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pt课件.ppt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pt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皮椎体成形术,历史发展,1984年(1987年文献正式报告)法国神经放射医生Galibert和Deramong首先对C2椎体血管瘤用15G穿刺针穿刺注射骨水泥治疗,获得满意止痛效果,将该方法命名为经皮椎体成形术。1990年 Deramong将经皮椎体成形术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并取得满意的止痛效果和强化椎体的作用-开创了这类骨折治疗新纪元。,历史发展,1994年美国Jensen医师首先将经皮椎体成形术引进美国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并迅速被美国介入放射学和骨外科学界广泛认同。1994年Wong和Reiley等设计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历史发展,1999年东南大
2、学附属中大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经皮椎体成形术这一技术,该院2001年5月举办首届全国经皮椎体成形术专题研讨会和手术演示会。,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此法在椎体成形基础上,先用特制的气囊将压缩椎体复位,然后在低压下注入骨水泥,减少渗漏,椎体后凸成形术,两者比较,手术适应症,最佳适应症:具有疼痛症状的原发或继发性的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手术适应症,扩大到: 有症状的椎体血管瘤;椎体浆细胞瘤、椎体骨髓瘤或淋巴瘤、溶骨性椎体转移瘤等 姑息性治疗胸腰椎创伤性骨折,禁忌症,绝对禁忌症:无症状的稳定性骨折其他治疗方法有效者对骨量减少但无急性骨折迹象者的预防性应用靶椎体骨髓炎无骨质疏松症的急性创伤性椎体骨
3、折患有凝血障碍性疾病者对骨水泥或显影剂过敏者,禁忌症,相对禁忌症与椎体压缩无关的神经压迫引起的根性痛脊柱骨折造成椎管容积变小肿瘤侵入硬膜外腔造成椎管容积变小弥漫性腰背痛,影像学和临床表现均不能确定致痛椎体。椎体后壁骨质破坏或不完整者椎体压缩程度大于80%,确实无安全穿刺入路者体质虚弱,不能较长时间俯卧而难以难受手术者,治疗经验的积累与适应症范围的不断扩大禁忌症已发生改变从前的禁忌症已变为相对禁忌症或适应症,治疗目的,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腰背疼痛恢复椎体高度,脊柱压缩性骨折 注入骨水泥,可能的止痛机制,患椎强化后刚度和强度恢复,消除了骨折微动调配的灌注剂中的未聚合的单体有细胞毒性,对
4、周围感觉神经末稍有作用PMMA聚合过程中产生的热对神经末稍有破坏作用患椎内压下降也可能是止痛的原因之一患患椎强化后刚度和强度恢复,消除了骨折微动,手术椎体的确定,X线片上往往不能判断脊柱骨折处于骨质愈合的哪个阶段多椎体的骨折可能发生于不同时期,并非每个被压缩椎体都是责任椎体,需要手术治疗MRI在判断骨折椎体是否愈合及选择手术椎体时起重要作用,急性期或亚急性期(2-30天之间的骨折): T1WI呈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晚期(30天以后):T1WI和T2WI上表现等信号。,当椎体T1WI、T2WI无信号改变,即使X线片椎体有压缩改变,亦说明椎体骨折已愈合,椎体已处于稳定状态,为非责任椎体,可不
5、予治疗。相反对于X线片椎体无明显压缩,但MRI有显著信号改变者应考虑为责任椎体,予以手术。,手术时机选择,早期:相关学者主张须经保守治疗4周后疼痛症状仍不能缓解,CT或MRI检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疼痛方可行椎体成形术治疗。近来:越来越多学者主张不需保守治疗,一旦明确诊断尽快性椎体成形术治疗,可迅速消退剧烈的腰背部疼痛,使患者在短期内即能恢复正常生活。,手术入路,经椎弓根途径(T10-L5) 经椎弓根旁(T10以上胸椎) 单侧椎体侧方(颈椎),椎体后凸成形器械,经椎弓根途径,椎体定位:正侧位脊柱呈标准正位:左右两侧椎弓根投影对称,棘突投影位于椎体正中央进针点:椎弓根外侧缘中点略偏足侧的体表投影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皮椎体后凸 成形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34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