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讲义ppt课件.ppt
《美学概论讲义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概论讲义ppt课件.ppt(5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美 学,绪 论,人类世界是个美的世界,我们总是在时时刻刻地感受美、捕捉美、追求美、创造美,既是一个美的鉴赏者,亦是一个美的创造者。,大千世界里,我们面对着疏影暗香,嫩柳娇莺,惊涛飞瀑,峭壁苍松,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皆能使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艺术世界,绚丽璀璨,音乐、绘画、诗歌等等让人心醉神迷。,人类社会中,也有数不尽的美的事物,美的人格,美的心灵。,“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类的天性。美学是一门很有意义的学科。那么,究竟什么是美学?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第一节 美学及其由来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18世纪,由德国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通(Baumgarten,1714一
2、1762)创建,其间经过康德、歌德、席勒、谢林等人的发展,最后由黑格尔集大成,建构起严谨的美学体系。,一、 前美学时期的回溯 人类的美学思想发展史渊源流长。早在公元前 6世纪以前,中外许多哲学家、思想家都已经在探讨美、美感和艺术现象,试图揭示人类的审美活动及艺术创作的本质规律。,先秦时期,我国许多哲学家、思想家对美和艺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例如国语中的伍举论美,可以说是我国历史关于美和美感问题最早的论述。伍举说: “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显然他把美与善、美与功利等同起来,美即是善,善外无美。,老子关于美的辩证法:“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孔
3、丘论语中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强调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在美感问题上,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美感适度。,古希腊、罗马的哲学家也有许多关于美的论述散见于各种著作之中,没有从宗教、哲学体系中独立出来。 18世纪以前的中、西思想家都把真、善和美尤其是后二者混为一谈。,二、维柯对“诗性智慧”的发现,维柯(意大利1668-1744)代表作新科学 相对于逻辑推断的智慧,人类还有另外一种智慧,比逻辑推理的智慧更原始、更根本,也更重要,这是一种“诗性的智慧” 诗性的智慧先于知性,后于感觉。是人类一切文化的起源。 诗性的智慧的两个基本规则:1、以己度物的隐喻,把人当作衡量万物的尺度
4、。2、形成想象性的类概念。,三 美学之父鲍姆嘉通,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通(Baumgarten,1714一1762 ) 他发现人类知识体系有一个很大的缺陷。逻辑学研究理性认识,伦理学研究意志,却没有一门科学去研究感性认识。,在他看来,人类的心灵活动分为知、情、意三个部分,在科学领域内就应建立与此相对应的三门学科。他建议应该成立一门新的科学专门研究感性认识。这门新的科学即美学。,1735年在他的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中,已经首次使用“美学”这个概念。 1750年,他正式出版他的美学第一卷,来表明感性认识的理论,规定了这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四、康德对美学学科的界定,康德(德国1724-1804)
5、他的美学理论集中在判断力批判一书当中。关于趣味判断和目的判断。趣味判断的四个原则:1、超功利性2、无概念的普遍有效性3、无目的的合目的性4、无规律的合规律性,第二节 美学研究的对象与范围一、美学史上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各种观点:,1、 美学研究对象就是美 代表人物: 鲍姆嘉通、康德,2、 美学研究对象就是美的艺术 代表人物:黑格尔,唐寅作品,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3美学研究对象是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美存在于关系中。缺陷:1、审美关系其实审美活动的结果。 2、预设了人与
6、现实的二元对立。,4、主张美学就是研究表现活动的科学。代表人物:克罗齐(意大利1866-1952)表现活动指直觉、表象、幻想、象征、语言-符号等形式表达。,第三节 美学研究的任务和方法一 哲学思辨的方法 哲学思辨的方法,亦称形而上学演绎的方法,是指把美作为一种价值或理念,从既定的哲学理论体系出发,设定美的最高原理,然后用形而上学演绎的方法,推导出切美的现象,给出美的定义。例如柏拉图、康德、黑格尔等,都是以其哲学体系为始点,把美学做为完成其哲学体系的工具。,二 心理学的方法 所谓心理学的美学,是把美视为人类意识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现象,并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来论述和阐释这些心理现象,则称之为心理学的美
7、学。 19世纪以后,心理学方法逐渐发展起来。,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用于美学研究,创建了实验美学。具体说来有选择法、制作法和表现法。 另外,还有里普斯的“移情说”,谷鲁斯的“内摹仿说”,英国美学家布洛的“心理距离”说等等。 20世纪以弗洛伊德最为有名。,三 、 社会学的方法 所谓社会学的方法,是把美、美感经验,尤其是艺术活动置于社会环境对其影响和制约等方面加以考察。研究美、美感经验产生、发展、转态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因素。 社会学的美学主要是以艺术为对象,研究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本质、艺术的分类、艺术的社会功用,以及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等。,代表学说之一: 法国的丹纳提出种族、时代、环境
