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ppt课件.ppt
《第二章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ppt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第二章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当材料的结构进入纳米尺度调制范围时,会表现出小尺寸效应、表面与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纳米效应。,第二章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2.1 久保(Kubo)理论,久保理论是针对金属超细微粒费米面附近电子能级状态的分布而提出来的,它与通常处理大块材料费米面附近电子态能级分布的传统理论不同,有新的特点,这是因为当颗粒尺寸进入到纳米级时由于量子尺寸效应,原大块金属的准连续能级产生离散现象。,第二章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2.1 久保(Kubo)理论,久保假设超细微粒呈现电中性,认为从一个超细微粒取走或放入一个电子都是十分困难的。从一个
2、超细微粒中取走或放入一个电子克服库仑力所作的功W为: W e2 / d kBT (2-1) 式中,e电子的电量;d超细粒子的直径;kB波尔兹曼常数;T热力学温度。d下降,W增加,低温下热涨落很难改变超微粒子的电中性。,第二章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2.1 久保(Kubo)理论,另一个著名公式表达了相邻电子能级间隙Eg和微粒直径d之间的关系:,式中,N为一个超细粒子的总导电电子数;V为粒子的体积;EF为费米能级。 若假设粒子为球形,则上式可表达为:Eg 1 / d3 (2-3),(2-2),第二章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2.1 久保(Kubo)理论,比较(2-1)、(2-3)两式可知,随着粒子直径的
3、减小,Eg的增大比W的增大要大两个数量级。因此,当粒子直径减小到某一个临界值时,Eg要大于W,也即:Eg kBT (2-4) 式(2-4)是产生量子效应的判据,其中kBT为热能。,第二章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2.1 久保(Kubo)理论,在温度T下,电子的平均动能约为kBT数量级。当微粒的能隙大于电子的kBT时,热运动不能使电子跃过能隙,电子的状态受到限制,表现出量子效应。对于金属纳米材料,由于费米面附近的能隙很小,只有当其颗粒非常小时才会产生明显的量子效应。,第二章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2.2 表面效应(界面效应),表面效应是指纳米粒子表面原子数与总原子数之比随粒径的变小而急剧增大后所引起的
4、性质上的变化。如下图。,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atio of the surface atoms to whole atoms and particle size,从图中可以看出,粒径在10nm以下,将迅速增加表面原子的比例。当粒径降到1nm时,表面原子数比例达到约90%以上,原子几乎全部集中到纳米粒子的表面。,第二章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2.2 表面效应(界面效应),表2-1 纳米微粒尺寸与表面原子数的关系,当直径小于100nm时,其表面原子百分数急剧增长,甚至1g纳米颗粒表面的总和可高达100m2,这时的表面效应将不容忽略。 球形颗粒的表面积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
5、,其体积与直径的立方成正比,故其比表面积(表面积/体积)与直径成反比。颗粒直径的变小比表面积将会显著地增加,,第二章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2.2 表面效应(界面效应),第二章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2.2 表面效应(界面效应),表2-2 纳米Cu微粒的粒径与比表面积、比表面能的关系,随着粒径的减小,纳米粒子的表面原子数、比表面积、表面能及表面结合能都迅速增大。,表面效应,表2.3 纳米Cu微粒的粒径与比表面积、表面原子数比例、表面能和一个粒子中的原子数的关系,由表看出Cu的纳米微粒粒径从100nm10nm1nm,Cu微粒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增加 2个数量级。,高的比表面,使处于表面的原子数越来越多
6、,表面原子配位数不足和高的表面能,表面原子处于裸露状态,周围缺少相邻原子,有许多剩余键力,易与其他原子结合而稳定,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在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束照射下,表面原子仿佛进入了“沸腾”状态,尺寸大于10nm后这种颗粒结构的不稳定性才消失,并进入相对稳定的状态。 纳米材料的很多物性主要由界面决定,第二章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2.2 表面效应(界面效应),第二章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2.2 表面效应(界面效应),例如,许多金属的纳米粒子室温下在空气中就会被强烈氧化而燃烧;无机的纳米粒子暴露在空气中会吸附气体,并与气体进行反应。很多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随尺寸减小到纳米量级而得到显著提高。对于纳米结构
7、气敏材料也具有类似的现象,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材料的气孔率、选择性以及响应和恢复速率等都得以显著提高。,表面效应,这种表面原子的活性不但引起纳米粒子表面原子输运和构型变化,同时也引起表面电子自旋构象和电子能谱的变化。下面举例说明纳米粒子表面活性高的原因。,第二章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2.2 表面效应(界面效应),第二章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2.2 表面效应(界面效应),图2-4 将采取单一立方晶格结构的原子尽可能以接近圆(或球)形进行配置的超微粒模式图,表面效应,图2.1所示的是单一立方结构的晶粒的二维平面图,假定颗粒为圆形,实心圆代表位于表面的原子,空心圆代表内部原子,颗粒尺寸为3nm,原子
8、间距约为0.3nm,很明显,实心圆的原子近邻配位不完全,存在缺少一个近邻的“E”原子,缺少两个近邻的“D”原子和缺少三个近邻配位的“A”原子,象“A”这样的表面原子极不稳定。很快跑到“B”位置上这些表面原子一遇见其他原子,很快结合,使其稳定化,这就是活性的原因。,第二章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2.3 小尺寸效应(体积效应),当纳米粒子的尺寸与光波的波长、传导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以及超导态的相干长度或透射深度等物理尺寸相当或比它们更小时,周期性的边界条件被破坏,声、光、电、磁、热力学特性等均会随着粒子尺寸的减小发生显著的变化。这种因尺寸的减小而导致的变化称为小尺寸效应,也叫体积效应。,第二章 纳米材
9、料的基本效应,2.3 小尺寸效应(体积效应),例如,纳米材料的光吸收明显加大,并产生吸收峰的等离子共振频移;纳米微粒的熔点可远低于块状金属(如金的熔点本是1064,但2nm的金粉末熔点只有330);磁有序态向磁无序态转化;超导相向正常相的转变等。,特殊的光学性质 当黄金(Au)被细分到小于光波波长的尺寸时,即失去了原有的富贵光泽而呈黑色。事实上,所有的金属在纳米颗粒状态都呈为黑色。尺寸越小,颜色愈黑,银白色的铂(白金)变成铂黑,金属铬变成铬黑。 由此可见,金属超微颗粒对光的反射率很低,通常可低于l %,大约几微米的厚度就能完全消光。利用这个特性可以作为高效率的光热、光电等转换材料,可以高效率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纳米 材料 基本 效应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434451.html