别要控制pH,在pH7的条件下水解特别快。脱氯常用方法:a、用NaHSO3处理;b、炭过滤c、用SO2气体处理。pH的调整一般用H2SO4或NaOH,43,典型膜应用过程 反渗透,44,典型膜应用过程 反渗透,脱盐装置的共同单元:供给水吸入系统预处理系统反渗透膜产品水后处理动力回收系统,水源,供水泵,预处理系统,高压泵,反渗透膜单元,后处理系统,分配,汽提、消毒,能量回收系统,浓液排放,典型脱盐系统单元,可降低能耗2540冲击式水轮泵反转泵,45,典型膜应用过程 反渗透,海水,氯气,FeClSO4,阳离子聚电介质,搅拌槽,絮凝槽,重力过滤器,活性炭过
17、滤器,氯气,0.5m筒式过滤器,阻垢剂,加酸(H2SO4),去膜组件,海水淡化预处理系统,0.5m筒式过滤器,去膜组件,深进水,加酸,阻垢剂,软化水处理中的预处理,46,典型膜应用过程 反渗透,浓缩液,4段渗透液,3段渗透液,1段渗透液,2段渗透液,产品水,高水回收率的反渗透级联工艺,47,典型膜应用过程 反渗透,应用1、海水和苦咸水淡化2、废水和有害废水的处理工业废水市政废水3、化学加工工业的应用电镀和金属抛光工业造纸工业纺织工业石油工业电力工业4、食品加工工业的应用,水处理产品回收浓缩和脱水分馏5、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处理6、纳滤的应用废水处理产品脱盐浓缩,48,典型膜应用过程 反渗透,反渗透
18、过程已成功使用30多年,据统计,在全世界所有淡化过程生产11.5106m3/d的饮用水中,反渗透占23.4%。优点:能耗和投资运行费用低,占地小,设备腐蚀轻,易建造、操作、维修,建厂时间短。海水淡化在沙特至少有6套,产水2300-57000 m3/d,苦咸水淡化13套,3500-53000 m3/d。,49,典型膜应用过程 反渗透,50,典型膜应用过程 反渗透,51,典型膜应用过程 超滤,定义超滤膜是按分子大小而去除的压力推动膜过程。一般孔径 为2 - 50nm,能够截留分子量300 - 500000道尔顿的物质。一般物质的大小相差10倍时,分离效果最佳。所能除去的物质包括糖、生物分子、高分子
19、聚合物、胶体物质。超滤的一般操作压力为 2 - 5bar。切割分子量 (MWCO): 膜具有90%以上截留率的最小分子量物质。,锐截留孔径分布窄,散截留孔径分布宽。同分子量的不同溶质分子,如球形蛋白(白蛋白)、带支链的多糖(葡聚糖)、线性柔性分子(聚乙二醇),会表现出不同的截留性质。有关分子量与分子大小、截留分子量与膜孔径之间的关系报道不多。缺点:不能获得膜结构性能的定量数据;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多,测定结果不唯一。,52,典型膜应用过程 超滤,操作压力,0,渗透通量,纯溶剂,高流速料液,低流速料液,A,A,通量与操作压力之间的关系,膜严重污染,分离机理膜对溶质的截留作用是由于:在膜表面及微孔内
20、 的吸附 (一次吸附)、在膜孔中的停留(阻塞)、在膜表面的机械截留(筛分)。其中一次吸附和阻塞是与膜与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溶质浓度、操作条件有很大关系的。就膜本身而言还是筛分作用为主。,53,典型膜应用过程 超滤,0,时间,渗透通量,溶剂,浓差极化控制,严重污染,渗透通量随时间的变化,将超滤过程分成三个阶段: 最初几秒种:形成准稳定态浓度极化层; 110min:溶质吸附; 长时间:凝胶截留率随污染而提高通常归于膜面胶体层的筛分作用和毛细孔径减小。增加压力即增加截留率,原因是克服渗透压或凝胶层的压密作用。pH通常影响吸附过程从而影响渗透通量。,54,典型膜应用过程 超滤,超滤膜及组件常用超滤膜材
21、料聚合物:聚砜、聚醚砜、醋酸纤维素、再生纤维素、聚酰胺、聚片氟乙烯、聚丙烯腈无机材料: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钛、硼硅玻璃、热解碳、锆/不锈钢、锆/碳卷式组件:疏松缠绕组件、清洁流道网(标准螺旋式组件)板框式组件:料液侧压力5-20bar,流道为0.6mm的能耗比0.3mm的能耗高20-40;中空纤维:0.5-2.5mm,其内径必须是需过滤系统中最大粒径的10倍;陶瓷膜:蜂窝状组件,单管组件,圆盘式组件。,55,典型膜应用过程 超滤,56,典型膜应用过程 超滤,57,典型膜应用过程 超滤,膜组件,58,典型膜应用过程 超滤,膜污染及清洗的方法 根据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开发清洗剂;确定清洗方法:低压高
22、速清洗、脉冲清洗、化学清洗等清洗剂:表面活性剂、酸、碱、氧化剂、络合剂等,用草酸、柠檬酸或EDTA等配制的清洗液可以从膜上除去金属氧化物沉淀; 加酶洗涤剂对有机物,特别是蛋白质、多糖类和油脂类污染物有较好的清洗效果。 双氧水溶液对有机物也有良好的洗涤效果。 如果在膜的微孔中有胶体堵塞,则可以利用分离效率极差的物质,如尿素、硼酸、醇等作清洗剂,这些物质易于渗入细孔而达到清洗的目的。,59,典型膜应用过程 超滤,操作方式批式浓缩:全循环、部分循环供料排放全过滤,供料槽,供料泵,调节阀,渗透液,全循环,V0C0=VtCt+A0tJ(t)Cp(t)dtRi=1-Cp/Cr VCF=V0/VrCr=C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膜分离技术 海德能培训课件 分离 技术 海德 培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37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