8、”三因素对艺术的影响,当代美学发展趋于多元性,美学研究方法亦多种多样。不过,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最基本的方法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及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根据以上方法和原则,我们在学习美学过程中应注意四个“结合”:1、 把马列主义和美学原理相结合2、 把学习美学原理和学习美学史相结合3、 把学习美学原理和学习心理学相结合4、 把学习美学原理和学习艺术名著相结合,第一章 美的发生论,目前学术界研究美的产生大致有以下三条途径:,第一条途径:通过研究现代残存的原始部族的生活状况及其艺术研究美的起源。,非洲矮人国,第二条途径:通过史前考古学的研究探索美的起源。,第三条途径:通过现代儿童艺术心理学
9、的研究来推测艺术起源问题的心理因素。,第一节 美学史上几种美学的发生论,一 、模仿说 模仿说的一般观点认为艺术来源于对现实或对自然的摹仿。 模仿说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就已经广为流传。代表人物有赫拉克里特、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二 、游戏说 游戏说认为艺术的产生是由于游戏。 18世纪德国诗人席勒首先提出游戏说,后由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加以继承和发展。游戏说也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摹仿并不是艺术产生的原因。席勒:在摹仿冲动的背后还隐藏着更为深刻原始的动机,这动机便是游戏的冲动。,三、 欲望升华说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是一种自我表达,是以性为核心的本能欲望的转移和升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
10、理论冰山图:,四 、 巫术说 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19世纪末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首先提出巫术说,后来另一位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加以发挥。所以巫术说又被称为“泰勒弗雷泽理论”。,五 、 符号说 符号说认为原始绘画和原始雕刻再现了各种不同的符号体系。它们是用来记录季节的推移和观察天文学上的星象。,六 、 劳动说 劳动说认为,原始人在劳动过程中存在节奏、舞蹈、歌唱等说明艺术产生于劳动。,第二节 美的发生论探索,我们从诸多的学说中,认为“劳动说”更贴近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所以,我们把人类的“生产活动”做为美的发生及艺术起源的逻辑起点。,一 美是与“人化的自然”和“人类自我生成”过程
11、中同步发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美和美感经验是人类社会的孪生姐妹,是随着“自然的人化”或“人的对象化”的过程中产生的。,1、美与“自然的人化”,作为人类审美活动构成的客体对象即自然界,决不是与人无涉的“自在自为”的自然界,而是“人化的自然”。,未经人化的自然界不可能成为人的审美对象,因为这种与人类完全处于主宰和被主宰、奴役和被奴役的地位,即处于完全对立关系中的自然界,只能引起人类的恐怖。,2、美与“人的自我生成”,马出思和恩格斯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和外部世界都是人劳动实践的产物。人自我形成的过程,亦是人类审美活动形成的过程,亦是美产生的过程。,人类在长期
12、的劳动实践活动中,不仅改造了人类自身的生理结构,而且亦改变了人的心理结构,形成人所独有的审美器官。 另外,与人类审美器官或审美感官能力形成紧密相联的是人类美感经验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本质区别就在于人是有意识的自由创造主体。所以,主体能在客体对象中直观到自身的本质力量。,二 美是与人类诸种需要相互交融和逐步递进过程中产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有机体的任何活动,都是指向保存、延续和发展自我生命所必须的某种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所以,需要是推动主体从事一切活动的原动力。,人类初期的审美活动,是与制造工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原始艺术,作为一种美的形态最初是和劳动过程、劳动动作直接结合在一起
13、的。,人的需要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变化着的。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产生一种新的需要,即精神需要。,原始民族最初所从事的“艺术活动”多用于实用目的。,人们的审美需要是人类诸种需要多层次结构中的一种“享乐”的需要。,墨子: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随着人类的劳动实践活动,人由“自在的人”变成“自为的人”,审美需要驱使主体的人的感官,由非社会人的感官向社会人的感官转化。,巫术模仿形象与现实离开来的距离及其激发作用,是审美活动必备的条件和前提。,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过客观的、缓慢的、充满矛盾的过程,艺术终于挣脱了巫术的外衣,巫术与艺术的分化终于完成。,第二章
14、 美的本质论,美是一个永恒的难解之谜,第一节 美学史上的探讨,1、美是理念柏拉图:世界分三层 最高层 理念的世界 最真实的世界 中间层 现实世界 理念的摹仿 理念的影子 第三层 艺术世界 现实的摹仿 影子的影子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2、美是主观观念 美是人的主观精神现象,是心灵的产物。,休谟(18世纪英国):“美并不是事物本身的里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观赏者心里,每一个人心看到不同的美。” 康德:“至于审美的规定根据,我们认为它只能是主观的,不可能是别的。”,弗洛伊德:美是性本能的升华,王阳明(明):中国古代的唯心主义美学观的代表。,3、美是事物的属性 亚里士多德:美就在事物之中,“事
