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ppt课件.ppt
《肝脏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脏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ppt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肝脏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漯河医专影像学教研室漯河医专二附院影像科,肝脏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肝脏良性肿瘤中最常见为海绵状血管瘤 少见良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 肝细胞腺瘤 局灶性结节增生 错构瘤炎性假瘤,(一)肝海绵状血管瘤,【临床】 常见,占良性肿瘤84%,尸检报告发生率4% 女性多见,占70%,多发者占1/10 临床上,无特异症状,病灶巨大者上腹部胀痛不适常为35cm,大者占据肝段、肝叶 直径10cm为巨大海绵状血管瘤,(一)肝海绵状血管瘤,【病理】 由扩张的异常血窦组成,血窦内衬单层血管内皮细胞,血窦间有纤维组织不完全分隔,形成海绵状结构,偶有血栓形成和钙化,【影像学表现】 X线(肝动脉造影
2、)供血动脉增粗,巨大肿瘤压迫周围血管弧形移位,呈“抱球征” 早期动脉相肿瘤边缘出现斑点、棉花团状显影,形如“树上挂果征” 静脉期,肿瘤显影逐渐向中央扩散,表现密度均匀、轮廓清楚的肿瘤染色 肿瘤染色持续到肝实质后期不退表现所谓“早出晚归”征象,肝动脉造影动脉期(A)示供血动脉增粗不明显,在动脉分支旁出现“血湖”,呈“树上挂果”征;静脉期(B)仍可见“血湖”显示,呈“早出晚归”,CT 平扫 肝实质内境界清楚,圆形、类圆形低密度肿块 增强典型表现:早期肿块周边出现斑状、结节状增强灶,随时间延续互相融合,向中心扩展;延迟扫描,整个肿瘤均匀强化,且强化程度逐渐下降,但高于或等于正常肝实质密度。整个增强过
3、程表现为“早出晚归”的特征 较小海绵状血管瘤:早期均匀强化,小于2cm 较大海绵状血管瘤:延时扫描时中心可有无强化的不规则低密度区,代表纤维化或血栓部分,肝海绵状血管瘤(图),肝海绵状血管瘤 动态增强符合“快进慢出”特点(A为CT平扫,B为动脉期,C为门脉期,D为延迟期),CT平扫(A)示肝右叶实质有一片状低密度区,边界尚清晰;增强扫描动脉期(B)呈边缘乳头状强化;静脉期(C)强化扩大;延迟扫描(D)呈略高于肝脏实质的等密度区,MRI 平扫 T1WI肿瘤表现为均匀的低信号;T2WI肿瘤表现为均匀的高信号,随着回波时间延长信号强度增高,在肝实质低信号背景的衬托下,肿瘤表现边缘锐利的明显高信号灶,
4、称为“灯泡”征 增强 T1WI扫描,强化方式同CT,最终形成高信 号的肿块,肝海绵状血管瘤(图),MRI T2WI,肿块表现明显高信号,出现所谓“灯泡征”,肝右叶后上段海绵状血管瘤 MR横断面平扫示肝右叶后上段内有一椭圆形病灶,其内信号均匀,T1WI(A)呈低信号,T2WI(B)呈高信号,边界清楚,轮廓光滑,增强扫描(C)早期边缘见结节状强化(),延迟后(D)病灶内部逐渐填充,呈高信号,【诊断要点】 树上挂果征 早出晚归 渐进性向心性强化 灯泡征【鉴别诊断】 多血供肝细胞癌 肝转移瘤,(二)肝细胞腺瘤,【临床与病理】 肝细胞腺瘤或称肝腺瘤,多见于15岁45岁妇女。与口服避孕药有密切关系 多数病
5、人无症状 肿瘤巨大可破裂,【影像学表现】 X线 肝动脉造影早期表现有丰富的病理血管,较大肿块压迫周围血管移位,但不侵犯血管 实质期可见肿瘤染色 静脉期肿瘤显影消失,在明显显影的肝实质内形成充盈缺损,CT 多为肝内边界清楚的低密度肿块,少数为等密度肿块,并发出血则密度增高。 增强后动脉期出现明显增强,而后逐渐下降至等密度,平衡期恢复为低密度 部分肿瘤周围出现脂肪变性,可见肿瘤周围形成低密度环,为肝细胞腺瘤的CT特异性表现 MRI 肝细胞腺瘤一般T1WI表现稍低信号,T2WI为稍高 信号。但信号变化多样,缺乏特异性,增强同CT,肝腺瘤 aCT平扫显示肝左叶境界清楚的低密度肿块,对比增强扫描,b动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肝脏 良性肿瘤 肿瘤 病变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36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