15、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 达芬奇: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4、美是关系 美是事物的客观关系,是随着关系而开始、增长、变化、衰落、消失的。 狄德罗:“就哲学观点来说,一切能在我们心中引起对关系的知觉的,就是美的。”,、美是生活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看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我们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综上所述,美学史无数精辟的见解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第二节 关于美的本质的认识,一、 人的本质 马克思说:“人的类的特性恰恰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所谓自由,是指人认识和掌握了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16、,即人的活动合规律性。 所谓自觉,是指人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即人的活动的合目的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二、 美的本质在于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美的本质在于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于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实践对象体现了人的类的特性。人化的对象。,三、 美是以宜人的感性形式显现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美的内容人的本质力量 美的形式美的存在方式内容依托形式而存在。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美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显著特征。,总之,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第三章 美的形态论,美的形态可分为两
17、大类:现实美和艺术美。 现实美又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艺术美是现实美的一种审美反映,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第一节 自然美,自然美多姿多彩,瞬息万变。小至花草虫鱼,大至山川河岳,乃至茫茫宇宙,都有着动人的美。,云深不知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一 自然美及其本质,所谓自然美,是指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自然界中自然事物之美,是由自然界原有的感性形式引起美感的。,自然美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未经过人类加工改造过的自然美。,在这些荒野的地方,没有任何人类的智慧的痕迹,人要走进这些这些荒野,就只有追寻着野兽闯开的路径,荒野的喉叫声使他震惊,冷落凄凉的沉寂又令他心悸。 布封(法国),另一类是经过人
18、类加工改造过的自然美,在人类生存的地球上,到处都留下了人的劳作和生活的痕迹。,自然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使自然成为“人化的自然”。,二、自然美的特征,1、 自然美往往具有全人类性。 超越阶级、民族、地域的局限,2、 自然美具有非功利性,侧重于形式美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 自然美具有多面性,所谓多面性,是指自然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所显示出来的美的形态具有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多变化的特性。,三 自然美的欣赏,人类对自然美的欣赏,从我国历史来看,大致经历了实用、比德和畅神三个阶段。,实用阶段;,人类最初阶段从功利的角度审视大自然。,比德阶段,把自然美与人的精神观念和思想道德相
19、联系。孔子:仁者乐山,知者乐水。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畅神阶段,观赏自然美达到超功利的精神愉悦。,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对人性的深度体验。,第二节 社会美,一 社会美的本质和特征,社会美是指社会事物、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中的美。 社会美的本质,它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在所创造的社会事物中的现实美。,社会美的特征:,1、 社会美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一般显示时代、民族、阶级的特征。,2、 社会美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侧重于内容美。,雪佛兰 克尔维特,3、 社会美实在性、明确性和稳定性。,永远的民族英雄岳飞(塑像),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二 社会美的内容,人类社会生活是多方面
20、的,又是复杂的,所以社会美的内容十分丰富多彩,表现在生产实践、阶级斗争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华英雄张自忠,他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以上将集团军总司令身份为国捐躯的惟一一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所有牺牲军人中军衔最高之人。,亲情:血永远浓于水,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社会美的核心是人的美,1、 外在美,人的外在美是指人的外形美。1)人体美2)姿态动作美3)服饰美4)风度美,童话世界,2、 内在美,内在美是指人的内心世界的美,是人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方面的美,也就是心灵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确的人生观是内在美的核心
21、。 高尚的品德和情操也是内在美的重要内容。 丰富的学识和修养也是内在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男人的典范,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关系:内在美占主导地位。,1) 内在美最直接最充分地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2) 内在美对外在美有着深刻影响。3) 内在美更丰富、深刻、持久。,第三节 艺术美,一 艺术美的本质及其根源,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之美,它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对现实生活中的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进行选择、集中、概括,通过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技巧,将头脑中所形成的审美意象物化出来,则成为艺术美。,艺术美是观念形态的美,具有其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一)艺术美来源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艺
22、术创作的源泉。,诗人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二)艺术家的创作激情来源于生活实践,艺术美并不是生活形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在艺术作品中渗透了艺术家的激情。,苏轼的夫人王弗,眉州青神王方女,十六岁时嫁给苏轼,治平二年卒,年二十七。父亲对苏轼说:“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苏轼与夫人王弗,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三)艺术技巧的提高也离不开社会实践,艺术家的技巧,也要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而不断
23、提高。,二 艺术美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美是表现与再现的统一。,齐白石论画 :“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的造性劳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对艺术素材的提炼加工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重要表现。,其二,艺术的感染力决定于艺术家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浣溪沙李煜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乌夜啼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其三,完美的艺术形式直接体现了艺术家创造性劳动。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艺术的感性形式,体现了
24、艺术家高超的艺术技巧。,三 艺术美的持点,艺术美的特点也是和现实美相对而言的艺术美的价值。,(一)艺术美是美的典型形态,典型性是艺术作品通过个别艺术形象表现出某些普遍性、代表性的东西,借助于典型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的把握。,二艺术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陆机文赋,(三)艺术美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1、主观性: 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总是融入了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2、客观性:1)艺术创作的物质媒介是客观的。2)艺术美的根源来自客观现实世界。,(四)艺术美比生活原型更富有理想性和创造性,(五)现实丑和艺术美,艺术家表现生活中的丑是通过典型的手法,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化丑为
25、美或用美丑对照的方法,以丑衬美,去否定丑肯定美。 化丑为美,是艺术家用美的理想去描绘丑的事物,用艺术的手法使丑的形象成为艺术形象。,四、艺术美的特殊价值,1、艺术美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2、艺术美能鼓舞人心,推动社会前进。,第四章 形式美论,黑格尔:“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借以现出意蕴和特征的东西。”,第一节 美的内容和形式,一 、 形式美的产生、发展和转态,(一)形式美是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辩证的统一,客观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容和表现内容的形式。 内容就是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它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形式就是构成内容诸要素的内部结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学 概论 讲义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35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